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轅墳中,玉昆山手捧女媧娘娘賜下的五色石。


    並未急著煉化,而是雙目緊閉,額間一點靈光時隱時現,心神緊緊纏繞在五色石之上,不斷感受參悟著其中隱藏的聖人道蘊。


    五色石身負補天使命,為了煉製這些石頭,女媧娘娘所費的心血著實不少。


    取先天五色之石,合天地五行之力,借由乾坤鼎逆反先天化作五行之精。


    再以斡旋造化大神通融合,再融入億萬年來所參悟的造化法則。


    隻有這樣的五色石,才有補天的資格與可能。


    玉昆山的心神緩緩融入五色石,神石緩緩飛起,散發著五色毫光,化作絲絲縷縷的先天五行之氣緩緩融入玉昆山的體內。


    玉昆山隻覺自己仿佛來到了一個奇異的世界,此地無上無下,無左無右,有的隻是白茫茫一片氤氳,飄蕩蕩暗藏五彩。


    玉昆山神識在五色石中不斷探索著,隻見先天五行之氣以相生相克之勢相互盤結,纏繞處溢出絲絲縷縷白氣,滋養著中心處的一朵蓮花虛影。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


    此蓮花著五彩,五個蓮瓣溫潤若美玉,搖曳之間隻讓人覺得生氣逼人。


    那股蓬勃的生命力仿佛無窮無盡一般幾乎要將人溺斃,蓮心處有兩枚聖文時隱時現,蘊含的無窮道蘊,會讓所有求道者為之瘋狂。


    玉昆山自然也發現了這蓮心處的兩枚聖文,迷迷蒙蒙,玄奧非常,這必定是這塊五色石的核心,是女媧娘娘對於造化法則的理解。


    他努力想要看清這兩枚聖文,但無奈道行淺薄,此為聖人道果,自有天機遮掩,就算是準聖大能來了想要一探究竟也要費上許多心思。


    倘若人人都能隨意窺視聖人道果,那豈非人人皆可成聖?


    玉昆山看了半晌,隻覺得神魂刺痛,卻是一無所獲。


    心下暗歎一聲,貪心不足蛇吞象,機緣講究緣法,還是強求不得。


    他隻得先放棄對聖文的鑽研,轉而觀察起這五色石中的先天五行之氣,以及五氣歸元處那溢出的絲絲縷縷白氣,能夠滋養那五色蓮花,想來必有其玄妙之處。


    如若能參透其中關竅,對於現在的自己也有潑天益處。


    玉昆山再次凝聚心神,用心感悟著先天五行之氣的運轉,赤、金、青、玄、黃五色光輝浮現,相輔相成,相生相克,交融間綻放出一片剔透絢爛的光點。


    “這先天五行之氣看似混亂,實則是沿著一種玄妙繁複的紋路運轉,以相生相克之理相連、演化,最後凝聚出那一股股造化生機,造化之道,當真玄妙……”


    五色石之外,緊閉雙目的玉昆山沒有察覺到,原本絲絲縷縷鑽進他體內的先天五行仿佛受到了某種指引,飄到玉昆山的頭頂,遵循這一種玄之又玄的紋路運轉著,五氣交融之間灑下點點蘊含著驚人生機的乳白色光暈。


    光暈灑在玉昆山的身軀,他的人形開始變得虛幻透明,仿佛隨時都要消散。


    真正顯露出的,卻是一把長三尺六寸,寬七寸二分,暗合天罡地煞之數,晶瑩剔透的玉琵琶。


    玉昆山尚未化形,原本的人形不過是幻術所化,本相仍然是一把玉石琵琶。


    妖類隻有等到修為足夠,渡過了化形天劫,才能夠脫離本體桎梏,重塑先天道體,在妖形和人形之間自由轉換。


    哢嚓哢嚓……


    一陣陣崩裂之聲在洞府之內響起,玉石琵琶的身軀之上出現道道裂痕,灰白的玉屑灑落而下,落在地上,化為絲絲縷縷的濁氣消散於天地之間。


    五色石中的五行精氣不斷衝刷著玉昆山的妖軀。


    此為補天神聖之物,雖無緣補天,但天生的彌補之能卻正好能夠補足玉昆山的後天根腳。


    玉昆山放開身心,任由造化之力改造著身軀。


    灰色玉屑如雪花般飄出體外,玉石琵琶愈發清透,渾身閃耀瑩潤光澤,其後隱隱有金色光輪閃現,這是五色石蘊藏的一絲補天功德也一同融入了玉昆山體內。


    即便隻是一絲,對於此時的他來說也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天道功德玄奧無比,可增強自身氣運福澤,得天地垂青,增強悟性,也可消弭業障,避災延福。


    這不,在功德金輪的照耀之下,玉昆山的琵琶身中道道現出道道烏光血芒。


    這是前身吞食人族所遺留下來的孽債,雖說並非玉昆山造下,但繼承其身份不可能光拿好處而沒有代價的,原身的孽債自然也要由他償還。


    孽債纏身,汙人道心,斷人福源,如果不及時解決,身死道消也不過是時間問題。


    好在如今有了五色石的功德護體,琵琶精成道日短,也沒什麽機會犯下殺孽,些許孽債在功德金光的照耀之下如烈火煮水,蒸發消散。


    錚!


    一聲琴音響起,似天音渺渺,道音茫茫。


    隨著殺孽盡去,造化之氣補足根腳,玉石琵琶妖軀沉屙盡去,逆反先天!


    其軀體瑩潤如明月,絢爛似星辰,端得是美不勝收。隻怕是後世有冠絕天下之名的和氏璧見了它,都得自慚形穢,自比頑石了。


    軒轅墳外,原本萬裏無雲的天空在瞬息間凝聚了一大片烏雲,黑雲翻墨,中心形成一個幽深的旋渦,其中雷聲轟轟,電光閃閃,宛如一隻巨眼自天空俯瞰。


    此為天道劫雲,妖類化形都要經曆這一遭。


    渡得過,則成就無垢道體,隻要走正途養仙氣,道途自是一片坦蕩。


    渡不過,則身死道消,運氣好的留下一絲殘魂還可轉世重修。運氣不好的,灰灰了去,世間再尋不到其痕跡。


    這是玉昆山的化形雷劫,五色石消其業障,助其逆反先天,讓他修為大漲,直接引來了化形劫。


    劫雲轟隆作響,那無意間散發出的威壓讓軒轅墳附近的生物都嚇破了膽。


    一時間虎嘯猿啼,狐鳴鹿呦,山中的動物精怪全都依據本能倉皇逃竄,想要躲開這莫大的危機。


    “來得好!合該有此一遭!”


    若是在之前,要渡過這化形雷劫玉昆山心裏還不是很有底。


    但如今他已然逆反先天,又有功德護體,寶軀圓滿。


    天道無情,天道也至公,不會為難於他。


    隻見軒轅墳中飛出一道五彩霞光向遠處山峰遁去,且不說九尾狐和九頭雉雞還在閉關,況且此處乃軒轅黃帝之墓,玉昆山自然不可能選在這裏渡劫。


    天空中的劫雲並無反應,天之大,雲在天中,任憑你瞬息百裏,又如何能逃出劫雲的範圍之外呢。


    好在玉昆山也沒想著要逃,待到飛到離軒轅墳千裏之外的一座山峰便停了下來。


    此山名喚有金山,因其金氣濃鬱富產礦物而植被生靈稀少,倒是正適合用來渡劫。


    天空之中的劫雷也已經孕育許久,霎時間,風雷交加。


    玉石琵琶寶體瑩潤如玉,身披五彩神光,弦槽處有一功德金輪隱現,蓬勃靈機直衝雲霄。


    天道有感,一道雷劫落下,浩瀚天威之下,此方天地在那一刹仿佛隻餘下蒼茫茫一片白色,再看不見其他事物。


    第一道雷霆劈在身上,打的玉石琵琶一陣晃動,周身光華也黯淡了些許,灰白色的玉屑崩落下來。


    玉石琵琶一陣抖動,嫋嫋琴音音韻悠揚,如雨化春風,潤澤萬物,蘊含蓬勃向上的造化之力。


    伴隨著琴音響起,青光在玉石琵琶身上流轉,將傷勢治愈,雷劫淬煉之下,琵琶顯得愈發晶瑩剔透,不可方物。


    麵對劫雷玉昆山也不抵抗,隻做好防守,全身心感受雷霆之力劈在身上帶來的破壞與改造。


    雷霆之力,蘊含萬物生滅之機,其浩大光明,至剛至陽,擁有無與倫比的破壞力。


    但雷霆起,風雨興,萬物生,所以雷霆也是生機的代表。


    每一道雷霆劈落在化形的妖軀之上,以其浩大光明,至剛至陽之力,消弭煞氣、汙濁,再以雷之生機,助其重塑道軀。


    所以妖類化形劫其實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可怕。


    蓋因野妖蒙昧,不得正法,不修功德,體內法力駁雜,身上孽債重重,怎能扛得住那浩大光明的雷霆偉力,隻得灰灰了去。


    玉昆山得五色石相助,一身法力精純無比,更有補天功德護身,雷劫對他的考驗實在算不上嚴酷。


    玉昆山身處雷劫之中,方才無論如何都無法參悟的兩個造化神文,竟隱隱有變得清晰的跡象,無窮道蘊如滔滔江水翻湧而來。


    玉昆山此刻已經完全沉浸在這玄妙無比的造化之道中,心神仿佛寄於九天之上,慧目大開,上窮碧落下黃泉,觀萬物之生滅,體造化之玄機。


    “轟隆隆”


    雷聲浩大,天空之中電光交織,銀色閃電如一條條大河奔流而下,劈在玉石琵琶身上,玉石琵琶晃動不止,落下玉屑無數,仿佛隨時可能墜落,卻複又青光流轉,修複傷勢,傲然挺立。


    如此反複,已有九次。


    九為極數,當第九道雷劫劈下,刹那間一道驚天靈機衝天而起,將劫雲衝出一個窟窿。


    雲銷雨霽,一道金光自天中垂落,天道至公,渡過了考驗,從此自然是天高海闊。


    有金山此刻已是一片焦土。


    焦土之上,原本懸浮於半空之中的玉石琵琶已經消失不見。


    取而代之的是一名身著月白長衫的道人,隻見其風姿秀雅,麵如冠玉更襯目秀眉清,額間一道金紋平添幾分威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封神之我是玉石琵琶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蝦仁肉包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蝦仁肉包子並收藏封神之我是玉石琵琶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