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曾經在河東諸國中最為強盛的國家,吞並了鄭、衛、宋等一係列國家,在河東之戰中折損精銳二十萬,仍在幾年內恢複了一支三十餘萬的新軍,並東征攻滅魯國。


    齊國坐擁平原千裏,土地肥沃,故而齊國物產豐饒,基本上沒有發生過大的災荒。齊國在孟產的改革下實行了耕戰結合的製度,大量青壯平時集中服徭役 進行開墾種植工作,在這一過程中形成了等級 一旦戰爭爆發,這些青壯稍加訓練就能成為齊國的戰士。


    齊國主要有四個門閥,一個是周家,以虎賁中郎將周紹炎為核心,勢力主要集中在青州,手下的精銳青州營是齊國為數不多的幾支常備兵力之一。周紹炎在河東之戰齊國大敗的情況下在鄴城四鎮組織起來防線,以少敵多,遏製了河東軍的東擴。戰後以功封青州節製。


    與周家並肩的是冀州袁家,明麵上以青年將軍袁基為首。袁基在河東之戰後組織起了四萬冀州步卒,號稱天下第一步卒,在東征魯國時擊退了魯國飛羽,飛冠兩大精銳,名噪一時。袁基作為齊國青壯派的翹楚,在滅魯後被拜為後軍將軍。


    還有兩支門閥分別是田家、汪家。這兩支門閥是齊國的老貴族,其中田家是齊王宗室,汪家是過去冀州門閥之首。這兩支門閥勢力在河東之戰中被李符準率領的河東軍擊潰,自此逐漸衰落。這兩家的衰落給齊國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在地方,冀州袁家取代了汪家地位,而又因為袁家首推的袁基是齊國青壯派的代表,故而青壯派也在齊國迅速擴張崛起。而在同時,邯鄲中央的保守派又是以田家為代表,田家的衰落使得青壯派在邯鄲中央也迅速崛起,袁家也借機滲透中央。於是在齊國就形成了袁家為首,周家強勁,而田汪兩家不斷衰弱的局麵。


    袁基、袁堅、袁至、袁岱四兄弟在齊國並稱四袁。其中袁堅經常以使臣身份出使諸國,而其他三人則是以袁基為首推行軍製改革。改革主要方向是改變耕戰製,培養擴充專職部隊,同時也對其他一些製度進行了改革。青壯派的崛起似乎為河東之戰後衰弱的齊國注入了新的生命。


    但軍製改革遭到了其他勢力的阻撓,軍製改革必然要使地方的青壯勞動力減少,直接影響到生產情況,這無疑觸碰了諸多貴族勢力的利益,導致改革僅僅隻在冀州部分地區實施。


    袁基需要一個機會來堵住那些人的嘴。


    這時,參加魏國國葬的袁堅帶迴了消息:楚使崔子憶代表楚國聯合齊國、燕國伐魏。一個大好的機會擺在了袁基眼前。


    “大王,臣請戰!”袁基在朝堂上第一個站了出來“臣帶冀州軍六萬人馬,請各地調撥七萬人馬,十三萬大軍,臣定然能拿下隨州四鎮,臣願立軍令狀。”


    朝堂上幾個保守派大臣站出來反對:“後軍將軍沒有打過河東之戰,沒有和河東軍碰撞過。將軍也許以為河東隻是魏國一地,打起來會比魯國還輕鬆,但將軍可不要忘了河東軍曾經是可是擊潰了我們的二十萬大軍 別忘了河東後麵還有大梁的支持。”


    袁基扭頭看了看,冷哼一聲:“這不是田大人嗎?河東當年擊潰的不過是剛放下鋤頭拿上刀的二十萬農夫,別說當時的八萬河東軍了,若是我帶兵,一萬人馬也能給他們殺的片甲不留。”那大臣知道袁基在暗指什麽,氣的亂了方寸。“小兒!怎麽敢在大王麵前狂言!你怎麽知道你的冀州軍不會敗?”


    齊王擺了擺手:“二位都是為國著想,何必動怒。此次聯軍伐魏,寡人看時機不錯,即便是不能一舉攻入禪古關,也能重新奪迴河東之地。袁基,為讚軍司馬,領兵伐魏。”


    “謝大王!大王,臣請臣弟袁至帶兵馬作為後備力量隨時準備增援,袁垈領滄州衛駐守滄州,以防魯人趁亂起兵。”


    齊王點頭同意。河東之戰的慘敗讓齊王認識到了齊國必須要進行一場變法,也知道這是一個讓各個士族不再阻礙變法的契機。


    於是袁基帶兵出戰。剛開始的時候捷報頻頻,袁基帶兵突襲武義關後,又擊潰了趙括所統領的六萬大軍,進而一舉拿下定陶,兵抵隨州。齊國朝堂上反對變法的聲音漸漸弱了下去。但隨州城下冀州步卒被河東地煞營擊敗,本來袁基沒有準備在戰報上寫,隻寫拿下隨州就行,誰知一個田家在軍中安插的眼線將消息傳迴了齊國。田家、汪家兩家在朝堂上群情激憤。“河東軍利在騎兵,來去無蹤,衝突無匹,袁基所謂變法專養大軍,一則青壯食軍餉而無勞作,空耗資費而不產。二則大軍專設,將領恐積蓄私兵,有害國本。”


    齊王頂著群臣上奏痛斥變法的壓力給袁基下令,讓袁基再打兩場勝仗,隻要能拿下東平,隨州城下的一點小挫折不算什麽。


    袁基於是又在石鷂關外打了一場殲滅戰,斬趙元祁、奪石鷂關,此時的齊軍距離東平隻有一步之遙。“援軍一至石鷂關旦夕可破。”


    但袁基緊接著就在東平城下慘敗。齊軍元氣大傷。“請速發援兵,可解石鷂關之圍,則可以穩固隨州四鎮,雖不能下東平,亦可以使河東軍如鯁在喉,李符準夙夜難眠。”


    齊王準備發兵,但一眾大臣在殿前宮外跪地死諫。“再讓袁家小兒這麽做下去,齊國不攻自破了大王!”齊王在宮中氣的狂笑。“都是忠臣良將,都是忠臣良將。”最後發兵的請求被齊王駁迴。一味地支持袁基讓朝堂上的一部分青壯派大臣也漸漸倒向了保守派。


    而後袁基大敗,變法的青壯派大多都轉向了保守派。


    這個時候魯地發生了大規模的叛亂複國,袁垈統領的三萬滄州衛竟然彈壓不住。而周紹炎被逼自殺又讓周銘要求懲戒袁基。但周銘給袁基安的帽子實在是太大,於是齊王將其駁迴,周銘也在青州發動了叛亂,而後田家的一部分人員以及汪家也都加入了叛亂。叛亂的旗號是要殺袁基,不能讓袁基再繼續“蠱惑大王”。這支叛軍還和魯地叛軍聯合,齊國整個東南地區都陷入了大規模的叛亂。其實齊王可以同意叛軍的訴求,但叛軍中的田姓宗室會不會趁機把自己趕下台,而後自立為王?即便是不這樣,齊國的王權也會旁落,自己就會成為傀儡。於是齊王堅決地召迴了袁基,讓袁基鎮壓叛亂。齊國的內戰也由此展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河東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通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通落並收藏河東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