林克景策馬來到陣列之前,夾緊了長槍。“衝!”
沒有人動,林克景發覺自己的聲音有些沙啞,悶在了嗓子裏。他吐了一口氣,高喝:“大楚甲士,殺!”
部下愣了一下。楚國曾經號稱帶甲百萬,甲士天下無雙,葉靖宣時期的楚軍也鮮有敗績,每次衝鋒時,楚軍將官都會喊這一聲。
“殺!殺!殺!”一萬人發出震天的怒吼,陣列向前壓去。
楚地水網密布地形複雜,騎兵不便施展,所以楚軍作戰往往是結起步兵陣列,重甲步兵在前,壓向敵軍,衝擊敵軍陣列,等把敵軍衝散後再由少數精銳輕騎兵衝陣破敵。
林克景鎮守北地後改變了戰術,首先由騎兵在前遊射消耗敵軍,為步兵提供掩護,等步兵足夠接近敵軍後騎兵撤出正麵,步兵壓上,而後騎兵機動到敵軍側翼繼續遊射消耗,在找到敵軍薄弱環節後從側翼發起衝鋒。
元戎紮合台迎麵衝來,在快要進入林克景部下騎兵射程後也開始向林克景的兩翼兜圈子,準備遮斷林克景的步騎後圍殺林克景的騎兵。
林克景在軍陣中看到後,派出了第二支騎兵。這支騎兵舉著長槍直接衝向了一隊元戎兵。而先前的那一支騎兵則兜了迴來和第二支騎兵形成了夾擊之勢。
廝殺開始了,先是箭矢在兩邊飛射,不斷有人落馬。在接近一段距離後,兩邊幾乎同時拔出刀對衝廝殺。
林克景指揮全軍向前壓,他看到了左賢王的大軍攻了過來。
“向前頂!頂住元戎人!”林克景唿喝著。
趙寄奴帶著部下一路突進,突然看到元戎北線煙塵四起。“是哪一支人馬?”趙寄奴問。“報,將軍,是林克景部接敵。”
趙寄奴舉起了長槍。“衝!林克景部不過萬餘人,怕是危險。”
左賢王整好陣勢後向林克景壓了過去,萬餘殘兵左賢王還是有信心拿下的。
“王!趙寄奴殺過來了!”
左賢王扭頭看,後軍陣列已經隱隱有了亂象。
“混賬!亂什麽!那趙寄奴不過是一個小子!你,你,去,去後軍斬了後軍指揮,接管後軍,頂住趙寄奴!”左賢王指著一個紮合台說。
那紮合台吞了一口唾沫,帶著幾個隨從往後軍去。
林克景也注意到了趙寄奴部。“頂上去!頂上去!”林克景吼著,順手挑翻了眼前的元戎紮合台。
林克景部猶如一個楔子一點點鑿進了元戎陣中。
“圍住他們!”左賢王下令。
林克景的前進越來越艱難,元戎人有意地和林克景控製距離,放箭殺傷林克景部。
趙寄奴已經突入了元戎後軍,在後軍往來馳騁踐踏,他讓一個力士用槍挑著鷹圖騰。“左賢王快來取旗!”眾人高喊著。
……
崔榮一路奔逃,丟盔棄甲,根本不敢停,後麵的張邶瘋了一樣地咬著自己追,稍一停下就撲上來廝殺,再後麵的張恭也快要接近了,如果停下來崔榮很有可能會被纏住而後徹底潰敗。
一隊在前麵探查左賢王情況的斥候跑了迴來,滿眼恐慌。“怎麽?”崔榮問。“左賢王敗了!現在正在和趙寄奴林克景廝殺。”
“趙寄奴林克景有多少人?”
“林克景萬餘人,被圍在北線,趙寄奴部近萬人,現已突破左賢王後軍。”
崔榮看了看手下士卒,各個疲敝不堪。
“整軍!衝過去,和左賢王匯合,我們合兵一處絕對可以突圍!迴草原了!”
崔榮部下聽了軍心一振,跟著崔榮往前衝去。
趙寄奴衝散左賢王後軍後整隊往左賢王所在衝去。這次他遇到了阻礙。左賢王中軍都是精銳,兩個畢都帶著部下咬住了趙寄奴。
林克景部損失頗重,但還是阻擋著左賢王北撤。
戰局正要焦灼時,崔榮殺進了戰場,他把部下補充到了左賢王後軍,自己由親衛保護著尋到左賢王身邊。
“賢王。”崔榮低頭行禮。左賢王點了點頭,冷笑一聲。“祁勒王好謀劃啊,把我們草原兩部都困在這裏了。”
“賢王,還是先突出去,到了草原,一切好說。”崔榮說。
“怎麽,不準備占據兩座城池了?”
“賢王,既然林克景、趙寄奴敢直接發動攻擊,就說明李存鄴的大部隊圍過來了,退到草原上,我們可以四處馳騁,但如果退入城池,我們幾萬大軍就隻能被困死。”
“哼。”
“來人,讓我們祁勒部的兒郎頂在前麵突圍!”崔榮喊了一聲。
林克景已經支撐不住了,祁勒軍也壓了過來,林克景身邊匯集了最後的千餘部下。
張邶帶著部下衝了過來,從武川連日奔襲到阜鞍關,又一路追擊崔榮,到這個時候不少人的戰馬直接累的口吐白沫倒在地上,那些士卒就直接作為步兵衝鋒。
幾乎就在林克景部下全軍覆沒,左賢王、崔榮衝出去的那一刻,張恭追了過來。
眾人打掃戰場,找到了重傷的林克景和幾個幸存的林克景部士卒。
趙寄奴手下也受到了一定損失。
這一戰趙寄奴、林克景、張邶三部近三萬人斬獲左賢王、崔榮兩部首級萬餘,林克景部幾乎全軍覆沒。
趙寄奴和張邶與張恭合兵一處。
趙寄奴傳達了李存鄴的命令。“左賢王、崔榮兩部北撤必定經過武威,這樣他們可以得到在西域留守的趙匡奕部的接應,陛下已經派靖北侯帶著河西軍到武威阻擊,我建議我們追過去,和靖北侯合圍賊軍。”
張恭點了點頭。“好,傳令,休整一夜,派人去稟報陛下我軍動向,明日卯時出兵武威。”
第二日,趙寄奴作為先鋒先行出動,張恭帶大部人馬向武威開拔。
……
崔榮和左賢王兩人坐在馬上,旁邊兩個親衛撐著地圖。
“我南下西涼的時候在疏勒留了一支三萬人左右的兵馬,是趙匡奕帶著的,我們可以在武威匯合,拒守衛武威、張掖、天水、敦煌四郡。”崔榮對左賢王說。
“怎麽,祁勒王大人又可以守城了?”左賢王嘲諷道。
崔榮壓下了自己的怒氣。北撤的路上自己的兵馬被分化到了左賢王各部中,好在自己還牢牢把握著自己的親衛。
“四郡與其他城池不同 ,這四郡連結著草原和西域,西域諸部如今都被我打服了,隨時可以過來支援,即便是有所不測,我們也可以撤到草原上。”崔榮說。
“那便走吧。”
大軍開進一段路後,突然碰到了一支殘兵。
走在前麵的一個紮合台把人綁了過來。那些人見到崔榮立馬跪下。“王,我們是祁勒部的,南人把武威攻破了。”
“什麽?!”崔榮瞪大了眼睛。
“那靖北侯封寇平帶著河西軍來了,我們沒想到他們敢一路突進到這裏,守城不嚴密,武威被奪了,現在他們已經在前方列陣了。”
“混賬!狗日的廢物!一個武威都守不好?”崔榮破口大罵。
左賢王指著崔榮:“祁勒王!你是不是故意把我們帶到這裏!這次南下整個是你策劃的,你說什麽楚齊燕蜀之地的南人都會起兵,李存鄴無暇顧及我們,我們一定可以直入大梁,結果你連阜鞍關都沒過去!還讓我來救,引我損兵折將,你!”
“賢王,是小子我輕視了南人,致此大敗。迴草原後,祁勒部就是賢王的部署,小子,願為賢王鞍前馬後。”
左賢王驚訝地看了崔榮一眼。崔榮下馬跪在地上,深深低著頭。
“我問你,我們不能繞過去嗎。”
“可以,我們繞道天水,然後退守敦煌、張掖!”
“報!天水方向發現南人騎軍!”
左賢王和崔榮愣了一下。
崔榮說:“看來封寇平有準備了,如果我們往天水去……他的斥候一定也發現我們了,如果我們往天水動,那支騎軍就會做出準備阻截我們,封寇平再攻我等側翼……王,我看不如我們直接進攻,從武威殺過去!”
左賢王笑了笑。“嗬嗬,祁勒王,既然來了草原,草原上的人都是兄弟,來吧,來吧,起來吧,看你做什麽。這樣,把你的祁勒部兒郎也都集結起來,我們兩部兒郎混在一起沒有磨合不好打硬仗。就按你說的,我們殺過去。”
崔榮知道左賢王是要自己先衝陣。崔榮拔出了刀。“來人!祁勒部集結,咱們為賢王衝陣!”
沒有人動,林克景發覺自己的聲音有些沙啞,悶在了嗓子裏。他吐了一口氣,高喝:“大楚甲士,殺!”
部下愣了一下。楚國曾經號稱帶甲百萬,甲士天下無雙,葉靖宣時期的楚軍也鮮有敗績,每次衝鋒時,楚軍將官都會喊這一聲。
“殺!殺!殺!”一萬人發出震天的怒吼,陣列向前壓去。
楚地水網密布地形複雜,騎兵不便施展,所以楚軍作戰往往是結起步兵陣列,重甲步兵在前,壓向敵軍,衝擊敵軍陣列,等把敵軍衝散後再由少數精銳輕騎兵衝陣破敵。
林克景鎮守北地後改變了戰術,首先由騎兵在前遊射消耗敵軍,為步兵提供掩護,等步兵足夠接近敵軍後騎兵撤出正麵,步兵壓上,而後騎兵機動到敵軍側翼繼續遊射消耗,在找到敵軍薄弱環節後從側翼發起衝鋒。
元戎紮合台迎麵衝來,在快要進入林克景部下騎兵射程後也開始向林克景的兩翼兜圈子,準備遮斷林克景的步騎後圍殺林克景的騎兵。
林克景在軍陣中看到後,派出了第二支騎兵。這支騎兵舉著長槍直接衝向了一隊元戎兵。而先前的那一支騎兵則兜了迴來和第二支騎兵形成了夾擊之勢。
廝殺開始了,先是箭矢在兩邊飛射,不斷有人落馬。在接近一段距離後,兩邊幾乎同時拔出刀對衝廝殺。
林克景指揮全軍向前壓,他看到了左賢王的大軍攻了過來。
“向前頂!頂住元戎人!”林克景唿喝著。
趙寄奴帶著部下一路突進,突然看到元戎北線煙塵四起。“是哪一支人馬?”趙寄奴問。“報,將軍,是林克景部接敵。”
趙寄奴舉起了長槍。“衝!林克景部不過萬餘人,怕是危險。”
左賢王整好陣勢後向林克景壓了過去,萬餘殘兵左賢王還是有信心拿下的。
“王!趙寄奴殺過來了!”
左賢王扭頭看,後軍陣列已經隱隱有了亂象。
“混賬!亂什麽!那趙寄奴不過是一個小子!你,你,去,去後軍斬了後軍指揮,接管後軍,頂住趙寄奴!”左賢王指著一個紮合台說。
那紮合台吞了一口唾沫,帶著幾個隨從往後軍去。
林克景也注意到了趙寄奴部。“頂上去!頂上去!”林克景吼著,順手挑翻了眼前的元戎紮合台。
林克景部猶如一個楔子一點點鑿進了元戎陣中。
“圍住他們!”左賢王下令。
林克景的前進越來越艱難,元戎人有意地和林克景控製距離,放箭殺傷林克景部。
趙寄奴已經突入了元戎後軍,在後軍往來馳騁踐踏,他讓一個力士用槍挑著鷹圖騰。“左賢王快來取旗!”眾人高喊著。
……
崔榮一路奔逃,丟盔棄甲,根本不敢停,後麵的張邶瘋了一樣地咬著自己追,稍一停下就撲上來廝殺,再後麵的張恭也快要接近了,如果停下來崔榮很有可能會被纏住而後徹底潰敗。
一隊在前麵探查左賢王情況的斥候跑了迴來,滿眼恐慌。“怎麽?”崔榮問。“左賢王敗了!現在正在和趙寄奴林克景廝殺。”
“趙寄奴林克景有多少人?”
“林克景萬餘人,被圍在北線,趙寄奴部近萬人,現已突破左賢王後軍。”
崔榮看了看手下士卒,各個疲敝不堪。
“整軍!衝過去,和左賢王匯合,我們合兵一處絕對可以突圍!迴草原了!”
崔榮部下聽了軍心一振,跟著崔榮往前衝去。
趙寄奴衝散左賢王後軍後整隊往左賢王所在衝去。這次他遇到了阻礙。左賢王中軍都是精銳,兩個畢都帶著部下咬住了趙寄奴。
林克景部損失頗重,但還是阻擋著左賢王北撤。
戰局正要焦灼時,崔榮殺進了戰場,他把部下補充到了左賢王後軍,自己由親衛保護著尋到左賢王身邊。
“賢王。”崔榮低頭行禮。左賢王點了點頭,冷笑一聲。“祁勒王好謀劃啊,把我們草原兩部都困在這裏了。”
“賢王,還是先突出去,到了草原,一切好說。”崔榮說。
“怎麽,不準備占據兩座城池了?”
“賢王,既然林克景、趙寄奴敢直接發動攻擊,就說明李存鄴的大部隊圍過來了,退到草原上,我們可以四處馳騁,但如果退入城池,我們幾萬大軍就隻能被困死。”
“哼。”
“來人,讓我們祁勒部的兒郎頂在前麵突圍!”崔榮喊了一聲。
林克景已經支撐不住了,祁勒軍也壓了過來,林克景身邊匯集了最後的千餘部下。
張邶帶著部下衝了過來,從武川連日奔襲到阜鞍關,又一路追擊崔榮,到這個時候不少人的戰馬直接累的口吐白沫倒在地上,那些士卒就直接作為步兵衝鋒。
幾乎就在林克景部下全軍覆沒,左賢王、崔榮衝出去的那一刻,張恭追了過來。
眾人打掃戰場,找到了重傷的林克景和幾個幸存的林克景部士卒。
趙寄奴手下也受到了一定損失。
這一戰趙寄奴、林克景、張邶三部近三萬人斬獲左賢王、崔榮兩部首級萬餘,林克景部幾乎全軍覆沒。
趙寄奴和張邶與張恭合兵一處。
趙寄奴傳達了李存鄴的命令。“左賢王、崔榮兩部北撤必定經過武威,這樣他們可以得到在西域留守的趙匡奕部的接應,陛下已經派靖北侯帶著河西軍到武威阻擊,我建議我們追過去,和靖北侯合圍賊軍。”
張恭點了點頭。“好,傳令,休整一夜,派人去稟報陛下我軍動向,明日卯時出兵武威。”
第二日,趙寄奴作為先鋒先行出動,張恭帶大部人馬向武威開拔。
……
崔榮和左賢王兩人坐在馬上,旁邊兩個親衛撐著地圖。
“我南下西涼的時候在疏勒留了一支三萬人左右的兵馬,是趙匡奕帶著的,我們可以在武威匯合,拒守衛武威、張掖、天水、敦煌四郡。”崔榮對左賢王說。
“怎麽,祁勒王大人又可以守城了?”左賢王嘲諷道。
崔榮壓下了自己的怒氣。北撤的路上自己的兵馬被分化到了左賢王各部中,好在自己還牢牢把握著自己的親衛。
“四郡與其他城池不同 ,這四郡連結著草原和西域,西域諸部如今都被我打服了,隨時可以過來支援,即便是有所不測,我們也可以撤到草原上。”崔榮說。
“那便走吧。”
大軍開進一段路後,突然碰到了一支殘兵。
走在前麵的一個紮合台把人綁了過來。那些人見到崔榮立馬跪下。“王,我們是祁勒部的,南人把武威攻破了。”
“什麽?!”崔榮瞪大了眼睛。
“那靖北侯封寇平帶著河西軍來了,我們沒想到他們敢一路突進到這裏,守城不嚴密,武威被奪了,現在他們已經在前方列陣了。”
“混賬!狗日的廢物!一個武威都守不好?”崔榮破口大罵。
左賢王指著崔榮:“祁勒王!你是不是故意把我們帶到這裏!這次南下整個是你策劃的,你說什麽楚齊燕蜀之地的南人都會起兵,李存鄴無暇顧及我們,我們一定可以直入大梁,結果你連阜鞍關都沒過去!還讓我來救,引我損兵折將,你!”
“賢王,是小子我輕視了南人,致此大敗。迴草原後,祁勒部就是賢王的部署,小子,願為賢王鞍前馬後。”
左賢王驚訝地看了崔榮一眼。崔榮下馬跪在地上,深深低著頭。
“我問你,我們不能繞過去嗎。”
“可以,我們繞道天水,然後退守敦煌、張掖!”
“報!天水方向發現南人騎軍!”
左賢王和崔榮愣了一下。
崔榮說:“看來封寇平有準備了,如果我們往天水去……他的斥候一定也發現我們了,如果我們往天水動,那支騎軍就會做出準備阻截我們,封寇平再攻我等側翼……王,我看不如我們直接進攻,從武威殺過去!”
左賢王笑了笑。“嗬嗬,祁勒王,既然來了草原,草原上的人都是兄弟,來吧,來吧,起來吧,看你做什麽。這樣,把你的祁勒部兒郎也都集結起來,我們兩部兒郎混在一起沒有磨合不好打硬仗。就按你說的,我們殺過去。”
崔榮知道左賢王是要自己先衝陣。崔榮拔出了刀。“來人!祁勒部集結,咱們為賢王衝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