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眾官陸續趕到之時,高泰景命人清點人數,居然連平日的一半都不到,許多官員都閉門不出。
前來上朝之人或是早已投靠了高家成為其爪牙。或是懾於高泰景的淫威不敢不來。
就在這時,當朝太監戰戰兢兢地走上前,展開手中的詔書,宣讀起來:“今順應天命,擁高升泰為新帝,改國號為大中……”
伴隨著宣讀聲緩緩落下,範驊以及數名高家親信率先站了出來,身後緊跟著一眾官員。
眾人屈膝跪地,恭敬地向著高升泰參拜,齊聲高唿萬歲。
然而就在一片萬歲聲之中,楊太傅等五位年事頗高的老臣卻突兀地站在原地,拒不施行跪拜之禮。
範驊見狀,眉頭微皺,麵露怒色,高聲喝問道:“如今新帝已然登基,諸位為何不肯下跪參拜?難道你們想要違抗皇命不成?”
楊太傅聽聞此言,瞪大雙眼,須發怒張,怒不可遏地吼道:“當今聖上宅心仁厚、心懷百姓、秉性純良,從未有過任何失德之舉。倒是你們高家,專權弄勢猶嫌不夠,竟敢趁陛下外出遊曆之機篡奪皇位,擅自稱帝!”
“爾等這般行徑簡直就是大逆不道!還妄圖逼迫我們向你們卑躬屈膝,行這跪拜大禮,真是癡人說夢!”
高泰景聽到楊太傅這番言辭犀利的斥責,便要命身旁的武士將這幾個不知天高地厚的老家夥強行拖拽下去嚴懲一番。
範驊深知楊太傅等人在朝廷中的地位舉足輕重,且頗具威望,如果此時貿然對他們動手,恐怕會引起軒然大波。
於是他連忙伸手攔住高泰景,對著楊太傅等老臣溫言勸解道:“諸位大人,請息怒。並非我們不願恭迎陛下迴宮,實在是因為陛下不幸遭逢奸佞小人毒手,已經被那叛賊朱丹臣與華赫艮謀害身亡了。”
“如今大理國皇室後繼無人。在此危急存亡之際,也唯有像當今陛下這樣德高望重之人挺身而出,方能穩定朝局,主持大政。”他說話間對著龍椅上的高升泰連連鞠躬。
楊太傅滿臉怒容,指著範驊和高泰景,冷冷地說道:“範司馬!你造謠陛下身亡,這可是誅九族之罪!你們可不要認為老夫對此事一無所知!那朱丹臣向來對大理國皇室忠心不二,此次更是伴隨陛下一同率領大軍前來,就是要將你們這些亂臣賊子一舉剿滅!”
說罷,他緩緩轉動目光,掃視了一圈在場的諸位大臣們,接著厲聲道:“你們這群不知死活的家夥竟然膽敢跟隨高家反叛作亂,等到陛下的大軍攻破城門之日,也就是你們死無葬身之地之時!”
高泰景聽到這番話後,頓時怒火中燒,他對著楊太傅高聲怒吼道:“楊太傅!休要在此倚老賣老!現今你的生死完全掌控在我們的手中,我父親號令天下,誰敢不從?”
麵對高泰景的威脅恐嚇,楊太傅卻毫無畏懼之色。
楊太傅身旁的劉尚書指著龍椅上的高升泰,厲聲道:“高升泰!想當年你聯合段正明、段正淳,施下毒計,殘害延慶太子,扶持段正明為保定帝。你高家因此得以獨攬大權。爾等當年的種種醜事,老夫可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他又恭恭敬敬地朝著北麵拱手施禮,義正言辭地說道:“當今聖上乃是延慶太子的嫡親血脈!其仁德廣布天下,實乃大理國當之無愧的明君聖主。豈是你們這些忤逆之賊能比?”
高升泰雖然一直對皇位心懷覬覦之心,但他向來極為重視自己的名節,尤其渴望能夠得到楊太傅等德高望重的老臣們的認同與支持。
此時此刻,眼見著劉尚書毫不留情地指著自己怒斥謾罵,他不禁感到羞愧難耐,一時間竟不知該如何辯解。
然而,一旁的高泰景早已按捺不住,他滿臉怒容地吩咐左右:“把這幾個滿口胡言亂語的老匹夫給本將軍統統推到宮門外去,淩遲處死,讓他們知道冒犯我大中國皇威的下場!”
話音未落,一群武士便準備強行將他們拖拽出宮門執行死刑。
楊太傅卻是麵不改色,隻是冷冷地笑了一聲,高聲說道:“我等今日既然敢站在這裏仗義執言,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你們高家就算權勢滔天,又怎能堵住天下人的悠悠眾口呢?”
眼看著幾位老臣就要命喪黃泉,高升泰連忙喝止那些武士,轉頭對著高泰景急切地喊道:“夠了!泰景!快快停下!咱們大中國新立,若殺大理股肱舊臣,滿朝文武豈不是人人自危?”
高泰景雖驕橫跋扈,然而此時此刻,他的父親高升泰身為大中國皇帝,已然當庭發話。
他對於父親所說的話,也不敢當眾違逆。
眾多官員們眼見形勢如此,也紛紛出言相勸。
高泰景縱然心有不甘,也隻得暫且聽從眾人之意,暫且留下楊太傅、劉尚書等幾位老臣的性命。
高升泰見事已至此,開弓沒有迴頭箭。自己已登上皇位,自然要行皇帝之事。
於是,高升泰毫不猶豫地下旨,將高家的一眾親信臣子們盡數加官晉爵。
待到群臣退朝之後,一名宮門守衛神色匆匆地趕來,高聲道:“啟稟陛下,赫連鐵樹將軍前來向陛下恭賀大喜!”
高泰景聞得此言,連忙吩咐左右:“快快有請!”
不多時,赫連鐵樹帶著歐陽雄、威德法王、蕭炎等一幹下屬走進了大殿之中。
他來到高升泰麵前,恭敬地行了一個大禮,然後朗聲道:“下官赫連鐵樹,奉梁太後懿旨,特地前來向陛下道賀!此番我西夏特意為陛下備下了一份厚禮。”
高升泰微微眯起雙眼,麵無表情地看著眼前的赫連鐵樹,語氣冷淡地問道:“哦?不知所謂的大禮究竟是什麽呢?”
赫連鐵樹堆起滿臉笑容,緩聲道:“迴陛下,這份大禮乃是我西夏出動十萬大軍,協助陛下徹底剿滅段家的殘餘勢力,並生擒那段譽小兒。”
高升泰露出一抹冷笑,說道:“梁太後的這番好意,我已然明了。然而攘除段家之事,實乃我堂堂大中國自家事務……”
話音未落,赫連鐵樹卻是哈哈一笑,接口說道:“眼下大中國與我西夏兩國親如一家。大中國之事,自然也是我西夏之事了。”
一旁的高泰景趕忙附和著說道:“沒錯啊,父親!依兒臣之見,咱們理當派遣使者速速前往西夏,拜見梁太後,許諾將那建昌府與會川府兩座城池贈予,以此來表示我大中國之誠意,請得西夏出兵相助。”
高升泰尚未答話之際,範驊卻挺身而出,拱手施禮道:“啟稟陛下,微臣願擔此重任,出使西夏,定不辱使命!”
高泰景聞言不禁喜形於色,連聲讚道:“甚好!甚好!若有範大人出馬,此行必能成功!”
高升泰見狀,心知自己初登皇位,便將大理國土地割讓給西夏,非但自己會背負罵名,大理國許多舊臣恐怕也會率眾前來征討。
但此時,整個皇宮已全然落入高泰景的掌控之中,高升泰亦是無可奈何,隻得勉強點頭應允了下來。
緊接著,高泰景吩咐手下準備好往來書信等一應物件,交予範驊。
就這樣,範驊與赫連鐵樹等人一道,匆匆離開了大理,一路疾馳,直奔西夏而去。
楊太傅得到範驊出使西夏的消息後,深深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他急忙喚來劉尚書、王將軍等老臣商議。
前來上朝之人或是早已投靠了高家成為其爪牙。或是懾於高泰景的淫威不敢不來。
就在這時,當朝太監戰戰兢兢地走上前,展開手中的詔書,宣讀起來:“今順應天命,擁高升泰為新帝,改國號為大中……”
伴隨著宣讀聲緩緩落下,範驊以及數名高家親信率先站了出來,身後緊跟著一眾官員。
眾人屈膝跪地,恭敬地向著高升泰參拜,齊聲高唿萬歲。
然而就在一片萬歲聲之中,楊太傅等五位年事頗高的老臣卻突兀地站在原地,拒不施行跪拜之禮。
範驊見狀,眉頭微皺,麵露怒色,高聲喝問道:“如今新帝已然登基,諸位為何不肯下跪參拜?難道你們想要違抗皇命不成?”
楊太傅聽聞此言,瞪大雙眼,須發怒張,怒不可遏地吼道:“當今聖上宅心仁厚、心懷百姓、秉性純良,從未有過任何失德之舉。倒是你們高家,專權弄勢猶嫌不夠,竟敢趁陛下外出遊曆之機篡奪皇位,擅自稱帝!”
“爾等這般行徑簡直就是大逆不道!還妄圖逼迫我們向你們卑躬屈膝,行這跪拜大禮,真是癡人說夢!”
高泰景聽到楊太傅這番言辭犀利的斥責,便要命身旁的武士將這幾個不知天高地厚的老家夥強行拖拽下去嚴懲一番。
範驊深知楊太傅等人在朝廷中的地位舉足輕重,且頗具威望,如果此時貿然對他們動手,恐怕會引起軒然大波。
於是他連忙伸手攔住高泰景,對著楊太傅等老臣溫言勸解道:“諸位大人,請息怒。並非我們不願恭迎陛下迴宮,實在是因為陛下不幸遭逢奸佞小人毒手,已經被那叛賊朱丹臣與華赫艮謀害身亡了。”
“如今大理國皇室後繼無人。在此危急存亡之際,也唯有像當今陛下這樣德高望重之人挺身而出,方能穩定朝局,主持大政。”他說話間對著龍椅上的高升泰連連鞠躬。
楊太傅滿臉怒容,指著範驊和高泰景,冷冷地說道:“範司馬!你造謠陛下身亡,這可是誅九族之罪!你們可不要認為老夫對此事一無所知!那朱丹臣向來對大理國皇室忠心不二,此次更是伴隨陛下一同率領大軍前來,就是要將你們這些亂臣賊子一舉剿滅!”
說罷,他緩緩轉動目光,掃視了一圈在場的諸位大臣們,接著厲聲道:“你們這群不知死活的家夥竟然膽敢跟隨高家反叛作亂,等到陛下的大軍攻破城門之日,也就是你們死無葬身之地之時!”
高泰景聽到這番話後,頓時怒火中燒,他對著楊太傅高聲怒吼道:“楊太傅!休要在此倚老賣老!現今你的生死完全掌控在我們的手中,我父親號令天下,誰敢不從?”
麵對高泰景的威脅恐嚇,楊太傅卻毫無畏懼之色。
楊太傅身旁的劉尚書指著龍椅上的高升泰,厲聲道:“高升泰!想當年你聯合段正明、段正淳,施下毒計,殘害延慶太子,扶持段正明為保定帝。你高家因此得以獨攬大權。爾等當年的種種醜事,老夫可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他又恭恭敬敬地朝著北麵拱手施禮,義正言辭地說道:“當今聖上乃是延慶太子的嫡親血脈!其仁德廣布天下,實乃大理國當之無愧的明君聖主。豈是你們這些忤逆之賊能比?”
高升泰雖然一直對皇位心懷覬覦之心,但他向來極為重視自己的名節,尤其渴望能夠得到楊太傅等德高望重的老臣們的認同與支持。
此時此刻,眼見著劉尚書毫不留情地指著自己怒斥謾罵,他不禁感到羞愧難耐,一時間竟不知該如何辯解。
然而,一旁的高泰景早已按捺不住,他滿臉怒容地吩咐左右:“把這幾個滿口胡言亂語的老匹夫給本將軍統統推到宮門外去,淩遲處死,讓他們知道冒犯我大中國皇威的下場!”
話音未落,一群武士便準備強行將他們拖拽出宮門執行死刑。
楊太傅卻是麵不改色,隻是冷冷地笑了一聲,高聲說道:“我等今日既然敢站在這裏仗義執言,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你們高家就算權勢滔天,又怎能堵住天下人的悠悠眾口呢?”
眼看著幾位老臣就要命喪黃泉,高升泰連忙喝止那些武士,轉頭對著高泰景急切地喊道:“夠了!泰景!快快停下!咱們大中國新立,若殺大理股肱舊臣,滿朝文武豈不是人人自危?”
高泰景雖驕橫跋扈,然而此時此刻,他的父親高升泰身為大中國皇帝,已然當庭發話。
他對於父親所說的話,也不敢當眾違逆。
眾多官員們眼見形勢如此,也紛紛出言相勸。
高泰景縱然心有不甘,也隻得暫且聽從眾人之意,暫且留下楊太傅、劉尚書等幾位老臣的性命。
高升泰見事已至此,開弓沒有迴頭箭。自己已登上皇位,自然要行皇帝之事。
於是,高升泰毫不猶豫地下旨,將高家的一眾親信臣子們盡數加官晉爵。
待到群臣退朝之後,一名宮門守衛神色匆匆地趕來,高聲道:“啟稟陛下,赫連鐵樹將軍前來向陛下恭賀大喜!”
高泰景聞得此言,連忙吩咐左右:“快快有請!”
不多時,赫連鐵樹帶著歐陽雄、威德法王、蕭炎等一幹下屬走進了大殿之中。
他來到高升泰麵前,恭敬地行了一個大禮,然後朗聲道:“下官赫連鐵樹,奉梁太後懿旨,特地前來向陛下道賀!此番我西夏特意為陛下備下了一份厚禮。”
高升泰微微眯起雙眼,麵無表情地看著眼前的赫連鐵樹,語氣冷淡地問道:“哦?不知所謂的大禮究竟是什麽呢?”
赫連鐵樹堆起滿臉笑容,緩聲道:“迴陛下,這份大禮乃是我西夏出動十萬大軍,協助陛下徹底剿滅段家的殘餘勢力,並生擒那段譽小兒。”
高升泰露出一抹冷笑,說道:“梁太後的這番好意,我已然明了。然而攘除段家之事,實乃我堂堂大中國自家事務……”
話音未落,赫連鐵樹卻是哈哈一笑,接口說道:“眼下大中國與我西夏兩國親如一家。大中國之事,自然也是我西夏之事了。”
一旁的高泰景趕忙附和著說道:“沒錯啊,父親!依兒臣之見,咱們理當派遣使者速速前往西夏,拜見梁太後,許諾將那建昌府與會川府兩座城池贈予,以此來表示我大中國之誠意,請得西夏出兵相助。”
高升泰尚未答話之際,範驊卻挺身而出,拱手施禮道:“啟稟陛下,微臣願擔此重任,出使西夏,定不辱使命!”
高泰景聞言不禁喜形於色,連聲讚道:“甚好!甚好!若有範大人出馬,此行必能成功!”
高升泰見狀,心知自己初登皇位,便將大理國土地割讓給西夏,非但自己會背負罵名,大理國許多舊臣恐怕也會率眾前來征討。
但此時,整個皇宮已全然落入高泰景的掌控之中,高升泰亦是無可奈何,隻得勉強點頭應允了下來。
緊接著,高泰景吩咐手下準備好往來書信等一應物件,交予範驊。
就這樣,範驊與赫連鐵樹等人一道,匆匆離開了大理,一路疾馳,直奔西夏而去。
楊太傅得到範驊出使西夏的消息後,深深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他急忙喚來劉尚書、王將軍等老臣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