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峙了一個月後,斥候突然來報,一支河東軍從臨陽方向殺來,河東軍主力也突然從華坪關附近出現,華坪關守將張恭、陳彧也帶著所有兵力殺了出來。
崔玄矩大駭。手下士氣低落,現在沒有和河東軍在野外決戰的可能。崔玄矩在知道臨陽方向殺來的河東軍隻有兩萬人後果斷起兵突圍。
崔玄矩帶兵迎頭碰上了那兩萬人,兩萬人基本都是起兵。為首的是一位少年將軍,看起來剛剛經曆了一場大戰,白袍和鎧甲上都是斑斑血跡。“河東蘇道夔在此!賊將授首!”那少年舉刀大喝。
那刀的形製也十分怪異,像一把放大版的直刀,刀身筆直略有弧度,刀柄就有一尺多,刀刃更是有三尺多長。
崔玄矩也毫不畏懼,舉槍迎上那少年。長刀當頭劈下,崔玄矩舉槍架開,少年手腕一翻又把刀削向了崔玄矩的麵門。崔玄矩的長槍來不及收力格擋連忙把槍頭戳在地上,再次擋下一刀。崔玄矩被震得虎口發麻,而那少年也因為槍在地上戳著被震退了一步。崔玄矩抓住機會把槍從地上挑起,從地裏直接挑起的槍伴隨著泥沙遮蔽了那少年的視線,崔玄矩虛晃一槍,那少年憑感覺舉刀擋住,而後崔玄矩趁機逃跑。崔玄矩部下畢竟人多勢眾,迅速突圍了出去。後麵兩支河東軍合兵一處死死咬住崔玄矩追擊。
崔玄矩跑到禪古關下肝膽欲裂,禪古關上飄著的竟是河東軍軍旗。他無奈領兵往北,準備繞道北地逃迴西涼。
崔玄矩所部正在北地奔逃,迎麵煙塵四起,旌旗蔽日。是薊北軍。李存嗣親自帶著薊北軍攔截崔玄矩。
崔玄矩自知不能再跑了,於是當先駕馬衝向李存嗣戰陣。
崔玄矩在西涼時曾孤身一人帶著五千西涼鐵騎力破羌人十二部,悍勇無比。而李存嗣少年時就被安插進了北地軍,統領河東軍二十八宿衛玄武司,在北地軍時常年參與和元戎人的作戰,戰陣廝殺也是不俗。兩人碰撞在一起一時不分勝負。最後崔玄矩發起狠來拔起一個大纛砸向李存嗣,李存嗣稍一分心崔玄矩馬上就跑。崔玄矩是少有的猛將,一杆長槍殺透了薊北軍軍陣,西涼軍緊隨其後突圍而出。
後麵李存鄴帶兵趕來和李存嗣匯合。馬上開始打掃戰場。這一戰殺傷西涼軍三萬餘人,西涼軍元氣大傷。
李存鄴和李存嗣商議後決定仍然由李存嗣帶兵在北地施壓西涼,李存鄴帶著河東軍直入禪古關,拿下雍城、平陽後奪下大梁,輔佐許協稱王。
李存鄴帶著八萬河東軍進入了禪古關。
禪古關內,盧傑升引軍相迎。“將軍,天下苦崔家弄權久矣,今日有將軍在,實在是我大魏之幸事。”盧傑升旁邊兩個男人黑著臉不說話。一個是渭南侯,畢竟李存鄴繞過他直接聯係他封地裏的將軍,讓他被半挾持著參與了這次討逆。另一個人則是蜀王劉闡。李存鄴笑著對盧傑升說:“將軍和渭南侯深明大義,存鄴佩服。”又對蜀王說:“大王,存鄴手下失禮了,驚擾大王,希望大王見諒。”劉闡換了一副麵色,也是笑著對李存鄴說:“將軍大才,神兵天降,那蘇將軍也是勇猛異常,寡人,不,罪臣佩服。將軍不必叫我大王了,我不是蜀地的王了。”“大王還是蜀王,應當以禮待之啊。來人,先帶大王和渭南侯去歇息。我們去商議接下來的戰事。”
幾人在盧傑升的指引下來到了禪古關的校尉府。李存鄴指了指蘇道夔笑著說:“好一個蘇道夔啊,兩萬人馬滅一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原來是禪古關之險要堅固哪怕把薊北軍調來也難以拿下,即便是頂著傷亡拿下了河東薊北兩軍也是強弩之末,不僅拿不下平陽雍城,還有被西涼軍吃掉的危險。同時西涼又用優勢兵力出擊河東,威逼北地,李存鄴一籌莫展。在楚地統領二十八宿衛朱雀司的李存靖也傳迴了消息,葉靖宣正在準備北上河東,到時候葉靖宣北上河東就完全支撐不住了。
這個時候裴準、荀裕和耿離都提出了一個冒險的計策——繞道進攻。從蜀國繞道進攻大梁,避開禪古關險境。
蜀國坐擁險峻的地勢,相鄰的魏國、楚國大軍難以大規模入蜀。在過去蜀國東北部還有巴國,巴國實力與蜀國旗鼓相當。因為巴蜀都盛產糧食,所以魏國和楚國分別支持蜀國與巴國對峙。後來魏國幫助蜀國奇襲巴國,使蜀國吞並了巴國。在吞並巴國後,蜀國為了維持安穩,在魏楚之間選擇站隊到了魏國。許穆時期的魏國就一直想要吞並蜀國,但蜀國地形險峻難以展開兵力優勢,同時又害怕拿下蜀國後再與河東諸國作戰時蜀地遺民作亂,於是沒有對蜀國展開戰爭。但許穆派遣了張欽、潘儀二人作為間諜到蜀國為官。張欽、潘儀到蜀國後大肆賄賂收買蜀國大臣,最後都成為蜀國高官。之後潘儀提出變法,主要方向是撤裁軍隊、修建水利、囤糧富民。提出“蜀國無可畏之敵,故甲兵空耗國力,與其使兵多不如使兵精。兵精則民多,民多則可以農,農者多而糧田足,糧田足而無饑饉凍困之苦,無饑饉凍困之苦則國力足,而後國祚可萬年矣。”於是蜀王不顧一些貴族大臣的反對,進行變法,撤裁大量兵力,把蜀國分為了渝川、漢中、蜀都、陰平、巴郡五郡,撤裁了所有貴族封地,把幾個大臣派到五郡當節製,每個郡軍隊隻能維持在兩萬人,這其中隻有八千人是常備兵力,另外一萬兩千人要分散到地方進行耕種屯田工作。蜀國國庫在潘儀的改革下日漸殷實,但同時,大量貴族失去了土地和地位,內心也存在著不滿。而張欽主動去巴地主持變法,變本加厲的迫害巴國舊貴族和巴人。當巴人向蜀王抗議時張欽說:“楚王以為懷柔可以感化吳越之地的人,但是後來每每推行變法吳越之地的人就會反抗,根本不畏懼楚王。”於是蜀王默許了張欽的行為。之後仇恨的種子就埋在了貴族和巴人的心裏。
李存靖在掌管朱雀司後也一直在往蜀國派人,把這些人安插在舊貴族和巴地,不斷煽動教唆這些人對蜀王的仇恨。
所以蜀國現在內部混亂,而且兵力空虛,完全可以一擊即潰。
於是李存鄴派蘇道夔帶著手下兩萬河東軍以及老河西營遺孤繞道取蜀國而後北上禪古關。於此同時,由於偽厲之禍,一些魏國境內許姓宗親對崔浩和西涼軍也產生了不滿,原本在河東與西涼之間搖擺不定的他們開始向河東動搖。其中許姓宗親裏渭南侯許秣手下有三萬渭南軍,崔玄矩東征曾試圖調動這支軍隊。而渭南軍將軍盧傑升因為受到崔浩打壓而一直不能得到提拔,也心存不滿,於是一麵勸說許秣一麵暗中聯絡河東軍準備起兵響應。李存鄴於是讓在大梁指揮白虎司的趙甫派人聯絡盧傑升,讓盧傑升配合蘇道夔搶奪禪古關。
蘇道夔帶著兩萬人來到蜀國後,在朱雀司諜子的引導下走一條山中暗道直抵蜀中平原,由於暗道地勢陡峭,馬匹不能在上行走,所以人煙稀少。而馬匹則是由朱雀司諜子和一部分河東軍趕著,以賣馬的名義在巴人和一些蜀國舊貴族的掩護下送到了蜀中平原。
蘇道夔來到蜀中後帶著兩萬人馬直襲蜀都,當蘇道夔到蜀都城下後,蜀王還在宮內與潘儀討論變法下一步如何進行。當聽到河東軍兵臨城下時蜀王都還沒反應過來,潘儀就挾持了蜀王讓他放棄抵抗。蜀王為了活命竟同意了潘儀的要求,完全沒有考慮到蜀都的城牆可以抵擋蘇道夔,沒有考慮到潘儀隻有一個人在蜀都城內。
蜀國世子劉諶不願意束手就擒,帶著五十個私兵以及蜀都八千大軍出城抵抗。但蜀軍常年沒有作戰,戰鬥經驗不足,兵力又處於劣勢,頃刻間就被蘇道夔帶兵殲滅。劉諶對著蜀都三拜後舉劍自刎。
蘇道夔帶著兩萬人進入蜀都,蜀王獻國璽投降。漢中、陰平、渝川三郡的蜀人不願意接受亡國想要起兵勤王,一部分被舊貴族帶著私兵鎮壓,另外一部分則被借機起兵的巴人鎮壓。憤怒的巴人在起兵時亂刀砍死了張欽。
三郡校尉帶兵向蜀都集結,蘇道夔不急於迎戰,而是讓朱雀司鼓動巴人“報仇血恨”。於是巴人集結的軍隊和三郡兵馬發生激戰,巴人畢竟沒有專門部隊,缺乏甲胄兵器,最後被三郡兵馬剿滅。
最後三郡兵馬在川中平原被蘇道夔擊潰。蘇道夔給蜀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把長刀策馬衝入敵陣,殺到哪裏都會攪起一團血霧,有些蜀國將領甚至是被連人帶馬一起劈開。一戰以後蜀國再無兵可戰,每每提起蘇道夔的名字蜀國孩童都會停止哭鬧。
在拿下蜀國後,蘇道夔馬上北上。在出發之前,蘇道夔為張欽立了一塊碑。
在盧傑升的接應下,蘇道夔進入入渭南,隨後就準備進兵禪古關。進攻禪古關之前許秣還在猶豫,於是盧傑升直接帶兵圍住了許秣府邸,挾持了許秣。
盧傑升和許秣來到禪古關下,邵庭偉把兩人迎入帳中。許秣拿出了一紙調令,邵庭偉接過調令看完,上麵是要自己把渭南軍放出關支援崔玄矩。邵庭偉感到事出反常,執意要求許秣拿出虎符。
盧傑升說:“邵將軍是要忤逆大王和渭南侯了?”“末將不敢,但禪古關防務幹係重大,河東亂黨又在謀劃進攻,末將不得不防。”盧傑升注意到邵庭偉身後屏風中似乎有人藏著,邵庭偉也不做掩飾,拍了拍手,二十幾個刀斧手走了出來。“將軍和渭南侯來的蹊蹺,渭南軍和禪古關守軍都直接聽命於大王,末將不見虎符絕不答應放你們出關。”
許秣一個侍衛突然發難,摸出匕首刺向邵庭偉,邵庭偉拔刀擋開匕首後下令讓刀斧手動手,盧傑升準備拚死一搏,邵庭偉手下來報,河東軍已經控製了禪古關幾乎所有兵力。
原來是蘇道夔看盧傑升和許秣遲遲沒有出來,於是當機立斷帶著手下和渭南軍奪取了禪古關城門,控製了禪古關下的所有守軍。邵庭偉見狀幹脆放棄了抵抗,突然舉劍自刎。盧傑升歎了一口氣。邵庭偉一生都在守衛禪古關,他從不關心誰是大王,他隻是守衛一個禪古關,守衛著關中,一切關外之人來犯,他都不會同意。但這次,他站錯了隊。
蘇道夔拿下禪古關後封鎖了消息,而後飛鴿通知李存鄴。李存鄴在得知掌握禪古關後將隱藏在華坪附近的兵力集結起來向崔玄矩發起了進攻,蘇道夔也帶兵出關夾擊崔玄矩,將崔玄矩擊退。
崔玄矩大駭。手下士氣低落,現在沒有和河東軍在野外決戰的可能。崔玄矩在知道臨陽方向殺來的河東軍隻有兩萬人後果斷起兵突圍。
崔玄矩帶兵迎頭碰上了那兩萬人,兩萬人基本都是起兵。為首的是一位少年將軍,看起來剛剛經曆了一場大戰,白袍和鎧甲上都是斑斑血跡。“河東蘇道夔在此!賊將授首!”那少年舉刀大喝。
那刀的形製也十分怪異,像一把放大版的直刀,刀身筆直略有弧度,刀柄就有一尺多,刀刃更是有三尺多長。
崔玄矩也毫不畏懼,舉槍迎上那少年。長刀當頭劈下,崔玄矩舉槍架開,少年手腕一翻又把刀削向了崔玄矩的麵門。崔玄矩的長槍來不及收力格擋連忙把槍頭戳在地上,再次擋下一刀。崔玄矩被震得虎口發麻,而那少年也因為槍在地上戳著被震退了一步。崔玄矩抓住機會把槍從地上挑起,從地裏直接挑起的槍伴隨著泥沙遮蔽了那少年的視線,崔玄矩虛晃一槍,那少年憑感覺舉刀擋住,而後崔玄矩趁機逃跑。崔玄矩部下畢竟人多勢眾,迅速突圍了出去。後麵兩支河東軍合兵一處死死咬住崔玄矩追擊。
崔玄矩跑到禪古關下肝膽欲裂,禪古關上飄著的竟是河東軍軍旗。他無奈領兵往北,準備繞道北地逃迴西涼。
崔玄矩所部正在北地奔逃,迎麵煙塵四起,旌旗蔽日。是薊北軍。李存嗣親自帶著薊北軍攔截崔玄矩。
崔玄矩自知不能再跑了,於是當先駕馬衝向李存嗣戰陣。
崔玄矩在西涼時曾孤身一人帶著五千西涼鐵騎力破羌人十二部,悍勇無比。而李存嗣少年時就被安插進了北地軍,統領河東軍二十八宿衛玄武司,在北地軍時常年參與和元戎人的作戰,戰陣廝殺也是不俗。兩人碰撞在一起一時不分勝負。最後崔玄矩發起狠來拔起一個大纛砸向李存嗣,李存嗣稍一分心崔玄矩馬上就跑。崔玄矩是少有的猛將,一杆長槍殺透了薊北軍軍陣,西涼軍緊隨其後突圍而出。
後麵李存鄴帶兵趕來和李存嗣匯合。馬上開始打掃戰場。這一戰殺傷西涼軍三萬餘人,西涼軍元氣大傷。
李存鄴和李存嗣商議後決定仍然由李存嗣帶兵在北地施壓西涼,李存鄴帶著河東軍直入禪古關,拿下雍城、平陽後奪下大梁,輔佐許協稱王。
李存鄴帶著八萬河東軍進入了禪古關。
禪古關內,盧傑升引軍相迎。“將軍,天下苦崔家弄權久矣,今日有將軍在,實在是我大魏之幸事。”盧傑升旁邊兩個男人黑著臉不說話。一個是渭南侯,畢竟李存鄴繞過他直接聯係他封地裏的將軍,讓他被半挾持著參與了這次討逆。另一個人則是蜀王劉闡。李存鄴笑著對盧傑升說:“將軍和渭南侯深明大義,存鄴佩服。”又對蜀王說:“大王,存鄴手下失禮了,驚擾大王,希望大王見諒。”劉闡換了一副麵色,也是笑著對李存鄴說:“將軍大才,神兵天降,那蘇將軍也是勇猛異常,寡人,不,罪臣佩服。將軍不必叫我大王了,我不是蜀地的王了。”“大王還是蜀王,應當以禮待之啊。來人,先帶大王和渭南侯去歇息。我們去商議接下來的戰事。”
幾人在盧傑升的指引下來到了禪古關的校尉府。李存鄴指了指蘇道夔笑著說:“好一個蘇道夔啊,兩萬人馬滅一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原來是禪古關之險要堅固哪怕把薊北軍調來也難以拿下,即便是頂著傷亡拿下了河東薊北兩軍也是強弩之末,不僅拿不下平陽雍城,還有被西涼軍吃掉的危險。同時西涼又用優勢兵力出擊河東,威逼北地,李存鄴一籌莫展。在楚地統領二十八宿衛朱雀司的李存靖也傳迴了消息,葉靖宣正在準備北上河東,到時候葉靖宣北上河東就完全支撐不住了。
這個時候裴準、荀裕和耿離都提出了一個冒險的計策——繞道進攻。從蜀國繞道進攻大梁,避開禪古關險境。
蜀國坐擁險峻的地勢,相鄰的魏國、楚國大軍難以大規模入蜀。在過去蜀國東北部還有巴國,巴國實力與蜀國旗鼓相當。因為巴蜀都盛產糧食,所以魏國和楚國分別支持蜀國與巴國對峙。後來魏國幫助蜀國奇襲巴國,使蜀國吞並了巴國。在吞並巴國後,蜀國為了維持安穩,在魏楚之間選擇站隊到了魏國。許穆時期的魏國就一直想要吞並蜀國,但蜀國地形險峻難以展開兵力優勢,同時又害怕拿下蜀國後再與河東諸國作戰時蜀地遺民作亂,於是沒有對蜀國展開戰爭。但許穆派遣了張欽、潘儀二人作為間諜到蜀國為官。張欽、潘儀到蜀國後大肆賄賂收買蜀國大臣,最後都成為蜀國高官。之後潘儀提出變法,主要方向是撤裁軍隊、修建水利、囤糧富民。提出“蜀國無可畏之敵,故甲兵空耗國力,與其使兵多不如使兵精。兵精則民多,民多則可以農,農者多而糧田足,糧田足而無饑饉凍困之苦,無饑饉凍困之苦則國力足,而後國祚可萬年矣。”於是蜀王不顧一些貴族大臣的反對,進行變法,撤裁大量兵力,把蜀國分為了渝川、漢中、蜀都、陰平、巴郡五郡,撤裁了所有貴族封地,把幾個大臣派到五郡當節製,每個郡軍隊隻能維持在兩萬人,這其中隻有八千人是常備兵力,另外一萬兩千人要分散到地方進行耕種屯田工作。蜀國國庫在潘儀的改革下日漸殷實,但同時,大量貴族失去了土地和地位,內心也存在著不滿。而張欽主動去巴地主持變法,變本加厲的迫害巴國舊貴族和巴人。當巴人向蜀王抗議時張欽說:“楚王以為懷柔可以感化吳越之地的人,但是後來每每推行變法吳越之地的人就會反抗,根本不畏懼楚王。”於是蜀王默許了張欽的行為。之後仇恨的種子就埋在了貴族和巴人的心裏。
李存靖在掌管朱雀司後也一直在往蜀國派人,把這些人安插在舊貴族和巴地,不斷煽動教唆這些人對蜀王的仇恨。
所以蜀國現在內部混亂,而且兵力空虛,完全可以一擊即潰。
於是李存鄴派蘇道夔帶著手下兩萬河東軍以及老河西營遺孤繞道取蜀國而後北上禪古關。於此同時,由於偽厲之禍,一些魏國境內許姓宗親對崔浩和西涼軍也產生了不滿,原本在河東與西涼之間搖擺不定的他們開始向河東動搖。其中許姓宗親裏渭南侯許秣手下有三萬渭南軍,崔玄矩東征曾試圖調動這支軍隊。而渭南軍將軍盧傑升因為受到崔浩打壓而一直不能得到提拔,也心存不滿,於是一麵勸說許秣一麵暗中聯絡河東軍準備起兵響應。李存鄴於是讓在大梁指揮白虎司的趙甫派人聯絡盧傑升,讓盧傑升配合蘇道夔搶奪禪古關。
蘇道夔帶著兩萬人來到蜀國後,在朱雀司諜子的引導下走一條山中暗道直抵蜀中平原,由於暗道地勢陡峭,馬匹不能在上行走,所以人煙稀少。而馬匹則是由朱雀司諜子和一部分河東軍趕著,以賣馬的名義在巴人和一些蜀國舊貴族的掩護下送到了蜀中平原。
蘇道夔來到蜀中後帶著兩萬人馬直襲蜀都,當蘇道夔到蜀都城下後,蜀王還在宮內與潘儀討論變法下一步如何進行。當聽到河東軍兵臨城下時蜀王都還沒反應過來,潘儀就挾持了蜀王讓他放棄抵抗。蜀王為了活命竟同意了潘儀的要求,完全沒有考慮到蜀都的城牆可以抵擋蘇道夔,沒有考慮到潘儀隻有一個人在蜀都城內。
蜀國世子劉諶不願意束手就擒,帶著五十個私兵以及蜀都八千大軍出城抵抗。但蜀軍常年沒有作戰,戰鬥經驗不足,兵力又處於劣勢,頃刻間就被蘇道夔帶兵殲滅。劉諶對著蜀都三拜後舉劍自刎。
蘇道夔帶著兩萬人進入蜀都,蜀王獻國璽投降。漢中、陰平、渝川三郡的蜀人不願意接受亡國想要起兵勤王,一部分被舊貴族帶著私兵鎮壓,另外一部分則被借機起兵的巴人鎮壓。憤怒的巴人在起兵時亂刀砍死了張欽。
三郡校尉帶兵向蜀都集結,蘇道夔不急於迎戰,而是讓朱雀司鼓動巴人“報仇血恨”。於是巴人集結的軍隊和三郡兵馬發生激戰,巴人畢竟沒有專門部隊,缺乏甲胄兵器,最後被三郡兵馬剿滅。
最後三郡兵馬在川中平原被蘇道夔擊潰。蘇道夔給蜀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把長刀策馬衝入敵陣,殺到哪裏都會攪起一團血霧,有些蜀國將領甚至是被連人帶馬一起劈開。一戰以後蜀國再無兵可戰,每每提起蘇道夔的名字蜀國孩童都會停止哭鬧。
在拿下蜀國後,蘇道夔馬上北上。在出發之前,蘇道夔為張欽立了一塊碑。
在盧傑升的接應下,蘇道夔進入入渭南,隨後就準備進兵禪古關。進攻禪古關之前許秣還在猶豫,於是盧傑升直接帶兵圍住了許秣府邸,挾持了許秣。
盧傑升和許秣來到禪古關下,邵庭偉把兩人迎入帳中。許秣拿出了一紙調令,邵庭偉接過調令看完,上麵是要自己把渭南軍放出關支援崔玄矩。邵庭偉感到事出反常,執意要求許秣拿出虎符。
盧傑升說:“邵將軍是要忤逆大王和渭南侯了?”“末將不敢,但禪古關防務幹係重大,河東亂黨又在謀劃進攻,末將不得不防。”盧傑升注意到邵庭偉身後屏風中似乎有人藏著,邵庭偉也不做掩飾,拍了拍手,二十幾個刀斧手走了出來。“將軍和渭南侯來的蹊蹺,渭南軍和禪古關守軍都直接聽命於大王,末將不見虎符絕不答應放你們出關。”
許秣一個侍衛突然發難,摸出匕首刺向邵庭偉,邵庭偉拔刀擋開匕首後下令讓刀斧手動手,盧傑升準備拚死一搏,邵庭偉手下來報,河東軍已經控製了禪古關幾乎所有兵力。
原來是蘇道夔看盧傑升和許秣遲遲沒有出來,於是當機立斷帶著手下和渭南軍奪取了禪古關城門,控製了禪古關下的所有守軍。邵庭偉見狀幹脆放棄了抵抗,突然舉劍自刎。盧傑升歎了一口氣。邵庭偉一生都在守衛禪古關,他從不關心誰是大王,他隻是守衛一個禪古關,守衛著關中,一切關外之人來犯,他都不會同意。但這次,他站錯了隊。
蘇道夔拿下禪古關後封鎖了消息,而後飛鴿通知李存鄴。李存鄴在得知掌握禪古關後將隱藏在華坪附近的兵力集結起來向崔玄矩發起了進攻,蘇道夔也帶兵出關夾擊崔玄矩,將崔玄矩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