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各顯神通
重迴1976,下鄉當知青 作者:落月踏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進屋坐下後,看著李光元有些不解的模樣,馮軍猜到寫書的事還沒在李家屯傳開。
於是笑著道:“你們大隊出了個不得了的知青啊,寫了本書在省上都傳出名了,上級領導還專門打電話表揚了我們一番。”
聞言,李廣元露出喜色,沒想到知青點還有這麽有才的人。
可他猜想半天也沒啥眉目,根本就不知道是哪個知青寫的。
楊景這邊,得知有縣裏領導親自來知青點找自己,急忙帶著李春紅朝著知青點趕去。
上次在派出所就有公安提過這事,沒想到還真來了。
到達知青點時,隻見院子外麵密密麻麻圍滿了人,幾個女知青也朝這邊趕了過來。
看見是知青來了,隊員這才讓出一條路。
來到房間,幾位陌生的麵孔正坐著交談。
楊景打量了幾人一番,看向主位上的馮軍道:“領導好,我就是楊景。”
不說對方身上的氣質,光看座位主次他就能肯定對方是官職最大的那個人。
一旁的小周把書遞過來,好奇的打量著他道:“楊知青,這本書是你寫的嗎?”
見楊景點頭,主位上的馮軍笑著道:“不錯不錯,果真是一表人才,怪不得能寫出這種好書。”
這本小知青記錄史他也看完了,其中內容有趣生動,真實的反映出一個下鄉知青的平凡生活。
“領導過獎了,閑暇沒事時寫著打發打發時間。”
“來坐著說,聽說你在李家屯安家了,你好好跟我們講講李家屯的事。”
雖然他在書中已經了解個大概,可還是不由的對楊景產生了濃濃好奇心。
閑聊了好一會兒,心滿意足後,他又讓楊景帶著他們去四周轉轉。
今天李廣元徹底成為了陪襯,可見領導這麽喜歡楊景,他還是打心眼裏高興。
其餘隊員就更不用說了,都瞪大了眼睛,特別是看見楊景和縣裏領導談笑風生,快把他們羨慕壞了,到處都是議論聲。
怪不得人家楊景最近這麽豪橫,又是修房子,又是時常給李家送禮,敢情已經是大作家了,壓根就不是他們能比擬的。
於是一群人上前跟李春紅各種套著關係,“李三妹,打小我就看出來你很機靈,那腦袋瓜壓根沒幾個人比得上;果然,現在就連找男人眼睛也這麽毒!”
“那可不,春紅出生那天我就跟著一起接生,本來天上還陰著下大雨,可你們猜怎麽著?她剛一出生雨就停了,明晃晃的大太陽哇。”
看見她手腳並用,描繪得栩栩如生,跟真的似的,旁邊一位老婦人忍不住道:“他大嫂,人家李三妹出生你還沒嫁來李家屯吧?咋年齡不大說話一點輕重都沒有。”
“放屁,春紅生前兩三年我就嫁來了。”
旁邊的李春紅一臉尷尬,她沒想到這些人臉皮這麽厚,套關係都套到她出生那天了。
可都是鄉裏鄉親,她又不好甩臉色,隻能敷衍著應付。
快到飯點,馮軍等人才準備離開。
不過臨走時專門讓小周給兩人照了合影,旁邊的秦天海也不甘落後,拉著楊景也合了一張影。
盡管楊景合李廣元一再挽留幾人吃完飯再走,可馮軍還是委婉拒絕了,表示還要趕去紅旗公社忙正事。
上車前,馮軍叮囑楊景有啥困難記得去縣裏找他,不要客氣。
本來他來李家屯隻是走個流程,彰顯縣裏對人才的重視。
可沒成想和楊景接觸下來,讓他頗有種驚訝的感覺。
對方不僅談吐有禮有節,成熟穩重,哪怕是麵對他們也沒半點怯場,跟實際年齡似乎格格不入。
想了想,他看著旁邊的秦天海道:“秦主任,你怎麽看這位楊知青啊!”
秦天海思考片刻,笑著道:“一表人才,肚裏東西不少,將來應該差不到哪裏去。”
馮軍點了點頭,“不錯,是個有趣的年輕人。”
……
李家屯,李廣元拍了拍楊景肩膀道:“你這小子,這麽大的事咋不提前跟我講一下,可嚇壞我了。”
“叔,我就隨便寫著玩,也沒想到這麽多人關注,縣裏領導都來了!”
“不過你小子倒是好樣的,給我們大隊爭光了。”
“那有啥獎勵沒啊叔?”楊景笑著道。
“大隊窮得快揭不開鍋了,哪裏還有東西獎勵你;再說你小子現在也算是李家屯的人了,半點虧都吃不得?”
他剛可是聽見楊景跟幾位領導交談,知道對方稿費不低,至少有個好幾百。
“叔,我就開個玩笑,瞧你那麽著急。”
兩人沒走兩步,就有不少隊員上前來跟楊景交談,用出渾身解數交好他,各種攀關係。
可楊景沒李春紅這麽好脾氣,趕到王家,嘴皮子快講幹了還有人上前不依不饒的問個不停,索性他直接閉目養神,完全不理會周圍眾人了。
眾人有些尷尬,這才訕訕而散,各自去忙著事情。
縣裏來領導這事耽誤了大家不少時間,王家飯點往後推遲了差不多一個小時,一開飯不少人就搶著上桌。
支客師是李廣元,可他實在太困太乏,強忍著沒閉眼等著幹飯,壓根沒精力去照管眾人。
好在今天來人不多,大部分人都上桌後,秩序好上了不少,不像剛才那番喧鬧。
夥食開得不算好,就一個酸菜湯配大米飯,但眾人很清楚王家條件,倒也沒誰有怨言。
而且這還得慶幸剛秋收隊裏分了糧食,不然就連窩窩頭都沒得吃。
一旁的王興旺臉色很差,看著旁邊的乖孫歎了一口氣。
要不是為了這孫兒,他都想跟著媳婦一起去了,一了百了更好,活著也是遭罪。
就家裏這點糧食,壓根就不夠辦事這兩天使,好在後麵能收一份禮錢,不然他都沒臉去找大隊長借糧。
下午,閑著沒事楊景得知有村民願意賣小雞,簡單交談後他跟上前去挑了兩隻。
這時候養家畜有明文規定,最多隻允許養兩隻,不能超過這個數。
當然也有悄悄養個三四隻的,但隻要被舉報,鐵定是要被收,說不定還會被扣個帽子,有那膽量的村民不多。
於是笑著道:“你們大隊出了個不得了的知青啊,寫了本書在省上都傳出名了,上級領導還專門打電話表揚了我們一番。”
聞言,李廣元露出喜色,沒想到知青點還有這麽有才的人。
可他猜想半天也沒啥眉目,根本就不知道是哪個知青寫的。
楊景這邊,得知有縣裏領導親自來知青點找自己,急忙帶著李春紅朝著知青點趕去。
上次在派出所就有公安提過這事,沒想到還真來了。
到達知青點時,隻見院子外麵密密麻麻圍滿了人,幾個女知青也朝這邊趕了過來。
看見是知青來了,隊員這才讓出一條路。
來到房間,幾位陌生的麵孔正坐著交談。
楊景打量了幾人一番,看向主位上的馮軍道:“領導好,我就是楊景。”
不說對方身上的氣質,光看座位主次他就能肯定對方是官職最大的那個人。
一旁的小周把書遞過來,好奇的打量著他道:“楊知青,這本書是你寫的嗎?”
見楊景點頭,主位上的馮軍笑著道:“不錯不錯,果真是一表人才,怪不得能寫出這種好書。”
這本小知青記錄史他也看完了,其中內容有趣生動,真實的反映出一個下鄉知青的平凡生活。
“領導過獎了,閑暇沒事時寫著打發打發時間。”
“來坐著說,聽說你在李家屯安家了,你好好跟我們講講李家屯的事。”
雖然他在書中已經了解個大概,可還是不由的對楊景產生了濃濃好奇心。
閑聊了好一會兒,心滿意足後,他又讓楊景帶著他們去四周轉轉。
今天李廣元徹底成為了陪襯,可見領導這麽喜歡楊景,他還是打心眼裏高興。
其餘隊員就更不用說了,都瞪大了眼睛,特別是看見楊景和縣裏領導談笑風生,快把他們羨慕壞了,到處都是議論聲。
怪不得人家楊景最近這麽豪橫,又是修房子,又是時常給李家送禮,敢情已經是大作家了,壓根就不是他們能比擬的。
於是一群人上前跟李春紅各種套著關係,“李三妹,打小我就看出來你很機靈,那腦袋瓜壓根沒幾個人比得上;果然,現在就連找男人眼睛也這麽毒!”
“那可不,春紅出生那天我就跟著一起接生,本來天上還陰著下大雨,可你們猜怎麽著?她剛一出生雨就停了,明晃晃的大太陽哇。”
看見她手腳並用,描繪得栩栩如生,跟真的似的,旁邊一位老婦人忍不住道:“他大嫂,人家李三妹出生你還沒嫁來李家屯吧?咋年齡不大說話一點輕重都沒有。”
“放屁,春紅生前兩三年我就嫁來了。”
旁邊的李春紅一臉尷尬,她沒想到這些人臉皮這麽厚,套關係都套到她出生那天了。
可都是鄉裏鄉親,她又不好甩臉色,隻能敷衍著應付。
快到飯點,馮軍等人才準備離開。
不過臨走時專門讓小周給兩人照了合影,旁邊的秦天海也不甘落後,拉著楊景也合了一張影。
盡管楊景合李廣元一再挽留幾人吃完飯再走,可馮軍還是委婉拒絕了,表示還要趕去紅旗公社忙正事。
上車前,馮軍叮囑楊景有啥困難記得去縣裏找他,不要客氣。
本來他來李家屯隻是走個流程,彰顯縣裏對人才的重視。
可沒成想和楊景接觸下來,讓他頗有種驚訝的感覺。
對方不僅談吐有禮有節,成熟穩重,哪怕是麵對他們也沒半點怯場,跟實際年齡似乎格格不入。
想了想,他看著旁邊的秦天海道:“秦主任,你怎麽看這位楊知青啊!”
秦天海思考片刻,笑著道:“一表人才,肚裏東西不少,將來應該差不到哪裏去。”
馮軍點了點頭,“不錯,是個有趣的年輕人。”
……
李家屯,李廣元拍了拍楊景肩膀道:“你這小子,這麽大的事咋不提前跟我講一下,可嚇壞我了。”
“叔,我就隨便寫著玩,也沒想到這麽多人關注,縣裏領導都來了!”
“不過你小子倒是好樣的,給我們大隊爭光了。”
“那有啥獎勵沒啊叔?”楊景笑著道。
“大隊窮得快揭不開鍋了,哪裏還有東西獎勵你;再說你小子現在也算是李家屯的人了,半點虧都吃不得?”
他剛可是聽見楊景跟幾位領導交談,知道對方稿費不低,至少有個好幾百。
“叔,我就開個玩笑,瞧你那麽著急。”
兩人沒走兩步,就有不少隊員上前來跟楊景交談,用出渾身解數交好他,各種攀關係。
可楊景沒李春紅這麽好脾氣,趕到王家,嘴皮子快講幹了還有人上前不依不饒的問個不停,索性他直接閉目養神,完全不理會周圍眾人了。
眾人有些尷尬,這才訕訕而散,各自去忙著事情。
縣裏來領導這事耽誤了大家不少時間,王家飯點往後推遲了差不多一個小時,一開飯不少人就搶著上桌。
支客師是李廣元,可他實在太困太乏,強忍著沒閉眼等著幹飯,壓根沒精力去照管眾人。
好在今天來人不多,大部分人都上桌後,秩序好上了不少,不像剛才那番喧鬧。
夥食開得不算好,就一個酸菜湯配大米飯,但眾人很清楚王家條件,倒也沒誰有怨言。
而且這還得慶幸剛秋收隊裏分了糧食,不然就連窩窩頭都沒得吃。
一旁的王興旺臉色很差,看著旁邊的乖孫歎了一口氣。
要不是為了這孫兒,他都想跟著媳婦一起去了,一了百了更好,活著也是遭罪。
就家裏這點糧食,壓根就不夠辦事這兩天使,好在後麵能收一份禮錢,不然他都沒臉去找大隊長借糧。
下午,閑著沒事楊景得知有村民願意賣小雞,簡單交談後他跟上前去挑了兩隻。
這時候養家畜有明文規定,最多隻允許養兩隻,不能超過這個數。
當然也有悄悄養個三四隻的,但隻要被舉報,鐵定是要被收,說不定還會被扣個帽子,有那膽量的村民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