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時分,189旅副旅長黃四狗率領先頭部隊抵達武陽縣城。此地原由友軍某營駐守,這支曾擁有五百餘人的隊伍,曆經數場惡戰,如今僅存不到三百殘兵。189旅的到來,恰似久旱逢甘霖——意味著他們終於能夠撤離前線歸建。少校營長董貴全肩頭緊繃的弦終於鬆了下來,這段日子他獨自支撐著漫長戰線,兵力捉襟見肘的困境終於迎來轉機。


    作為知曉曆史脈絡的穿越者,楊峰心中清楚:若按原本軌跡,這個營將在後續戰鬥中全軍覆沒。而如今,因自己的介入,這些戰士暫時躲過了命運的屠刀。隻是曆史長河滔滔,後續的變數,早已超出個人所能掌控的範疇。


    董貴全整肅軍裝,腳跟並攏發出鏗鏘聲響,抬手行軍禮時目光灼灼:\"報告長官!我部防務已清點完畢,請您在交接單上簽字確認!\"黃四狗身著筆挺的上校軍裝,指尖接過泛黃的交接單,鋼筆劃過紙麵留下蒼勁字跡,語氣豪邁:\"放心吧老弟!這兒交給我們,你們隻管安心歸建!\"


    得到應允後,董貴全再次行禮,旋即轉身振臂高唿:\"開步——走!\"士兵們邁著淩亂步伐撤離,褪色的軍裝補丁摞補丁,與裝備精良、製服筆挺的189旅形成鮮明對比。望著這支雜牌軍遠去的背影,黃四狗轉頭吩咐潘粵明:\"即刻接手縣城防務,搭建司令部,做好迎接司令的準備。\"


    待潘粵明領命而去,黃四狗並未急著前往司令部。曆經戰火淬煉,他早已褪去初入軍旅的青澀,此刻反而沿著斑駁的城牆緩步巡查,目光如炬地審視著這座即將成為戰場前沿的縣城。


    武陽城內本就人煙稀疏,城頭飄揚的青天白日旗換來又換去,百姓們見慣了國軍隊伍來來往往,對這次換防倒也不覺意外。隻是當荷槍實彈的士兵列隊穿行街巷時,臨街店鋪的門板仍被匆匆闔上,挑著貨擔的小販佝僂著背疾步而走——這些年兵荒馬亂,誰都怕碰上個軍紀敗壞的隊伍,好好的日子又要被攪得稀爛。


    出乎意料的是,新來的士兵步伐整齊如刀切,遇見駐足觀望的百姓還會點頭致意。潘記酒樓的雕花窗欞後,掌櫃潘有福正隔著油漬斑駁的玻璃打量這支隊伍。見士兵們腰間嶄新的槍套泛著油光,鋥亮的鋼盔在日光下晃眼,他忍不住咂舌:\"嘖嘖,瞧瞧這行頭!比先前那幫穿灰布衫的精神多了。\"


    賬房先生王四推了推玳瑁眼鏡,賬本上的算珠撥得劈啪響:\"但願是支仁義之師。上月城東米鋪被潰兵搶了,到現在門板還沒修好...\"話音未落,潘有福已抓起酒壇往粗瓷碗裏斟酒,渾濁的黃酒泛起細小泡沫:\"能搶啥喲?這年頭連高粱酒都得摻水賣,院裏的老母雞早燉來待客了。\"


    正午時分,烈日高懸,炙烤著舞陽城頭。三團團長潘粵明與新任參謀長楊國梁並肩立於滾燙的城磚之上,俯瞰著城內寥寥無幾、神色匆匆的行人,以及街道上往來巡邏的士兵。青磚牆上滿是彈痕,空氣中彌漫著緊張壓抑的氣息。


    “楊參謀長,這城防部署還需……”潘粵明話未說完,楊國梁抬手打斷。這位 28 歲的年輕軍官目光如炬,眼神中透著堅定與自信:“團長放心!四門布防我已規劃妥當,重機槍位設在城角製高點,暗哨每隔百步設崗。”他抬手緊了緊鋼盔,軍裝上的少校肩章在日光下微微閃爍,“您先去司令部籌備相關事宜,這裏有我盯著。”


    潘粵明拍了拍楊國梁的肩膀。眼前這個楊家子弟,雖論輩分是楊峰的侄孫,但早已不是當年直屬營裏那個毛頭連長。從軍校畢業到在戰場上摸爬滾打,他對作戰地圖的推演精準細致,排兵布陣更是深得楊峰真傳。


    吉普車碾過被曬得發軟的路麵,駛入由學校改建的臨時軍營。殘破的“修身齊家”匾額斜掛在大門上,幾間教室的玻璃早已破碎,牆角堆積的瓦礫間還散落著褪色的課本。潘粵明皺著眉跳下車,對著身後的警衛連大聲命令道:“立刻清理場地!把後勤物資安置到東側教室,再派人去找些石灰來消毒!”


    潘粵明望著滿目瘡痍的校舍,眉頭緊鎖,轉頭對身旁的王參謀沉聲道:“把最東側那兩間教室優先清理出來,讓後勤抓緊修窗補漏,司令的車最遲黃昏就到。司令部臨時就設在此處,再騰出四間屋子,務必打掃幹淨,給隨行人員安置床鋪。”他的目光掃過牆麵上斑駁的彈孔,語氣不自覺加重,“動作快些,別讓長官們見了笑話。”


    王參謀立正敬禮,應了聲“是”,便帶著士兵們匆匆散開。鐵鍬鏟動瓦礫的聲響、搬動桌椅的碰撞聲在空蕩的校園裏迴蕩。潘粵明獨自立在原地,正午的陽光透過殘缺的窗框斜斜灑落,在地麵投下交錯的光影。


    恍惚間,他仿佛又看見自己的搭檔參謀長。楊鵬倚在門框上,叼著自製卷煙,笑罵著指揮士兵搭建工事的模樣。那個總愛把“打完這仗就迴川”掛在嘴邊的老搭檔,永遠停在了三十出頭的年紀。想到楊鵬遺孀抱著繈褓中孩子的哭喊聲,潘粵明喉頭發緊,抬手揉了揉酸澀的眼眶。


    兩個小時後,黃四狗帶著警衛歸來,眼前煥然一新的司令部令人眼前一亮。墨綠色幕布平整鋪展在長桌上,參謀人員將作戰地圖精準懸掛於牆,一切井然有序。黃四狗欣慰一笑,如今的189旅早已褪去草台班子的青澀模樣。陸軍大學輸送的新銳參謀,曆經戰火淬煉,將各項事務打理得滴水不漏。


    隻是這份從容背後,藏著難以言說的悵然。昔日並肩的戰友所剩無幾,劉黑子犧牲的畫麵不時在腦海浮現。活著時兩人總愛拌嘴抬杠,如今那人爽朗的笑聲不再,黃四狗心裏空落落的,好不適應。


    正思緒翻湧間,潘粵明快步而入,聲音洪亮:\"黃副旅長,所有布置就緒!後勤正在準備飯菜,司令他們何時抵達?\"黃四狗指了指桌上的步話機:\"剛聯係過,還得一個多小時。他們帶著步兵行進,速度慢些。\"他目光掃過地圖,指尖輕點,\"這縣城容納有限,除司令部人員,二團就部署到下柳鎮,既便於接應又能分散兵力。\"


    潘粵明點頭領命。此刻的189旅,下轄兩個步兵團與旅直屬營,編製齊整、部署周密,在歲月與戰火的雙重磨礪下,終成一支不可小覷的勁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日峰火之鐵血川軍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炸香芋絲的姬瑤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炸香芋絲的姬瑤花並收藏抗日峰火之鐵血川軍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