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歡迎的熱烈場景僅僅持續了十幾分鍾,就在指揮部的指揮下,迅速開始了布防工作。李剛帶領著400名各色戰士,迅速依托路口的拒馬,熟練地展開了防禦隊形,眼神堅定,嚴陣以待。在第十道拒馬之後,2000名勞工開始用廢舊的汽車和木質電線杆,齊心協力地架設投石車。他們喊著口號,汗水濕透了衣衫,卻一刻也不敢停歇。
張偉同樣帶著400名戰士在北口的防禦陣地展開了防禦,2000名勞工在北口同樣緊張地布置起了投石車。而其他所有樓房的房頂和小區入口,也全部架起了固定投石車。一時間,整個晉陽街到處都是忙碌的身影。
兩萬人,顧不上祭奠死去的幾百名戰士,為了保衛自己最後的棲身之所,迅速地行動了起來。整個街道上,到處是像螞蟻般匆匆行進的人群。有人忙著架設投石機,有人在為投石機配備石塊,還有人在給勞工們送水送飯。大家各司其職,忙碌的身影一直持續到深夜,才漸漸消失在夜色之中。
入夜之後,整個街道籠罩著另一番沉重的情景。親人團聚的喜悅固然讓人感到一絲慰藉,但白發人送黑發人的絕望,卻如同一把把利刃,刺痛著每一個人的心,叫人永生難忘。那一聲聲撕心裂肺對逝者的唿喚,在寂靜的夜裏格外清晰,刺激著每一位居民的心髒。也許明天就會迎來喪屍的攻擊,也許明天自己也會成為那些為社區捐軀的一員。整整一夜,淒厲的哭嚎聲都沒有中斷,整個社區居民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
第二天清晨,大家驚奇地發現,一晚上的哭嚎聲並沒有打壓大家的士氣。相反,為了生存,更多的人更早地參加了保衛社區而采取的行動。每一個居民都把自己武裝了起來,一個上午,移動式投石機已經開始大規模的試射了。20名社區居民操作著一台投石車,對著百米之外的目標開始進行射擊訓練。他們的動作或許還不夠熟練,但每一張或者年輕或者滄桑的麵孔上,都帶著一絲戰士才有的堅毅。因為這些男人知道,自己不能把自己的安危僅僅依靠社區的戰士來保衛了。在自己的臂膀之後,還有自己的家人,需要自己的努力來守護。
整個街道沉浸在緊張備戰的氛圍中,為了獲取更多電力支持武器研製,人們把所有太陽能發電板的電力都集中了起來。移動式弩車和單兵弩箭的研製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幾十名鉚工和焊工緊密協作,火花四濺,他們專注地雕琢每一個零件,汗水順著臉頰滑落,滴在滾燙的金屬上瞬間蒸發。這次,社區鐵了心要全民皆兵,打算給每位能戰鬥的居民配發弩弓,這樣戰士們在前方充當肉盾,居民就可以利用一切遠距離武器殺傷喪屍,實實在在地減輕戰士們的壓力。
三大巨頭白廠長、李慶和劉勇馬不停蹄地直接前往三針社區建立了指揮部。兩大隊長也積極在街道兩頭展開部署,400名戰士被分為兩隊,輪流守衛街道的入口。戰士們身姿挺拔,眼神警惕,緊緊盯著街道的每一處動靜。100架移動投石機也被巧妙地布置在了最有利的地形,蓄勢待發,準備隨時投入戰鬥。
六個居民聚居區大門更是被層層布防。第一層,直徑50米的汽車緊密排列成大陣,像一道堅固的鋼鐵防線;第二層,是30米長、2米寬的地刺地帶,尖銳的地刺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第三層,寬5米、深5米的防禦溝橫亙眼前,溝底布滿尖刺;第四層,是加高加厚的城牆,100名顏色戰士在每個小區城牆上日夜巡邏,風雨無阻;第五層,每個小區大門裏安置著二十部投石機,每座樓頂上也都有固定投石機;第六層,是高聳的空中堡壘,俯瞰著整個社區。
第三天,少量喪屍襲擊了街道的西口,這證明第二道防線確實已被喪屍突破,喪屍群隨時可能從社區四麵八方湧來。幾百隻喪屍張牙舞爪地撲來,在張衛隊長的頑強阻擊下,結合初露鋒芒的弩箭的聯合圍剿,很快就被全殲。這場戰鬥中,投石車因喪屍數量太少且精度太差,無法發揮作用,畢竟冒險射出的石塊很容易誤傷自己的防線。
第五天,好消息終於傳來,魏俊傑和三名高級戰士康複了。魏俊傑因禍得福,十幾天與高級喪屍的肉搏,讓這位原先的紅色戰士成長為一名——白色戰士,三名撤退迴來時的紅色戰士也進階為灰色戰士,整個社區的肉搏戰能力得到了巨大提升,甚至超越了巔峰時期的太行小區。
可下午,兩名藍色戰士突然發病暴斃,不久後變成帶甲速屍在社區瘋狂暴走,所到之處一片混亂,造成了巨大的傷害。七十多名居民被殘忍殺死,121人受傷。因為這次事件,指揮部緊急命令所有受傷人員必須前往南光社區對麵的城區裏麵進行隔離治療,以防顏色戰士病發暴走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
這件突發事件,給社區上空蒙上了一層無法磨滅的陰霾。從此之後,普通居民像防喪屍一般,警惕地防著所有的顏色戰士。兩百多名居民的死傷,僅僅是兩名顏色戰士的暴走引起的,對一般居民來說,顏色戰士甚至成了洪水猛獸,令人不寒而栗。
就在這天晚上,崔文結昏倒在指揮顏色戰士布防的位置上。一陣難言的劇痛如洶湧的潮水般襲擊了綠色戰士的左肩,劇痛襲來,他眼前一黑,直接昏了過去。顏色戰士們頓時嚇壞了,手忙腳亂地立刻報告了指揮部,隨後小心翼翼地將肩膀滲出黑色血液的綠色戰士送迴了家。
崔文結知道自己發病了,這次發病極其猛烈。迴到家,傷口的疼痛剛剛有一點緩和的跡象時,他便顫抖著雙手,把自己珍藏的最後一點藥品拿了出來。板藍根、清開靈、紫雪散、參麥飲、牛黃安宮丸,一種接一種地吃了進去。但是這次發病自己卻沒有發燒,隻是鑽心的疼痛不時地從傷口傳來。
張偉同樣帶著400名戰士在北口的防禦陣地展開了防禦,2000名勞工在北口同樣緊張地布置起了投石車。而其他所有樓房的房頂和小區入口,也全部架起了固定投石車。一時間,整個晉陽街到處都是忙碌的身影。
兩萬人,顧不上祭奠死去的幾百名戰士,為了保衛自己最後的棲身之所,迅速地行動了起來。整個街道上,到處是像螞蟻般匆匆行進的人群。有人忙著架設投石機,有人在為投石機配備石塊,還有人在給勞工們送水送飯。大家各司其職,忙碌的身影一直持續到深夜,才漸漸消失在夜色之中。
入夜之後,整個街道籠罩著另一番沉重的情景。親人團聚的喜悅固然讓人感到一絲慰藉,但白發人送黑發人的絕望,卻如同一把把利刃,刺痛著每一個人的心,叫人永生難忘。那一聲聲撕心裂肺對逝者的唿喚,在寂靜的夜裏格外清晰,刺激著每一位居民的心髒。也許明天就會迎來喪屍的攻擊,也許明天自己也會成為那些為社區捐軀的一員。整整一夜,淒厲的哭嚎聲都沒有中斷,整個社區居民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
第二天清晨,大家驚奇地發現,一晚上的哭嚎聲並沒有打壓大家的士氣。相反,為了生存,更多的人更早地參加了保衛社區而采取的行動。每一個居民都把自己武裝了起來,一個上午,移動式投石機已經開始大規模的試射了。20名社區居民操作著一台投石車,對著百米之外的目標開始進行射擊訓練。他們的動作或許還不夠熟練,但每一張或者年輕或者滄桑的麵孔上,都帶著一絲戰士才有的堅毅。因為這些男人知道,自己不能把自己的安危僅僅依靠社區的戰士來保衛了。在自己的臂膀之後,還有自己的家人,需要自己的努力來守護。
整個街道沉浸在緊張備戰的氛圍中,為了獲取更多電力支持武器研製,人們把所有太陽能發電板的電力都集中了起來。移動式弩車和單兵弩箭的研製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幾十名鉚工和焊工緊密協作,火花四濺,他們專注地雕琢每一個零件,汗水順著臉頰滑落,滴在滾燙的金屬上瞬間蒸發。這次,社區鐵了心要全民皆兵,打算給每位能戰鬥的居民配發弩弓,這樣戰士們在前方充當肉盾,居民就可以利用一切遠距離武器殺傷喪屍,實實在在地減輕戰士們的壓力。
三大巨頭白廠長、李慶和劉勇馬不停蹄地直接前往三針社區建立了指揮部。兩大隊長也積極在街道兩頭展開部署,400名戰士被分為兩隊,輪流守衛街道的入口。戰士們身姿挺拔,眼神警惕,緊緊盯著街道的每一處動靜。100架移動投石機也被巧妙地布置在了最有利的地形,蓄勢待發,準備隨時投入戰鬥。
六個居民聚居區大門更是被層層布防。第一層,直徑50米的汽車緊密排列成大陣,像一道堅固的鋼鐵防線;第二層,是30米長、2米寬的地刺地帶,尖銳的地刺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第三層,寬5米、深5米的防禦溝橫亙眼前,溝底布滿尖刺;第四層,是加高加厚的城牆,100名顏色戰士在每個小區城牆上日夜巡邏,風雨無阻;第五層,每個小區大門裏安置著二十部投石機,每座樓頂上也都有固定投石機;第六層,是高聳的空中堡壘,俯瞰著整個社區。
第三天,少量喪屍襲擊了街道的西口,這證明第二道防線確實已被喪屍突破,喪屍群隨時可能從社區四麵八方湧來。幾百隻喪屍張牙舞爪地撲來,在張衛隊長的頑強阻擊下,結合初露鋒芒的弩箭的聯合圍剿,很快就被全殲。這場戰鬥中,投石車因喪屍數量太少且精度太差,無法發揮作用,畢竟冒險射出的石塊很容易誤傷自己的防線。
第五天,好消息終於傳來,魏俊傑和三名高級戰士康複了。魏俊傑因禍得福,十幾天與高級喪屍的肉搏,讓這位原先的紅色戰士成長為一名——白色戰士,三名撤退迴來時的紅色戰士也進階為灰色戰士,整個社區的肉搏戰能力得到了巨大提升,甚至超越了巔峰時期的太行小區。
可下午,兩名藍色戰士突然發病暴斃,不久後變成帶甲速屍在社區瘋狂暴走,所到之處一片混亂,造成了巨大的傷害。七十多名居民被殘忍殺死,121人受傷。因為這次事件,指揮部緊急命令所有受傷人員必須前往南光社區對麵的城區裏麵進行隔離治療,以防顏色戰士病發暴走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
這件突發事件,給社區上空蒙上了一層無法磨滅的陰霾。從此之後,普通居民像防喪屍一般,警惕地防著所有的顏色戰士。兩百多名居民的死傷,僅僅是兩名顏色戰士的暴走引起的,對一般居民來說,顏色戰士甚至成了洪水猛獸,令人不寒而栗。
就在這天晚上,崔文結昏倒在指揮顏色戰士布防的位置上。一陣難言的劇痛如洶湧的潮水般襲擊了綠色戰士的左肩,劇痛襲來,他眼前一黑,直接昏了過去。顏色戰士們頓時嚇壞了,手忙腳亂地立刻報告了指揮部,隨後小心翼翼地將肩膀滲出黑色血液的綠色戰士送迴了家。
崔文結知道自己發病了,這次發病極其猛烈。迴到家,傷口的疼痛剛剛有一點緩和的跡象時,他便顫抖著雙手,把自己珍藏的最後一點藥品拿了出來。板藍根、清開靈、紫雪散、參麥飲、牛黃安宮丸,一種接一種地吃了進去。但是這次發病自己卻沒有發燒,隻是鑽心的疼痛不時地從傷口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