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帶領村民
被女知青拋棄後,我靠打獵走上人生巔峰 作者:歸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就在這時,張麻子急匆匆地推門而入,臉上帶著一絲興奮:“長遠,你猜我剛才聽到什麽消息?周大柱那邊…”
他的話還沒說完,就看到了坐在那裏的王主任,頓時噤聲。
陳長遠皺了皺眉,對王主任歉意地笑了笑:“抱歉,王主任,我這位朋友有些急事。您稍等,我們很快就迴來。”
他拉著張麻子走出辦公室,輕聲問道:“怎麽迴事?周大柱那邊有什麽動靜?”
張麻子壓低聲音,興奮地說:“周大柱果然上鉤了!他已經開始高價收購周邊的土地了,而且還放出話來,說要把你的基地一口氣吞下去!”
陳長遠聽到這個消息,眼中閃過一絲冷笑。
他拍了拍張麻子的肩膀,低聲說道:“幹得好,繼續盯著他的動向,但不要輕舉妄動。”
張麻子點了點頭,又壓低聲音問道:“那咱們接下來怎麽辦?要不要先下手為強?”
陳長遠搖了搖頭,眼中閃過一絲精光:“不急,現在還不是時候。你先迴去,我這邊還有個大單子要談。等會兒我再找你詳細商量對策。”
張麻子會意地點頭,悄悄離開了。
陳長遠整理了一下情緒,推門走進辦公室。
王主任正在品茶,見他進來,笑著說道:“陳老板,剛才是不是有什麽急事?”
陳長遠微笑著搖頭:“沒什麽大事,隻是一些日常運營的小問題。王主任,咱們繼續談合作的事吧。”
王主任放下茶杯,正色道:“陳老板,我們公司一直在尋找優質的藥材供應商。看過你們的基地後,我覺得你們完全符合我們的要求。不過,我還有一個想法,不知道你是否感興趣。”
陳長遠眼前一亮,心中已有所猜測,但還是裝作不知情的樣子問道:“哦?王主任請說。”
王主任興奮地說:“是這樣的,我們公司最近在研發一些新藥,需要一些特定的藥材。如果你們能提供定製化的種植服務,那就再好不過了。”
陳長遠裝作思考了一會兒,然後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王主任,這個想法非常好!事實上,我們一直在考慮如何拓展業務。定製化種植服務正好是我們的優勢所在。”
他站起身,走到辦公室的大屏幕前,調出了一份詳細的計劃書:“我們早就做好了相關的準備。這是我們的定製化種植方案,包括土壤改良、氣候模擬、生長周期調控等多項技術。我們可以根據你們的需求,量身定製最適合的種植方案。”
王主任驚訝地看著屏幕上的內容,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陳老板,你們的效率和前瞻性真是讓我吃驚。這個方案非常完善,幾乎涵蓋了我們所有的需求。”
陳長遠微笑著說:“王主任,我們一直相信,隻有不斷創新,才能在這個行業立足。我相信,我們的合作一定會創造雙贏的局麵。”
王主任站起身,激動地握住陳長遠的手:“太好了!陳老板,我現在就向公司高層匯報。相信用不了多久,我們就能簽訂正式的合作協議。”
送走興高采烈的王主任後,陳長遠立即召集了核心團隊開會。
屋裏,張麻子、老元頭等人已經等候多時。
陳長遠環視一周,沉聲說道:“各位,情況有些複雜。一方麵,我們即將和縣醫藥公司達成大額合作;另一方麵,周大柱開始對我們虎視眈眈。我們必須未雨綢繆,做好應對準備。”
老元頭皺眉問道:“周大柱那邊具體什麽情況?”
張麻子接話道:“他開始高價收購周邊的土地,還放出話來要吞並我們的基地。”
屋裏頓時響起一片嗡嗡聲,大家都知道周家在村裏的影響力,不由得有些擔憂。
陳長遠抬手示意大家安靜,然後說道:“我們要先發製人。第一,立即聯係村裏的老鄉,以優厚條件租用更多土地,擴大我們的種植規模。第二,張麻子,你要加快城鄉藥材運輸隊的組建,確保我們未來的產品能順利銷售。第三,我們要提升在村裏的影響力,抵禦周家的壓力。”
老元頭若有所思地說:“長遠,你說得對。不過,要提升影響力,光靠經濟實力還不夠。你得多為村裏做些實事,讓大家看到你的誠意。”
陳長遠點頭讚同:“沒錯,我已經有了一些想法。比如,我們可以出資改造村裏的道路,還可以為貧困家庭提供一些工作崗位。”
張麻子興奮地說:“好主意!這樣一來,不僅能贏得村民的支持,還能打擊周大柱的囂張氣焰。”
陳長遠點頭,眼中閃過一絲精光。
他站起身,走到窗邊,望著遠處連綿起伏的山巒,緩緩開口:“各位,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打擊周大柱,更重要的是要讓整個清水村都能受益。”
他轉過身,目光堅定地掃過在座的每一個人:“從今天開始,我們要全麵實施''清水振興計劃''。”
張麻子好奇地問道:“清水振興計劃?具體是什麽內容?”
陳長遠微笑著解釋道:“這個計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我們要改善村裏的基礎設施。除了修繕道路,我們還要在主要路段安裝路燈,方便村民夜間出行。同時,我們要組織人手清理村裏的垃圾,美化環境。”
老元頭讚同地點頭:“這確實是村裏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陳長遠繼續說道:“第二階段,我們要提供就業機會。不僅要在種植基地和養殖場招工,還要開設培訓課程,教授村民一些實用技能,比如種植技術、畜牧知識等。”
張麻子興奮地插嘴道:“這樣一來,不僅能解決就業問題,還能為我們培養人才!”
陳長遠讚許地看了張麻子一眼,接著說:“沒錯。第三階段,我們要建立一個村級互助基金。這個基金將用於幫助村裏的貧困家庭,以及支持有潛力的年輕人上學或創業。”
屋裏一片讚歎聲。
他的話還沒說完,就看到了坐在那裏的王主任,頓時噤聲。
陳長遠皺了皺眉,對王主任歉意地笑了笑:“抱歉,王主任,我這位朋友有些急事。您稍等,我們很快就迴來。”
他拉著張麻子走出辦公室,輕聲問道:“怎麽迴事?周大柱那邊有什麽動靜?”
張麻子壓低聲音,興奮地說:“周大柱果然上鉤了!他已經開始高價收購周邊的土地了,而且還放出話來,說要把你的基地一口氣吞下去!”
陳長遠聽到這個消息,眼中閃過一絲冷笑。
他拍了拍張麻子的肩膀,低聲說道:“幹得好,繼續盯著他的動向,但不要輕舉妄動。”
張麻子點了點頭,又壓低聲音問道:“那咱們接下來怎麽辦?要不要先下手為強?”
陳長遠搖了搖頭,眼中閃過一絲精光:“不急,現在還不是時候。你先迴去,我這邊還有個大單子要談。等會兒我再找你詳細商量對策。”
張麻子會意地點頭,悄悄離開了。
陳長遠整理了一下情緒,推門走進辦公室。
王主任正在品茶,見他進來,笑著說道:“陳老板,剛才是不是有什麽急事?”
陳長遠微笑著搖頭:“沒什麽大事,隻是一些日常運營的小問題。王主任,咱們繼續談合作的事吧。”
王主任放下茶杯,正色道:“陳老板,我們公司一直在尋找優質的藥材供應商。看過你們的基地後,我覺得你們完全符合我們的要求。不過,我還有一個想法,不知道你是否感興趣。”
陳長遠眼前一亮,心中已有所猜測,但還是裝作不知情的樣子問道:“哦?王主任請說。”
王主任興奮地說:“是這樣的,我們公司最近在研發一些新藥,需要一些特定的藥材。如果你們能提供定製化的種植服務,那就再好不過了。”
陳長遠裝作思考了一會兒,然後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王主任,這個想法非常好!事實上,我們一直在考慮如何拓展業務。定製化種植服務正好是我們的優勢所在。”
他站起身,走到辦公室的大屏幕前,調出了一份詳細的計劃書:“我們早就做好了相關的準備。這是我們的定製化種植方案,包括土壤改良、氣候模擬、生長周期調控等多項技術。我們可以根據你們的需求,量身定製最適合的種植方案。”
王主任驚訝地看著屏幕上的內容,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陳老板,你們的效率和前瞻性真是讓我吃驚。這個方案非常完善,幾乎涵蓋了我們所有的需求。”
陳長遠微笑著說:“王主任,我們一直相信,隻有不斷創新,才能在這個行業立足。我相信,我們的合作一定會創造雙贏的局麵。”
王主任站起身,激動地握住陳長遠的手:“太好了!陳老板,我現在就向公司高層匯報。相信用不了多久,我們就能簽訂正式的合作協議。”
送走興高采烈的王主任後,陳長遠立即召集了核心團隊開會。
屋裏,張麻子、老元頭等人已經等候多時。
陳長遠環視一周,沉聲說道:“各位,情況有些複雜。一方麵,我們即將和縣醫藥公司達成大額合作;另一方麵,周大柱開始對我們虎視眈眈。我們必須未雨綢繆,做好應對準備。”
老元頭皺眉問道:“周大柱那邊具體什麽情況?”
張麻子接話道:“他開始高價收購周邊的土地,還放出話來要吞並我們的基地。”
屋裏頓時響起一片嗡嗡聲,大家都知道周家在村裏的影響力,不由得有些擔憂。
陳長遠抬手示意大家安靜,然後說道:“我們要先發製人。第一,立即聯係村裏的老鄉,以優厚條件租用更多土地,擴大我們的種植規模。第二,張麻子,你要加快城鄉藥材運輸隊的組建,確保我們未來的產品能順利銷售。第三,我們要提升在村裏的影響力,抵禦周家的壓力。”
老元頭若有所思地說:“長遠,你說得對。不過,要提升影響力,光靠經濟實力還不夠。你得多為村裏做些實事,讓大家看到你的誠意。”
陳長遠點頭讚同:“沒錯,我已經有了一些想法。比如,我們可以出資改造村裏的道路,還可以為貧困家庭提供一些工作崗位。”
張麻子興奮地說:“好主意!這樣一來,不僅能贏得村民的支持,還能打擊周大柱的囂張氣焰。”
陳長遠點頭,眼中閃過一絲精光。
他站起身,走到窗邊,望著遠處連綿起伏的山巒,緩緩開口:“各位,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打擊周大柱,更重要的是要讓整個清水村都能受益。”
他轉過身,目光堅定地掃過在座的每一個人:“從今天開始,我們要全麵實施''清水振興計劃''。”
張麻子好奇地問道:“清水振興計劃?具體是什麽內容?”
陳長遠微笑著解釋道:“這個計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我們要改善村裏的基礎設施。除了修繕道路,我們還要在主要路段安裝路燈,方便村民夜間出行。同時,我們要組織人手清理村裏的垃圾,美化環境。”
老元頭讚同地點頭:“這確實是村裏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陳長遠繼續說道:“第二階段,我們要提供就業機會。不僅要在種植基地和養殖場招工,還要開設培訓課程,教授村民一些實用技能,比如種植技術、畜牧知識等。”
張麻子興奮地插嘴道:“這樣一來,不僅能解決就業問題,還能為我們培養人才!”
陳長遠讚許地看了張麻子一眼,接著說:“沒錯。第三階段,我們要建立一個村級互助基金。這個基金將用於幫助村裏的貧困家庭,以及支持有潛力的年輕人上學或創業。”
屋裏一片讚歎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