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
糜滕趾高氣昂地站在齊國王宮大殿,絲毫不在意齊國大臣們眼中那好像隨時都能噴到自己身上的怒火。
“楚國,欺人太甚了吧。”齊王把國書放在案上,咬牙切齒地說。
糜滕半天不說話,等到大殿上完全安靜下來後,他才悠然開口。“齊國給我們的賠款糧裏麵,確有陳糧,拿這陳糧來撫慰我大楚陣亡烈士的遺孀,豈不是在侮辱大楚?所以齊國必須補新糧給我們,同時,你們必須每年增加糧食給我們,作為輸運陳糧的懲罰。”
‘齊國的地方就這麽點,勞力就這麽多,多餘的糧食拿不出一粒,貴使,迴去再和楚王商量一二,齊國可以用白銀布帛來抵糧。“
糜滕說:”外臣這次來,是領了死命令,希望大王不要讓外臣空手而歸,不然不止外臣不答應,大王和楚齊邊界枕戈待旦的大楚將士也不答應。大王和諸位大人,快些商議對策,外臣先告退了。“
糜滕走出大殿後殿內炸開了鍋。”過分,太過分了!“”楚國的吃相竟如此難看。“”他們毀田種桑茶,倒要我們來送糧。“”唉,人家楚國帶甲百萬,葉靖宣從無敗績,我們能怎麽辦?“”還是先拿一個方案,不然邊境的楚軍打進來,我們就危險了。“”……“
”肅靜!“內侍高喊一聲。齊王看著殿內大臣,都是愁眉不展。”袁基呢?袁基,你可有計議?“
袁基說:”臣有兩策。一,解散所有軍隊,僅保留邯鄲禁軍,解散的軍隊以屯和堡為單位,駐紮地方,開荒墾地,這樣可以再增加一些糧食的產量,同時齊楚邊境也可以布置屯堡,也可以在耕種的同時組成外圍防禦圈,防備楚軍壓境。二,拒絕交糧,投靠魏國,聯魏伐楚。“
殿上大臣都在竊竊私語。齊王問:”你這兩策,那個是上冊,那個是下冊?“
袁基深吸了一口氣,說:”都是飲鴆止渴的下策。解散軍隊以屯堡去墾地,軍隊戰力就會下降,有戰事則不易全勝。投靠魏國,無非是驅虎吞狼,最後可能還會被反噬。這都是權宜之計。我們現在需要很多時間,來慢慢恢複國力,恢複軍隊,然後等到楚國因為糧食問題被拖垮的時候,我們就能翻身再起。但前提是在楚國垮掉之前,我們不會因為輸糧而垮掉。“
袁悉突然在大殿最後麵的位置站了出來。”臣有個想法。“”說說說,但說無妨。“
袁悉對著身邊的大臣點點頭笑笑,而後說:”不如,取個折衷,一方麵設置屯堡,另一方麵,派一個能臣去魏國出使買糧,一來買到的糧食可以輸送到楚國,二來,可以試探魏國態度,緩和齊魏兩國關係。“
……
袁堅帶幾大箱珠寶和金銀出發。他知道自己身後的幾輛大車裏拉著的不止是財寶,還是齊國是否能延續的希望。齊王甚至把自己的私庫還有妃子的財寶都拿了出來。
車隊一路西行到了鄴城。鄴城、武義、黎陽,和邢台共同組成邊境四鎮的三個城池現在是齊魏之間的緩衝區,由魏國實際掌控。鄴城已經不是實際意義上的邊關城池了,所以發展很是迅速。
袁堅一行在鄴城的客棧進行休整。
窗外,不到一年的時間,鄴城就從一個肅殺的邊關重鎮變成了一座繁華的城池。攤販叫賣,行人往來,城頭飄著魏國王旗和河東軍軍旗。幾個小孩在城牆下玩耍,一個小孩扮演李存鄴來表演李存鄴力破三十萬聯軍的場景。
袁堅不由得緩緩道:”小兒嬉戲效將軍,不知曾是亡國人。“
”客官是齊人吧。“客棧掌櫃問道。袁堅迴過神來。”是,你怎麽看出來的?“”客官衣著不凡,所以定身份顯赫之人。而且先生是邯鄲口音,剛剛,先生還那麽傷感地說小孩子們學李存鄴,卻不知道自己曾經是齊人……“
袁堅苦笑一聲。
”客官倒也不必傷感,魏國的治理,是比齊國要好的。我原來也是齊人。之前的袁基袁大人變法多好,天殺的貴胄們,不讓袁大人搞。唉,昨天汪氏來收稅,明天田氏來收稅,我這小本生意,哪經得起折騰啊。鄴城劃到魏國後,嘿,魏國的變法挺好,沒有人來鬧事,收的稅不高,還明明白白,沒有地的壯勞力還送耕地。我就等著幹幾年幹不動了,去官府要一塊無主地,畢竟有一塊自己的地好。“
袁堅點了點頭。”是好,是好。“
停留一天後,袁堅繼續西行。出定陶後,遠遠地就看到了隨州方向三個大京觀,三杆大旗隨風烈烈地飄著。袁堅膽戰心驚,在齊國大旗所在的大京觀下,袁堅一行人全部下馬步行。袁堅拿著一壇酒灑在大京觀前。這裏畢竟都是齊國的將士,都是齊國母親的孩子,都是齊國孩子的父親。
袁堅最後來到了大梁,不等休整就來到了李存鄴府上拜謁李存鄴。
袁堅把幾箱財寶擺開。”這都是,齊王給柱國將軍的一點小意思。“
李存鄴抓起一把,又丟了迴去。”我不收,你給大王吧。說吧,來魏國什麽事。“袁堅說:”希望魏國,能賣給我們一些糧草,以緩燃眉之急。“
李存鄴眉毛一挑,說:”燃眉之急?看來齊國有難了。不過齊國數次伐魏,我為什麽要幫齊國?“
”將軍幫助齊國,就是對付楚國。實話說了,楚國現在欺人太甚,我們齊國有意結好魏國。這些財寶,是齊國的一點誠意……“
”好了,你去見大王吧。我不會收的。一個魏國的將軍收了齊王的賞賜算什麽事。“
袁堅拜見了許協。許協聽完袁堅陳述,笑了笑,而後命人烹殺袁堅。”上次齊國聯合楚燕伐我大魏,大魏還沒有讓齊國賠償,現在就來說要交好魏國,那就拿你的命來賠償吧。“
袁堅看殿外架起來的大鍋,狂笑不止。”你笑什麽。”“外臣在鄴城聽百姓誇讚魏國,以為魏國國君有多英明,沒想到竟然是一個短視的蠢貨。如此,多說無益,外臣謝大王賜烹。”而後袁堅坦然走向了大鍋。
“慢著,寡人怎麽短視了?”“放這幫忙對付強敵的盟友不要,反而要把盟友變成死敵,不是蠢貨又是什麽。”而後袁堅往大鍋跑出。就在袁堅要跳入鍋中的前一刻許協命內廷司侍衛攔住了他。
“你拿著我的手令,去東平取糧食吧,魏國不會和齊國交好,但也願意幫助齊國。”
袁堅走後, 裴準拿著酒找到了趙甫。“恭喜先生計成啊。”“裴大人這話從何說起?”
“齊國派人來買糧,說明楚國增加了對齊國糧食的要求,也就是說楚國糧食不夠了。同時,齊國表露出結好我們的意思,說明,齊楚兩國的矛盾,快要激化了。”
趙甫笑了,說:“是該慶祝,齊國離亡國不遠了。走,咱們找個地方好好喝兩杯。”
糜滕趾高氣昂地站在齊國王宮大殿,絲毫不在意齊國大臣們眼中那好像隨時都能噴到自己身上的怒火。
“楚國,欺人太甚了吧。”齊王把國書放在案上,咬牙切齒地說。
糜滕半天不說話,等到大殿上完全安靜下來後,他才悠然開口。“齊國給我們的賠款糧裏麵,確有陳糧,拿這陳糧來撫慰我大楚陣亡烈士的遺孀,豈不是在侮辱大楚?所以齊國必須補新糧給我們,同時,你們必須每年增加糧食給我們,作為輸運陳糧的懲罰。”
‘齊國的地方就這麽點,勞力就這麽多,多餘的糧食拿不出一粒,貴使,迴去再和楚王商量一二,齊國可以用白銀布帛來抵糧。“
糜滕說:”外臣這次來,是領了死命令,希望大王不要讓外臣空手而歸,不然不止外臣不答應,大王和楚齊邊界枕戈待旦的大楚將士也不答應。大王和諸位大人,快些商議對策,外臣先告退了。“
糜滕走出大殿後殿內炸開了鍋。”過分,太過分了!“”楚國的吃相竟如此難看。“”他們毀田種桑茶,倒要我們來送糧。“”唉,人家楚國帶甲百萬,葉靖宣從無敗績,我們能怎麽辦?“”還是先拿一個方案,不然邊境的楚軍打進來,我們就危險了。“”……“
”肅靜!“內侍高喊一聲。齊王看著殿內大臣,都是愁眉不展。”袁基呢?袁基,你可有計議?“
袁基說:”臣有兩策。一,解散所有軍隊,僅保留邯鄲禁軍,解散的軍隊以屯和堡為單位,駐紮地方,開荒墾地,這樣可以再增加一些糧食的產量,同時齊楚邊境也可以布置屯堡,也可以在耕種的同時組成外圍防禦圈,防備楚軍壓境。二,拒絕交糧,投靠魏國,聯魏伐楚。“
殿上大臣都在竊竊私語。齊王問:”你這兩策,那個是上冊,那個是下冊?“
袁基深吸了一口氣,說:”都是飲鴆止渴的下策。解散軍隊以屯堡去墾地,軍隊戰力就會下降,有戰事則不易全勝。投靠魏國,無非是驅虎吞狼,最後可能還會被反噬。這都是權宜之計。我們現在需要很多時間,來慢慢恢複國力,恢複軍隊,然後等到楚國因為糧食問題被拖垮的時候,我們就能翻身再起。但前提是在楚國垮掉之前,我們不會因為輸糧而垮掉。“
袁悉突然在大殿最後麵的位置站了出來。”臣有個想法。“”說說說,但說無妨。“
袁悉對著身邊的大臣點點頭笑笑,而後說:”不如,取個折衷,一方麵設置屯堡,另一方麵,派一個能臣去魏國出使買糧,一來買到的糧食可以輸送到楚國,二來,可以試探魏國態度,緩和齊魏兩國關係。“
……
袁堅帶幾大箱珠寶和金銀出發。他知道自己身後的幾輛大車裏拉著的不止是財寶,還是齊國是否能延續的希望。齊王甚至把自己的私庫還有妃子的財寶都拿了出來。
車隊一路西行到了鄴城。鄴城、武義、黎陽,和邢台共同組成邊境四鎮的三個城池現在是齊魏之間的緩衝區,由魏國實際掌控。鄴城已經不是實際意義上的邊關城池了,所以發展很是迅速。
袁堅一行在鄴城的客棧進行休整。
窗外,不到一年的時間,鄴城就從一個肅殺的邊關重鎮變成了一座繁華的城池。攤販叫賣,行人往來,城頭飄著魏國王旗和河東軍軍旗。幾個小孩在城牆下玩耍,一個小孩扮演李存鄴來表演李存鄴力破三十萬聯軍的場景。
袁堅不由得緩緩道:”小兒嬉戲效將軍,不知曾是亡國人。“
”客官是齊人吧。“客棧掌櫃問道。袁堅迴過神來。”是,你怎麽看出來的?“”客官衣著不凡,所以定身份顯赫之人。而且先生是邯鄲口音,剛剛,先生還那麽傷感地說小孩子們學李存鄴,卻不知道自己曾經是齊人……“
袁堅苦笑一聲。
”客官倒也不必傷感,魏國的治理,是比齊國要好的。我原來也是齊人。之前的袁基袁大人變法多好,天殺的貴胄們,不讓袁大人搞。唉,昨天汪氏來收稅,明天田氏來收稅,我這小本生意,哪經得起折騰啊。鄴城劃到魏國後,嘿,魏國的變法挺好,沒有人來鬧事,收的稅不高,還明明白白,沒有地的壯勞力還送耕地。我就等著幹幾年幹不動了,去官府要一塊無主地,畢竟有一塊自己的地好。“
袁堅點了點頭。”是好,是好。“
停留一天後,袁堅繼續西行。出定陶後,遠遠地就看到了隨州方向三個大京觀,三杆大旗隨風烈烈地飄著。袁堅膽戰心驚,在齊國大旗所在的大京觀下,袁堅一行人全部下馬步行。袁堅拿著一壇酒灑在大京觀前。這裏畢竟都是齊國的將士,都是齊國母親的孩子,都是齊國孩子的父親。
袁堅最後來到了大梁,不等休整就來到了李存鄴府上拜謁李存鄴。
袁堅把幾箱財寶擺開。”這都是,齊王給柱國將軍的一點小意思。“
李存鄴抓起一把,又丟了迴去。”我不收,你給大王吧。說吧,來魏國什麽事。“袁堅說:”希望魏國,能賣給我們一些糧草,以緩燃眉之急。“
李存鄴眉毛一挑,說:”燃眉之急?看來齊國有難了。不過齊國數次伐魏,我為什麽要幫齊國?“
”將軍幫助齊國,就是對付楚國。實話說了,楚國現在欺人太甚,我們齊國有意結好魏國。這些財寶,是齊國的一點誠意……“
”好了,你去見大王吧。我不會收的。一個魏國的將軍收了齊王的賞賜算什麽事。“
袁堅拜見了許協。許協聽完袁堅陳述,笑了笑,而後命人烹殺袁堅。”上次齊國聯合楚燕伐我大魏,大魏還沒有讓齊國賠償,現在就來說要交好魏國,那就拿你的命來賠償吧。“
袁堅看殿外架起來的大鍋,狂笑不止。”你笑什麽。”“外臣在鄴城聽百姓誇讚魏國,以為魏國國君有多英明,沒想到竟然是一個短視的蠢貨。如此,多說無益,外臣謝大王賜烹。”而後袁堅坦然走向了大鍋。
“慢著,寡人怎麽短視了?”“放這幫忙對付強敵的盟友不要,反而要把盟友變成死敵,不是蠢貨又是什麽。”而後袁堅往大鍋跑出。就在袁堅要跳入鍋中的前一刻許協命內廷司侍衛攔住了他。
“你拿著我的手令,去東平取糧食吧,魏國不會和齊國交好,但也願意幫助齊國。”
袁堅走後, 裴準拿著酒找到了趙甫。“恭喜先生計成啊。”“裴大人這話從何說起?”
“齊國派人來買糧,說明楚國增加了對齊國糧食的要求,也就是說楚國糧食不夠了。同時,齊國表露出結好我們的意思,說明,齊楚兩國的矛盾,快要激化了。”
趙甫笑了,說:“是該慶祝,齊國離亡國不遠了。走,咱們找個地方好好喝兩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