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後。
魏國國力迅速恢複,為了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一統,李存鄴決定起兵討伐趙匡奕石守興,收複北地。
在西域的耿離也傳來了消息,他已經和龜茲、羌人、彌渠、山羅、烏比尕、浦鄴等國達成盟約,西域諸國拜魏國為盟主,耿離在西域設置了西域節製司,隨時可以出兵牽製元戎。
於是李存鄴召集了主要將領討論如何拿下北地。
“現在耿離可以在西域出擊,進攻元戎側翼,吸引元戎兵力,所以我們進攻北地,元戎無法抽身幹預。不過,元戎不能直接參與,但元戎可以讓烏桓、建真、白海三組南下遼東滋擾,讓我們無法盡全力進攻北地。所以,要收迴北地,就要先經略遼東,一舉拿下烏桓、建真、白海三族,讓他們無力出兵,甚至讓他們也向西牽製元戎。”顏太常指著地圖提出了自己的策略。
眾人點頭稱是。
顧敬章也參與了商議,但一直低頭不說話。
李存鄴注意到了顧敬章,指了指他說:“顧將軍,我看你有想法,但說無妨。”
“敗軍之將,那有什麽想法。”
“將軍,天下一統,是為萬民之福,如今我們是要抵禦外寇,更當協力,顧將軍如此疑慮重重,未免,太小氣了。看來葉將軍教學生,隻教了兵法,沒有教做人啊。”
顧敬章猛然抬頭,看見裴準一臉譏諷地朝自己笑。
“早聞你們魏人有智囊裴準,今日一見,不過如此,隻知道下北地要先取遼東,卻不知道如何取遼東!”
“願聞將軍高見。”
顧敬章走到地圖前。“烏桓向元戎稱臣,不過是為了破掉張恭將軍的驅虎吞狼之計。所以元戎並沒有真正臣服於元戎,他隻不過是怕元戎傾舉國之力來進攻自己。但現在烏桓實力強盛,隱隱壓製了元戎右賢王,所以,烏桓絕對不會臣服元戎。現在派人教唆,是個絕佳時機。此前張恭將軍驅虎吞狼之敗,是因為僅僅隻是驅虎吞狼,但沒有驅熊製虎。烏桓勢大,對建真、白海多有侵擾。建真白海兩族必然不滿,不過是,無力抗衡。我們到時聯合兩族,對烏桓發難,就有兩種結果。一種,烏桓中計,與元戎反目,則烏桓就會被我們孤立,他們隻能選擇臣服,或者被滅族。另一種,烏桓依然向元戎稱臣,但到時候一旦開戰,元戎被西域牽製,再派一個大將陳兵北地邊境,牽製趙匡奕石守興,我們就和建真白海一起夾擊烏桓。同時,無論哪一種結果,我們可以讓出使烏桓的人在烏桓內部製造亂局。陀頓弑父為王,雖然鎮壓了烏桓內部,但必然有人不服。隻要能挑動這些人,那麽烏桓就要內外皆亂,陀頓自顧不暇,烏桓不愁不破。解決了烏桓,建真白海更不足為慮,遼東就牢牢把握在我們手中了。”
裴準大笑:“將軍謀略,裴某佩服!現在耿離經略西域,我呢,又忙於內政。況且出使烏桓的人又可能遇到刀兵之險,眼下除了將軍,實在沒有合適人選了。”
顧敬章愣了愣,而後沉聲道:“敬章願意出使!”
於是李存鄴布置人手。張恭鎮守蕭關,以王彥章為副將。顏太常、盛懷玉二人駐兵陽泉,牽製趙匡奕,防止趙匡奕出兵支援遼東。崔玄矩鎮守西涼,以林克景為副將,與西域諸國合作,牽製元戎。李存鄴帶封寇平、趙寄奴、周博夫親征遼東。耿巡與顧敬章一起出使烏桓。
……
元戎,黑首山。陀頓的王帳裏擺上了酒宴,顧敬章與耿巡坐在帳中。
酒過三巡,陀頓拍了拍手,侍從撤去酒宴。
“說吧,你們魏人,這次有什麽條件,是要我們直接出兵進攻北地,還是讓我們牽製元戎。”
“大王料事如神。北地乃魏國故地,我王欲收複失地,故而來請大王協助。”
“難道你們不知道,我陀頓現在是也煩帖爾的臣下嗎?”
“草原之上,強者為尊,大王如今威震遼東,難道還要做臣子嗎?”
“魏使先去歇息,我們明日再議。”
第一次見麵並不順利。
三更後,顧敬章拿著一個匣子獨自去見陀頓。
“魏使怎麽這個時候來。”
“敬章此來,不是魏使,是楚臣!”
“哈哈哈,好一個楚臣!楚國已經亡了,你顧敬章降了魏人,怎麽就,是楚臣了。”
“敬章時時刻刻不忘亡國之恨!此番我主動來出使,就是要給大王做謀臣,輔佐大王稱霸草原,而後,而後南下滅魏,到時候,大楚與大王劃九廬江而治,我大楚,願意向烏桓稱臣!”
陀頓的喉頭滾動了一下。“說的輕巧,我如何相信你。”顧敬章抬頭道:“副使耿巡,大王還有印象嗎?”“哦,當年他把我擄走,又讓我和他演戲,最後我才當上了陀頓王。”“敬章今日就殺了他,為大王報當年大仇!”“何愁之有?”“一,擄走大王,使大王受辱。二,殺死先王,嫁禍大王,讓大王陷入不義!”陀頓愣了半晌。草原的王,最後和楚國劃江而治理,如果可能的話他還可以打過九廬江,做天下的王,不,不對,南邊的人,好像稱唿天下的王為皇帝!
陀頓說:“現在,顧將軍,就是,就是我大烏桓國國師!我,我把我的親衛派給你!”
顧敬章帶著三十個陀頓親衛殺進了魏國使臣所住營帳。最後耿巡憑借個人武勇和兩個隨從突圍而出。
顧敬章策馬就追,在馬上彎弓搭箭,三箭連發,一箭正中耿巡後心,一箭將一個隨從射落馬下,第三箭稍有偏差,僅僅隻射中了最後一個隨從的肩膀。
顧敬章過去割下了耿巡的人頭,而後提到了陀頓的營帳。陀頓拿起人頭仔細看了看,而後說:“將軍三箭連發,比我們最好的獵手還要勇猛!”
第二日,烏桓召集了主要的幾個將領親信到帳前。“告訴大家,這位,是我們的國師,顧敬章,他,要幫我們打敗元戎,打敗魏人,做天下的王!國師,給他們講講你的策略。”
“首先,魏國要對元戎渾倫王、紮闡王,也就是現在北地的趙匡奕和石守興開戰,元戎必然不會坐視不理,據我從魏國聽來的消息,魏人還聯絡了幾個西邊的國家一起,牽製元戎,到時候元戎全部的注意力都會被吸引到南邊,無暇顧及我們,我們就可以趁機西進,踏平元戎王庭,稱霸草原。而後,趙匡奕與石守興不是泛泛之輩,魏人在北地肯定要血戰一番,定有損失,我們等他們剛剛打完北地的時候,消耗大,士氣低,趁機分為兩路,一路從北地南下,進攻蕭關,一路從遼東南下,奪取燕、齊。到時候,我會讓楚國也亂起來,讓魏人不暇自顧,我們,就能打進大梁,和楚國,劃江而治!”
幾個將領和部落首領滿臉狂熱。
但陀頓的叔叔樓柯和少數幾個首領卻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我王,不要輕信魏人的鬼話啊!如果魏人不結好我們,或者消滅我們,他們就要懼怕我們南下遼東。但是如果我們和魏國還有元戎同時交惡,元戎雖然無力顧及我們,但魏人恐怕會來消滅我們!別忘了之前燕人和魏人打仗,魏人除了聯合我們,還聯合了白海、建真!到時候就是我們烏桓覆滅的時候了。大王,烏桓的根在黑首山,烏桓的靈氣在薩克渾斯爾草原,離開這裏去搶別的草原,天神就不會庇護我們了!”
顧敬章說:“難道親王害怕那些武器粗糙的建真人和白海人?難道親王要讓烏桓的子孫後代永遠地向魏人或者元戎低頭?難道大王以為現在的烏桓勇士打不過魏人?”
樓柯剛要迴話,幾個年輕的將領和首領也都紛紛出言嘲諷。
陀頓說:“好了,叔叔,你是親王,但別忘了,我才是烏桓的王。曆來,隻有南邊的人在享受財富與美人,隻有元戎在享受草原與駿馬,我們,烏桓,什麽都沒有過。我陀頓,就要帶著烏桓,奪走所有南邊人所擁有的,然後,實現元戎所沒有實現過的!”
魏國國力迅速恢複,為了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一統,李存鄴決定起兵討伐趙匡奕石守興,收複北地。
在西域的耿離也傳來了消息,他已經和龜茲、羌人、彌渠、山羅、烏比尕、浦鄴等國達成盟約,西域諸國拜魏國為盟主,耿離在西域設置了西域節製司,隨時可以出兵牽製元戎。
於是李存鄴召集了主要將領討論如何拿下北地。
“現在耿離可以在西域出擊,進攻元戎側翼,吸引元戎兵力,所以我們進攻北地,元戎無法抽身幹預。不過,元戎不能直接參與,但元戎可以讓烏桓、建真、白海三組南下遼東滋擾,讓我們無法盡全力進攻北地。所以,要收迴北地,就要先經略遼東,一舉拿下烏桓、建真、白海三族,讓他們無力出兵,甚至讓他們也向西牽製元戎。”顏太常指著地圖提出了自己的策略。
眾人點頭稱是。
顧敬章也參與了商議,但一直低頭不說話。
李存鄴注意到了顧敬章,指了指他說:“顧將軍,我看你有想法,但說無妨。”
“敗軍之將,那有什麽想法。”
“將軍,天下一統,是為萬民之福,如今我們是要抵禦外寇,更當協力,顧將軍如此疑慮重重,未免,太小氣了。看來葉將軍教學生,隻教了兵法,沒有教做人啊。”
顧敬章猛然抬頭,看見裴準一臉譏諷地朝自己笑。
“早聞你們魏人有智囊裴準,今日一見,不過如此,隻知道下北地要先取遼東,卻不知道如何取遼東!”
“願聞將軍高見。”
顧敬章走到地圖前。“烏桓向元戎稱臣,不過是為了破掉張恭將軍的驅虎吞狼之計。所以元戎並沒有真正臣服於元戎,他隻不過是怕元戎傾舉國之力來進攻自己。但現在烏桓實力強盛,隱隱壓製了元戎右賢王,所以,烏桓絕對不會臣服元戎。現在派人教唆,是個絕佳時機。此前張恭將軍驅虎吞狼之敗,是因為僅僅隻是驅虎吞狼,但沒有驅熊製虎。烏桓勢大,對建真、白海多有侵擾。建真白海兩族必然不滿,不過是,無力抗衡。我們到時聯合兩族,對烏桓發難,就有兩種結果。一種,烏桓中計,與元戎反目,則烏桓就會被我們孤立,他們隻能選擇臣服,或者被滅族。另一種,烏桓依然向元戎稱臣,但到時候一旦開戰,元戎被西域牽製,再派一個大將陳兵北地邊境,牽製趙匡奕石守興,我們就和建真白海一起夾擊烏桓。同時,無論哪一種結果,我們可以讓出使烏桓的人在烏桓內部製造亂局。陀頓弑父為王,雖然鎮壓了烏桓內部,但必然有人不服。隻要能挑動這些人,那麽烏桓就要內外皆亂,陀頓自顧不暇,烏桓不愁不破。解決了烏桓,建真白海更不足為慮,遼東就牢牢把握在我們手中了。”
裴準大笑:“將軍謀略,裴某佩服!現在耿離經略西域,我呢,又忙於內政。況且出使烏桓的人又可能遇到刀兵之險,眼下除了將軍,實在沒有合適人選了。”
顧敬章愣了愣,而後沉聲道:“敬章願意出使!”
於是李存鄴布置人手。張恭鎮守蕭關,以王彥章為副將。顏太常、盛懷玉二人駐兵陽泉,牽製趙匡奕,防止趙匡奕出兵支援遼東。崔玄矩鎮守西涼,以林克景為副將,與西域諸國合作,牽製元戎。李存鄴帶封寇平、趙寄奴、周博夫親征遼東。耿巡與顧敬章一起出使烏桓。
……
元戎,黑首山。陀頓的王帳裏擺上了酒宴,顧敬章與耿巡坐在帳中。
酒過三巡,陀頓拍了拍手,侍從撤去酒宴。
“說吧,你們魏人,這次有什麽條件,是要我們直接出兵進攻北地,還是讓我們牽製元戎。”
“大王料事如神。北地乃魏國故地,我王欲收複失地,故而來請大王協助。”
“難道你們不知道,我陀頓現在是也煩帖爾的臣下嗎?”
“草原之上,強者為尊,大王如今威震遼東,難道還要做臣子嗎?”
“魏使先去歇息,我們明日再議。”
第一次見麵並不順利。
三更後,顧敬章拿著一個匣子獨自去見陀頓。
“魏使怎麽這個時候來。”
“敬章此來,不是魏使,是楚臣!”
“哈哈哈,好一個楚臣!楚國已經亡了,你顧敬章降了魏人,怎麽就,是楚臣了。”
“敬章時時刻刻不忘亡國之恨!此番我主動來出使,就是要給大王做謀臣,輔佐大王稱霸草原,而後,而後南下滅魏,到時候,大楚與大王劃九廬江而治,我大楚,願意向烏桓稱臣!”
陀頓的喉頭滾動了一下。“說的輕巧,我如何相信你。”顧敬章抬頭道:“副使耿巡,大王還有印象嗎?”“哦,當年他把我擄走,又讓我和他演戲,最後我才當上了陀頓王。”“敬章今日就殺了他,為大王報當年大仇!”“何愁之有?”“一,擄走大王,使大王受辱。二,殺死先王,嫁禍大王,讓大王陷入不義!”陀頓愣了半晌。草原的王,最後和楚國劃江而治理,如果可能的話他還可以打過九廬江,做天下的王,不,不對,南邊的人,好像稱唿天下的王為皇帝!
陀頓說:“現在,顧將軍,就是,就是我大烏桓國國師!我,我把我的親衛派給你!”
顧敬章帶著三十個陀頓親衛殺進了魏國使臣所住營帳。最後耿巡憑借個人武勇和兩個隨從突圍而出。
顧敬章策馬就追,在馬上彎弓搭箭,三箭連發,一箭正中耿巡後心,一箭將一個隨從射落馬下,第三箭稍有偏差,僅僅隻射中了最後一個隨從的肩膀。
顧敬章過去割下了耿巡的人頭,而後提到了陀頓的營帳。陀頓拿起人頭仔細看了看,而後說:“將軍三箭連發,比我們最好的獵手還要勇猛!”
第二日,烏桓召集了主要的幾個將領親信到帳前。“告訴大家,這位,是我們的國師,顧敬章,他,要幫我們打敗元戎,打敗魏人,做天下的王!國師,給他們講講你的策略。”
“首先,魏國要對元戎渾倫王、紮闡王,也就是現在北地的趙匡奕和石守興開戰,元戎必然不會坐視不理,據我從魏國聽來的消息,魏人還聯絡了幾個西邊的國家一起,牽製元戎,到時候元戎全部的注意力都會被吸引到南邊,無暇顧及我們,我們就可以趁機西進,踏平元戎王庭,稱霸草原。而後,趙匡奕與石守興不是泛泛之輩,魏人在北地肯定要血戰一番,定有損失,我們等他們剛剛打完北地的時候,消耗大,士氣低,趁機分為兩路,一路從北地南下,進攻蕭關,一路從遼東南下,奪取燕、齊。到時候,我會讓楚國也亂起來,讓魏人不暇自顧,我們,就能打進大梁,和楚國,劃江而治!”
幾個將領和部落首領滿臉狂熱。
但陀頓的叔叔樓柯和少數幾個首領卻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我王,不要輕信魏人的鬼話啊!如果魏人不結好我們,或者消滅我們,他們就要懼怕我們南下遼東。但是如果我們和魏國還有元戎同時交惡,元戎雖然無力顧及我們,但魏人恐怕會來消滅我們!別忘了之前燕人和魏人打仗,魏人除了聯合我們,還聯合了白海、建真!到時候就是我們烏桓覆滅的時候了。大王,烏桓的根在黑首山,烏桓的靈氣在薩克渾斯爾草原,離開這裏去搶別的草原,天神就不會庇護我們了!”
顧敬章說:“難道親王害怕那些武器粗糙的建真人和白海人?難道親王要讓烏桓的子孫後代永遠地向魏人或者元戎低頭?難道大王以為現在的烏桓勇士打不過魏人?”
樓柯剛要迴話,幾個年輕的將領和首領也都紛紛出言嘲諷。
陀頓說:“好了,叔叔,你是親王,但別忘了,我才是烏桓的王。曆來,隻有南邊的人在享受財富與美人,隻有元戎在享受草原與駿馬,我們,烏桓,什麽都沒有過。我陀頓,就要帶著烏桓,奪走所有南邊人所擁有的,然後,實現元戎所沒有實現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