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靈的巡遊車駕浩浩蕩蕩地前行,宮女內侍們如眾星捧月般相隨,一千鐵騎氣勢如虹,兩千步卒步伐整齊,威風凜凜地擔當著護衛之責。這般陣仗,並非清靈愛慕虛榮、喜好排場,實則是因為她乃是清福界中首位成功走通神道,從而獲得上界降福之人。
太華宗對其中詳情自是了如指掌,然而其他宗門,乃至凡間的君王們,對於如何才能請動上界神明一事卻是一頭霧水,隻能在無盡的摸索中徒然耗費寶貴的時光。
他們聽聞清靈的事跡後,心中無不癢癢,那些心懷不軌的宵小之輩在吳國都城尚不敢輕舉妄動,可一旦出了都城,誰又能保證沒有那妄圖富貴險中求的膽大妄為之人會對清靈下手呢?
吳王和太華宗的宗鵠真人皆苦口婆心地勸清靈留在國都,安心度日。清靈卻眨動著她那雙水汪汪的大眼睛,凝視著二人,語氣堅定地說道:“我一心盼望著能早日治愈這眼疾,況且我既已身為輔神,自然應當親赴民間,去查看具體的情況,如此才能更好地傳播信仰,教化百姓,進而獲取功德。從古至今,哪有安坐家中,功德便會自動降臨的道理?這條路是我自己所選,哪怕前路布滿艱難險阻,我也定會勇往直前,絕不退縮。”
宗鵠真人和吳王聽了清靈這一番話,相視無言。他們深知,修士追求長生之路,本就需要明確自己的本心,克服重重艱難困苦,而這神道之路想必更加崎嶇坎坷。倘若再繼續勸阻,那可就成了阻礙她的修行道途了。
那八位太華宗的築基修士,壽元已然所剩無幾,他們深知自己此生已無成就金丹的希望。如今,他們已在自己的神魂內煉化了神印符文,成為了清靈的從屬之神。他們明白,待大限來臨之際,即便身死,神魂也不會消散,而是會前往各州府,坐鎮一方,協助清靈處理各地灶神呈上的瑣碎小報告,而後便可過上悠閑自在、吃吃喝喝的日子,從而延續長生之途。
當他們聆聽了清靈講解的灶神教義後,不禁對這個年僅十八的丫頭的聰慧頭腦佩服得五體投地。他們暗自慶幸,竟能得到這般油水豐厚卻又清閑無比的神位,隻需每日吃吃喝喝,便能輕鬆完成灶神的職責,而且還無需擔憂後續的查賬問責之事,這可不就是夢寐以求的大逍遙之境嗎?
想到如今清靈已然是自己的上級,這八人頓時變得畢恭畢敬起來,他們神色莊重地發誓,哪怕拚盡這把老骨頭,也要全力保護好公主大人。他們心中暗自思量,自己已然半截身子入土,倘若有哪個不長眼的家夥敢打自家上神的主意,那可就是與自己美好的未來神生過不去。“哼,若真有這樣的人,信不信我直接飛身上前自爆,與他丫的同歸於盡!老子現在可是不怕死的曉得伐!”
清靈最近也初次體會到了大官的種種好處,那些下級們極為懂事地奉上了常例孝敬,有的獻上珍貴的靈石,有的送來新鮮的靈果,還有的奉上精巧的法器。
這八位築基修士,但凡哪家還有後輩子孫在世,每年的孝敬那是一樣都不會少,這讓清靈心中滿是歡喜。
說來也有趣,有幾位尚無子孫的老家夥,最近竟像是煥發了第二春,開始 “老牛吃嫩草”,努力地耕耘起來。聽聞是有仙法的滋潤,如今竟已有了喜訊。由此可見,這神道與仙道相比,還真是有著諸多不同之處啊。
清靈一路上走走停停,悉心探查民情,深入了解民生狀況。這一路的見聞讓她心生諸多感悟,常言道,人若是吃不飽飯,那便隻有一個煩惱,可一旦吃飽了飯,各種各樣的煩惱便會接踵而至。細細想來,這可真是一句至理名言啊。
遙想去年,那些民夫百姓還在生死邊緣苦苦掙紮,隻要一聲大義名號的召喚,他們便會毫不猶豫地死心塌地追隨,憑借著這股子勁頭,才打下了這如今的錦繡山河。
可到了今年,情況卻大不相同。戰爭使得人口銳減,大地顯得格外空曠,尚未出現械鬥、爭水爭田之類的惡性事件,然而宗族仗勢欺壓散居之人、坐地戶盤剝客商路人、生活瑣事上男子欺壓婦女等種種不平之事卻依舊屢見不鮮。
清靈心中最為關切的,便是古代女子遭受欺壓的問題。她心裏明白,勞動所得的迴報往往決定了一個人的社會地位。在這樣一個相對原始的社會中,男子在養家糊口以及保護一家老小方麵,確實比女子更具優勢,所以對於男子作為一家之主的傳統觀念,清靈也能夠理解。
但她心心念念想要改變的,是那種一家之主通過壓迫妻女來彰顯自己威信的不良做法。在她看來,這樣的人根本算不上是真正的大丈夫,不過是隻會在自家窩裏橫的狹隘之輩,他們的思想如此封閉,隻會讓人間增添更多的怨念,也會讓清靈的心境難以通透。
清靈暗自思忖,或許正是因為有灶王爺在家中鎮著,那些亂七八糟的煩心事才沒有變得更多。這世間之人,往往就是吃飽了撐的,整日無所事事,閑慣了便容易惹出是非。
於是,清靈決定施展一番手段,讓那些整日無所事事、閑得發慌的男人們出份力氣。
她注意到丹水河流淤積嚴重,不利於行船,便果斷下令,在農閑之月,於太平郡征發徭役,開挖河道,興修水利。
雖說吳王曾承諾過徭役的數量永遠不會超過老越國的一半,但這並不意味著就取消了徭役,該做的工程還是得做,這本就是天經地義之事。
此令一出,那些在暗中觀察清靈的有心人頓時驚得目瞪口呆。他們滿心疑惑,這丫頭不是出來廣施恩德、傳播信仰的嗎?怎麽會下達這樣一個有損人心民望的招數呢?這實在是太不合常理了。
好在太平郡有民兵組織協助,政令下達之後,各村寨的行動還算順暢。
那些宗族勢力較小的人家或者光棍漢們皆在鄉裏被排擠,自然而然地率先被列入了第一批服徭役的名冊之中。他們一個個雖然心中滿是不情願,但自古以來官府征發徭役皆是如此,他們也無力反抗,隻能無奈地背上糧食,拿上工具,家境稍微富裕些的還套上了牛車,然後便跟著同鄉的隊伍一同出發了。
清靈仔細地查看官府送來的名冊以及人數統計情況,心中已經有了計劃,準備分片包幹,以便提高效率。她也曾動過製造紙張的念頭,可對於如何才能做出那雪白的紙張,她卻一無所知。這其中涉及到許多複雜的技術以及原材料問題,隻能讓人慢慢去摸索、去實驗、去改進。如今官府文件使用的是容易受潮潰爛的草紙和黃紙,聊勝於無,拿在手中看著總歸是不太舒服。
初冬時節,河水水位逐漸下降,清靈親自前往視察地勢,一番觀察之後,她果斷下令截斷丹水,然後尋找其他地勢低窪之處,率先開挖河溝,將丹水大幅度排空。這一番操作下來,收獲魚蝦無數,讓那些自帶幹糧前來幹活的三十萬民夫們欣喜若狂。
隨後,民夫們紛紛卷起褲腿,光著膀子下到河道之中,與那厚厚的淤泥展開了一場 “較量”。
這次的情況與去年大不相同,如今大家腹中不再饑餓,有了足夠的食物支撐,身體自然更能抵禦低溫,幹起活來也不覺得太過寒冷。
清靈對此也安排得十分妥當,她確保民夫們下工之後有熱水可供清潔身體,還準備了溫暖的大通鋪供他們休息。有民夫不禁感歎,自己這一輩子洗澡的次數加起來,都沒有這一個月來得多。
清靈又下達了一道命令,為了防止跳蚤以及其他疾病的傳播,所有下河幹活的民夫都必須剪短頭發。同時,她還安排人用石灰對住宿之地進行全麵消毒。
此外,她召集了幾萬民婦來到工地沿線,負責做飯、洗衣、打掃衛生等工作,並且給她們發放工錢。畢竟農婦們本就沒有徭役的指標,雇傭她們自然是要花錢的。在這個時代,還沒有宋朝以後女子三從四德的嚴格束縛,她們隻是在家中打不過男人而已,並非是不敢與男人對打。清靈很喜歡這些悍婦,強大的母親才能生出強悍的子民,這個世道,弱者有原罪。
清靈還分發布匹,讓農婦們製作衣物與鞋襪,並且按照製作的件數計算工錢。這一番舉措下來,整個太平郡上下頓時一片忙碌,官員們的治理能力也在這一次的行動中受到了考驗。
一個月的徭役期限很快就到了,然而清靈卻下達了強令,不準民夫們解散。
隨後,官府出錢繼續雇傭這些民夫,沿著丹水的南北方向繼續開挖河溝,進一步完善境內良田的灌溉水網。清靈考慮周全,她決定先挖屬於官府田地的灌溉河溝,這樣一來,在占地挖河的過程中就少了很多糾紛。而且有了河道作為明顯的標定物,也能夠有效防止其他人偷偷更換田契,侵占官田,可謂是一舉多得。
農閑的時間一共有三個月,怎麽可能隻幹一個月就收工呢?去年大戰之後,繳獲了兩國貴人的大量錢財貨物,如今都堆積在太平郡的官倉之中,閑置已久,都快要發黴了,那股刺鼻的銅臭之氣實在是讓人厭煩。清靈可不想做一個守財奴,這些錢財貨物隻有花出去,才能發揮它們的價值。
民夫們聽聞官府的安排後,也都沒有什麽怨言。他們心想,公主大人都願意發錢雇傭他們,這就不能算是徭役了,而且也沒有破壞吳王所倡導的仁義之道。既然如此,那就接著幹吧,反正迴家之後也沒什麽事情可忙。
接著,清靈又安排人沿著河道種植楊柳,並且利用挖河溝挖出來的土方對道路進行平整,以此來加強各鄉之間的交通便利程度,從而進一步加強對地方的統治力。不過眼下隻是初步的平整,一旦遇到下雨天,道路肯定還是會變得泥濘不堪。至於後續的升級改造計劃,那就隻能留到明年再繼續進行了。
等到冬月來臨,年關也漸漸臨近,清靈這才下達命令,宣布這場太平郡的水利大會戰暫時告一段落。對於那些尚未完成的工程部分,她也做好了安排,明年農閑繼續接著幹。
在徭役民夫們解散之前,每人都得到了公主大人賞賜的新衣一件。
他們依次完成了理發、沐浴、更衣這一套流程之後,一個個都像是換了個人似的,精神抖擻,人模人樣。那些光棍漢們更是興奮不已,他們拍著胸膛,褡褳裏的錢幣隨著動作嘩啦啦作響。他們望著那些在工地忙碌的民婦們,心中頓時湧起一股火熱的欲望,暗自決定迴家之後一定要花錢娶個老婆。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一個更加勁爆的消息傳了開來。原來,太平公主聽聞那些做工的民婦哭訴家中男人的無情,經常對她們拳腳相加,肆意毆打。公主頓時怒不可遏,她傳令太平郡各方:“身為一家之主,丈夫毆打妻女的行為,與往昔越王作為一國之主,下令虐殺苦役民夫的行徑又有何異?這兩者都是殘暴至極的行為。如今八萬民婦為太平郡的水利整修之事辛勤忙碌了兩個月,可謂是功不可沒。日後若是聽聞有丈夫毆打妻女之事發生,官府定會驗傷作證,民婦們可自行決定是否要與丈夫和離,子女的撫養權也由民婦們自行決定是否親自帶離撫養。但凡有阻攔者,必定被認定為殘暴之人,官府必將除暴安良。今後,但凡遇到徭役之事,首先征發那些無妻之人,若是雇傭民夫,無妻之人的工錢將會減半。”
太華宗對其中詳情自是了如指掌,然而其他宗門,乃至凡間的君王們,對於如何才能請動上界神明一事卻是一頭霧水,隻能在無盡的摸索中徒然耗費寶貴的時光。
他們聽聞清靈的事跡後,心中無不癢癢,那些心懷不軌的宵小之輩在吳國都城尚不敢輕舉妄動,可一旦出了都城,誰又能保證沒有那妄圖富貴險中求的膽大妄為之人會對清靈下手呢?
吳王和太華宗的宗鵠真人皆苦口婆心地勸清靈留在國都,安心度日。清靈卻眨動著她那雙水汪汪的大眼睛,凝視著二人,語氣堅定地說道:“我一心盼望著能早日治愈這眼疾,況且我既已身為輔神,自然應當親赴民間,去查看具體的情況,如此才能更好地傳播信仰,教化百姓,進而獲取功德。從古至今,哪有安坐家中,功德便會自動降臨的道理?這條路是我自己所選,哪怕前路布滿艱難險阻,我也定會勇往直前,絕不退縮。”
宗鵠真人和吳王聽了清靈這一番話,相視無言。他們深知,修士追求長生之路,本就需要明確自己的本心,克服重重艱難困苦,而這神道之路想必更加崎嶇坎坷。倘若再繼續勸阻,那可就成了阻礙她的修行道途了。
那八位太華宗的築基修士,壽元已然所剩無幾,他們深知自己此生已無成就金丹的希望。如今,他們已在自己的神魂內煉化了神印符文,成為了清靈的從屬之神。他們明白,待大限來臨之際,即便身死,神魂也不會消散,而是會前往各州府,坐鎮一方,協助清靈處理各地灶神呈上的瑣碎小報告,而後便可過上悠閑自在、吃吃喝喝的日子,從而延續長生之途。
當他們聆聽了清靈講解的灶神教義後,不禁對這個年僅十八的丫頭的聰慧頭腦佩服得五體投地。他們暗自慶幸,竟能得到這般油水豐厚卻又清閑無比的神位,隻需每日吃吃喝喝,便能輕鬆完成灶神的職責,而且還無需擔憂後續的查賬問責之事,這可不就是夢寐以求的大逍遙之境嗎?
想到如今清靈已然是自己的上級,這八人頓時變得畢恭畢敬起來,他們神色莊重地發誓,哪怕拚盡這把老骨頭,也要全力保護好公主大人。他們心中暗自思量,自己已然半截身子入土,倘若有哪個不長眼的家夥敢打自家上神的主意,那可就是與自己美好的未來神生過不去。“哼,若真有這樣的人,信不信我直接飛身上前自爆,與他丫的同歸於盡!老子現在可是不怕死的曉得伐!”
清靈最近也初次體會到了大官的種種好處,那些下級們極為懂事地奉上了常例孝敬,有的獻上珍貴的靈石,有的送來新鮮的靈果,還有的奉上精巧的法器。
這八位築基修士,但凡哪家還有後輩子孫在世,每年的孝敬那是一樣都不會少,這讓清靈心中滿是歡喜。
說來也有趣,有幾位尚無子孫的老家夥,最近竟像是煥發了第二春,開始 “老牛吃嫩草”,努力地耕耘起來。聽聞是有仙法的滋潤,如今竟已有了喜訊。由此可見,這神道與仙道相比,還真是有著諸多不同之處啊。
清靈一路上走走停停,悉心探查民情,深入了解民生狀況。這一路的見聞讓她心生諸多感悟,常言道,人若是吃不飽飯,那便隻有一個煩惱,可一旦吃飽了飯,各種各樣的煩惱便會接踵而至。細細想來,這可真是一句至理名言啊。
遙想去年,那些民夫百姓還在生死邊緣苦苦掙紮,隻要一聲大義名號的召喚,他們便會毫不猶豫地死心塌地追隨,憑借著這股子勁頭,才打下了這如今的錦繡山河。
可到了今年,情況卻大不相同。戰爭使得人口銳減,大地顯得格外空曠,尚未出現械鬥、爭水爭田之類的惡性事件,然而宗族仗勢欺壓散居之人、坐地戶盤剝客商路人、生活瑣事上男子欺壓婦女等種種不平之事卻依舊屢見不鮮。
清靈心中最為關切的,便是古代女子遭受欺壓的問題。她心裏明白,勞動所得的迴報往往決定了一個人的社會地位。在這樣一個相對原始的社會中,男子在養家糊口以及保護一家老小方麵,確實比女子更具優勢,所以對於男子作為一家之主的傳統觀念,清靈也能夠理解。
但她心心念念想要改變的,是那種一家之主通過壓迫妻女來彰顯自己威信的不良做法。在她看來,這樣的人根本算不上是真正的大丈夫,不過是隻會在自家窩裏橫的狹隘之輩,他們的思想如此封閉,隻會讓人間增添更多的怨念,也會讓清靈的心境難以通透。
清靈暗自思忖,或許正是因為有灶王爺在家中鎮著,那些亂七八糟的煩心事才沒有變得更多。這世間之人,往往就是吃飽了撐的,整日無所事事,閑慣了便容易惹出是非。
於是,清靈決定施展一番手段,讓那些整日無所事事、閑得發慌的男人們出份力氣。
她注意到丹水河流淤積嚴重,不利於行船,便果斷下令,在農閑之月,於太平郡征發徭役,開挖河道,興修水利。
雖說吳王曾承諾過徭役的數量永遠不會超過老越國的一半,但這並不意味著就取消了徭役,該做的工程還是得做,這本就是天經地義之事。
此令一出,那些在暗中觀察清靈的有心人頓時驚得目瞪口呆。他們滿心疑惑,這丫頭不是出來廣施恩德、傳播信仰的嗎?怎麽會下達這樣一個有損人心民望的招數呢?這實在是太不合常理了。
好在太平郡有民兵組織協助,政令下達之後,各村寨的行動還算順暢。
那些宗族勢力較小的人家或者光棍漢們皆在鄉裏被排擠,自然而然地率先被列入了第一批服徭役的名冊之中。他們一個個雖然心中滿是不情願,但自古以來官府征發徭役皆是如此,他們也無力反抗,隻能無奈地背上糧食,拿上工具,家境稍微富裕些的還套上了牛車,然後便跟著同鄉的隊伍一同出發了。
清靈仔細地查看官府送來的名冊以及人數統計情況,心中已經有了計劃,準備分片包幹,以便提高效率。她也曾動過製造紙張的念頭,可對於如何才能做出那雪白的紙張,她卻一無所知。這其中涉及到許多複雜的技術以及原材料問題,隻能讓人慢慢去摸索、去實驗、去改進。如今官府文件使用的是容易受潮潰爛的草紙和黃紙,聊勝於無,拿在手中看著總歸是不太舒服。
初冬時節,河水水位逐漸下降,清靈親自前往視察地勢,一番觀察之後,她果斷下令截斷丹水,然後尋找其他地勢低窪之處,率先開挖河溝,將丹水大幅度排空。這一番操作下來,收獲魚蝦無數,讓那些自帶幹糧前來幹活的三十萬民夫們欣喜若狂。
隨後,民夫們紛紛卷起褲腿,光著膀子下到河道之中,與那厚厚的淤泥展開了一場 “較量”。
這次的情況與去年大不相同,如今大家腹中不再饑餓,有了足夠的食物支撐,身體自然更能抵禦低溫,幹起活來也不覺得太過寒冷。
清靈對此也安排得十分妥當,她確保民夫們下工之後有熱水可供清潔身體,還準備了溫暖的大通鋪供他們休息。有民夫不禁感歎,自己這一輩子洗澡的次數加起來,都沒有這一個月來得多。
清靈又下達了一道命令,為了防止跳蚤以及其他疾病的傳播,所有下河幹活的民夫都必須剪短頭發。同時,她還安排人用石灰對住宿之地進行全麵消毒。
此外,她召集了幾萬民婦來到工地沿線,負責做飯、洗衣、打掃衛生等工作,並且給她們發放工錢。畢竟農婦們本就沒有徭役的指標,雇傭她們自然是要花錢的。在這個時代,還沒有宋朝以後女子三從四德的嚴格束縛,她們隻是在家中打不過男人而已,並非是不敢與男人對打。清靈很喜歡這些悍婦,強大的母親才能生出強悍的子民,這個世道,弱者有原罪。
清靈還分發布匹,讓農婦們製作衣物與鞋襪,並且按照製作的件數計算工錢。這一番舉措下來,整個太平郡上下頓時一片忙碌,官員們的治理能力也在這一次的行動中受到了考驗。
一個月的徭役期限很快就到了,然而清靈卻下達了強令,不準民夫們解散。
隨後,官府出錢繼續雇傭這些民夫,沿著丹水的南北方向繼續開挖河溝,進一步完善境內良田的灌溉水網。清靈考慮周全,她決定先挖屬於官府田地的灌溉河溝,這樣一來,在占地挖河的過程中就少了很多糾紛。而且有了河道作為明顯的標定物,也能夠有效防止其他人偷偷更換田契,侵占官田,可謂是一舉多得。
農閑的時間一共有三個月,怎麽可能隻幹一個月就收工呢?去年大戰之後,繳獲了兩國貴人的大量錢財貨物,如今都堆積在太平郡的官倉之中,閑置已久,都快要發黴了,那股刺鼻的銅臭之氣實在是讓人厭煩。清靈可不想做一個守財奴,這些錢財貨物隻有花出去,才能發揮它們的價值。
民夫們聽聞官府的安排後,也都沒有什麽怨言。他們心想,公主大人都願意發錢雇傭他們,這就不能算是徭役了,而且也沒有破壞吳王所倡導的仁義之道。既然如此,那就接著幹吧,反正迴家之後也沒什麽事情可忙。
接著,清靈又安排人沿著河道種植楊柳,並且利用挖河溝挖出來的土方對道路進行平整,以此來加強各鄉之間的交通便利程度,從而進一步加強對地方的統治力。不過眼下隻是初步的平整,一旦遇到下雨天,道路肯定還是會變得泥濘不堪。至於後續的升級改造計劃,那就隻能留到明年再繼續進行了。
等到冬月來臨,年關也漸漸臨近,清靈這才下達命令,宣布這場太平郡的水利大會戰暫時告一段落。對於那些尚未完成的工程部分,她也做好了安排,明年農閑繼續接著幹。
在徭役民夫們解散之前,每人都得到了公主大人賞賜的新衣一件。
他們依次完成了理發、沐浴、更衣這一套流程之後,一個個都像是換了個人似的,精神抖擻,人模人樣。那些光棍漢們更是興奮不已,他們拍著胸膛,褡褳裏的錢幣隨著動作嘩啦啦作響。他們望著那些在工地忙碌的民婦們,心中頓時湧起一股火熱的欲望,暗自決定迴家之後一定要花錢娶個老婆。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一個更加勁爆的消息傳了開來。原來,太平公主聽聞那些做工的民婦哭訴家中男人的無情,經常對她們拳腳相加,肆意毆打。公主頓時怒不可遏,她傳令太平郡各方:“身為一家之主,丈夫毆打妻女的行為,與往昔越王作為一國之主,下令虐殺苦役民夫的行徑又有何異?這兩者都是殘暴至極的行為。如今八萬民婦為太平郡的水利整修之事辛勤忙碌了兩個月,可謂是功不可沒。日後若是聽聞有丈夫毆打妻女之事發生,官府定會驗傷作證,民婦們可自行決定是否要與丈夫和離,子女的撫養權也由民婦們自行決定是否親自帶離撫養。但凡有阻攔者,必定被認定為殘暴之人,官府必將除暴安良。今後,但凡遇到徭役之事,首先征發那些無妻之人,若是雇傭民夫,無妻之人的工錢將會減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