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到公司,陳映立即著手組建團隊。梅伯已經答應擔任表演指導,接下來最關鍵的就是找到合適的統籌。
“林小姐來了。”林伯在門口輕聲通報。
林雙雙走進辦公室,神色間帶著幾分疲憊。這段時間因為與江維德的矛盾,她確實過得不太容易。
“這是新項目的企劃案。”陳映將文件遞給她,“我想請你來做統籌。”
林雙雙快速瀏覽了一遍:“家庭劇?投資不大,但題材接地氣。隻是……”她抬頭看向陳映,“江維德那邊……”
“正因為如此。”陳映笑道,“這個項目完全獨立運作,不會和他有任何交集。而且有梅伯坐鎮,他也不好說什麽。”
聽到梅伯的名字,林雙雙眼前一亮:“梅伯也加入了?”
“是啊。”陳映適時遞上一杯茶,“說起來,我記得你以前在統籌方麵很有自己的想法?那套現代化的管理方法,不如在這個項目上試試?”
林雙雙臉上終於露出久違的笑容:“你還記得啊。其實我一直在完善那套方法,隻是之前……”她搖搖頭,沒有繼續說下去。
“這次機會難得。”陳映說道,“項目雖小,但正適合嚐試新方法。梅伯那邊肯定也有很多寶貴經驗,可以結合起來。”
“好,我接了。”林雙雙的眼中重新燃起鬥誌,“不過我有個條件。”
“什麽條件?”
“我想把我之前帶過的幾個助手也調來。”林雙雙說道,“他們都很可靠,而且熟悉我的工作方式。”
陳映點頭:“沒問題。正好我也需要擴充團隊。”她打開抽屜,取出一份名單,“這些都是我這段時間物色的人選,你看看有沒有合適的。”
林雙雙接過名單仔細查看:“化妝師王芳、道具師老李、攝影師小張……”她眼前一亮,“這些都是圈內的老手啊。”
“都是些被埋沒的人才。”陳映意味深長地說,“現在的電影圈,很多好手都被排擠到了邊緣。”
林雙雙明白了她的用意:“你這是要……”
“廣納賢才。”陳映站起身,走到窗前,“眼下的局勢你也看到了,日本人正在滲透整個影壇。我們要想立足,就必須有自己的班底。”
正說著,黎明月走了進來:“陳姨,我看完劇本了。小玉這個角色……”
“等等。”林雙雙突然打斷道,“我有個想法。與其按部就班地拍,不如試試新方法。讓演員先體驗生活,再進組拍攝。”
陳映眼前一亮:“你是說……”
“對,先讓明月去普通人家住幾天,體驗那種真實的家庭氛圍。”林雙雙越說越興奮,“我以前就想這麽試,隻是一直沒機會。”
黎明月也來了興趣:“這樣能更好地理解角色。”
“不止如此。”陳映若有所思,“整個劇組都可以嚐試新的工作方式。以前都是導演一個人說了算,現在我們可以建立一個更民主的創作環境。”
林雙雙點點頭:“我正有一套團隊管理的方案,可以在這個項目上試試。”她從包裏取出一疊資料,“這是我這些年研究的心得。”
陳映翻看著資料,發現林雙雙不僅在人員調配上有獨到見解,在預算控製和進度把控方麵也很有一套。
“好,就按你說的辦。”她做出決定,“這個項目,就當是我們的試驗田。”
“首先要建立一個完整的管理體係。”林雙雙鋪開一張圖紙,上麵畫著詳細的組織架構,“以前都是一盤散沙,現在我們要把每個部門的職責都明確下來。”
陳映和黎明月湊近看去。這份架構圖分工明確,既保持了傳統劇組的基本框架,又加入了許多創新元素。
“這裏設立了劇本研發小組。”林雙雙指著圖上的一個版塊,“我們不能隻依賴一個編劇,而是讓多人集思廣益。梅伯的經驗可以在這裏發揮作用。”
“還有演員培訓這塊。”她繼續介紹,“除了梅伯的表演指導,我們還可以請些老藝人來做專項培訓。比如京劇身段、普通話發音這些。”
陳映聽得連連點頭。這些想法都很超前,但正是電影行業所需要的。
“最重要的是這個。”林雙雙指著圖紙中央,“每周例會製度。所有部門主管定期碰頭,互通信息,解決問題。這樣可以避免以前那種各自為政的狀況。”
“我補充一點。”陳映說道,“可以設立一個劇組日報,記錄每天的進展和問題。這樣既能及時發現隱患,又留下珍貴的經驗。”
黎明月也提出建議:“能不能給每個演員都配個小本子?記錄每天的心得和進步。”
就在三人熱烈討論時,林伯在門口輕咳一聲:“梅伯來了。”
梅伯走進來,看見滿桌的圖紙,笑道:“年輕人就是有想法。不過……”她拿起一張圖紙,“光有製度還不夠,關鍵是人心。”
“梅伯說得對。”陳映深有感觸,“再好的製度也需要人來執行。所以我們挑選團隊成員時,不僅要看能力,更要看品性。”
梅伯滿意地點點頭:“我看了你列的名單,都是些有實力卻被排擠的老手。這些人吃過苦,更懂得珍惜機會。”
“而且都不是那種阿諛奉承的性子。”林雙雙補充道,“像王芳,就因為不願意巴結某些導演,這些年一直被雪藏。”
陳映想起什麽:“說到這個,我準備設立一個獎懲製度。不是按資排輩,而是真正靠貢獻說話。”
“具體怎麽操作?”黎明月好奇地問。
林雙雙眼前一亮:“我有個想法。可以設立‘月度之星’,從各個部門選出表現最好的人。獎勵既包括物質,也包括在未來項目中的優先選用權。”
“這個好。”梅伯讚同,“但也要防止人浮於事。我建議設立一個考核標準,要求每個部門都有詳細的工作記錄。”
正說著,林伯送來一份報告:“夫人,王芳他們都同意加入,還有幾個以前在南洋電影公司工作過的老人也表示有意向。”
南洋?陳映和梅伯對視一眼。這倒是個意外收獲,說不定能從這些人口中打聽到一些往事。
“好,那就這麽定了。”陳映做出決定,“從明天開始,我們就按新的管理模式運作。第一件事,就是給每個部門配發工作手冊。”
梅伯站起身:“我先迴去準備教學大綱。對了……”她意味深長地看了陳映一眼,“有些老經驗,或許能幫你解開一些疑惑。”
“林小姐來了。”林伯在門口輕聲通報。
林雙雙走進辦公室,神色間帶著幾分疲憊。這段時間因為與江維德的矛盾,她確實過得不太容易。
“這是新項目的企劃案。”陳映將文件遞給她,“我想請你來做統籌。”
林雙雙快速瀏覽了一遍:“家庭劇?投資不大,但題材接地氣。隻是……”她抬頭看向陳映,“江維德那邊……”
“正因為如此。”陳映笑道,“這個項目完全獨立運作,不會和他有任何交集。而且有梅伯坐鎮,他也不好說什麽。”
聽到梅伯的名字,林雙雙眼前一亮:“梅伯也加入了?”
“是啊。”陳映適時遞上一杯茶,“說起來,我記得你以前在統籌方麵很有自己的想法?那套現代化的管理方法,不如在這個項目上試試?”
林雙雙臉上終於露出久違的笑容:“你還記得啊。其實我一直在完善那套方法,隻是之前……”她搖搖頭,沒有繼續說下去。
“這次機會難得。”陳映說道,“項目雖小,但正適合嚐試新方法。梅伯那邊肯定也有很多寶貴經驗,可以結合起來。”
“好,我接了。”林雙雙的眼中重新燃起鬥誌,“不過我有個條件。”
“什麽條件?”
“我想把我之前帶過的幾個助手也調來。”林雙雙說道,“他們都很可靠,而且熟悉我的工作方式。”
陳映點頭:“沒問題。正好我也需要擴充團隊。”她打開抽屜,取出一份名單,“這些都是我這段時間物色的人選,你看看有沒有合適的。”
林雙雙接過名單仔細查看:“化妝師王芳、道具師老李、攝影師小張……”她眼前一亮,“這些都是圈內的老手啊。”
“都是些被埋沒的人才。”陳映意味深長地說,“現在的電影圈,很多好手都被排擠到了邊緣。”
林雙雙明白了她的用意:“你這是要……”
“廣納賢才。”陳映站起身,走到窗前,“眼下的局勢你也看到了,日本人正在滲透整個影壇。我們要想立足,就必須有自己的班底。”
正說著,黎明月走了進來:“陳姨,我看完劇本了。小玉這個角色……”
“等等。”林雙雙突然打斷道,“我有個想法。與其按部就班地拍,不如試試新方法。讓演員先體驗生活,再進組拍攝。”
陳映眼前一亮:“你是說……”
“對,先讓明月去普通人家住幾天,體驗那種真實的家庭氛圍。”林雙雙越說越興奮,“我以前就想這麽試,隻是一直沒機會。”
黎明月也來了興趣:“這樣能更好地理解角色。”
“不止如此。”陳映若有所思,“整個劇組都可以嚐試新的工作方式。以前都是導演一個人說了算,現在我們可以建立一個更民主的創作環境。”
林雙雙點點頭:“我正有一套團隊管理的方案,可以在這個項目上試試。”她從包裏取出一疊資料,“這是我這些年研究的心得。”
陳映翻看著資料,發現林雙雙不僅在人員調配上有獨到見解,在預算控製和進度把控方麵也很有一套。
“好,就按你說的辦。”她做出決定,“這個項目,就當是我們的試驗田。”
“首先要建立一個完整的管理體係。”林雙雙鋪開一張圖紙,上麵畫著詳細的組織架構,“以前都是一盤散沙,現在我們要把每個部門的職責都明確下來。”
陳映和黎明月湊近看去。這份架構圖分工明確,既保持了傳統劇組的基本框架,又加入了許多創新元素。
“這裏設立了劇本研發小組。”林雙雙指著圖上的一個版塊,“我們不能隻依賴一個編劇,而是讓多人集思廣益。梅伯的經驗可以在這裏發揮作用。”
“還有演員培訓這塊。”她繼續介紹,“除了梅伯的表演指導,我們還可以請些老藝人來做專項培訓。比如京劇身段、普通話發音這些。”
陳映聽得連連點頭。這些想法都很超前,但正是電影行業所需要的。
“最重要的是這個。”林雙雙指著圖紙中央,“每周例會製度。所有部門主管定期碰頭,互通信息,解決問題。這樣可以避免以前那種各自為政的狀況。”
“我補充一點。”陳映說道,“可以設立一個劇組日報,記錄每天的進展和問題。這樣既能及時發現隱患,又留下珍貴的經驗。”
黎明月也提出建議:“能不能給每個演員都配個小本子?記錄每天的心得和進步。”
就在三人熱烈討論時,林伯在門口輕咳一聲:“梅伯來了。”
梅伯走進來,看見滿桌的圖紙,笑道:“年輕人就是有想法。不過……”她拿起一張圖紙,“光有製度還不夠,關鍵是人心。”
“梅伯說得對。”陳映深有感觸,“再好的製度也需要人來執行。所以我們挑選團隊成員時,不僅要看能力,更要看品性。”
梅伯滿意地點點頭:“我看了你列的名單,都是些有實力卻被排擠的老手。這些人吃過苦,更懂得珍惜機會。”
“而且都不是那種阿諛奉承的性子。”林雙雙補充道,“像王芳,就因為不願意巴結某些導演,這些年一直被雪藏。”
陳映想起什麽:“說到這個,我準備設立一個獎懲製度。不是按資排輩,而是真正靠貢獻說話。”
“具體怎麽操作?”黎明月好奇地問。
林雙雙眼前一亮:“我有個想法。可以設立‘月度之星’,從各個部門選出表現最好的人。獎勵既包括物質,也包括在未來項目中的優先選用權。”
“這個好。”梅伯讚同,“但也要防止人浮於事。我建議設立一個考核標準,要求每個部門都有詳細的工作記錄。”
正說著,林伯送來一份報告:“夫人,王芳他們都同意加入,還有幾個以前在南洋電影公司工作過的老人也表示有意向。”
南洋?陳映和梅伯對視一眼。這倒是個意外收獲,說不定能從這些人口中打聽到一些往事。
“好,那就這麽定了。”陳映做出決定,“從明天開始,我們就按新的管理模式運作。第一件事,就是給每個部門配發工作手冊。”
梅伯站起身:“我先迴去準備教學大綱。對了……”她意味深長地看了陳映一眼,“有些老經驗,或許能幫你解開一些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