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芝芃主動給朱淩霄一個軟糯的擁抱,讓這位十七歲的少夫人開心不已。
她還沒有自己的孩子,對聽話討喜的前任嫡女並沒有什麽敵意。
寒枝辦事迴來,進門時也被樓裏的裝飾震撼了一把。
她上樓來請郡主,說是曹夫人請她去書房。
陳吉發在路上同她講過合作社的事情,曹夫人是常委會秘書局的負責人,也是之前征討蒙古時,那位無敵女將鄭紅綾的母親。
這等人物在合作社可算作舉足輕重,深得夫君信重。
曹夫人今年滿了四十歲,但一身雍容貴氣的打扮,加上保養得當的肌膚,看上去不過三十出頭,很有點世家貴婦人的模樣。
郡主不自覺的就拿她同母妃相比,隻覺得這女人比母妃少了三分威嚴,多了三分媚骨,更像是徐娘半老的寵妃。
朱淩霄現在還無法理解陳吉發當年用人的“不拘一格”,實在是因為身邊人才太少。
等他有了選擇的餘地,那些勞苦功高的舊人也用得順手了,便沒有更換。
曹夫人當年在南京就是因為對陳吉發用心而被留下當了秘書,此後一路兢兢業業,工作從不出差錯,這才到了如今的位置。
兩人見了麵,曹夫人以下人禮跪拜,朱淩霄不敢怠慢,連忙將她扶住。
“曹夫人乃夫君信重之人,無需如此。”
“稟報少夫人,合作社兩會十七局,唯有秘書局是直接服務公爺與您的。往後無論是府中事務,還是調度外麵的人員、資金、產業,都可以吩咐奴家。”
聽起來像是兼具了王府大管家和王府長史司的職能,既管內院用度,又管外麵的經營。
“府中如今有多少產業?”
曹夫人拍拍手,有兩位姑娘抬了賬冊上來,數量有些龐大,裝了整個箱子。
“這是去年的賬冊,記賬方式可能與您原先在王府時有所不同,少夫人可以先熟悉下。這兩位姑娘是秘書局挑選出來幫您的,年長些的叫徐詠荷,之前跟過熊夫人,年幼的這位叫關倩,兩位姑娘都是本地士紳家的嫡女,也是合作社中級學堂畢業的優秀學員,如今都在高級學堂就讀,是不可多得的好苗子。”
士紳家的嫡女跑到公府來拋頭露麵當婢子?
朱淩霄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但想到合作社迥然不同的各項製度,又壓下了心中的疑問。
“嗯,曹夫人有心了。這兩位我會好好任用的。如今府中大致收支如何?”
“公爺個人收益由薪金、股份分紅和專利費三部分構成。薪金每月八十兩,是合作社裏最高的,年底還有獎金。股份分紅是按照持股比例計算的,公爺是合作社大股東,持股百分之二,分紅大約有七萬兩。專利費是公爺出讓的各種技術抽取的使用費、維護費,這部分是他收入的最大部分,去年有十八萬兩,今年恐怕會更多,預計會達到二十萬兩以上。此外,熊夫人之前在合作社也有入股,她占有的萬分之五的股份大約每年也有一千七百多兩銀子的分紅,這筆錢是直接算在芃芃小姐身上的。”
朱淩霄有些震撼,她知道合作社有錢,卻不知道如此有錢。
陳吉發隻占有百分之二的股份,就有七萬兩的分紅,意味著整個合作社用於分紅的利潤就有三百五十萬兩。
此外,陳吉發的專利費也非常嚇人,每年十幾萬兩的收益,已經超過了周王府的收入水平。
“每年這麽多錢?為何結餘卻如此少?府上看著簡樸,下人也沒見幾個。”
“公爺待人大方,迎來送往,從不空手,逢年過節,合作社上下,以及湖廣的各級官員,都有紅包。此外,熊夫人在時,投了不少錢在慈幼院,還掏錢補貼了不少上不起學的女童,所以並不見太多結餘。”
“嗯,明白了。往後還是照著原來的慣例做。還有旁的事要交代嗎?”
曹夫人猶豫了片刻,還是如實說道:“公爺平日裏很忙,經常往外地跑,合作社裏大部分文件的處理,都是由府中女主人完成的。最早是熊夫人,後來是霜姨娘,如今少夫人既然已經掌家,這些文件也要送到您這裏來簽署的。”
這件事是陳吉發沒有對她說過的。
自古後宮幹政是統治者的大忌。
到了陳吉發這裏,似乎反其道而行之,將後院女主人作為內相在用。
“此事要不等我同夫君商議再說?”
“這……合作社文牘往來頻繁,霜姨娘昨日離開,今日到現在已經堆積數十份急報。您若是不願操勞,可以將印信授權給詠荷、關倩,她們會處理好的。”
朱淩霄隨手拿起幾份文件,大都是各局報上來需要橫向協調或者授權的事情,個別是需要陳吉發本人定奪的事情。
“這些都需要主母用印才能簽發?我看好些事情與主母似乎並無關係吧?”
“合作社建立的時候,公爺就將主母放在了總社副社長的位置上,給予極高權限。隻要他不在,這些事情都用主母印。後來改組的時候,公爺覺得這道程序對於快速決策重大事項很有用,便延續了下來。如今,主母用印已經成了合作社發文的規定程序,具體事項先由秘書局組織審核,再交給主母簽字蓋印。”
“我懂了,就是說合作社做事實際上是兩套係統,其中命令下達執行,其實是由公爺和委員會來負責的,形成決議之後的文牘往來,是主母和秘書局與各執行局之間的事情。”
“您說的很對,所以不必有壓力。大部分文件直接簽字蓋印就行,不好定奪的,就簽轉給公爺決定。”
朱淩霄之前管過家,經驗豐富,將所有文件粗略掃過一遍,把她認為不重要的全部丟給兩個秘書,剩下六份文件留下。
“曹夫人辛苦了。今日先詢問到這裏,往後有不懂得,還請多多賜教。”
“不敢當,有事但請吩咐就是。”
郡主將曹夫人送走,然後返迴書房,準備執行她作為主母娘子的權柄,先是將六份文件簽署了意見,然後開始仔細查看去年的賬目。
這些賬目的確采取不同的記賬法,但她也不是全然陌生。
之前與開封特區交割過程中,她也見過這種所謂“複式記賬法”,同合作社的賬房請教過,現在雖然還不太熟悉,但也能看懂。
不多時,秘書關倩有些小心翼翼的遞上一份文件。
“少夫人,這件事屬下認為您要親自過目。”
這妮子居然自稱屬下?
朱淩霄笑著看了她一眼,接過文件,結果發現這是社工局上報的,反映的事情,居然是陳府虐待女工,申請仲裁。
這是下馬威呀!
她立刻就想起之前寒枝說的下人頂撞的事情,眉頭皺起,仔細翻看這份文件。
上麵列舉了合作社女工保護條例,認為陳府私自對聘請的女工使用體罰,違反了條例的幾項規定,應該賠償女工醫療費、五倍的誤工費,並在《聯合早報》上麵登報道歉。
《聯合早報》是合作社公開發行的官方報紙,目前在整個合作社範圍內充當權威發布的角色。
雖然訂閱並不如地方小報那樣火爆,但因為關聯最新的政策動向,所以影響力非常大。
讓剛剛過門主事的少夫人登報道歉,這便是在整個合作社範圍內打朱淩霄的臉麵。
文件前麵有簽轉單,寫明了來源。
申訴人就是陳府的婢子汪氏,承辦是社工局婦女兒童處,審核人是榮江舟,簽報人是江燕兒。
複核意見是秘書局提出的,擬轉朱夫人閱處,曹夫人在複核意見上畫了個圈,蓋上了公印,並編了機要號碼。
這種公文流轉方式可謂嚴謹,但如此複雜的流程,居然暢通無阻的將這種事情報到了朱淩霄手中,讓她很有點不舒服,懷疑合作社是在集體使絆子。
徐詠荷雖然平日裏話少,但她很擅長察言觀色。
見少夫人明顯神色不悅,她害怕關倩亂說話惹禍,便將關倩拉到身後,上前恭敬稟報。
“少夫人可以將鄭局長叫來問清楚。文書流轉很多情況下都是下麵的人公事公辦,或許並沒有您想的那麽複雜。”
朱淩霄起初覺得一個半大丫頭提點她是不是有點不知天高地厚了?
又想起來,曹夫人介紹時,專門提到了這位徐姑娘,是前熊夫人身邊的秘書,也就是說經驗豐富,足夠依仗。
她暫時手頭無人可用,既然如此,就要沉住氣來,先按照這裏的規矩走。
於是,便吩咐徐詠荷去找鄭燕兒來。
不多時,便過來一位其貌不揚的年輕姑娘,約莫二十歲左右。
鄭燕兒是南京合作社收容養大的姑娘,早前跟隨鄭紅綾在大報恩寺附近流浪的乞兒,原本就叫燕兒,後來進了合作社登記學籍的時候,同鄭紅綾選了鄭姓,所以才叫鄭燕兒。
她從小接受合作社的教育,工作之後一直在女會,處置的就是婦女兒童權益保護的事情,思想比較前衛激進,與商會的段瑾、農會的張二妮並稱“三母羅刹”。
見麵之後,也不如曹夫人那般圓滑,隻按照尋常規矩,拱手致意,看在郡主眼裏,就是倨傲不恭。
她還沒有自己的孩子,對聽話討喜的前任嫡女並沒有什麽敵意。
寒枝辦事迴來,進門時也被樓裏的裝飾震撼了一把。
她上樓來請郡主,說是曹夫人請她去書房。
陳吉發在路上同她講過合作社的事情,曹夫人是常委會秘書局的負責人,也是之前征討蒙古時,那位無敵女將鄭紅綾的母親。
這等人物在合作社可算作舉足輕重,深得夫君信重。
曹夫人今年滿了四十歲,但一身雍容貴氣的打扮,加上保養得當的肌膚,看上去不過三十出頭,很有點世家貴婦人的模樣。
郡主不自覺的就拿她同母妃相比,隻覺得這女人比母妃少了三分威嚴,多了三分媚骨,更像是徐娘半老的寵妃。
朱淩霄現在還無法理解陳吉發當年用人的“不拘一格”,實在是因為身邊人才太少。
等他有了選擇的餘地,那些勞苦功高的舊人也用得順手了,便沒有更換。
曹夫人當年在南京就是因為對陳吉發用心而被留下當了秘書,此後一路兢兢業業,工作從不出差錯,這才到了如今的位置。
兩人見了麵,曹夫人以下人禮跪拜,朱淩霄不敢怠慢,連忙將她扶住。
“曹夫人乃夫君信重之人,無需如此。”
“稟報少夫人,合作社兩會十七局,唯有秘書局是直接服務公爺與您的。往後無論是府中事務,還是調度外麵的人員、資金、產業,都可以吩咐奴家。”
聽起來像是兼具了王府大管家和王府長史司的職能,既管內院用度,又管外麵的經營。
“府中如今有多少產業?”
曹夫人拍拍手,有兩位姑娘抬了賬冊上來,數量有些龐大,裝了整個箱子。
“這是去年的賬冊,記賬方式可能與您原先在王府時有所不同,少夫人可以先熟悉下。這兩位姑娘是秘書局挑選出來幫您的,年長些的叫徐詠荷,之前跟過熊夫人,年幼的這位叫關倩,兩位姑娘都是本地士紳家的嫡女,也是合作社中級學堂畢業的優秀學員,如今都在高級學堂就讀,是不可多得的好苗子。”
士紳家的嫡女跑到公府來拋頭露麵當婢子?
朱淩霄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但想到合作社迥然不同的各項製度,又壓下了心中的疑問。
“嗯,曹夫人有心了。這兩位我會好好任用的。如今府中大致收支如何?”
“公爺個人收益由薪金、股份分紅和專利費三部分構成。薪金每月八十兩,是合作社裏最高的,年底還有獎金。股份分紅是按照持股比例計算的,公爺是合作社大股東,持股百分之二,分紅大約有七萬兩。專利費是公爺出讓的各種技術抽取的使用費、維護費,這部分是他收入的最大部分,去年有十八萬兩,今年恐怕會更多,預計會達到二十萬兩以上。此外,熊夫人之前在合作社也有入股,她占有的萬分之五的股份大約每年也有一千七百多兩銀子的分紅,這筆錢是直接算在芃芃小姐身上的。”
朱淩霄有些震撼,她知道合作社有錢,卻不知道如此有錢。
陳吉發隻占有百分之二的股份,就有七萬兩的分紅,意味著整個合作社用於分紅的利潤就有三百五十萬兩。
此外,陳吉發的專利費也非常嚇人,每年十幾萬兩的收益,已經超過了周王府的收入水平。
“每年這麽多錢?為何結餘卻如此少?府上看著簡樸,下人也沒見幾個。”
“公爺待人大方,迎來送往,從不空手,逢年過節,合作社上下,以及湖廣的各級官員,都有紅包。此外,熊夫人在時,投了不少錢在慈幼院,還掏錢補貼了不少上不起學的女童,所以並不見太多結餘。”
“嗯,明白了。往後還是照著原來的慣例做。還有旁的事要交代嗎?”
曹夫人猶豫了片刻,還是如實說道:“公爺平日裏很忙,經常往外地跑,合作社裏大部分文件的處理,都是由府中女主人完成的。最早是熊夫人,後來是霜姨娘,如今少夫人既然已經掌家,這些文件也要送到您這裏來簽署的。”
這件事是陳吉發沒有對她說過的。
自古後宮幹政是統治者的大忌。
到了陳吉發這裏,似乎反其道而行之,將後院女主人作為內相在用。
“此事要不等我同夫君商議再說?”
“這……合作社文牘往來頻繁,霜姨娘昨日離開,今日到現在已經堆積數十份急報。您若是不願操勞,可以將印信授權給詠荷、關倩,她們會處理好的。”
朱淩霄隨手拿起幾份文件,大都是各局報上來需要橫向協調或者授權的事情,個別是需要陳吉發本人定奪的事情。
“這些都需要主母用印才能簽發?我看好些事情與主母似乎並無關係吧?”
“合作社建立的時候,公爺就將主母放在了總社副社長的位置上,給予極高權限。隻要他不在,這些事情都用主母印。後來改組的時候,公爺覺得這道程序對於快速決策重大事項很有用,便延續了下來。如今,主母用印已經成了合作社發文的規定程序,具體事項先由秘書局組織審核,再交給主母簽字蓋印。”
“我懂了,就是說合作社做事實際上是兩套係統,其中命令下達執行,其實是由公爺和委員會來負責的,形成決議之後的文牘往來,是主母和秘書局與各執行局之間的事情。”
“您說的很對,所以不必有壓力。大部分文件直接簽字蓋印就行,不好定奪的,就簽轉給公爺決定。”
朱淩霄之前管過家,經驗豐富,將所有文件粗略掃過一遍,把她認為不重要的全部丟給兩個秘書,剩下六份文件留下。
“曹夫人辛苦了。今日先詢問到這裏,往後有不懂得,還請多多賜教。”
“不敢當,有事但請吩咐就是。”
郡主將曹夫人送走,然後返迴書房,準備執行她作為主母娘子的權柄,先是將六份文件簽署了意見,然後開始仔細查看去年的賬目。
這些賬目的確采取不同的記賬法,但她也不是全然陌生。
之前與開封特區交割過程中,她也見過這種所謂“複式記賬法”,同合作社的賬房請教過,現在雖然還不太熟悉,但也能看懂。
不多時,秘書關倩有些小心翼翼的遞上一份文件。
“少夫人,這件事屬下認為您要親自過目。”
這妮子居然自稱屬下?
朱淩霄笑著看了她一眼,接過文件,結果發現這是社工局上報的,反映的事情,居然是陳府虐待女工,申請仲裁。
這是下馬威呀!
她立刻就想起之前寒枝說的下人頂撞的事情,眉頭皺起,仔細翻看這份文件。
上麵列舉了合作社女工保護條例,認為陳府私自對聘請的女工使用體罰,違反了條例的幾項規定,應該賠償女工醫療費、五倍的誤工費,並在《聯合早報》上麵登報道歉。
《聯合早報》是合作社公開發行的官方報紙,目前在整個合作社範圍內充當權威發布的角色。
雖然訂閱並不如地方小報那樣火爆,但因為關聯最新的政策動向,所以影響力非常大。
讓剛剛過門主事的少夫人登報道歉,這便是在整個合作社範圍內打朱淩霄的臉麵。
文件前麵有簽轉單,寫明了來源。
申訴人就是陳府的婢子汪氏,承辦是社工局婦女兒童處,審核人是榮江舟,簽報人是江燕兒。
複核意見是秘書局提出的,擬轉朱夫人閱處,曹夫人在複核意見上畫了個圈,蓋上了公印,並編了機要號碼。
這種公文流轉方式可謂嚴謹,但如此複雜的流程,居然暢通無阻的將這種事情報到了朱淩霄手中,讓她很有點不舒服,懷疑合作社是在集體使絆子。
徐詠荷雖然平日裏話少,但她很擅長察言觀色。
見少夫人明顯神色不悅,她害怕關倩亂說話惹禍,便將關倩拉到身後,上前恭敬稟報。
“少夫人可以將鄭局長叫來問清楚。文書流轉很多情況下都是下麵的人公事公辦,或許並沒有您想的那麽複雜。”
朱淩霄起初覺得一個半大丫頭提點她是不是有點不知天高地厚了?
又想起來,曹夫人介紹時,專門提到了這位徐姑娘,是前熊夫人身邊的秘書,也就是說經驗豐富,足夠依仗。
她暫時手頭無人可用,既然如此,就要沉住氣來,先按照這裏的規矩走。
於是,便吩咐徐詠荷去找鄭燕兒來。
不多時,便過來一位其貌不揚的年輕姑娘,約莫二十歲左右。
鄭燕兒是南京合作社收容養大的姑娘,早前跟隨鄭紅綾在大報恩寺附近流浪的乞兒,原本就叫燕兒,後來進了合作社登記學籍的時候,同鄭紅綾選了鄭姓,所以才叫鄭燕兒。
她從小接受合作社的教育,工作之後一直在女會,處置的就是婦女兒童權益保護的事情,思想比較前衛激進,與商會的段瑾、農會的張二妮並稱“三母羅刹”。
見麵之後,也不如曹夫人那般圓滑,隻按照尋常規矩,拱手致意,看在郡主眼裏,就是倨傲不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