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芸忙著訓練新買的三百多個少年。


    還是從十三四到十五六歲這個年齡段。


    再小,體能跟不上,個頭身形都還沒長成。


    再大,經曆多了,紅塵俗世中打滾多了,人便變油滑了。


    重新調教要費加倍的功夫。


    就眼下這年齡最好。


    基本上長大成人,身體接近成人,但心理還較為稚嫩。


    做過一些事,吃過不少苦,但還沒有見太多黑暗,對人生還有希望和期盼。


    看著簡單,其實賈芸的標準不低。


    賈芸逛了好幾個人市才把人數湊齊。


    一下子進來三百人,賈芸當然要比之前忙碌的多。


    現在夥計已經超過五百人,加上幾十個編輯也有不少要住宿的,多個大院連成一片也是住的滿滿當當。


    每天的新兵訓練,賈芸絕不假手他人。


    大權絕不旁落就是這意思。


    從買下這些少年,到給他們取名,然後分配宿舍,然後開始內務,隊列,體能等訓練。


    一切都是賈芸親自操持。


    要在這些少年心中,種下賈芸才是絕對權威的種子。


    不管是哪個大夥計在此事上都不可能代替賈芸。


    包括發下薪俸等事,還是賈芸拍板決定。


    薪俸發放,還是要賈芸親手發放。


    甚至新夥計每天吃飯時,也是賈芸帶著大夥計陪同。


    趙致仁等人,最多是從旁協助,減輕一些賈芸的負擔。


    就算如此,賈芸這陣子也是忙的腳不沾地。


    但他甘之如飴。


    這些都是未來的火種。


    需得下些功夫,細細打磨,此事絕不能怕辛苦。


    ……


    除了新夥計外,賈芸也是開始著手雇傭大量工匠。


    也虧得是大周京師。


    真的是什麽方麵的人才都不缺。


    文的有幾十萬人規模的智識階層。


    武的有大量的武勳重臣和數萬人的中低武官和幾十萬人的駐軍。


    另外僧道之流也是這個世界的頂尖存在,都是赫赫有名的高僧大德和道門天師級別。


    工匠也是極多。


    朝廷養的官匠有數千人。


    如果有大工程,戶部和兵部都會從各地調集官匠和軍匠。


    集結幾萬人也不在話下。


    比如修皇陵,那都是十幾萬人的工程,過萬工匠和普通民夫齊心協力也得修好幾年,甚至十幾年才能修完。


    而每一朝都會有皇陵工程,可想而知京師會有多少工匠留存。


    除了修皇陵,還有皇宮的日常維護,興造宗王府,維護各家王府……還有勳貴公侯府邸,每一幢都是不遜於賈家寧榮二府的堂皇大府。


    賈家一個大觀園用銀過百萬,用的工匠也必定不在少數。


    所以按“營造法式”規定的各種匠人,普天下肯定是大周神京數量最多。


    賈芸主要招募的是泥作,瓦作,皮作,鐵作,銅活作,木作。


    主要就是這幾個方向。


    雇傭人數也得大幾百人,沒有定數。


    所有人都知道賈東主剛買了莊子,估計是要興造別業,所以並無人說什麽,消息傳開後,不少人都是極其羨慕。


    工匠當然不是買的。


    這些手藝人也不至於淪落到賣身為奴。


    簽的就是傭工協議,一簽三年,有月錢,有賞錢,隻要按賈芸吩咐營造完成,或是超前完成,質量合格,便會有賞錢。


    年節也有賞錢。


    夥食質量也有規定。


    這些東西,都是這個時代幫傭協議的正常內容。


    工匠,廚娘,幫廚,夥計,雜役,甚至幫田主在收獲季打雜的,也分為長工,短工……這些活計有奴仆,也有幫傭。


    幫傭的人身自由要強的多,契約時間到就能自行離開。


    區別是賞錢沒有奴仆多。


    另外主子要包奴仆的一切。


    生老病死,還有婚喪嫁娶的費用,甚至安身之地,一年四季衣裳,這些都是主人負責。


    這些事,幫傭當然沒份。


    這個就看個人選擇。


    有手藝的還是以幫傭為主,隻要能溫飽就行。


    好過世代為奴。


    若隻有一膀子力氣的,賣身為奴都未必有人收,隻能當佃農。


    若自己家裏有幾畝地的,想多賺些錢又沒有一技之長的,那就是當長工,短工,或是當力夫,車夫,腳夫,柴夫等賣苦力的錢。


    賈芸這些天一直在雇傭工匠,人數已經過百。


    每個人他都要親眼看,對答幾句。


    眼光浮滑遊移不定的不要。


    來曆不清楚的不要。


    籍貫京城,家族規模不小的也不要。


    最好是外來工匠,小門小戶。


    另外看對答,談吐。


    這些匠人,說是有一技之長,其實都是無地的城市貧民。


    也就勉強能溫飽。


    但多半是居無定所,身無積蓄,一旦年老體衰就可能接不到活,陷入溫飽都難解決的赤貧之中。


    賈芸招人,老弱積貧的照樣要,反而是一些年輕力壯的,但看著頗為油滑的那種是一律不要。


    他的工匠將來都是要接觸到一些隱秘的技術,如果是京城土著,家族人數不少,難免要迴家探親之類,泄密的危險性成倍增加。


    最好是小門小戶出身,為人質樸謹慎,又能遷居到西嶺村安家,無事不會外出的那種最為合適。


    可能幾年之後,賈芸勢力成型,那會子就無需這般謹慎小心了。


    新夥計加上招募工匠,也是消耗了賈芸不少精力和時間。


    接下來就是西嶺村的村民們了。


    每天都會有西嶺村的村民過來,賈芸得抽不少時間來應付這些人。


    ……


    賈芸是買斷了林地,坡地,農田,還有村落房舍。


    這也是當年忠武侯府買下來的。


    村民除了人身自由外,其餘幾乎一切均是歸賈芸所有了。


    村人去打柴,射獵,采摘幹果售賣換錢,租佃農田種菜,或是種玉米番薯之類,都是要上交一定比例的收獲給賈芸。


    這個比例,應當是五成。


    以柴夫來算,一大早入林砍柴,到天亮後,砍了四擔大柴挑入京城裏售賣。


    柴很好賣,畢竟從酒樓,茶樓,飯莊,再到普通百姓,家家戶戶都要用柴,嚴格來說這就是售賣資源加上自身的力氣。


    和後世想象的不同,這個時代除了真正的大山外,靠近城市的大山基本上都是有主的。


    柴薪要錢,甚至割草都要交錢。


    權貴階層,官紳階層對普通人的壓榨掠取是全方位的,除了唿吸不要錢,基本上事事都要交錢。


    賈芸把西嶺村買下來之後,派馮致信和朱致義帶著榜文去了一趟西嶺村。


    所有佃農要重簽佃約外,所有選擇留下的都要簽一份五年起步的長工契約。


    最少五年內,他們需要聽從賈芸這個東主的安排。


    暫時不會變動他們原本的生活軌跡。


    接下來西嶺村會有較大的變化。


    選擇留下來的要接受這些變化,並且事事聽從吩咐。


    賈芸也會按長工的標準給他們發工錢。


    這個決定在西嶺村引發軒然大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從文豪開始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方有嘉年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方有嘉年華並收藏紅樓,從文豪開始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