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喜迎新機


    陳映舉起酒杯:“為《亂世浮萍》,為我們的明月,幹杯!”


    三人碰杯暢飲,享受著這難得的歡樂時刻。風雨過後,終於迎來了些許陽光。


    第二天,陳映在辦公室收到了一位意外的訪客——趙總親自前來拜訪。


    “趙總,真是稀客,”陳映親自倒茶招待,“有什麽風把您吹來了?”


    趙總直入主題:“陳總監,我是帶著一個提議來的。鑒於《亂世浮萍》的成功和即將開機的《烽火佳人》,我想探討一下深度合作的可能。”


    “深度合作?”陳映好奇地問。


    “是的,”趙總解釋道,“不再局限於單個項目,而是建立長期戰略聯盟。天光提供發行渠道和資金支持,黎氏負責內容創作和藝人培養。雙方優勢互補,共同開拓市場。”


    這個提議出人意料卻又合情合理。天光影業在發行和市場營銷方麵確實首屈一指,而黎氏的藝術創作和人才培養同樣有口皆碑。兩家公司合作,將形成完整的產業鏈。


    “具體合作模式您有什麽想法?”陳映謹慎地問。


    趙總拿出一份企劃書:“初步構想是成立合資公司,專注於精品電影的製作和發行。雙方各出資50%,共同決策,但在具體分工上保持獨立操作。”


    陳映快速瀏覽企劃書,發現這確實是一個經過深思熟慮的方案。它不僅考慮了商業利益,也尊重了雙方的藝術追求和企業文化。


    “這個提議很有吸引力,”她坦誠地說,“但我需要時間與董事會和核心團隊討論。畢竟,這將是一個重大的戰略決策。”


    “當然,”趙總理解地點頭,“這不是一時衝動的想法,而是我們經過長期觀察後的深思熟慮。請陳總監認真考慮,我相信這將是雙贏的合作。”


    送走趙總後,陳映立即召集了程硯之、李秋芸和財務總監張明,討論這個意外的提議。


    “坦率地說,這個提議來得正是時候,”張明分析道,“我們正需要穩定的發行渠道和資金支持。天光在這兩方麵的實力毋庸置疑。”


    李秋芸則從藝術角度考量:“關鍵是我們能否保持創作自主權。如果變成純商業導向,可能會影響內容質量。”


    “企劃書中明確保證了創作自主權,”陳映指出,“而且趙總一向尊重藝術創作,這點我們有目共睹。”


    程硯之沉思片刻:“我認為值得一試。當然,具體條款需要仔細協商,確保雙方利益平衡。但從戰略角度看,這種聯盟能大大加快我們的恢複和發展。”


    經過深入討論,四人一致認為這是一個不容錯過的機會。陳映決定在進一步完善細節後,向董事會提出正式建議。


    接下來的日子裏,除了推進與天光的合作,陳映還著手調整公司的內部架構,使之更加符合新的發展方向。


    首先是成立專門的內容研發部門,由程硯之牽頭,負責挖掘和開發優質ip,為未來提供源源不斷的內容儲備。


    “不能隻依靠現有資源,”陳映在會議上強調,“我們需要前瞻性地布局,為三五年後的發展打好基礎。”


    其次是重組演員經紀部門,由李秋芸親自監督,建立更加規範和專業的藝人管理體係。


    “演員是我們最寶貴的資產,”李秋芸說,“我們不僅要發掘他們的才華,還要幫助他們規劃長期的職業發展。”


    最後是拓展海外市場。陳映敏銳地意識到,國際化是未來的必然趨勢。


    “我們不能僅限於國內市場,”她在戰略會議上說,“亞洲、歐洲甚至好萊塢,都應該是我們的目標。《亂世浮萍》已經證明我們的作品有這個潛力。”


    為此,她專門設立了國際合作部,負責尋找跨國合作機會,推動黎氏影視作品走向世界。


    這一係列改革和創新,為黎氏注入了新的活力。員工們看到了公司的決心和遠見,工作熱情空前高漲。


    與此同時,學院擴建工程正式啟動。建築設計圖紙已經完成,施工隊伍進場準備。按照計劃,新校區將包括一個300座的小型劇場、十間專業實訓室、一個現代化錄音棚和若幹教學樓,足以容納比現在多一倍的學生。


    “這將是上海最先進的藝術培訓基地,”馮教授自豪地向來訪的記者介紹,“我們不僅教授理論知識,更注重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的培養。”


    媒體對此給予了高度關注,多家報紙和雜誌都做了專題報道。黎氏學院的聲譽不減反增,新學期的申請人數創下曆史新高。


    一切似乎都朝著最好的方向發展。然而,就在表麵繁榮的背後,陳映始終保持著一分警惕。周局長的警告言猶在耳:“殘餘勢力仍在活動,可能隨時卷土重來。”


    為了防患於未然,她秘密加強了公司和學院的安保措施,同時保持與周局長的定期聯係,隨時了解案件的最新進展。


    “不能掉以輕心,”她對核心團隊強調,“我們必須做好應對各種突發情況的準備。”


    這種謹慎並非多餘。一個月後,周局長緊急約見陳映,帶來了一個不安的消息:


    “我們在一次例行調查中,發現了關於黎氏的一份秘密報告。報告詳細分析了公司的重建計劃和未來戰略,顯然是內部人員泄露的。”


    “內部人員?”陳映警覺起來,“我們已經清理了所有已知的內鬼。”


    “看來還有漏網之魚,”周局長嚴肅地說,“而且級別不低,能夠接觸到核心決策。”


    這個消息如同一盆冷水,澆在了陳映的頭上。她以為風暴已經過去,沒想到危險仍然潛伏在身邊。


    “我需要更多細節,”她冷靜地說,“報告具體內容,可能的泄密渠道,以及……是誰在收集這些信息?”


    周局長搖頭:“具體內容我們隻截獲了一部分,但足以證明泄密的嚴重性。至於幕後黑手,我們有一些線索,但還不確定。”


    他遞給陳映一份名單:“這是幾個最可能的嫌疑人,都是近期與可疑人物有接觸的黎氏員工。”


    陳映仔細查看名單,心情越發沉重。其中幾個名字令她特別意外——這些都是她一直信任的人。


    “我會秘密調查,”她最終說,“但不能打草驚蛇。如果真有內鬼,我們需要找出他背後的勢力。”


    周局長讚同這種謹慎的做法:“注意安全。對方既然敢滲透到這個程度,說明他們的計劃遠未結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成影後後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笙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笙玥並收藏穿成影後後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