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裏拔了一天的草根,晚上收工吃飯的時候,寒枝兩隻胳膊都還在抖。


    這可比上山摘草藥累多了。


    她家以前田少,農忙的時候寒枝偶爾也會下地幫忙,但也就是幫忙分秧苗,栽秧都不需要她動手。


    收割的時候更用不著她,村裏有些人會因為奶奶的原因,主動去她家地裏幫忙,一天就能把稻穀給收進曬場裏麵。


    她幹過最多的農活,就是放假的時候,搬一把小馬紮,坐在曬場邊上。


    露天曬場如果沒有人看守,會有很多小鳥來吃糧食。除了趕鳥,還要一直盯著天色,如果有下雨的跡象,就趕緊叫人收糧食,收成的糧食最怕淋雨。


    空中的秋老虎曬得人頭頂發燙,她就把小馬紮搬到草垛中間的陰涼處,一邊照看糧食一邊看書。


    時不時的還要脫了鞋子,穿了長褲的話還要挽起褲腳,然後去攤平晾曬的糧食裏麵一趟趟的走著給糧食翻麵。


    翻起來的糧食下,地麵已經被新糧的濕氣浸得變色,又重新被翻起的糧食蓋住。


    還未脫殼的糧食在腳踝間滑過,除了覺得癢癢的,還莫名的讓她感受到一股豐收的踏實和幸福。


    給糧食翻完麵以後一定要去水溝邊把腳洗幹淨,糧食堆裏麵雜物太多,不洗腳會一直被灰塵麥芒之類紮的發癢。


    籽在寒枝旁邊坐著吃飯,看她手抖的湯都灑出來了,就說明天跟她換。


    寒枝答應了,撿草根敲土塊這種事不需要很大的力氣,大人來幹有點殺雞用牛刀。而且要一直蹲著,所以這活最適合小孩幹,隻能族裏的孩子們輪流來。


    拉犁的人,也要輪流來。


    犁地是技術活,入泥的深度和角度都有講究。不能太斜也不能太平,太平翻地不深不利栽種,太斜則犁地過深費力且會傷到前麵拉犁的人。


    最好就是熟手,兩個人互相配合慣了,拉起來更有效率。


    但寒枝知道這活有多累。農忙時候的牛都要犁一陣再歇一下,而且歇的時候還要給牛補水補食物。


    那還是種植過很多年,年年都會翻土的熟地。


    他們現在這三塊荒地,就是翻土機來了,也得卡殼。


    裏麵數不清的草根石頭土坷垃,一點點的挑選再丟出去,要了命了。


    寒枝晚上做的夢都是在扯草根丟石塊。


    第二天寒枝就和籽交換了,變成她去帶人挖山藥摘野菜。


    樹林外圍的山藥越挖越少,她們今天得往更深處去。


    幾個人貿然進深山太危險,這個時候的動物都餓了一個春天,一個個眼冒綠光皮包骨,看見什麽都想吃。萬一再遇到什麽大型動物,即使族人能對付,也難免傷亡。


    於是便叫上狩獵隊的一起把林子清掃一遍,剛好之前那片林子裏的野兔都被抓的差不多,換到這片林子來狩獵。


    族人們在前麵開道,寒枝就在後麵邊走邊掐野菜。


    手還有點力不從心,胳膊重的抬不起來,讓她迴想起剛來這裏叉魚那次了。


    她明明長大了一歲,結果還是過著跟去年一樣的生活。


    最近一點好運氣沒有啊,怎麽迴事?穿越人士自帶的氣運在她這完全失效了還是怎麽滴?


    族裏的隊伍本來一直在林子裏穿梭,這時卻突然走到了一片低穀中。


    周圍已經不再是那些樹形高大筆直的落葉喬木,而是長滿了一種叢生的灌木。


    寒枝定睛一看那些灌木,不由得“哇”了一聲,滿臉興奮。


    族長見枝這副神情,有點不解,不就是普通的樹嘛。以前族裏沒食物吃的時候,摘過這種植物葉子吃。


    冬天一到,其餘植物葉子早就落光了,隻有它們依然綠油油的,不知情的族人就會摘迴去吃。


    味道怎麽說呢,不是特別難吃,隻是有點苦還有點澀口。


    但如果一種食物隻是口感不好,族人是不會放棄的,沒東西吃了管你好不好吃?


    可這東西,吃完隻會讓人越來越餓。後來就沒有人再摘了。


    “難道是根能吃,還很好吃?”根據寒枝發現的那些吃的,尤其是山藥,族長這麽推測著。


    寒枝不是為了葉子,雖然葉子在後世很常見,但她現在沒什麽興趣,它們的根也不能吃,她是要它的果子。


    茶樹啊!!!!這麽這麽大一片茶樹林!!


    野茶樹是夏國原產植物,原始社會的先民們就已經開始栽培茶樹了,比如河姆渡遺址周邊就有種植茶樹的跡象。


    先民們最初培育它的目的是為了作藥用,比如《神農本草經》記載:“神農嚐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但寒枝也不是為了把茶葉入藥,她隻要茶籽。這麽多茶樹,秋天得撿多少茶籽迴去啊!


    她有救啦!用茶籽榨油,就能解決她的難題了!


    穿越人士特有的氣運光環,終於再次籠罩了她!女神保佑!


    這片野生茶林,終於讓被生活的重擔壓的直不起腰的寒枝心情好轉了很多。


    雖然現在離秋天還有好幾個月,但是隻要再忍幾個月,就有油吃了,簡直天降橫財。


    油這件事一直是她心頭最發愁的問題。族裏現在雖然養了豬,但一品種是原生野豬,從來沒有馴化過,二是沒有現代豬飼料的加持,寒枝覺得很難像後世的黑土豬一樣一身香噴噴的肥膘。


    想到黑土豬的肥肉榨出的豬油渣,寒枝快要受不了了。


    很多人總覺得如今市場上的豬沒有以前的香,這其實不是錯覺,而是事實。


    八九十年代,農村自家都用純糧食喂養本地黑毛土豬,這種豬的缺點是吃得多長得慢,養得好的,一年宰殺最多也就能得個兩百斤的肉。


    而且長成以後肥多瘦少。不過肥多是現代人嫌棄的缺點,在以前普遍缺油水的年代,豬油可是好東西。


    小時候的豬板油煉出來的豬油渣直接空口吃,能香掉牙。


    而後來居上,占據市場90%市場份額的洋白豬,生長快、上市周期短,但滋味平淡。


    還很容易一個不小心沒料理好,吃出一股濃厚的豬味來。


    土豬肉市場上倒也有,但價格已經普遍是洋豬肉的兩倍甚至更高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母係氏族,我帶族人致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炮灰沒有迴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炮灰沒有迴憶並收藏穿越母係氏族,我帶族人致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