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山藥不如養殖的那麽直。


    刮皮是一件蠻困難的事情。


    山藥的粘液很容易引起過敏,林青戴了厚厚的補丁手套。


    站在水池邊,一點點用陶片慢慢的刮。


    遇到特別難刮的拐角的地方,就直接切掉不要了。


    刮完了所有的山藥,趕緊用溫淘米水洗手。


    手套也清洗後,掛在竹竿上,竹竿斜斜的靠在爐門旁。


    這樣能很快的利用爐邊的溫度,把手套烤幹。


    連續換了幾次水,淘洗幹淨山藥之後。


    把一小塊石板也洗幹淨,斜斜的放在盆子裏。


    用柔韌的葉子包住山藥塊,開始擦山藥糊糊。


    山藥糊糊倒是好磨,雪白的山藥磨出來一盆褐色的糊糊。


    林青隻做過藕粉,她知道這是正常的顏色。


    想必山藥粉也是這麽做的吧。


    就算不成也沒事,反正原本就是山藥碎塊。


    大不了就是費點力氣而已。


    把小籃子架在水池邊,鋪上兩層棉布,固定好四周的棉布,然後把糊糊倒進去。


    水順著籃子底緩緩流入水池裏。


    林青才鬆了一口氣。


    在這遠古的叢林時代,想弄口吃的,可真是不容易啊。


    擦幹淨雙手,坐在沙發上一動都不想動。


    等到水不再滴的時候,就需要重新取一個桶,把過濾出來的渣渣,再加水重新搗成漿糊,然後再次過濾,渣渣裏麵還有很多粉的。


    好在原本的糊糊就不多,大半天的時間,重複了三次,其餘的渣渣,她倒在盆子裏,準備給雞當飼料。


    過濾出來的渾水,就放在桶裏慢慢沉澱。


    她準備和做藕粉的沉澱時間一樣,放上個兩天再說。


    明明幾塊錢就可以包郵到家的東西,她卻要費半天的功夫,成不成功還是未知數。


    幾乎是瞬間,林青就想起山腳下那一群拖家帶口搬遷的野人。


    應該說是原始居民。


    也不知道他們平日裏都是怎麽吃飯的。


    她穿衝鋒衣的天氣,他們還光著膀子圍著獸皮,也不知道他們的獸皮是怎麽處理的。


    想到獸皮,就想到了前些日子,她用兩種方法去熟皮子。


    前些日子,她曾把皮子拿出來,皮子是沒有之前那麽硬了,估摸著天數還不夠,又給重新摁下去繼續泡著了。


    於是準備再多泡幾天。


    這又過了多少天了,應該也差不多了。


    才把泡著的兔皮放在外麵儲藏室的風口去晾。


    皮子看起來皺巴巴的,她剝皮的時候沒有處理好的油脂,竟然還淋淋漓漓的掛著。


    這肯定是不行了。


    看來下次熟皮子,得把裏麵的油脂髒汙啥的都刮掉才行啊。


    反正第一次是用來做實驗,倒也得看看,以後怎麽改進。


    刮幹淨以後,就掛在風口吹風。


    不等到完全幹的時候,就像洗衣服一樣的揉來揉去。


    把一張硬挺的幹皮子,泡在草木灰溶液裏半個多月,然後晾幹再揉成一張柔軟有韌性的皮子。


    特別有成就感。


    這種皮子,跟她印象中的皮毛一體的衣裳,是完全不同的。


    就算她已經揉了很久了,也覺得皮子變得柔軟有韌性了。


    但是手感離做衣裳還差的多。


    估計還是有其他的步驟,不過她現在不講究那麽多。


    這種皮子,她也不會用來做衣服,隻要能縫合起來,做一張墊子鋪床上就行。


    當處理草木灰埋起來的兔皮的時候,她就無師自通的學會了處理一下皮子。


    把裏麵的油脂髒汙都刮掉,然後在雪地裏來迴的敲打拍打。


    直到草木灰抖落以後,感覺皮子柔軟了許多。


    她靈機一動,把處理過的皮子再次浸泡在草木灰的溶液裏。


    這樣雖然麻煩了很多,最後處理完的兔皮比第一張更加的柔軟。


    也更不容易掉毛。


    當然,和現代那些皮毛一體的衣裳是不能比的。


    不過沒關係,她自己有替換的衣裳,冬天她也沒有想過出遠門。


    倒也沒有想過用這些皮子做衣裳。


    做個能防水的皮靴還是可以的。


    實在不行就縫合起來做成墊子。


    灰兔皮醜的醜了點,反正閑著也是閑著,幹脆多熟點皮子好了。


    同時,桶裏上層的水倒出去。


    剩下桶底一層濕粉。


    山藥濕粉也成了。


    林青迫不及待的用濕粉加了水,攪拌均勻。


    爐膛裏塞了幾段木頭,大陶罐的水就沸騰了起來。


    她取了一個手掌大小的圓片,在熱水裏涮涮,往上麵澆了一小勺山藥粉漿。


    在開水的蒸騰下,很快白色的山藥粉漿開始變得透明。


    再過一會兒取下來,放在竹匾裏麵晾著。


    剛開始的粉漿薄厚不均,到最後做的越來越好。


    林青沉浸在蒸汽騰騰裏收獲的感覺。


    半盆粉漿,做了五十多片粉皮。


    這個粉皮可以涼拌吃,也可以曬幹之後,用來燉鍋子。


    曬幹以後,也可以用清水泡開,隨便下在肉湯裏就是勁道的粉皮了。


    也可以把粉和成麵團,擀成薄薄的大片,然後切成條,晾幹,就是粉條了。


    這次洗出來的山藥粉,她一點也沒有浪費,全部做成了粉條和粉皮,儲藏間的風口處,擺滿了七八個竹匾,風幹了以後收進竹筐裏。


    當天,林青就燉了一鍋雞湯。


    泛著一層橙黃的雞油的雞湯,往日林青總嫌棄油膩,如今燙好的粉皮裏加一勺雞湯。


    她一口氣吃了兩大碗。


    貓冬的日子,在吃吃喝喝中,過的分外快。


    日曆一天天的勾畫,轉眼就到了1月1日。


    新年到了。


    林青一大早就起來了。


    新的一年新的開始,就連時間也要重新建立。


    自鳴鍾沉寂了許久,也不是個辦法。


    林青覺得自己起的挺早,就把時間定在了六點六分。


    新的一年圖個吉利。


    六六大順,從六點六分開始計時吧。


    風幹雞,羊肉,蘑菇,幹菜,栗子,山藥,以及還未晾幹的粉條。


    她拿著小本子都點了一遍。


    點到蘋果的時候,頓了一下。


    蘋果一般來說是很耐儲藏的,儲藏間雖然溫度低一些。


    仍然擋不住偶爾有幾個沒有挑出來的壞果。


    趁著新年的第一天。


    林青把它們全部挪了出來,腐爛的都挑出來,有些帶幹疤的,不影響食用的,也挑出來放一塊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遠古叢林生活小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冬日情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冬日情書並收藏遠古叢林生活小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