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月下父子
紅樓,從文豪開始崛起 作者:南方有嘉年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賈芸已經是名震京城的大人物,哪怕是這些苦力也知道賈東主的大名。
赫赫有名的京城文豪!
這樣的大人物,原本以嶽升龍的身份根本沒機會接觸,幸運的就是賈東主看上了西嶺村,並且將其買了下來。
然後就是改建村莊修造工坊的大動作,護衛隊順勢而出。
沒有人意外,連倪二都覺得是嶽升龍父子的時運到了。
“好了,嶽老哥你看來是同意了,我會把你父子二人的名字報上去。”
“好!多謝倪二哥!”
倪二微微一笑,說道:“現在你們趕緊出城吧,再晚就出不去了。也不必謝我,其實我也是在幫賈兄弟找合適的人,這是雙方都有利的事情。”
嶽升龍重重點頭,然後帶著一臉懵懂的兒子嶽鍾琪飛速小跑出城。
他心裏忍不住的雀躍和興奮。
現在賈芸要做什麽已經無關緊要。
以倪二和水腳幫的信譽,他們說賈芸信義良好那便真的是信譽良好。
況且西嶺村的人也打聽過了,賈芸賈東主的為人和信譽確實無可指摘。
這便很好了。
趕路迴村的路上,盡管無星無月,天地間一片漆黑,但嶽家父子走這條路已經千百次,哪怕看不到也是能穩穩當當的快步行走。
父子二人內心都是一團火熱。
“咱們爺倆加起來一個月能拿六兩銀子,咱們此前一年也就賺十幾兩銀子。”
“還能省了飯錢,一天供三餐飯食呢。”
“還有衣袍,靴子,都會定期發放。”
嶽升龍越算越是興奮,但他年歲大了,能控製的住自己的情緒。
嶽鍾琪卻是興奮的嗓音都在顫抖!
“娘不必再每天在油燈下紡線了,眼都快看不到了!”
“妹妹的嫁妝很快就能湊齊,再耽擱就成老姑娘了!”
“鍾璜這小子每天都喊要吃肉,這一下天天給他吃肉也吃的起!”
“爹,二叔也該進這個護衛隊,他的本領不比你差多少。”
嶽升龍微笑著聽著兒子說個不停。
嶽鍾琪武藝,將略,弓箭,馬術,都是樣樣練的極為出色。
就是最難練習的馬術,找趕車的借馬騎乘,沒多久就能騎射中活靶。
隻能說不愧是將門之後,天賦異稟。
原本嶽升龍就在矛盾,是將兒子送去從軍,還是跟著自己繼續幹苦力。
現在這個難題算是解決了。
二弟嶽超龍也能幹護衛,他的本領也是遠超常人,相信賈東主會要的。
這樣兩家人都能很快過上小康生活……
饒是人到中年,性格沉穩,嶽升龍也是忍不住嗬嗬輕笑出聲。
有時候嶽升龍忍不住想……
自己這一生蹉跎不順,受盡苦楚,是不是和祖宗在偽清入關時選擇剃辮投降有關?
好在一切均過去了。
“賈東主……”
嶽升龍輕輕念叨著,此時此刻,恨不得給賈芸立長生牌位。
“對了……爹,你剛算的不對!”
“怎麽不對?”
黑暗中嶽鍾琪咧嘴一笑,剛爬上半空不久的月色照在他的牙齒上,隱隱散著耀眼的白色光澤。
“我一定能通過那個訓練,最少能拿二兩銀一個月,所以咱們家是七兩一個月,不是六兩。”
月色下,爺倆對視一眼,都是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
年前京師連下了兩場大雪,後來天氣轉暖,雪化天晴。
但到了臘月二十八這天,天色晦暗,寒風唿嘯,偏又落下寒雨。
識者不免嗟歎,這一場雨落下來不知道多少京師的貧民百姓之家更加難過。
無法出門攬活賺錢,也抵禦不了這刻骨的嚴寒。
特別是街頭巷尾的那些流民乞丐,怕是更加難過了。
但權貴大府,下雨最多是小有不便,算不得什麽了不起的大事。
黛玉便是懶懶的不想出門而已。
早晨去了賈母處請安,待了一會子,接著便是迴自己房中,安心等待。
當然等的是書局日報。
年前這段時間,報紙增刊已經穩定下來。
除了原本的邸抄版,民生版,市井版和小說版外,還有詩詞和隨筆版。
報社的幾位名士寫的文章都是一流,便是詩詞在這個時代也屬頂尖。
原本就是靠這個吃飯的名士。
隻可惜雕版太貴,否則賈芸原打算把鄭燮等人的畫也雕版印刷,再加上這些未來鐵定成名的大畫家的畫作,這才是真正的完整的報紙。
倒是可惜了。
黛玉自是不知,但現在的報紙已經足夠吸引人了。
邸抄和市井版黛玉不是太喜歡,但也會看看。
叫人想象不到的是,黛玉很關注民生版,特別是揚州一帶的鹽價和物價,還有一些鹽商消息。
這叫她有一種錯覺,仿佛自己還身處揚州。
最喜歡的當然是小說版,新出的神雕一波三折,故事情節的緊張和衝突還超過了射雕。
特別是楊過和小龍女的相逢相知,令黛玉心中頗有期待。
除了最愛的小說版,隨筆散文黛玉也是愛看的很。
史玉瓚,厲鄂,鄭燮,李鱓等人都是遊曆過不少地方,經曆的事情也是頗多。
文筆也是上乘。
筆記散文賈芸給他們算一篇十兩,這幾個人寫起來的態度都是十分積極,除了自己寫,還給熟識的名士寫信約稿……這麽一來稿子數量充足,不愁沒文章可登。
除了遊戲,隨筆,散文之外,還有詩詞。
雖說是不如唐詩宋詞,但報社這幾位可以說是這個時代的最頂峰,他們的詩詞水準極高,當然也吸引了一批忠實讀者。
這個時代或者說這個世界的娛樂水準還是太低,如寶玉,黛玉,後來的寶釵,迎春,探春,惜春,還有史湘雲等諸人在一起說說笑笑便是娛樂。
後來搞個詩社,就是她們人生中最值得記憶的高光時刻,最難忘的迴憶了。
再有呆香菱加入,鳳姐出錢,李紈也加入進來,到了元春省親時,大觀園諸人寫詩可以說是到了最風光之時。
而叫人悠然迴味的,還是黛玉和湘雲在月下聯詩,月色清冷淒清,情境若寒蟲悲鳴,在詩上成就不低,但在情境上,已經有一種繁花即將過去,悲劇大幕徐徐拉開的寂滅感。
黛玉此時當然不知後事。
她極喜詩詞,所以副刊上的詩詞最得她喜歡,當然也喜歡隨筆遊記。
可以大開眼界。
另外這些副刊也會登一些前人文章。
比如張岱的湖心亭記。
這篇散文小品實在是太過精彩,但這個世界的文化傳播也沒那麽快捷全麵,黛玉之前居然沒看過這樣精彩的小品文。
看完之後,如同真的在雪夜遊過西湖,也如同品了一杯極品的好茶,吃了一口最好食材和最好廚子烹飪出來的好菜,真的是口齒留香!
這樣的報紙,怎能不愛?
赫赫有名的京城文豪!
這樣的大人物,原本以嶽升龍的身份根本沒機會接觸,幸運的就是賈東主看上了西嶺村,並且將其買了下來。
然後就是改建村莊修造工坊的大動作,護衛隊順勢而出。
沒有人意外,連倪二都覺得是嶽升龍父子的時運到了。
“好了,嶽老哥你看來是同意了,我會把你父子二人的名字報上去。”
“好!多謝倪二哥!”
倪二微微一笑,說道:“現在你們趕緊出城吧,再晚就出不去了。也不必謝我,其實我也是在幫賈兄弟找合適的人,這是雙方都有利的事情。”
嶽升龍重重點頭,然後帶著一臉懵懂的兒子嶽鍾琪飛速小跑出城。
他心裏忍不住的雀躍和興奮。
現在賈芸要做什麽已經無關緊要。
以倪二和水腳幫的信譽,他們說賈芸信義良好那便真的是信譽良好。
況且西嶺村的人也打聽過了,賈芸賈東主的為人和信譽確實無可指摘。
這便很好了。
趕路迴村的路上,盡管無星無月,天地間一片漆黑,但嶽家父子走這條路已經千百次,哪怕看不到也是能穩穩當當的快步行走。
父子二人內心都是一團火熱。
“咱們爺倆加起來一個月能拿六兩銀子,咱們此前一年也就賺十幾兩銀子。”
“還能省了飯錢,一天供三餐飯食呢。”
“還有衣袍,靴子,都會定期發放。”
嶽升龍越算越是興奮,但他年歲大了,能控製的住自己的情緒。
嶽鍾琪卻是興奮的嗓音都在顫抖!
“娘不必再每天在油燈下紡線了,眼都快看不到了!”
“妹妹的嫁妝很快就能湊齊,再耽擱就成老姑娘了!”
“鍾璜這小子每天都喊要吃肉,這一下天天給他吃肉也吃的起!”
“爹,二叔也該進這個護衛隊,他的本領不比你差多少。”
嶽升龍微笑著聽著兒子說個不停。
嶽鍾琪武藝,將略,弓箭,馬術,都是樣樣練的極為出色。
就是最難練習的馬術,找趕車的借馬騎乘,沒多久就能騎射中活靶。
隻能說不愧是將門之後,天賦異稟。
原本嶽升龍就在矛盾,是將兒子送去從軍,還是跟著自己繼續幹苦力。
現在這個難題算是解決了。
二弟嶽超龍也能幹護衛,他的本領也是遠超常人,相信賈東主會要的。
這樣兩家人都能很快過上小康生活……
饒是人到中年,性格沉穩,嶽升龍也是忍不住嗬嗬輕笑出聲。
有時候嶽升龍忍不住想……
自己這一生蹉跎不順,受盡苦楚,是不是和祖宗在偽清入關時選擇剃辮投降有關?
好在一切均過去了。
“賈東主……”
嶽升龍輕輕念叨著,此時此刻,恨不得給賈芸立長生牌位。
“對了……爹,你剛算的不對!”
“怎麽不對?”
黑暗中嶽鍾琪咧嘴一笑,剛爬上半空不久的月色照在他的牙齒上,隱隱散著耀眼的白色光澤。
“我一定能通過那個訓練,最少能拿二兩銀一個月,所以咱們家是七兩一個月,不是六兩。”
月色下,爺倆對視一眼,都是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
年前京師連下了兩場大雪,後來天氣轉暖,雪化天晴。
但到了臘月二十八這天,天色晦暗,寒風唿嘯,偏又落下寒雨。
識者不免嗟歎,這一場雨落下來不知道多少京師的貧民百姓之家更加難過。
無法出門攬活賺錢,也抵禦不了這刻骨的嚴寒。
特別是街頭巷尾的那些流民乞丐,怕是更加難過了。
但權貴大府,下雨最多是小有不便,算不得什麽了不起的大事。
黛玉便是懶懶的不想出門而已。
早晨去了賈母處請安,待了一會子,接著便是迴自己房中,安心等待。
當然等的是書局日報。
年前這段時間,報紙增刊已經穩定下來。
除了原本的邸抄版,民生版,市井版和小說版外,還有詩詞和隨筆版。
報社的幾位名士寫的文章都是一流,便是詩詞在這個時代也屬頂尖。
原本就是靠這個吃飯的名士。
隻可惜雕版太貴,否則賈芸原打算把鄭燮等人的畫也雕版印刷,再加上這些未來鐵定成名的大畫家的畫作,這才是真正的完整的報紙。
倒是可惜了。
黛玉自是不知,但現在的報紙已經足夠吸引人了。
邸抄和市井版黛玉不是太喜歡,但也會看看。
叫人想象不到的是,黛玉很關注民生版,特別是揚州一帶的鹽價和物價,還有一些鹽商消息。
這叫她有一種錯覺,仿佛自己還身處揚州。
最喜歡的當然是小說版,新出的神雕一波三折,故事情節的緊張和衝突還超過了射雕。
特別是楊過和小龍女的相逢相知,令黛玉心中頗有期待。
除了最愛的小說版,隨筆散文黛玉也是愛看的很。
史玉瓚,厲鄂,鄭燮,李鱓等人都是遊曆過不少地方,經曆的事情也是頗多。
文筆也是上乘。
筆記散文賈芸給他們算一篇十兩,這幾個人寫起來的態度都是十分積極,除了自己寫,還給熟識的名士寫信約稿……這麽一來稿子數量充足,不愁沒文章可登。
除了遊戲,隨筆,散文之外,還有詩詞。
雖說是不如唐詩宋詞,但報社這幾位可以說是這個時代的最頂峰,他們的詩詞水準極高,當然也吸引了一批忠實讀者。
這個時代或者說這個世界的娛樂水準還是太低,如寶玉,黛玉,後來的寶釵,迎春,探春,惜春,還有史湘雲等諸人在一起說說笑笑便是娛樂。
後來搞個詩社,就是她們人生中最值得記憶的高光時刻,最難忘的迴憶了。
再有呆香菱加入,鳳姐出錢,李紈也加入進來,到了元春省親時,大觀園諸人寫詩可以說是到了最風光之時。
而叫人悠然迴味的,還是黛玉和湘雲在月下聯詩,月色清冷淒清,情境若寒蟲悲鳴,在詩上成就不低,但在情境上,已經有一種繁花即將過去,悲劇大幕徐徐拉開的寂滅感。
黛玉此時當然不知後事。
她極喜詩詞,所以副刊上的詩詞最得她喜歡,當然也喜歡隨筆遊記。
可以大開眼界。
另外這些副刊也會登一些前人文章。
比如張岱的湖心亭記。
這篇散文小品實在是太過精彩,但這個世界的文化傳播也沒那麽快捷全麵,黛玉之前居然沒看過這樣精彩的小品文。
看完之後,如同真的在雪夜遊過西湖,也如同品了一杯極品的好茶,吃了一口最好食材和最好廚子烹飪出來的好菜,真的是口齒留香!
這樣的報紙,怎能不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