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鄴稱王後,改國號為漢,尊許協為孝哀王,並下詔舉國哀悼三年。


    而後李存鄴又對大臣進行了重新任命。


    顏太常被封為遼東北地西涼三地經略節製,右將軍,總領軍務。封寇平被封為遼東北地西涼鎮撫節製,作為顏太常副職,協助顏太常防備北地的趙匡奕、石守興亂黨,同時具體負責征伐北地方略,權遼東節製。張恭出任北地節製,王彥章為節製副使。崔玄矩仍為西涼節製。這四人一起負責北方邊境地區的軍事,為以後北伐做準備。


    而後在西域諸國設置了西域宣撫司,由耿離出任西域宣撫節製,總領西域事務。在遼東諸部設置了薩溫特宣撫司,由耿巡任薩溫特宣撫節製,總領薩溫特諸部,兩司直屬中央。


    在南方,李存鄴委蘇道夔以重任,任命蘇道夔為西川江南經略節製,總管兩地軍事政務,同時對大理、膠南兩地進行備戰。


    在中央,李存鄴拜顧敬章為兵馬參事,名義上是全國兵馬的最高參謀,林克景任副職。裴準為左丞相,任太傅,趙甫去丞相職,改內廷相,任太師。而後又將魏國時期的大臣進行了大幅度的調整,整個朝堂幾乎都換了新人。


    許姓宗室雖然遭到了幾次屠戮,但仍有餘脈在世,同時,齊燕兩國也有不少貴胄,為了消除隱患,李存鄴直接下令將這些人遷入蜀地,而後配給荒地耕種。這些人在蜀地毫無根基,同時蘇道夔又可以將這些人集中看管,避免了這些人打著複國的旗號在故地作亂。


    而後李存鄴令左右丞相議定南北方略。


    方略最後由裴準頒出。總方針是緩南進北。


    南方雖然還有不少楚國餘孽,但顧敬章、顏太常這兩個主心骨都被變相軟禁在大梁,所以楚地難以成事。麻煩的是吳越梁三地,在征伐楚地的時候李存鄴對這三地的舊朝貴族許以重利,好讓這三地貴族反抗楚國配合自己南下,但現在這三地貴族已經隱隱有了尾大不掉之勢,而且裴準、趙甫的新政措施也難以下達到三地,甚至楚地大部分地區也受到了影響,這導致了江南的農業、商業遲遲未能恢複,且不能向大梁提供足夠的稅款,所以這三地是目前的一大隱患,要解決問題勢必要剪除舊有勢力,但舊勢力的根深蒂固意味著還要進行一次與滅楚規模幾乎相同的戰爭。


    魏國連年征戰,雖然有屯田屯糧戰略支撐,但其實百姓生活水平一直不高,國庫壓力也很大,如果在南方進行這樣一場規模的戰事,就意味著北方三鎮隻能收縮防守,而元戎人和趙匡奕石守興則可以肆意滋擾蕭關、潼關、陽泉關等戰略要地,且北方防線漫長,一旦稍有疏忽元戎人就有可能進犯河東、河西、漢中腹地,漢國隻會越來越被動,且不斷地被消耗自身的錢糧儲備,同時,如果西域諸國意識到了漢國的被動,那麽這些國家可能會轉而投向元戎,到時候耿離辛苦經營的西域宣撫司諸部就毀於一旦,漢國也要同時承受西北兩線壓力。


    為了避免這個局麵的產生,漢國就一定要先對北用兵,至少要收複北地,再解決南方的問題。當然,最好的情況還是能在收服北地的基礎上進一步將元戎人向北驅逐,避免在對南方用兵時元戎不斷滋擾北方三鎮


    所以裴準和顏太常、顧敬章以及其他大臣商討後拿出了緩南進北的方略。大概意思就是對吳越梁三地包括楚地舊勢力暫時保持妥協的態度,防止這些地區發生事端,同時派二十八宿衛和內廷司對這一地區進行滲透,分化各個勢力關係,為以後經略南方打下基礎。而北方則是加緊備戰,主動出擊,西域諸國與薩溫特諸部來牽製元戎人,西涼、遼東對北地從東西兩個方向夾擊,張恭在蕭關、潼關、陽泉關一帶策應,隨時準備北上。同時,李存靖也會利用二十八宿衛玄武司的殘餘力量重新組建玄武司,分化爭取北地叛軍將領。


    “對北地用兵,宜早不宜遲。雖然休養以後再用兵可以恢複我朝國力,但也給了趙匡奕、石守興兩賊喘息的機會,他們可以趁此鞏固自己在北地的勢力。”


    李存鄴問:“右丞相以為何時出兵為宜?”“半年後。”


    “兵馬參事和參事副使呢?”“和右丞相一樣,半年為宜。”


    “左丞相以為如何?”“臣以為,應當是兩年半。趙匡奕、石守興兩人並非沒有利益衝突。趙匡奕、石守興野心都不小。特別是趙匡奕,之前裹挾燕國公叛亂時就因猜忌而引兵內訌進攻王彥章所在營帳。據二十八宿衛內線消息,石守興此人才能不小,且名義上是北地兵馬統帥。他為了鞏固叛軍勢力,經常在北地偽代大臣家中走動,這不可能不叫趙匡奕懷疑。兩年半,兩年半的時間,我們可以恢複一定的國力,進行充足的戰備,趙匡奕、石守興兩人的矛盾也會在此期間生根發芽。加上玄武司的暗中挑撥分化,這就可以為我們所用。但如果我們過快用兵,趙匡奕石守興就會為了保命,保北地而暫時放棄矛盾,北地鐵板一塊,勢必會帶來很多困難。兩年半,他們的矛盾會達到無可調和的地步。”


    “左丞相怎麽就知道兩人在兩年半後一定會決裂?”


    “目前看來,如果發生戰事,趙匡奕坐鎮後方,石守興統兵出征。如果石守興總是打勝仗,或者說不敗,那麽他在叛軍中的威望就會越來越高。一個臣子在軍中有了過高的威望,也就等於君王對他的猜忌要達到一個很高的高度。由此看來,即便是兩人不會決裂,我們到時候也可以欲擒故縱,讓石守興打勝仗。到時候趙匡奕無非是兩條路。一條,換將,但北地的將領除了石守興還有能打的麽?況且臨陣換將,換的也是趙匡奕的親信,叛軍定然人心浮動,不愁不破。另一條,在錢糧輜重上做手腳,或者把一部分兵力調走,陷石守興於險境,要麽石守興戰死,要麽石守興因戰敗被問罪處死。我們到時候不論怎樣一定要讓石守興活著迴到趙匡奕麵前。到時候趙匡奕連石守興都殺了,偽代大臣一定會人人自危,我們就可以一舉拿下北地。”


    顏太常、顧敬章緩緩點頭。


    李存鄴挑了挑眉:“如此,寡人親征,坐鎮中軍。”


    趙甫說:“大王慎重,該當坐鎮國都。況且,現在還沒有王儲,大王親赴險地,容易生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河東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通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通落並收藏河東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