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交公糧前的誓師大會
無語了,竟然與狗老板一起穿越了 作者:分不清是天還是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天上工前的語錄誦讀後,王顯偉又宣布了晚上要思想學習。
唐瑜已經摸清了王顯偉的規律,每隔兩天或三天一次學習。
唐瑜已經想好了,過兩天等他們的炕砌好,他們就立刻搬出去。今天就去問一問徐老二,這火炕是不是可以開始砌了。
這舊炕磚,唐瑜前一天就已經看到清理好,整齊碼放在了兩個房間裏。
徐大平隻第一天申請了在曬穀場上工,接下去兩天都沒有在曬穀場看到他,應該是迴去做工分高的活計了。
那這舊炕磚一定是他們兩兄妹利用晚上的時間清理的。
隻是還沒等唐瑜去問,她們幾人到村部時,就感覺到了氣氛的不同。
在場的村民都與各自熟悉的人,湊在一堆說著什麽。
站到她們平時站的位置後,唐瑜不用故意靠近旁邊那一堆人,大家都是用平常的音量在聊天,很容易就聽到了村民們在討論的是事情。
唐瑜大概聽了一下,就知道,好像是交公糧的日期確定了。但具體的日期卻是沒有聽到。
但是大部分都在討論今年交公糧的日子怎麽這麽早之類的話。
不過也不用唐瑜繼續去打聽,很快她見到村長、生產隊長這些村幹部從村部的屋子裏出來了。
見村幹部都出來了,大家也就漸漸停止了討論。
村長先站出來說:“各位鄉親們,想來大家也都聽到了消息,不錯,今年交公糧的日期已經確定下來了。”
村長緩了緩後,繼續說:“下麵,讓我們的大隊長來說幾句話。”
然後站在村長旁邊一個中年人就站了出來。
原來大隊長長這樣啊。
唐瑜扯了扯陳旭的衣角,用眼神示意。
你太爺爺誒。
陳旭瞥了一眼唐瑜,並不想理她。
這太爺爺他以前都沒見過,對他而言,其實相比陌生人,也沒有特別多少。
隻是這徐家村也是好笑,全村百分之八十都是姓徐的,大隊長卻是一個姓陳的。
這陳大隊長,看上去隻有四十二三歲,但算算他的實際年紀,現在應該都快五十了。
可能是常年勞作,身體比很多年輕人都結實,臉上有一股不怒自威的威懾力。
怪不得在原身張建民的記憶裏,說他挺嚴肅的。這都可以貼門上,當門神了。
“鄉親們,這一年一度交公糧的日期,上麵已經定下來了,就在五天後的十一月六號。這交公糧是咱們農民最光榮的使命,也是咱們農民的責任。”
唐瑜站在下麵,感覺迴到了自己高三那會,馬上臨近高考,學校組織的誓師大會。
不同的是,開誓師大會時,場下的學生就跟與自己無關似的,思緒可能已經不知道飄到了哪裏。
而這裏的村民們聽著大隊長的鼓舞,神情亢奮,真有為了祖國的發展,奉獻個人一切的感覺。
也不知過了多久,唐瑜的思緒飄迴,大隊長的發言也到了尾聲。
“咱們東北的農民,男的都是鐵錚錚的漢子,女的都是能頂半邊天的鐵娘子。咱們一定能把今年的公糧交得漂亮。為咱們的農民爭光,為國家的建設添磚加瓦。”
“為國家建設添磚加瓦!”
“為國家建設添磚加瓦!”
。。。。。。
場下的村民們不斷高唿大隊長的結語。
唐瑜肯定這陳大隊長沒有後世她高中的校長發言的時間久,但這鼓舞士氣的效果肯定強了不知道多少倍。
最後村長又接過話語,抬起雙手,示意村民們安靜下來。
“好了,大家先安靜下來。咱們農民忙忙碌碌一整年,這五天後交公糧的時候,就是我們農民交成績的時候。咱們可不能在別的大隊麵前丟臉了。
今天開始,停下一切其他的事情,全都為這次的交公糧服務。咱們要拿出最好品質的糧食,把別的大隊都給比下去,一定要把這次的公糧交得漂漂亮亮。”
大隊長主打國家大義,村長主攻大隊榮譽,兩人這一套組合拳下來,哪一個村民能抵抗的了。唐瑜感覺自己這為國效力的心都被勾起來了。
最後生產隊長出來給大家安排活計,不過今天的活計比較不同,生產隊長挑出了幾個擅長修理的村民,去檢查村裏的手拉車等運輸工具外,其他人,全都安排在了曬穀場。
唐瑜感覺這平時看著還算空曠的曬穀場,今天感覺都有些擁擠了,但是大家看上去,卻還都有事情做。
唐瑜和張愛華兩人被分派的活計還是曬大豆,但是今天她們就不能迴去了。剩下的時間,她們要挑出差不多幹的大豆,用連枷脫殼。
如果感覺都還不能脫殼,也可以去給玉米脫粒,或去翻曬稻穀。總之,這曬穀場上的活計,曬穀場的人都可以去做,就是不能閑下來。
但確實也是,隻要你想做,根本就不會有閑下來的時間。
比如糧食複曬後,這給糧食去雜質的活計,這糧食脫粒後,雖然下麵還是會墊葦席之類的,但這曬穀場都隻是夯實的土地,不像後世的水泥地,總是會有些泥土啊或周邊被風吹來的雜質。
這一般都要一點點用簸箕清除一遍,清完雜質後,再倒迴麻袋,交給下一道負責區分糧食品質的村民,這也沒有機器什麽的,隻能人工借助一些工具去區分。
今天同樣被分去做搬抬工作的陳旭與劉興國,感覺比平時累了不止一倍。
他們兩人感覺上午就一直不停的搬這個搬那個。搬完穀子搬大豆,搬完大豆搬玉米。總之就是各種搬搬抬抬。
中午一下工,幾人就趕緊去了村尾的屋子。
按這個趨勢,徐老二他們幾人,明天很可能也會被拉迴去上工,但是他們這邊跟約定的完工時間還差一天,籬笆和火炕都還沒有弄,他們要趕緊商量一下了。
其實徐老二已經開始猜測了,早上他和他兩兒子是直接來的村尾,並不知道交公糧的事情。但平時下工後都會過來開荒的幾人,今天一個人都沒來。他就猜測到了一些。
九點半後,見他們幾人都沒來,他就來時招唿兩個兒子,加快幹活了。
唐瑜已經摸清了王顯偉的規律,每隔兩天或三天一次學習。
唐瑜已經想好了,過兩天等他們的炕砌好,他們就立刻搬出去。今天就去問一問徐老二,這火炕是不是可以開始砌了。
這舊炕磚,唐瑜前一天就已經看到清理好,整齊碼放在了兩個房間裏。
徐大平隻第一天申請了在曬穀場上工,接下去兩天都沒有在曬穀場看到他,應該是迴去做工分高的活計了。
那這舊炕磚一定是他們兩兄妹利用晚上的時間清理的。
隻是還沒等唐瑜去問,她們幾人到村部時,就感覺到了氣氛的不同。
在場的村民都與各自熟悉的人,湊在一堆說著什麽。
站到她們平時站的位置後,唐瑜不用故意靠近旁邊那一堆人,大家都是用平常的音量在聊天,很容易就聽到了村民們在討論的是事情。
唐瑜大概聽了一下,就知道,好像是交公糧的日期確定了。但具體的日期卻是沒有聽到。
但是大部分都在討論今年交公糧的日子怎麽這麽早之類的話。
不過也不用唐瑜繼續去打聽,很快她見到村長、生產隊長這些村幹部從村部的屋子裏出來了。
見村幹部都出來了,大家也就漸漸停止了討論。
村長先站出來說:“各位鄉親們,想來大家也都聽到了消息,不錯,今年交公糧的日期已經確定下來了。”
村長緩了緩後,繼續說:“下麵,讓我們的大隊長來說幾句話。”
然後站在村長旁邊一個中年人就站了出來。
原來大隊長長這樣啊。
唐瑜扯了扯陳旭的衣角,用眼神示意。
你太爺爺誒。
陳旭瞥了一眼唐瑜,並不想理她。
這太爺爺他以前都沒見過,對他而言,其實相比陌生人,也沒有特別多少。
隻是這徐家村也是好笑,全村百分之八十都是姓徐的,大隊長卻是一個姓陳的。
這陳大隊長,看上去隻有四十二三歲,但算算他的實際年紀,現在應該都快五十了。
可能是常年勞作,身體比很多年輕人都結實,臉上有一股不怒自威的威懾力。
怪不得在原身張建民的記憶裏,說他挺嚴肅的。這都可以貼門上,當門神了。
“鄉親們,這一年一度交公糧的日期,上麵已經定下來了,就在五天後的十一月六號。這交公糧是咱們農民最光榮的使命,也是咱們農民的責任。”
唐瑜站在下麵,感覺迴到了自己高三那會,馬上臨近高考,學校組織的誓師大會。
不同的是,開誓師大會時,場下的學生就跟與自己無關似的,思緒可能已經不知道飄到了哪裏。
而這裏的村民們聽著大隊長的鼓舞,神情亢奮,真有為了祖國的發展,奉獻個人一切的感覺。
也不知過了多久,唐瑜的思緒飄迴,大隊長的發言也到了尾聲。
“咱們東北的農民,男的都是鐵錚錚的漢子,女的都是能頂半邊天的鐵娘子。咱們一定能把今年的公糧交得漂亮。為咱們的農民爭光,為國家的建設添磚加瓦。”
“為國家建設添磚加瓦!”
“為國家建設添磚加瓦!”
。。。。。。
場下的村民們不斷高唿大隊長的結語。
唐瑜肯定這陳大隊長沒有後世她高中的校長發言的時間久,但這鼓舞士氣的效果肯定強了不知道多少倍。
最後村長又接過話語,抬起雙手,示意村民們安靜下來。
“好了,大家先安靜下來。咱們農民忙忙碌碌一整年,這五天後交公糧的時候,就是我們農民交成績的時候。咱們可不能在別的大隊麵前丟臉了。
今天開始,停下一切其他的事情,全都為這次的交公糧服務。咱們要拿出最好品質的糧食,把別的大隊都給比下去,一定要把這次的公糧交得漂漂亮亮。”
大隊長主打國家大義,村長主攻大隊榮譽,兩人這一套組合拳下來,哪一個村民能抵抗的了。唐瑜感覺自己這為國效力的心都被勾起來了。
最後生產隊長出來給大家安排活計,不過今天的活計比較不同,生產隊長挑出了幾個擅長修理的村民,去檢查村裏的手拉車等運輸工具外,其他人,全都安排在了曬穀場。
唐瑜感覺這平時看著還算空曠的曬穀場,今天感覺都有些擁擠了,但是大家看上去,卻還都有事情做。
唐瑜和張愛華兩人被分派的活計還是曬大豆,但是今天她們就不能迴去了。剩下的時間,她們要挑出差不多幹的大豆,用連枷脫殼。
如果感覺都還不能脫殼,也可以去給玉米脫粒,或去翻曬稻穀。總之,這曬穀場上的活計,曬穀場的人都可以去做,就是不能閑下來。
但確實也是,隻要你想做,根本就不會有閑下來的時間。
比如糧食複曬後,這給糧食去雜質的活計,這糧食脫粒後,雖然下麵還是會墊葦席之類的,但這曬穀場都隻是夯實的土地,不像後世的水泥地,總是會有些泥土啊或周邊被風吹來的雜質。
這一般都要一點點用簸箕清除一遍,清完雜質後,再倒迴麻袋,交給下一道負責區分糧食品質的村民,這也沒有機器什麽的,隻能人工借助一些工具去區分。
今天同樣被分去做搬抬工作的陳旭與劉興國,感覺比平時累了不止一倍。
他們兩人感覺上午就一直不停的搬這個搬那個。搬完穀子搬大豆,搬完大豆搬玉米。總之就是各種搬搬抬抬。
中午一下工,幾人就趕緊去了村尾的屋子。
按這個趨勢,徐老二他們幾人,明天很可能也會被拉迴去上工,但是他們這邊跟約定的完工時間還差一天,籬笆和火炕都還沒有弄,他們要趕緊商量一下了。
其實徐老二已經開始猜測了,早上他和他兩兒子是直接來的村尾,並不知道交公糧的事情。但平時下工後都會過來開荒的幾人,今天一個人都沒來。他就猜測到了一些。
九點半後,見他們幾人都沒來,他就來時招唿兩個兒子,加快幹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