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東來順
四合院:我當兵迴來了 作者:擱淺時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眾人拍完全家福後,沈莫北又提議單獨給兩人拍幾張照片。丁秋楠有些不好意思,推辭道:“拍那麽多幹嘛,浪費錢。”
要知道這時候拍照片可是不便宜的。
沈莫北卻堅持道:“今天是我們結婚的日子,多拍幾張留作紀念,以後老了也能翻出來看看。”
丁秋楠拗不過他,隻好答應了。照相館的老師傅也很熱情,特意調整了燈光和背景,讓兩人站在鏡頭前。
沈莫北穿著穿著黑色的中山裝,丁秋楠穿著紅色的呢子外套,兩人格外的般配。
“哢嚓、哢嚓”幾聲,丁秋楠的幾張單人照也拍好了。
老師傅看了看底片,滿意地點點頭:“你倆般配的很,拍得真好看。”
沈莫北笑著道謝,付了錢,約定好取照片的時間,便帶著兩家人離開了照相館。
今天領證的大喜日子當然要吃點好吃的了,王府井目前街上有名的飯館可是不少,不過最有名的除了全聚德外,就屬東來順了。
全聚德兩家人初次見麵的時候吃過了,今天這麽好的日子,去吃火鍋最好,紅紅火火的啊!
這時候的東來順已經算是城裏數得著的館子了,自己單有一棟樓,門前還是大理石雕刻的牌坊,牌坊兩邊吊著燈,古色古香,年代感十足。
一進大廳是十來張八仙桌,靠背椅,現在正是飯點兒,大廳裏熱鬧極了。
別看東來順價格不便宜,這時候來這裏吃飯的人還是不少的,畢竟就算不少人吃飯都困難,燕京城裏還是缺乏有錢人的,不少人發完工資就會來這裏打打牙祭。
剛進門,服務員就熱情的迎接了上來,和別的飯館可不一樣,這裏服務員熱情的很,進門就詢問。
沈莫北說了一下人數,要了個包間,服務員又熱情的帶他們到包間,給他們倒上茶,上好餐具,然後遞上菜單。
一旁的丁秋楠好奇的問道:“小北,這裏的服務員真熱情啊,和其他國營飯館差別真大,嗯……有點像全聚德。”
沈莫北看著服務員出去了,笑著說道:“這裏麵可是有典故的,大家知道為什麽東來順和全聚德服務員比其他國營飯館的服務員都熱情不少嗎?”
眾人都搖搖頭看向沈莫北,沈莫北便笑著講了起來。
話說1955年,和所有的老字號一樣,東來順實現了公私合營,從此翻開了新的一頁。
可是,公私合營還沒到一年,東來順就攤上大事兒了,這事不但上了人民日報,還驚動了中南海,甚至驚動了偉大領袖,什麽事呢?就是“東來順的羊肉不如以前好吃了”,這也是東來順發展史上有趣的一段故事,也是對東來順生死存亡至關重要的一個事件。
要知道每當立秋過後,天氣轉寒,東來順的涮羊肉就上市了。當時叫上三朋四友吃一餐,每人攤上八角一元的,價錢也不貴。“老燕京”’都把秋後上東來順吃涮羊肉當著一種愜意的享受。
甚至不僅燕京人喜歡它,外地人喜歡它,國際友人也常慕名而至。一到假日,東來順沒有1000斤羊肉就應付不了。中午和晚間,等著吃涮羊肉的人把東來順的走道都站滿了,候上半個鍾點等到個座,還說是:“今兒不算擠。”
56年的時候到了冬季正是吃羊肉的時節,東來順恰逢人民日報的記者過來調查,卻發現東來順的羊肉不好吃了,還寫了一篇著名的報道。
報道裏麵寫道:“今年冬天,東來順的涮羊肉竟不好吃了。肉盤子端上來,肉片一團一團的,放到鍋裏不是一條條,是一塊塊的,送進嘴裏嚼不爛,咽不下。作料也差了。醬油不甜,芝麻醬粘舌頭,辣椒油有時竟換成白水拌的辣椒末。佐食品也差了。從前的糖蒜,用手去皮,指上粘糊糊的,象是沾了一手蜜,味道又香又甜;現在的糖蒜好象從水缸裏掏上來,清清淡淡的,又辣又苦。顧客們意見紛紛,有經驗的老主顧進門來不是先占座,而是先打聽:‘今兒肉好不好。’店裏的服務員打掃飯店,隻見桌上地上盡是一堆堆嚼不爛的肉渣,心裏也難受。”
這篇新聞一發布,造成了全國轟動。
讓整個燕京甚至全國人民對東來順這個“百年老字號”產生了相當大的誤解。
當這件事發生後,東來順當時的私方那邊陳家傳人,也就是原來的老板立馬展開了調查,甚至還驚動了公安局。
就想看看到底是有人造謠還是真的不好吃了?
為了查清楚,東來順專門請來了幾位顧客,讓其免費吃,讓他們提出意見,涮羊肉是不是真的沒有原來好吃了?
很快,經過顧客的反饋,是羊肉質量不好,涮出來的肉片嚼不動,而且辣椒油變成了辣椒糊、芝麻醬變成了花生醬,而且公私合營後服務員態度差了許多,客人都不接待。
甚至有的顧客提出:是不是因為公私合營這個政策有問題,公私合營後為什麽涮羊肉越來越難吃了?
這些問題,看似指的是東來順的涮羊肉,實際上卻將矛頭直接指向了當時的政策上,所以“東來順的羊肉不好吃了”直接傳到了上層,引起了重視。
陳副總理親自翻看了調查結果,最後非常重視的在會議上提出:“東來順那個羊肉,人家一塊兩毛八一斤,我們硬要減到一塊零八分,叫保護消費者的利益。為了提高勞動生產率,本來一斤切六十片,結果切了三十片,切厚了一點。不僅如此,全聚德的烤鴨也不好了,醬園的醬菜也做得不好了。”
原來經過調查研究後發現,東來順、全聚德、王麻子等名牌產品都出現了質量下降的問題,其原因就在於輕易地改變了它們原來合理的生產經營辦法。
因此陳副總理提出:“私營工商業公私合營以後,原有的生產方法,經營方法,應該在一個時期以內,照舊維持不變,以免把以前好的東西也改掉了。不論工業商業,都要想盡一切辦法保持原來好的品種和質量,公私合營後,企業的資方經理或副經理,應該有一個專門負責品種和質量。”
這件事也得到了領袖的重視,他說道:“這是一個問題,我們在這一點上,要羊肉必須繼續好吃,烤鴨子要更加好吃,才能證明社會主義的優越性。”
並且,親自題字,題字寫道:王麻子,東來順,全聚德,要永遠保存下去。
所以打那以後,這東來順便恢複了原來的服務、原來肉源、原來的物價。
但是吃客不在乎肉價,隻在乎肉的品質,所以現在店裏客人很多,服務員的服務相對來說也很好。
要知道這時候拍照片可是不便宜的。
沈莫北卻堅持道:“今天是我們結婚的日子,多拍幾張留作紀念,以後老了也能翻出來看看。”
丁秋楠拗不過他,隻好答應了。照相館的老師傅也很熱情,特意調整了燈光和背景,讓兩人站在鏡頭前。
沈莫北穿著穿著黑色的中山裝,丁秋楠穿著紅色的呢子外套,兩人格外的般配。
“哢嚓、哢嚓”幾聲,丁秋楠的幾張單人照也拍好了。
老師傅看了看底片,滿意地點點頭:“你倆般配的很,拍得真好看。”
沈莫北笑著道謝,付了錢,約定好取照片的時間,便帶著兩家人離開了照相館。
今天領證的大喜日子當然要吃點好吃的了,王府井目前街上有名的飯館可是不少,不過最有名的除了全聚德外,就屬東來順了。
全聚德兩家人初次見麵的時候吃過了,今天這麽好的日子,去吃火鍋最好,紅紅火火的啊!
這時候的東來順已經算是城裏數得著的館子了,自己單有一棟樓,門前還是大理石雕刻的牌坊,牌坊兩邊吊著燈,古色古香,年代感十足。
一進大廳是十來張八仙桌,靠背椅,現在正是飯點兒,大廳裏熱鬧極了。
別看東來順價格不便宜,這時候來這裏吃飯的人還是不少的,畢竟就算不少人吃飯都困難,燕京城裏還是缺乏有錢人的,不少人發完工資就會來這裏打打牙祭。
剛進門,服務員就熱情的迎接了上來,和別的飯館可不一樣,這裏服務員熱情的很,進門就詢問。
沈莫北說了一下人數,要了個包間,服務員又熱情的帶他們到包間,給他們倒上茶,上好餐具,然後遞上菜單。
一旁的丁秋楠好奇的問道:“小北,這裏的服務員真熱情啊,和其他國營飯館差別真大,嗯……有點像全聚德。”
沈莫北看著服務員出去了,笑著說道:“這裏麵可是有典故的,大家知道為什麽東來順和全聚德服務員比其他國營飯館的服務員都熱情不少嗎?”
眾人都搖搖頭看向沈莫北,沈莫北便笑著講了起來。
話說1955年,和所有的老字號一樣,東來順實現了公私合營,從此翻開了新的一頁。
可是,公私合營還沒到一年,東來順就攤上大事兒了,這事不但上了人民日報,還驚動了中南海,甚至驚動了偉大領袖,什麽事呢?就是“東來順的羊肉不如以前好吃了”,這也是東來順發展史上有趣的一段故事,也是對東來順生死存亡至關重要的一個事件。
要知道每當立秋過後,天氣轉寒,東來順的涮羊肉就上市了。當時叫上三朋四友吃一餐,每人攤上八角一元的,價錢也不貴。“老燕京”’都把秋後上東來順吃涮羊肉當著一種愜意的享受。
甚至不僅燕京人喜歡它,外地人喜歡它,國際友人也常慕名而至。一到假日,東來順沒有1000斤羊肉就應付不了。中午和晚間,等著吃涮羊肉的人把東來順的走道都站滿了,候上半個鍾點等到個座,還說是:“今兒不算擠。”
56年的時候到了冬季正是吃羊肉的時節,東來順恰逢人民日報的記者過來調查,卻發現東來順的羊肉不好吃了,還寫了一篇著名的報道。
報道裏麵寫道:“今年冬天,東來順的涮羊肉竟不好吃了。肉盤子端上來,肉片一團一團的,放到鍋裏不是一條條,是一塊塊的,送進嘴裏嚼不爛,咽不下。作料也差了。醬油不甜,芝麻醬粘舌頭,辣椒油有時竟換成白水拌的辣椒末。佐食品也差了。從前的糖蒜,用手去皮,指上粘糊糊的,象是沾了一手蜜,味道又香又甜;現在的糖蒜好象從水缸裏掏上來,清清淡淡的,又辣又苦。顧客們意見紛紛,有經驗的老主顧進門來不是先占座,而是先打聽:‘今兒肉好不好。’店裏的服務員打掃飯店,隻見桌上地上盡是一堆堆嚼不爛的肉渣,心裏也難受。”
這篇新聞一發布,造成了全國轟動。
讓整個燕京甚至全國人民對東來順這個“百年老字號”產生了相當大的誤解。
當這件事發生後,東來順當時的私方那邊陳家傳人,也就是原來的老板立馬展開了調查,甚至還驚動了公安局。
就想看看到底是有人造謠還是真的不好吃了?
為了查清楚,東來順專門請來了幾位顧客,讓其免費吃,讓他們提出意見,涮羊肉是不是真的沒有原來好吃了?
很快,經過顧客的反饋,是羊肉質量不好,涮出來的肉片嚼不動,而且辣椒油變成了辣椒糊、芝麻醬變成了花生醬,而且公私合營後服務員態度差了許多,客人都不接待。
甚至有的顧客提出:是不是因為公私合營這個政策有問題,公私合營後為什麽涮羊肉越來越難吃了?
這些問題,看似指的是東來順的涮羊肉,實際上卻將矛頭直接指向了當時的政策上,所以“東來順的羊肉不好吃了”直接傳到了上層,引起了重視。
陳副總理親自翻看了調查結果,最後非常重視的在會議上提出:“東來順那個羊肉,人家一塊兩毛八一斤,我們硬要減到一塊零八分,叫保護消費者的利益。為了提高勞動生產率,本來一斤切六十片,結果切了三十片,切厚了一點。不僅如此,全聚德的烤鴨也不好了,醬園的醬菜也做得不好了。”
原來經過調查研究後發現,東來順、全聚德、王麻子等名牌產品都出現了質量下降的問題,其原因就在於輕易地改變了它們原來合理的生產經營辦法。
因此陳副總理提出:“私營工商業公私合營以後,原有的生產方法,經營方法,應該在一個時期以內,照舊維持不變,以免把以前好的東西也改掉了。不論工業商業,都要想盡一切辦法保持原來好的品種和質量,公私合營後,企業的資方經理或副經理,應該有一個專門負責品種和質量。”
這件事也得到了領袖的重視,他說道:“這是一個問題,我們在這一點上,要羊肉必須繼續好吃,烤鴨子要更加好吃,才能證明社會主義的優越性。”
並且,親自題字,題字寫道:王麻子,東來順,全聚德,要永遠保存下去。
所以打那以後,這東來順便恢複了原來的服務、原來肉源、原來的物價。
但是吃客不在乎肉價,隻在乎肉的品質,所以現在店裏客人很多,服務員的服務相對來說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