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製小耙子,把漿果都翻一翻。


    水池的水也放好了。


    要把生薑處理一下。


    野生的薑,塊頭不是很大,薑味卻霸道的很。


    洗幹淨一塊,迫不及待的往嘴巴裏塞了一塊 。


    好辣!


    齜牙咧嘴的撇撇嘴,臉上的笑卻壓不下去。


    今天洗好拿出去晾,明天早起去摘山椒 。


    泡薑泡椒啊!


    姐姐馬上就把你們給創造出來哈。


    想起泡嫩薑和泡椒,脆生生,一咬咯吱吱。


    林青的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要是再有點豇豆和蘿卜,那就太完美了。


    做泡菜的薑,其實老薑和生薑都可以的。


    嫩薑芽更脆嫩而已。


    因為不需要考慮成本,林青決定放一些老薑,嫩薑芽多多的放一些。


    今天洗淨放在儲藏室風口那邊晾幹,明天早起去山椒坡那邊去摘野山椒 。


    早知道上次路過的時候摘一籃子迴來了。


    千金難買早知道,誰也不能預知未來的事情呀。


    那邊的坡地很遠,得早早的出發才是。


    得了生薑,林青的石板又拿了出來。


    洗幹淨的的生薑,挨個的在石板上擦成糊糊。


    擦不動的時候,用山泉水把渣渣衝掉,再繼續磨。


    剩餘的幾個生薑小頭頭,就用木棍按著,在石板上繼續擦 。


    最後都成為半盆黃色的薑糊。


    用之前過濾山藥渣的布,繼續用來過濾生薑糊。


    過濾兩遍,倒入鍋裏用小火慢慢的熬。


    等生薑汁冒著細微的泡泡,攪動起來有些粘稠起來了。


    再把上次剩餘的紅糖塊,不多了。


    她想了一下,還得做個薑糖片,就留了一些,其他全倒進去。


    生薑膏本來就熬好了,加糖進去融化就行了。


    隻需要稍稍加熱一會,用竹棍不停的攪動。


    紅糖混雜著生薑濃烈的氣味,整個人聞到就覺得清醒了不少。


    用竹篾撈起一塊,放在竹筒下衝一下。


    林青迫不及待的嚐了一塊。


    好吃,薑林青放的多,辣味很足,辣中又透著絲絲的蔗糖的甜。


    成功了。


    陶鍋保溫本來就不錯,利用罐底的餘熱,將紅糖全部融化就可以了。


    原來做紅糖的板子早已經洗幹淨,抹了一層薄薄的油。


    圓弧形的刮板,把鍋壁上的生薑糖膏都刮下來。


    在竹板裏鋪平,趁著還沒完全融化,劃出一格格的小塊塊。


    有了劃痕,到時候從竹板上脫下來,很容易就能掰成小塊塊。


    原本盛放紅糖的罐子裏還有些不多的糖,倒在陶碗裏。


    薑糖幹燥以後,就再次儲存在紅糖罐子裏。


    這種做好的薑糖,不僅僅是小零食。


    還能驅寒,預防感冒,腸胃不舒服了也可以來一顆。


    如果姨媽期不舒服的,還可以直接用熱水衝成薑糖茶。


    接下來,在等待薑糖凝固的時候,她還得做另外一種薑糖。


    也是更霸道的。


    洗淨晾幹的老薑,切成片。


    陶碗裏的為數不多的紅糖,加入了一點點山泉水,煮成糖水。


    把這些切片的生薑,放進去一起慢慢的翻炒。


    其實這種做法是為了能刮淨原本鍋壁上的薑糖。


    她主要是紅糖不多了,要是多的話,用這個簡便的方法。


    如果紅糖足夠多的話,可以用紅糖塊碾粉和生薑拌勻揉搓,醃兩個小時左右,然後入鍋翻炒 。


    她現在條件不允許,一不能幹炒,二沒有足夠的糖。


    隻能用這種方法了。


    做這種,看起來簡單,其實很費神的。


    要小火,要不停的攪拌,她這還是陶鍋。


    還時刻擔心著火候。


    浪費食材倒也還好,不管成不成功,都能吃,最多就是火候不到罷了 。


    最主要是擔心鍋,鍋底一裂,就麻煩大了。


    她現在能用的鍋越來越少了。


    要是再裂一個鍋,那就是不得不自己研究燒陶了。


    放的水少,紅糖液越來越粘稠,薑片上沾的糖糊也越來越多。


    林青把陶鍋挪開,紅糖在鍋底的餘溫下,慢慢凝固。


    生薑變成了紅糖的顏色,表麵凝結著一層糖霜。


    林青捏了一片。


    或許是生薑的品種不錯,做的薑片糖入口便是辛辣帶甜。


    味道比薑汁糖塊更霸道。


    一片下肚,後背上起了一層薄汗。


    不錯,非常成功。


    今年要多砍一些甘蔗,多熬一些糖才行。


    鍋底剩餘的糖,也照例不會浪費。


    衝入山泉水燒開,裏麵放幾顆酸果幹,


    打一個荷包蛋。


    這暖胃暖心的糖薑幹果甜水就好了。


    酸酸甜甜,雞蛋是溏心的,咬一口吸滿嘴的蛋黃汁。


    林青靠在椅背上,深深的歎了一口氣。


    舒坦!


    林青早就想給自己做點零食了。


    初來時對這裏了解不夠,耽誤了許多收集物資的機會。


    那會,她唯一的零食,就是在水裏煮幾個雞蛋。


    出門收集物資的時候,兜裏揣上兩個煮雞蛋。


    煮雞蛋滾燙的時候,擦去表麵的水份,放在兜裏。


    熱度可以持續幾個小時,可以當暖手寶。


    等到差不多溫熱的時候,幹活一個段落,也該是補充體力的時候了。


    既當飯吃,也當零食吃。


    是當時唯一的,一個及時補充體力的好辦法。


    至於其他的吃的,要麽一會兒就凍的梆硬,要麽黏糊糊的沒辦法帶。


    現在有了薑糖和果幹,再加上雞蛋。


    秋末冬初的時候,如果再去收集物資,她還可上竹筒飯。


    找幾塊石頭搭起來,或者直接扔在火堆裏燒 。


    竹筒多的是,燒黑了就不要了,當成一次性的飯盒帶飯,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竹筒裏還可以放上山藥栗子糕,或者是全麥油餅。


    林青想著想著就笑了。


    以前上班的時候,就想著趕緊下班,吃點東西,好躺著休息。


    現在不上班了,倒是一天活沒少幹,一頓飯沒少做。


    還要絞盡腦汁,想盡一切辦法,做自己喜歡吃的。


    每天天剛亮就出發,找自己認識的菜和食物。


    以前天天吵著減肥,卻越減越肥。


    現在天天想著這樣吃那樣吃,再加上高強度的體力勞動 。


    不知不覺的變成了,自己曾經羨慕過的精瘦精瘦的體型。


    這也算是無心插柳柳成蔭了吧。


    其實,一直在這裏生活,也沒有什麽不好 。


    如果能弄到金屬鍋,該有多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遠古叢林生活小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冬日情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冬日情書並收藏遠古叢林生活小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