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末,第一批小雞開始陸續出殼了。


    幾天之內,除了五個壞蛋,其餘小雞都啄破蛋殼順利孵化成功。


    和家養品種不一樣,小野雞身上的毛色是黃黑條紋狀,有些則是點狀的。


    毛絨絨的雞仔們每天跟著幾隻母雞,在族人給它們圈起的地盤上四處溜達。族裏的幾個小孩天天圍在邊上看熱鬧。


    雞圈的柵欄是用竹子做的。選粗壯的竹子砍迴來,劈成兩半後,每隔50cm左右豎立起來敲進土裏固定,中間的空隙再用竹編的網填充。


    秉持著保護幼崽的原則,雞仔們依然和那些成年野雞分隔開。


    可愛的小雞俘獲了全族上下大人小孩的心。人類這種生物,就是對毛絨絨沒有辦法。


    不過雖然順利出殼了,但後續的喂養才是重點,稍微不注意,這一批雞仔就可能全軍覆滅。


    剛孵化出來的雞仔們很容易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死亡。食物喂多了消化不良,消化不良就排便困難,然後死了。水喝多了也會不小心死了。吃的食物不幹淨,又或者飲用水質量太低,死了。太冷死了太熱死了,總之就是很嬌弱。


    所以剛孵化的那一周,寒枝都沒讓雞仔們出帳篷。每天的飲用水,都是裝在陶碗裏的涼白開,吃的食物是細細切成末的熟山藥。


    還要每天用黃柏、白頭翁、三珍散、紫花地丁、穿心蓮、魚腥草調成的中草藥配方液摻在裏麵增強小雞抵抗力。


    可能是野生種的生命力特別頑強,也可能是因為寒枝的精心照顧起了作用。一周後的危險期過去,小雞全部存活,族人這才把它們移到外麵的雞圈裏。


    雞食槽裏麵裝著的是族裏小朋友們抓迴來的蚯蚓和各種青蟲。還有切得細碎的蒲公英、苜蓿葉子。


    老母雞埋頭在食槽裏猛啄,好家夥,孵了二十多天的蛋都給它餓瘦了,趕緊多吃些補迴來。


    小雞們嘰嘰喳喳的跟在老母雞屁股後麵,剛從帳篷裏出來還有些不適應,一個勁兒往老母雞肚子底下躲。


    寒枝見都安頓好了,很滿意。她要求不高,隻要第二批小雞的野性比原生野雞少一點就好。


    馴化之路任重而道遠,不能妄想馬上成功啦。


    旁邊雞圈裏的雞,這段時間也明顯比冬天的時候長得胖了一些。僅有的兩隻公雞,肉冠紅的滴血,嘴巴周圍一圈橙色異常鮮豔。


    頸部羽毛是斑斕的五彩色,被陽光一照,隱隱有光在上麵流動一樣。最好看的還是它們的尾羽,十多根細長的尾羽垂在身後,紅綠交雜的顏色,在展翅時隨風飄動,


    和外形華麗的公雞一比,灰撲撲的母雞外表就顯得很平淡了。自然界動物為了博取雌性的關注,往往都是雄性長相更華麗。


    隻有人類女性在被迫馴化後,打破了這一自然規律。


    三隻豬崽經過一個月的養殖,已經慢慢脫離了花栗鼠的外形,開始有了點成年野豬的模樣。


    明明每天吃的都是素食,卻依然長得滾圓。大概是不用滿山跑吧,不運動就發胖!


    兩隻公豬因為早早的被閹割,每天酣睡傻吃,比那隻小母豬長得還胖。而那隻半大的公豬脾氣就暴躁多了,族裏喂養它有已經有一段時間,每天看見來喂食的族人時,都還要亮出獠牙恐嚇一番。


    它還很喜歡拱地,族人不得不每天看著它,一用嘴拱地,就拿枝條抽它,抽一頓就老實一陣子。過不了多久就像忘記了一樣又開始拱又挨抽,有點記吃不記打。


    從山洞搬走時帶來的那幾根長著香菇苗的櫟樹枝上,第一批香菇早就收割吃完,如今又開始陸續冒出新苗。


    寒枝本來想在族中專門建個棚子養殖香菇的,但是現在時間人手都不夠,隻能作罷。


    但這不代表她放棄了人工幹預。她在山裏轉了一天,找到一片長著野生香菇的地方,那幾根櫟樹枝都被放到了這片林子裏。


    養殖野生香菇不一定非得在家裏,這地方隻有她們一支部落,不用怕別人來偷。養在山裏定期采摘就行。


    寒枝自己分不出時間專門照顧它們,其他族人也不懂香菇種植的細節,不如就讓它們在大自然中野蠻生長,既然這裏長著很多同類,那就說明這片環境適合它們。


    族中後續看到長香菇的櫟樹,就都會收集起來,統一放到這片林子裏。


    除了香菇以外,還有木耳也種植了不少,黑的白的都有。


    移栽的竹子、花椒樹、女貞樹都種在平原不同的地方,也都一一成活,開始慢慢發出新芽。


    除了上麵幾樣東西,從山洞帶來的還有生薑。寒枝直接把生薑放入泥土中,定期噴水保持濕度,一個多月過去,依然保持著新鮮。


    不過下個月就該挑種薑出來種植,所以寒枝已經挖出了一些,開始做育種的工作了。


    選飽滿、形圓、皮新鮮的做種薑,再把種薑切開,切開後每塊要有三個左右的芽。


    薑塊還要曬個兩三天,表麵鮮亮時就可以收起來堆放,天氣寒冷的話,還要在上麵蓋上茅草來保溫催芽。等薑芽長到一厘米左右,就可以正式下地播種了。


    那邊開荒的地還沒有辟出來,這邊還要再開一塊地種薑。族裏忙得不可開交。


    一畝地可以種500斤薑,寒枝上次挖的薑被族裏吃了一個多月後,還剩一百六十斤。


    她準備種一百斤試試。按照1:4的收獲率再減去一點,秋天的時候應該能收個三百多斤。


    族人現在一個月用15斤薑,種50斤其實就夠吃。不過薑的藥用價值大,多種點沒壞處。


    收獲的前提是她真的能種成功。這批薑得來不易,隻能盡量多注意一些細節。


    寒枝在河邊選了一塊地勢稍高,排灌方便,還不易積水的地方。她蹲下身抓起一把土撚了撚,土質倒是符合條件的沙壤土,就是肥力差了一些。生薑最好在有機質豐富,土壤肥力強的地方生長。


    不過問題不大,族裏不缺肥料,慢慢調整也就是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母係氏族,我帶族人致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炮灰沒有迴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炮灰沒有迴憶並收藏穿越母係氏族,我帶族人致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