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瑾歎一口氣說:


    “這一大弊政,我倘若當權定想辦法革除。你的名字不好,須改一個,”


    他沉吟片刻,說;“照字麵三字意思,幹脆改國姓,姓朱,既然不忘我的恩,就叫朱恩好了。”


    “印公恩深似海,全憑印公做主。”


    “到時候冒功別到處亂說,不單你有前科的,其他人也一樣。苗逵那家夥太過分了,萬歲爺不高興,才將他換下來。”


    換下苗逵的另一個原因是要劉瑾頂缺,好操辦正德大婚,劉瑾當然不會告訴錢寧等人。


    錢寧說:“苗老爺子算是大走背運了,他的一個義子,年方三歲,生得粉雕玉琢,老爺子視如掌上明珠,昨晚讓人抱走了,那把年紀還哭得涕淚交加呢。”


    劉瑾冷笑一聲:“焉知不為丟官哭呢?”


    說話間已進校場,在公廳和眾官廝見了。


    劉瑾留心看許進,見他生得斯斯文文的,一點不顯奇,不覺暗自納悶。


    登上將台,劉瑾居中,郭勳在右,許進在左,於正座中坐下。


    各部人馬頂盔貫甲在校場裏列隊等候點閱。點閱後,號令官站在東南將台上揮動令旗,刹那間炮聲震天動地,鼓樂齊鳴,演練各種陣勢,不消細說。


    演練結束後,許進將一個坐營、一個把司和一個把牌傳進軍門,板起麵孔說:


    “諸位吃國家俸祿,理當為國家禦侮。團營扞衛京師,責任重大,別的衙門怎麽樣本帥管不著,或者有幹請私托,但在京營絕對不允許,想升官發財另謀高就。要帶好這支隊伍,本帥隻得當一迴壞人了。”


    許進訓完話,傳令將三人各打三十軍棍。


    行刑後,三人照例上前謝打。許進說:


    “軍法無情,打過後將這事忘了。在本帥手下當兵,隻要有真才實學不會埋沒的。戰場上咱還是兄弟,沒準什麽時候許進一條命,還是三人當中誰救下的。放假一個月,在家裏好好養傷。服不服?”


    三人都覺得托人說情反挨一頓打,心裏哪會服氣?


    那坐營生得白白胖胖,是個膏粱子弟,本以為有大靠山,來到團營掙個功名唾手可得,哪料靠山沒有帶給好處,反先挨三十板,於是梗著脖子說:


    “屬下是陸訚公公說的情。當年元帥在甘肅巡撫任上與陸公公並肩作戰,豈非戰場上的兄弟?何況沒有陸公公全力支持,元帥能成就那等功名?元帥不是連出生入死的兄弟都不念嗎?”


    “你不提醒我倒忘了。陸老爺子頂天立地,槍林箭雨中眉頭都不皺一下,本帥不僅佩服,而且一直記掛生死之交呢。戰場上真刀真槍,敵人不會先問你跟誰有交情,有靠山放過,沒有的才一槍紮過來。當兵憑的是力氣和本領,戰場上天王老子也不管用,人家遞招你架不住就是刀下之鬼。看在陸老爺子份上,得讓你多長記性,本帥再給你十棍。”


    許進虎著臉,下令再拉下去打十棍。坐營這迴不是讓人攙進來,而是讓人一左一右架進來。


    許進問服不服,他哭喪著臉說:“服!”


    許進從懷裏掏出三封信給劉瑾和郭勳看,問處置妥不妥。


    劉瑾見三封信除陸訚的,另兩封是寧瑾和王瓚的,都是權勢熏天的中官,不禁心裏一凜。


    他知道許進敲山震虎,給他下馬威,提醒他別受人幹托。


    倘若他背後使鬼,勢必造成主官不和,京軍沒法帶,正德給他的差事就辦砸了。


    劉瑾心裏對許進作威作福有點看法,可嘴巴上還隻能稱讚他處理妥當。


    劉瑾手裏有權,卻不能想幹啥就幹啥,這滋味真不好受。


    他悶悶不樂迴石大人胡同外宅,護院兵丁報告:


    “大老爺帶公子和小姐上京來了。”


    劉瑾一聽哥哥帶家眷上京就煩上加煩,皺著眉頭說:


    “不是叫他們別急著來嗎?什麽時候,搶著來添亂。”


    在院門口下馬,張文冕帶眾人出來迎接,葛兒也在其中,劉瑾便對錢寧說:


    “帶葛兒到他家看看,叫禦馬監撥幾個兵丁,該添置的開出單子想辦法補齊。”


    劉瑾進府會他哥哥一家去了。


    錢寧在菜廠幫過葛兒,對葛兒比較隨便,說:“走啊,到你家去。”


    “印公不知道底細,我沒有家。”


    “這會兒有了,我帶你去就知道。”


    錢寧招唿兵丁收拾兩乘車子,催促葛兒上馬。


    葛兒心裏納悶,見他不像開玩笑,隻得滿腹疑惑跟著走。


    路上葛兒又說沒有家,錢寧笑而不答。


    葛兒不好強他迴轉,隻好跟著,心裏卻是不安,騎在馬背上無精打采的。


    他以為錢寧趁劉瑾一句錯話尋他開心。


    “你為何溜出宮來?早上印公還說要叫你出來一趟哩。”


    “司禮監要我出來告知仔細看護院宅,昨晚好幾家公公的外宅遭盜賊,說也奇怪,盜賊不要金銀財寶,專偷男童。”


    “我就知道苗老爺子一家,這事的確費解。朱恩——也就是牛籠頭沒有帶來,他走慣江湖,也許知道慣偷男童的盜賊。”


    過勾欄胡同,葛兒低頭垂首,顯得很不自在。


    錢寧心裏暗笑,快到一家叫“怡園”的妓院門口,他笑著說:


    “葛公公故地重遊,不想見見母親嗎?”


    葛兒漲紅著臉說:


    “錢大哥開什麽玩笑,我從小孤單,哪來母親?”


    錢寧看著不遠處的一個小丐兒,說:


    “孤兒也不是石頭縫裏崩出來的,前頭破廟旁的乞兒不叫李四嗎?”


    葛兒早看到李四了,他紅著臉問:


    “錢大哥也認得李四?”


    “我不但知道李四,還知道他有個瞎眼的娘,你們從小就是一塊兒行丐的夥伴。有天晚上你在街頭睡覺,讓人用布袋裝走,在郊外淨身,然後賣給教坊司。”


    葛兒大驚,他賣給教坊司的事從不遮掩,反正進教坊司的幼童大多這麽來的。


    但進教坊司前的經曆他一直諱莫如深,錢寧怎會知道?


    他顧左右而言他:


    “錢大哥,昨晚被偷的男童,也賣給教坊司吧?”


    “倘若如此,他們不會專偷太監的孩子。”


    經過李四前麵,葛兒忍不住大叫一聲:


    “李四!”


    李四蓬頭垢後在破廟一旁的樹蔭下行走,聽見有人喊他名字,抬頭四下裏看了看,除一隊官兵外沒有其他人。


    他以為自己聽岔了,於是又低下頭。


    錢寧勒住馬看葛兒,不放過他臉上神情的一絲變化。


    “錢大哥帶錢嗎?”


    “我不姓錢嗎?這東西我一刻離不了。不說玩笑,葛兒公公別說給乞兒幾個錢,就是想讓誰富貴,也隻一句話而已。”


    葛兒猶豫一陣子,終於跳下馬,向李四奔去,一路喊著李四的名字。


    李四這迴聽得真切,可隻見一貴公子衝自己奔來,此外不見他人。


    他眯起眼睛拿葛兒看,感到十分奇怪。


    葛兒當時蓬頭垢麵,如今披金戴銀,教他如何認得?葛兒抱住他說:


    “李四,怎麽不認得我?我是葛兒啊。”


    李四扔掉破碗,掙開葛兒的擁抱,拉開距離看他,然後如夢方醒說:


    “真是葛兒,你半夜失蹤,我們不知道你哪去了,這會兒竟交上好運嗎?”


    這時一隻枯幹的手摸上葛兒的頭,葛兒迴頭見是李四的娘,便問:


    “大娘還好嗎?”


    “嗐,許久沒有聽到葛兒的聲音了,還這麽甜。幾個月哪去了?”


    “說來話長,暫且不說,迴頭我得空,給你們送錢來,再慢慢細說。”


    錢寧來到身邊,說:


    “葛兒不忘故交,何不帶李四到你家住下,反正要人看宅子的。”


    葛兒看看錢寧,還擔心錢寧尋他開心,不知道說什麽好。


    錢寧不待他發話,就招唿兵丁將李四和他娘攙扶上馬車。


    錢寧和葛兒上馬,錢寧說:


    “葛公公連故舊都記念情義,親生娘為何反不認?”


    葛兒不好意思說:


    “不瞞錢大哥,我並不認識母親。”


    “你別管,我隻問你認不認。英雄不問出身,漢高祖是個地痞無賴,說句大不敬的,太祖爺不也做過乞兒?要不是日子過不下去,誰願意入宮呢?宮中比你慘的比比皆是,也沒有聽說不認母親的。再說,母以子為貴,你認下母親,誰敢不尊她一聲老夫人呢?”


    “錢大哥的話我懂,但我的確不知道誰是我母親。”


    “她不就在‘怡園’嗎?季節變換,不都捎出一套你合身的衣服嗎?你討不到飯時,不就會有人端出香噴噴的熱飯熱菜嗎?你不是也知道她在裏麵,常常拭探別人,想知道誰是你的母親嗎?”


    “原來錢大哥都知道,讓錢大哥見笑了。”


    錢寧慨然說:


    “你好歹還有娘,錢寧連爹娘在哪兒都不知道,當年也是流落街頭,若非義父收留,沒準在荒郊外喂野狗了。”


    “錢大哥怎知道我的事呢?”


    “為公公的家事,錦衣衛出動不少人,別說一個活人,死掉幾十年的,錦衣衛也有辦法查個水落石出。我們還知道更多有關你的事情,怕你為難,不便相告。你母親絕不會搞錯,盡管放心。”


    “錢大哥不是掛名嗎?”


    “雖說掛名,辦事一樣的。”


    葛兒看著“怡園”,心又怯了。他猶豫片刻說:


    “這時還是不見好。”


    他有點相信房子是真的,心想有房子後再接去住不遲。


    錢寧令人馬在一座大宅院外麵停下來,告訴葛兒:


    “這是葛公公的外宅,進去看看滿不滿意。”


    葛兒一看這幢兩層還帶庭院的大宅院就傻了眼,可還是擔心錢寧開玩笑。錢寧見他狐疑,便說:


    “宅子是劉印公送的。”


    葛兒聽了這話,眼眶冒出淚珠兒。


    “這人情我一輩子報答不了,我不敢要。”


    “也不是印公掏銀子。有個叫李興的鎮守中官犯下死罪,為要救他,家人帶著大把銀子上京。印公順手幫葛公公敲他一竹杠,隻是印公這份情不要忘了。”


    “印公為何自己不要呢?”


    “印公不能讓身邊人沒有房子住,葛公公別過意不去。宮中有頭麵的哪個在外麵沒有房子?哪個不是巧立名目,到處伸手要錢?死了親娘老子,娶老婆做生日的,就別說了,近來還有為自己預造墳墓的、預備壽板的,都要大辦宴席索要財禮。葛公公是皇上身邊的紅人,總不能連外宅都沒有吧?”


    葛兒從小以破廟為家,進宮後,皇宮再大也跟他不相幹。


    這時候有自己的房子,這裏看看,那裏摸摸,激動得一刻都安靜不下來。


    “家俱嫌少了,日後再慢慢添置。這兒離教坊司不遠,有什麽欠缺盡管找臧賢要,別跟他客氣。”


    葛兒隨口應了。他雖在教坊司待過,卻未見過臧賢。既沒有交情,怎肯開口要東西呢?而且這座大宅讓他心滿意足了。


    就在這時,外麵傳來男人的笑聲。笑聲尖銳綿長,是娘娘腔,叫人聽得怪難受的。


    錢寧笑道:“這龜孫子耳朵好使,還沒有找他打秋風,他倒自己找上門來了。”


    正說著,臧賢走進門來,背後的聽差扛著一個木箱,看他吃力的樣子,裝的東西定然沉得很。


    臧賢叫他放下木箱,就趕他出去了。迴頭向葛兒說:


    “葛公公喬遷新居,臧賢帶一點薄禮給公公賀喜來了。”


    說罷當著葛兒和錢寧的麵打開箱子,裏頭竟裝滿白花花的銀子。


    葛兒幾時見過這陣勢,忙一個勁推辭。


    錢寧說:“有什麽不敢收的?反正這龜孫子錢財的來路頗值懷疑,你不要別人也要了。”


    “喲,錢大人的話夠難聽的。不過,咱都是自己人,我也不瞞二位,銀子是江西寧王府的。王府的護衛在英宗爺時革除了,這會兒進京活動恢複,葛兒公公恰逢遷居,自然奉上一份,幫添置幾件家具罷。”


    葛兒還要推辭,錢寧說:


    “印公也收過的,你怕什麽呢?”


    葛兒方才收下了。錢寧問臧賢:


    “寧王放在你那兒的錢,全都你來主意嗎?”


    “哪能呢?無非我官職低微,願意幹這事。又認識的人多,承寧王千歲抬舉,便叫我做這事。怎樣分配都得照他的旨意辦,葛公公這份是例外,我自己拿的主意。”


    “這麽說來,你還是能主意的。”


    “也得有個譜,不久前寧王讓人送信,要我注意皇上身邊新得寵的公公,新得寵的誰能比上葛公公呢?不信,你去問那兩個送信的人,還在我府上呢,天可憐見的,有人要殺他們,他們一直不敢離開京城。”


    “瞧你這龜孫兒說的,倒像我眼紅寧王的禮物。那兩人怎麽啦,為何有人追殺?”


    臧賢撫著胸口說:


    “提起這事我就怕。那兩人竟是強盜,他們照直跟我說了,一個叫淩十一,一個叫吳十三,在鄱陽湖做買賣,後來投靠寧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正德皇帝朱厚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真應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真應畏並收藏正德皇帝朱厚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