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最關心的是什麽時候能放出去,這地方讓他很害怕。
姓邢的說:
“想出去?難嘍。壞就壞在你這身衣服。雖是破了,可一看就是有錢人,他們不將你的家財勒索刮淨,怎肯放你出去。”
有個犯人說:
“刮幹淨也不一定放。上頭有剿匪任務下來,縣太爺還要我們冒充強盜呢,完不成任務,他的烏紗帽就保不住的。”
正說著,牢卒過來清空隔壁的牢房,將裏頭的犯人分攤到其他牢房去。
沒過多久,清空的牢房關進一個黝黑高大的囚犯。
那犯人在稻草堆上坐下,就招唿牢卒給他茶喝。
“媽的疤子,到這兒還端什麽按察大老爺的架子?茶是沒有,尿倒有一壺。”
“老子要整死你還是易如反掌的!”
牢頭冷笑一聲。
“誰整誰?告訴你,老子秀才不當,來這兒做牢頭,你可知為何?牢頭好呀,做官有什麽意思?天下還有什麽比整人更過癮的事?”。
按察不說話,從懷裏掏出一錠銀子,隔著木欄柵丟給他。
牢頭拾起銀子掂了掂。
“有銀子你什麽官都是,沒有銀子你屁都不是!”
說著讓人遞一壺茶進去。
按察接過茶,就著嘴把兒痛飲起來。
瘋子手伸過欄柵揪住按察的袖子。
“你是陸完陸老爺吧?”
按察正是陸完,他有點吃驚。
“你是誰,怎會認得我?”
“小人是焦閣老的家奴。你能不能讓小人跟這位公子到你的牢房?”
陸完遲疑一下。
“好吧,反正我也隻待一天。”
牢頭拿到陸完的銀子,他的話就是官老爺的話。
他既然不願一個人住,牢頭當然不必為他操心,他讓人將正德和瘋子換進陸完的牢房。
別的號房吃的是又酸又臭的牢飯,牢卒給陸完的卻是四個白饃。
正德和瘋子也隻有牢飯。
陸完沒有招唿他們吃白饃,但正德伸手就拿一個啃。
陸完沒有料到他會吃他的饃,失去一個後,他忙將盤裏的兩個白饃全都咬了一口,才又放進去。
他以為正德穿著雖然又破又髒,可質地挺好,應該是個貴公子,不會吃他啃過的東西。
瘋子搖了搖頭,他端起牢飯大口大口吃起來,沒有說什麽。
正德很快就將手裏的饃啃光了,又伸手撕下陸完沒有咬過的白饃往嘴裏填。
陸完瞪了瞪正德,拿起饃放在胸口還不放心,怕他搶,就往饃裏吐了兩口口水。
正德生氣了。
“這家夥這麽小氣?”
瘋子滿臉憐憫看著陸完。
“他到京城後不知道得受多少酷刑,不吃飽養足精神怎麽成?”
陸完沒有辯解,瞧模樣他的確想養足精神。
吃過饃後他倒頭就睡,很快就發出鼾聲。
這天下午知府下來巡部,縣令不想到縣界迎接,讓手下的人去,推說他有要案要審,就將正德從牢子裏提出去審問。
正德出去時,瘋子從褲襠裏掏出一個紅布包著的物件塞進正德手裏。
“過堂時交給縣官,說是重要物證,要他當場查看,他就不會打你了,切記,切記!”
禁子帶正德到堂上,那縣令二話不說,發簽要打正德十棍。
正德大吃一驚,他挨板子事小,倘若傳出去,縣官要掉腦袋,他的臉麵也丟光了。
“你不分青紅皂白就打人?”
坐在縣官一旁的縣丞一副雷公臉,是個好動的家夥,他不等縣官發話就說:
“你不知道他不會審案嗎?他隻會打人的屁股。”
正:“原來是個糊塗官。”
縣令一聽大怒,縣丞卻洋洋得意,仍是不等縣令發話就說:
“他不是糊塗官,他是大明朝有名的好官哩,連皇上他都頂撞了,打你幾下屁股算什麽呢?”
就在這時,差役上報知府大人駕到。
縣令並非真要審正德,而是算準知府這個時候到來,裝個樣子給他看,打算知府一來就將正德放迴牢裏。
可正德頂撞他,他改變主意,非跟正德算賬不可。
“先待著,等一下再打你。”
縣令和縣丞出去迎接知府,不大一會兒將知府接到堂上來。
知府在正堂上坐下。
“貴縣雞蛋怎麽賣?”
縣令以為他開始詢問民情,就老實迴答:
“三文錢一個。”
“肉雞一隻多少錢?”
“大概一錢銀子吧。”
“本府托貴縣買雞蛋,攜帶不方便,就在縣衙裏孵小雞,半年後本府來取雞。”
正德覺得知府的聲音有點熟悉,忍不住抬頭一看,發現知府竟是洪三寶,嚇得忙又低下頭去。
他微服在外不能讓人認出來,此時跪在地上更不能讓人認出來。
洪三寶在公案上放下五十兩銀子,就前唿後擁走了。
縣令和縣丞送走洪三寶迴來,縣令問縣丞:
“這不是變相索賄嗎?可怎麽辦好呢?”
“先發俸祿再說吧。”
“半年後他至少要五百兩,到時候拿什麽給他呢?”
“半年沒發俸祿,我好幾個月沒有聞到肉味,一時救急,先管不了那麽多了。”
縣令大怒。
“這銀子你要就拿走,餓死我也不碰這髒銀。”
縣令說罷狠狠打一下醒堂木,喊道:
“來人,將堂下的奸賊狠狠打二十棍!”
正德讓差役持挾起來,方知道縣令說的奸賊指自己。
他想起瘋子的話,忙掙脫了,從懷裏掏出紅布包。
“這是重要物證,你看了就不打我。”
縣令接到差役轉給他的紅布包,掩鼻解開,裏頭竟是一顆官印,便認真辨認,然後依樣包好,從公座下來交給正德。
“請到後衙喝茶敘話吧。”
說著挽起正德的手向後衙走去。
縣丞以為縣令受犯人幹托要私了,喝道:
“楊縣令想徇私枉法嗎?”
說著也跟進後衙。
在後衙坐下來,縣丞挪了挪椅子直對著縣令。縣令似乎知道他將說什麽話,便說:“我是縣令,這事我說了算。”
縣丞想知道他如何處理,眼睛直直瞪著縣令,他希望縣官在自己逼視下會改變主意。
正德中午沒有吃飽,問縣令有什麽吃的。縣令讓人拿幾個饃來。正德說:“怎麽又是饃?”
說著大口大口咬起來。縣令苦笑道:“幾個月沒有拿到俸祿了,老兄將就一下吧。”
正德口齒不清問:“你們讓朝廷罰俸了?”
“老兄不知道嗎?府庫裏沒有錢了。”縣令說到這兒歎一口氣,接著說:“禦史的日子也不好過了,抄家發配,削職丟官,你怎麽反倒惹太監呢?”
正德不知道他為何又扯到禦史身上,便含含糊糊應道:
“可能是他們瞧我不順眼吧。”
“我也這麽想,一看就知道你不會幹那種事。”
縣丞伸手在懷裏摸索一番,掏出一個小物件放在桌子上。
正德定睛一看,竟是一隻虱子。
虱子舞動幾隻腳拚命爬,縣丞用手沾口水給它劃個圈,虱子碰到口水就折迴頭。
縣丞得意地看著縣令說:
“看你往哪兒跑!”
“你也別拿我當虱子,可我還真的想逃,這官我不當了。”
縣丞愣了愣說:“擅自棄官,弄不好要殺頭的,你就不怕?”
縣令歎一口氣說:“這官怎麽當?俸祿拿不到,上司公然在公堂上索賄。老百姓又那樣可憐。湖廣要清理二十幾所欠租稅,戶部侍郎韓福本是正人君子,現在也不知道怎麽啦了,逼出那麽多人命,還不肯收手,瞧形勢很快輪到咱們了。吳兄雖然顛三倒四,也是正人君子,我就不信你能狠心拿老百姓往死裏逼。”
縣丞巴了巴嘴嚷起來:
“我顛三倒四?我什麽時候顛三倒四了?”
“就算我不辭官,跟你在一塊兒,遲早讓你給氣死,左右是死,倒不如迴家過幾天清靜的日子。”
原來照規矩縣令升堂,縣丞須迴自己的直房處理公事。
哪料這姓吳的縣丞不照規矩來,非得盯著姓楊的縣令斷案不可。
兩人一見麵就沒完沒了吵嘴,窮日子過得叮當響,卻因吵嘴倒也頗為熱鬧。
正德見他們這樣過日子覺得好玩,正想問幾句,差役來報,張永張太監打上門來了。
縣令忙對正德說:
“仁兄快從後門跑出去。”
正德聽說張永來了,高興還來不及呢,哪能跑呢?
縣丞也不讓他跑,一把揪住他。
“不管他得罪誰,囚犯都不能擅自放走。”
縣令哭喪著臉。
“你相信他是讓人栽贓的,這事你不要知道太多,我一人承擔好了,你何必也往火炕裏跳呢!”
他還沒有說完,就聽見張永的公鴨嗓子響了進來:
“誰往火炕裏跳?”
縣令和縣丞一見張永就跪下去。
張永見到正德也跪下去,嘴裏說:
“我的小祖宗呀……”
還沒說完就癱倒在地。
縣令和縣丞見張永下跪,開始以為他還禮,一時沒有明白過來。
照理太監都橫得很,還禮本不可能,何況也跟著跪在地上呢?
直到正德將張永扶起來,才知道張永拜的是正德,兩人都大吃一驚。
尤其是縣令,他剛才看到紅布包裏是一顆“河南道禦史印”,以為正德是個讓張永誣陷的倒黴禦史,一時沒空處置,先叫村人將他送來寄關在縣牢裏,所以打算將他放走。
張永跪拜的,定然不是禦史,他想不出正德是什麽來頭,腦袋裏一盆漿糊。
正德說:
“老張,你怎知道我朱壽在這兒呢?”
張永一愣。
“朱壽?”
隨即明白正德不宜泄露身份,也就把緊口風了。
原來蔣姑娘到通遠小鎮報告正德被逮的消息,家人向他轉達,他馬不停蹄趕來。
一路累得差點兒斷氣,這時覺得挺委屈的,眼淚唰唰就下來。
正德將他扶到椅子坐下,縣令和且丞摸不清正德的身份,不知是禍是福,站在那兒發呆。
正德笑嘻嘻說:
“這雷公臉幾個月沒有聞到肉味,我也沒有吃飽,準備一頓盛餐。”
跟張永來的人領旨去了。
“還記得吃哩。”
張永說著聲音又哽咽了。
正德招唿縣令和縣丞坐下,張永也坐下來。正德問縣令:
“說說你怎樣頂撞皇上的?”
“下官原是光祿少卿,皇上養畫眉……”
正德想起來了,接著他的話茬說:
“你叫楊瑋,皇上要雛鵝養畫眉,你頂著不辦。”
楊瑋大吃一驚,這事他一直諱莫如深,連縣丞也不知詳情,正德卻一下說出來。
他心裏嘀咕,這年輕人的來曆,照張永那麽恭敬看,準是個親王。
可他想不起有這麽個年輕的親王。連榮王都成年了,早已離京就藩,也不可能出現在這兒。
他陪著小心問正德:
“公子那顆禦史印從哪來的?”
姓邢的說:
“想出去?難嘍。壞就壞在你這身衣服。雖是破了,可一看就是有錢人,他們不將你的家財勒索刮淨,怎肯放你出去。”
有個犯人說:
“刮幹淨也不一定放。上頭有剿匪任務下來,縣太爺還要我們冒充強盜呢,完不成任務,他的烏紗帽就保不住的。”
正說著,牢卒過來清空隔壁的牢房,將裏頭的犯人分攤到其他牢房去。
沒過多久,清空的牢房關進一個黝黑高大的囚犯。
那犯人在稻草堆上坐下,就招唿牢卒給他茶喝。
“媽的疤子,到這兒還端什麽按察大老爺的架子?茶是沒有,尿倒有一壺。”
“老子要整死你還是易如反掌的!”
牢頭冷笑一聲。
“誰整誰?告訴你,老子秀才不當,來這兒做牢頭,你可知為何?牢頭好呀,做官有什麽意思?天下還有什麽比整人更過癮的事?”。
按察不說話,從懷裏掏出一錠銀子,隔著木欄柵丟給他。
牢頭拾起銀子掂了掂。
“有銀子你什麽官都是,沒有銀子你屁都不是!”
說著讓人遞一壺茶進去。
按察接過茶,就著嘴把兒痛飲起來。
瘋子手伸過欄柵揪住按察的袖子。
“你是陸完陸老爺吧?”
按察正是陸完,他有點吃驚。
“你是誰,怎會認得我?”
“小人是焦閣老的家奴。你能不能讓小人跟這位公子到你的牢房?”
陸完遲疑一下。
“好吧,反正我也隻待一天。”
牢頭拿到陸完的銀子,他的話就是官老爺的話。
他既然不願一個人住,牢頭當然不必為他操心,他讓人將正德和瘋子換進陸完的牢房。
別的號房吃的是又酸又臭的牢飯,牢卒給陸完的卻是四個白饃。
正德和瘋子也隻有牢飯。
陸完沒有招唿他們吃白饃,但正德伸手就拿一個啃。
陸完沒有料到他會吃他的饃,失去一個後,他忙將盤裏的兩個白饃全都咬了一口,才又放進去。
他以為正德穿著雖然又破又髒,可質地挺好,應該是個貴公子,不會吃他啃過的東西。
瘋子搖了搖頭,他端起牢飯大口大口吃起來,沒有說什麽。
正德很快就將手裏的饃啃光了,又伸手撕下陸完沒有咬過的白饃往嘴裏填。
陸完瞪了瞪正德,拿起饃放在胸口還不放心,怕他搶,就往饃裏吐了兩口口水。
正德生氣了。
“這家夥這麽小氣?”
瘋子滿臉憐憫看著陸完。
“他到京城後不知道得受多少酷刑,不吃飽養足精神怎麽成?”
陸完沒有辯解,瞧模樣他的確想養足精神。
吃過饃後他倒頭就睡,很快就發出鼾聲。
這天下午知府下來巡部,縣令不想到縣界迎接,讓手下的人去,推說他有要案要審,就將正德從牢子裏提出去審問。
正德出去時,瘋子從褲襠裏掏出一個紅布包著的物件塞進正德手裏。
“過堂時交給縣官,說是重要物證,要他當場查看,他就不會打你了,切記,切記!”
禁子帶正德到堂上,那縣令二話不說,發簽要打正德十棍。
正德大吃一驚,他挨板子事小,倘若傳出去,縣官要掉腦袋,他的臉麵也丟光了。
“你不分青紅皂白就打人?”
坐在縣官一旁的縣丞一副雷公臉,是個好動的家夥,他不等縣官發話就說:
“你不知道他不會審案嗎?他隻會打人的屁股。”
正:“原來是個糊塗官。”
縣令一聽大怒,縣丞卻洋洋得意,仍是不等縣令發話就說:
“他不是糊塗官,他是大明朝有名的好官哩,連皇上他都頂撞了,打你幾下屁股算什麽呢?”
就在這時,差役上報知府大人駕到。
縣令並非真要審正德,而是算準知府這個時候到來,裝個樣子給他看,打算知府一來就將正德放迴牢裏。
可正德頂撞他,他改變主意,非跟正德算賬不可。
“先待著,等一下再打你。”
縣令和縣丞出去迎接知府,不大一會兒將知府接到堂上來。
知府在正堂上坐下。
“貴縣雞蛋怎麽賣?”
縣令以為他開始詢問民情,就老實迴答:
“三文錢一個。”
“肉雞一隻多少錢?”
“大概一錢銀子吧。”
“本府托貴縣買雞蛋,攜帶不方便,就在縣衙裏孵小雞,半年後本府來取雞。”
正德覺得知府的聲音有點熟悉,忍不住抬頭一看,發現知府竟是洪三寶,嚇得忙又低下頭去。
他微服在外不能讓人認出來,此時跪在地上更不能讓人認出來。
洪三寶在公案上放下五十兩銀子,就前唿後擁走了。
縣令和縣丞送走洪三寶迴來,縣令問縣丞:
“這不是變相索賄嗎?可怎麽辦好呢?”
“先發俸祿再說吧。”
“半年後他至少要五百兩,到時候拿什麽給他呢?”
“半年沒發俸祿,我好幾個月沒有聞到肉味,一時救急,先管不了那麽多了。”
縣令大怒。
“這銀子你要就拿走,餓死我也不碰這髒銀。”
縣令說罷狠狠打一下醒堂木,喊道:
“來人,將堂下的奸賊狠狠打二十棍!”
正德讓差役持挾起來,方知道縣令說的奸賊指自己。
他想起瘋子的話,忙掙脫了,從懷裏掏出紅布包。
“這是重要物證,你看了就不打我。”
縣令接到差役轉給他的紅布包,掩鼻解開,裏頭竟是一顆官印,便認真辨認,然後依樣包好,從公座下來交給正德。
“請到後衙喝茶敘話吧。”
說著挽起正德的手向後衙走去。
縣丞以為縣令受犯人幹托要私了,喝道:
“楊縣令想徇私枉法嗎?”
說著也跟進後衙。
在後衙坐下來,縣丞挪了挪椅子直對著縣令。縣令似乎知道他將說什麽話,便說:“我是縣令,這事我說了算。”
縣丞想知道他如何處理,眼睛直直瞪著縣令,他希望縣官在自己逼視下會改變主意。
正德中午沒有吃飽,問縣令有什麽吃的。縣令讓人拿幾個饃來。正德說:“怎麽又是饃?”
說著大口大口咬起來。縣令苦笑道:“幾個月沒有拿到俸祿了,老兄將就一下吧。”
正德口齒不清問:“你們讓朝廷罰俸了?”
“老兄不知道嗎?府庫裏沒有錢了。”縣令說到這兒歎一口氣,接著說:“禦史的日子也不好過了,抄家發配,削職丟官,你怎麽反倒惹太監呢?”
正德不知道他為何又扯到禦史身上,便含含糊糊應道:
“可能是他們瞧我不順眼吧。”
“我也這麽想,一看就知道你不會幹那種事。”
縣丞伸手在懷裏摸索一番,掏出一個小物件放在桌子上。
正德定睛一看,竟是一隻虱子。
虱子舞動幾隻腳拚命爬,縣丞用手沾口水給它劃個圈,虱子碰到口水就折迴頭。
縣丞得意地看著縣令說:
“看你往哪兒跑!”
“你也別拿我當虱子,可我還真的想逃,這官我不當了。”
縣丞愣了愣說:“擅自棄官,弄不好要殺頭的,你就不怕?”
縣令歎一口氣說:“這官怎麽當?俸祿拿不到,上司公然在公堂上索賄。老百姓又那樣可憐。湖廣要清理二十幾所欠租稅,戶部侍郎韓福本是正人君子,現在也不知道怎麽啦了,逼出那麽多人命,還不肯收手,瞧形勢很快輪到咱們了。吳兄雖然顛三倒四,也是正人君子,我就不信你能狠心拿老百姓往死裏逼。”
縣丞巴了巴嘴嚷起來:
“我顛三倒四?我什麽時候顛三倒四了?”
“就算我不辭官,跟你在一塊兒,遲早讓你給氣死,左右是死,倒不如迴家過幾天清靜的日子。”
原來照規矩縣令升堂,縣丞須迴自己的直房處理公事。
哪料這姓吳的縣丞不照規矩來,非得盯著姓楊的縣令斷案不可。
兩人一見麵就沒完沒了吵嘴,窮日子過得叮當響,卻因吵嘴倒也頗為熱鬧。
正德見他們這樣過日子覺得好玩,正想問幾句,差役來報,張永張太監打上門來了。
縣令忙對正德說:
“仁兄快從後門跑出去。”
正德聽說張永來了,高興還來不及呢,哪能跑呢?
縣丞也不讓他跑,一把揪住他。
“不管他得罪誰,囚犯都不能擅自放走。”
縣令哭喪著臉。
“你相信他是讓人栽贓的,這事你不要知道太多,我一人承擔好了,你何必也往火炕裏跳呢!”
他還沒有說完,就聽見張永的公鴨嗓子響了進來:
“誰往火炕裏跳?”
縣令和縣丞一見張永就跪下去。
張永見到正德也跪下去,嘴裏說:
“我的小祖宗呀……”
還沒說完就癱倒在地。
縣令和縣丞見張永下跪,開始以為他還禮,一時沒有明白過來。
照理太監都橫得很,還禮本不可能,何況也跟著跪在地上呢?
直到正德將張永扶起來,才知道張永拜的是正德,兩人都大吃一驚。
尤其是縣令,他剛才看到紅布包裏是一顆“河南道禦史印”,以為正德是個讓張永誣陷的倒黴禦史,一時沒空處置,先叫村人將他送來寄關在縣牢裏,所以打算將他放走。
張永跪拜的,定然不是禦史,他想不出正德是什麽來頭,腦袋裏一盆漿糊。
正德說:
“老張,你怎知道我朱壽在這兒呢?”
張永一愣。
“朱壽?”
隨即明白正德不宜泄露身份,也就把緊口風了。
原來蔣姑娘到通遠小鎮報告正德被逮的消息,家人向他轉達,他馬不停蹄趕來。
一路累得差點兒斷氣,這時覺得挺委屈的,眼淚唰唰就下來。
正德將他扶到椅子坐下,縣令和且丞摸不清正德的身份,不知是禍是福,站在那兒發呆。
正德笑嘻嘻說:
“這雷公臉幾個月沒有聞到肉味,我也沒有吃飽,準備一頓盛餐。”
跟張永來的人領旨去了。
“還記得吃哩。”
張永說著聲音又哽咽了。
正德招唿縣令和縣丞坐下,張永也坐下來。正德問縣令:
“說說你怎樣頂撞皇上的?”
“下官原是光祿少卿,皇上養畫眉……”
正德想起來了,接著他的話茬說:
“你叫楊瑋,皇上要雛鵝養畫眉,你頂著不辦。”
楊瑋大吃一驚,這事他一直諱莫如深,連縣丞也不知詳情,正德卻一下說出來。
他心裏嘀咕,這年輕人的來曆,照張永那麽恭敬看,準是個親王。
可他想不起有這麽個年輕的親王。連榮王都成年了,早已離京就藩,也不可能出現在這兒。
他陪著小心問正德:
“公子那顆禦史印從哪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