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李林的發言,許興昌便知道……自己沒有機會了。
一個能讓士卒吃飽飯的上官,不敢說有多得人心,但至少別人不會反對他。
他更不可能殺了李林。
這事做不到……李林是黃知府弄上來的人,在場三千人中,有很多是偏向黃家那邊的,否則黃言也不會讓李林來當都監。
看著下麵那些漸漸變得興奮起來的士卒,李林內心是頗為滿意的。
隨後他看向旁邊的許興昌:“賬本有不少錯處,你們自己修一下,以後可別再犯錯了。”
幾名指揮使下意識鬆了口氣,隨後連連點頭稱是。
許興昌看著這些指揮使,無奈地笑了下。
“解散。”
李林喊了聲後,便從帥座下來。
他對著許興昌說道:“明日我便要調遣一營(五百人)的人手去北流縣,兵營裏的事情,暫時也由你負責。”
李林現在雖上有三千府兵,但他不可能將所有的兵力都帶走。
福綿軍鎮失守後,玉林縣及周邊,也變相成了關隘,他必須得留下大部分的士兵,鎮守著整個縣城的區域。
這也是黃言會把一路府兵分發下來的原因。
許興昌點點頭,拱手彎腰:“下官定把這裏管得妥當。”
李林拍拍對方的肩膀,然後走了。
許興昌和幾位指揮使送李林出兵營,看著李林帶著五百鄉軍離開。
有個指揮使問道:“你們覺得,這位新都監的話,是不是真的?”
“那方麵?”
“不克扣我們的餉銀。”
“應該吧……”
“真有不貪不克扣的上官嗎?”
“我覺得李都監的話,應該是真的。”突然有個指揮使認真地說道。
其他人都看著他。
許興昌問道:“你怎麽敢肯定。”
“李都監為人如何,我確實我不知道,可剛才我在外麵看了,那五百鄉軍的氣色,看起來比我們這些府軍還要好些,明顯吃好喝好。”
許興昌深深地歎了口氣。
他覺得……自己這次又沒有希望了。
他已經年經四十了,卻依然還是副都監。
年紀越大,他升官的希望便越小。
或許,他未來就永遠是這個官職了。
相比於許興昌,其他幾位指揮使的就明顯開心很多。
他們大多數人,都沒有想著升官,隻想著賺錢發財。
如果李林能將兵餉都發下來,不克扣,那麽他們就願意跟著這位李縣尉幹。
…………
時間來到第二天。
李林帶著五百鄉軍再次來到兵營這裏。
然後他指了指最年輕的那位指揮使,說道:“請問貴姓?”
“陶德。”
李林下意識看看這男人的麵相,笑道:“不錯的名字。”
“多謝都監誇獎。”
李林說道:“你帶自己的麾下與我出發。我在外麵等你。”
“遵命。”
李林來到兵營外,又等了兩柱香的時候,然後陶德便帶著自己的五百名士兵出來了。
其它還換手五十名騎兵。
當然是遊騎兵,不是披甲重騎。
大齊是有重騎兵的,但……數量很少,主要是大部分養馬地,都讓北狄給占掉了。
陶德來到李林麵前,說道:“人已到齊,請都監檢閱。”
李林隨意看了看,說道:“來齊了就行,你命騎兵先去北流縣周圍走一圈,看看有什麽情況,其他步卒跟在我們後麵。”
“遵命。”
五十名遊騎兵立刻出發,揚起一陣煙塵便消失在遠方。
李林則帶著近千的士兵,步行前往北流縣。
行走了約兩個時辰,已近午時,騎兵斥候小隊迴來了。
騎兵隊長翻身下來,小跑到李林麵前,抱拳說道:“都監,北流縣已無人煙。”
李林站了起來,歎了口氣,這樣的情況他已經猜到了,問道:“真沒有看到人?”
“北流縣城的城門大開,我們進去後,沒有發現有活人。”
“全是白骨嗎?”
“不……白骨的數量並不多,”
李林思索了會,對旁邊的陶德和蘇北說道:“命令所有人加快行軍速度,一個時辰內趕到北流縣。”
兩人立刻驅策自己麾下士卒,卯足勁趕路。
一個時辰後,大軍來到了北流縣。
這裏一片寂靜,城門確實開著的,但卻沒有活人進出,甚至城牆上,也同有一個鄉軍在巡邏。
“派兩三百人進去看看。”李林對著蘇北說道。
蘇北立刻帶人進了城。
李林又對著陶德說道:“城外紮營。”
“是!”
所有人都忙活起來,李林自己則找個地方坐下,靜靜等待。
大約半個多時辰後,蘇北帶著人迴來了:“縣尉,城裏確實已經沒有人了,但白骨也不多,應該不是被荒詭攻陷了。”
李林輕輕點頭,隨後問道:“真君廟查了嗎?”
“查過了,真君廟裏的祭壇,全不見了。”
李林思索了會,說道:“看來是敵軍人把整這座縣城的人,都給轉移了,包括祭壇和真君。”
“北流縣怎麽說也有好幾萬人,可能嗎?”蘇北下意識問道。
陶德歎了口氣:“沒有什麽不可能的。六十年前……狄人一路從北殺到中原,半年不到的時間,俘虜並轉移了近三十萬的人口到北地。光路上就死了三萬多人。那時候……北狄軍隊的數量,也不過兩萬人罷了。”
眾人都沉默。
六十年前的事情,對大多數齊人來說,都是件羞辱的事情。
想忘都忘不了。
李林看了看天色,說道:“蘇北,你讓人帶著銅鑼,一邊敲一邊喊話,說玉林縣鄉軍來救人了,還有活人就出來。說不定有些人會藏在秘室裏。”
“還真有人能活下來?”蘇北不解地說道:“就算有,也應該被荒詭吃了吧。”
“很難說的,說不定某些人有自保的本事。”李林語氣幽然。
蘇北點點頭,再帶著士兵進了北流縣城,裏麵應該能找得到銅鑼。
李林又看向陶德:“讓斥候順著路往福綿方向走,如果他們真的綁架了數萬百姓,那麽行軍速度肯定很慢,這才幾天時間,應該不會這麽快離開津郡,發現敵軍後,立刻發送信號。”
陶德站了起來:“縣尉,這次我親自去。”
“好。”李林同意了。
騎兵隊再次出發。
此時得意營寨已經建好,李林靜坐在帥位上,不動如山,越發有將軍的氣勢。
北流縣城中,隱隱傳出聲聲鑼響,還混著喊聲。
時間來到傍晚,蘇北出來了,他的身後跟著一大群人。
除了鄉軍外,還有一大群人,小部分的遍身羅綺者,以及大部分的窮苦人家,一看衣服,便知道是貴人的家仆。
這些人怯生生地跟在鄉軍身後,來到營寨前。
有個老者主動從人群中走出來,看著李林,拱手問道:“將軍來自玉林縣……可是要將我們帶去那裏安頓?”
李林輕輕點頭。
這些獲救的人立刻便鬆了口氣,然後哭出聲來。
一時間便有些吵鬧。
這時候,有士兵突然指著西南的方向:“都監,斥候隊發信號了。”
李林看過去,確實是有一股細細的白煙在遠處升了起來。
但很快又消失。
看著像是飲煙,可隻有他們才知道,這是他們聯絡用的信號。
李林看著蘇北,說道:“你統領兩百鄉軍,保護這些人在營寨裏休息,次日天明後,帶他們迴玉林縣。”
蘇北稱是。
李林站了起來,大喊道:“其他人,跟著本官去救人。幾萬黎民百姓在敵人手中,如果這事我們做成了,升官發財隻是等閑,本官向天發誓,絕不貪你們哪怕是一文的戰功錢!”
短暫的沉默後,數百把武器高高舉起,寒光四溢。
“願為都監效死!”
咆哮聲,震天動地!
一個能讓士卒吃飽飯的上官,不敢說有多得人心,但至少別人不會反對他。
他更不可能殺了李林。
這事做不到……李林是黃知府弄上來的人,在場三千人中,有很多是偏向黃家那邊的,否則黃言也不會讓李林來當都監。
看著下麵那些漸漸變得興奮起來的士卒,李林內心是頗為滿意的。
隨後他看向旁邊的許興昌:“賬本有不少錯處,你們自己修一下,以後可別再犯錯了。”
幾名指揮使下意識鬆了口氣,隨後連連點頭稱是。
許興昌看著這些指揮使,無奈地笑了下。
“解散。”
李林喊了聲後,便從帥座下來。
他對著許興昌說道:“明日我便要調遣一營(五百人)的人手去北流縣,兵營裏的事情,暫時也由你負責。”
李林現在雖上有三千府兵,但他不可能將所有的兵力都帶走。
福綿軍鎮失守後,玉林縣及周邊,也變相成了關隘,他必須得留下大部分的士兵,鎮守著整個縣城的區域。
這也是黃言會把一路府兵分發下來的原因。
許興昌點點頭,拱手彎腰:“下官定把這裏管得妥當。”
李林拍拍對方的肩膀,然後走了。
許興昌和幾位指揮使送李林出兵營,看著李林帶著五百鄉軍離開。
有個指揮使問道:“你們覺得,這位新都監的話,是不是真的?”
“那方麵?”
“不克扣我們的餉銀。”
“應該吧……”
“真有不貪不克扣的上官嗎?”
“我覺得李都監的話,應該是真的。”突然有個指揮使認真地說道。
其他人都看著他。
許興昌問道:“你怎麽敢肯定。”
“李都監為人如何,我確實我不知道,可剛才我在外麵看了,那五百鄉軍的氣色,看起來比我們這些府軍還要好些,明顯吃好喝好。”
許興昌深深地歎了口氣。
他覺得……自己這次又沒有希望了。
他已經年經四十了,卻依然還是副都監。
年紀越大,他升官的希望便越小。
或許,他未來就永遠是這個官職了。
相比於許興昌,其他幾位指揮使的就明顯開心很多。
他們大多數人,都沒有想著升官,隻想著賺錢發財。
如果李林能將兵餉都發下來,不克扣,那麽他們就願意跟著這位李縣尉幹。
…………
時間來到第二天。
李林帶著五百鄉軍再次來到兵營這裏。
然後他指了指最年輕的那位指揮使,說道:“請問貴姓?”
“陶德。”
李林下意識看看這男人的麵相,笑道:“不錯的名字。”
“多謝都監誇獎。”
李林說道:“你帶自己的麾下與我出發。我在外麵等你。”
“遵命。”
李林來到兵營外,又等了兩柱香的時候,然後陶德便帶著自己的五百名士兵出來了。
其它還換手五十名騎兵。
當然是遊騎兵,不是披甲重騎。
大齊是有重騎兵的,但……數量很少,主要是大部分養馬地,都讓北狄給占掉了。
陶德來到李林麵前,說道:“人已到齊,請都監檢閱。”
李林隨意看了看,說道:“來齊了就行,你命騎兵先去北流縣周圍走一圈,看看有什麽情況,其他步卒跟在我們後麵。”
“遵命。”
五十名遊騎兵立刻出發,揚起一陣煙塵便消失在遠方。
李林則帶著近千的士兵,步行前往北流縣。
行走了約兩個時辰,已近午時,騎兵斥候小隊迴來了。
騎兵隊長翻身下來,小跑到李林麵前,抱拳說道:“都監,北流縣已無人煙。”
李林站了起來,歎了口氣,這樣的情況他已經猜到了,問道:“真沒有看到人?”
“北流縣城的城門大開,我們進去後,沒有發現有活人。”
“全是白骨嗎?”
“不……白骨的數量並不多,”
李林思索了會,對旁邊的陶德和蘇北說道:“命令所有人加快行軍速度,一個時辰內趕到北流縣。”
兩人立刻驅策自己麾下士卒,卯足勁趕路。
一個時辰後,大軍來到了北流縣。
這裏一片寂靜,城門確實開著的,但卻沒有活人進出,甚至城牆上,也同有一個鄉軍在巡邏。
“派兩三百人進去看看。”李林對著蘇北說道。
蘇北立刻帶人進了城。
李林又對著陶德說道:“城外紮營。”
“是!”
所有人都忙活起來,李林自己則找個地方坐下,靜靜等待。
大約半個多時辰後,蘇北帶著人迴來了:“縣尉,城裏確實已經沒有人了,但白骨也不多,應該不是被荒詭攻陷了。”
李林輕輕點頭,隨後問道:“真君廟查了嗎?”
“查過了,真君廟裏的祭壇,全不見了。”
李林思索了會,說道:“看來是敵軍人把整這座縣城的人,都給轉移了,包括祭壇和真君。”
“北流縣怎麽說也有好幾萬人,可能嗎?”蘇北下意識問道。
陶德歎了口氣:“沒有什麽不可能的。六十年前……狄人一路從北殺到中原,半年不到的時間,俘虜並轉移了近三十萬的人口到北地。光路上就死了三萬多人。那時候……北狄軍隊的數量,也不過兩萬人罷了。”
眾人都沉默。
六十年前的事情,對大多數齊人來說,都是件羞辱的事情。
想忘都忘不了。
李林看了看天色,說道:“蘇北,你讓人帶著銅鑼,一邊敲一邊喊話,說玉林縣鄉軍來救人了,還有活人就出來。說不定有些人會藏在秘室裏。”
“還真有人能活下來?”蘇北不解地說道:“就算有,也應該被荒詭吃了吧。”
“很難說的,說不定某些人有自保的本事。”李林語氣幽然。
蘇北點點頭,再帶著士兵進了北流縣城,裏麵應該能找得到銅鑼。
李林又看向陶德:“讓斥候順著路往福綿方向走,如果他們真的綁架了數萬百姓,那麽行軍速度肯定很慢,這才幾天時間,應該不會這麽快離開津郡,發現敵軍後,立刻發送信號。”
陶德站了起來:“縣尉,這次我親自去。”
“好。”李林同意了。
騎兵隊再次出發。
此時得意營寨已經建好,李林靜坐在帥位上,不動如山,越發有將軍的氣勢。
北流縣城中,隱隱傳出聲聲鑼響,還混著喊聲。
時間來到傍晚,蘇北出來了,他的身後跟著一大群人。
除了鄉軍外,還有一大群人,小部分的遍身羅綺者,以及大部分的窮苦人家,一看衣服,便知道是貴人的家仆。
這些人怯生生地跟在鄉軍身後,來到營寨前。
有個老者主動從人群中走出來,看著李林,拱手問道:“將軍來自玉林縣……可是要將我們帶去那裏安頓?”
李林輕輕點頭。
這些獲救的人立刻便鬆了口氣,然後哭出聲來。
一時間便有些吵鬧。
這時候,有士兵突然指著西南的方向:“都監,斥候隊發信號了。”
李林看過去,確實是有一股細細的白煙在遠處升了起來。
但很快又消失。
看著像是飲煙,可隻有他們才知道,這是他們聯絡用的信號。
李林看著蘇北,說道:“你統領兩百鄉軍,保護這些人在營寨裏休息,次日天明後,帶他們迴玉林縣。”
蘇北稱是。
李林站了起來,大喊道:“其他人,跟著本官去救人。幾萬黎民百姓在敵人手中,如果這事我們做成了,升官發財隻是等閑,本官向天發誓,絕不貪你們哪怕是一文的戰功錢!”
短暫的沉默後,數百把武器高高舉起,寒光四溢。
“願為都監效死!”
咆哮聲,震天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