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攻陷基府
魔幻雄心:重返日不落帝國 作者:玖九八一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4月6日,基府圍殲戰打響。協約國軍隊的傳統打法,飛機開路,重炮覆蓋,坦克破點。協約國四千多架飛機,每天輪流轟炸基府;支援機則支持協約國外圍防線作戰。
伊班牙-高盧的第4步兵軍和第15步兵軍從切爾尼戈夫向南進攻;羅尼第3、4集團軍利用裝甲部隊,從洛赫維察向西進攻;漢斯軍五個軍從基府正麵進攻,壓縮蘇軍基府河西的外圍防線。
協約國的攻勢鋪天蓋地,蘇軍士兵根本擋不住。
到了4月12日,協約國軍隊基本上清除掉蘇軍外圍陣地,殲敵15萬,迫使蘇軍退入基府城內。
在基府城內,情況同樣十分嚴峻。協約國軍隊的飛機和火炮日夜不停地轟擊著城市,大量建築被摧毀,平民傷亡慘重。
地下指揮部,基爾波諾斯看著損失數字,心驚肉跳。隨著協約國軍隊包圍基府城,他知道最後的決戰來臨了。
軍人半生,生涯即將結束,以軍人榮耀的方式結束。基爾波諾斯努力過,不斷組織小規模的突擊行動,試圖打破協約國軍的包圍,可每次突擊,均傷亡慘重。
到了此時,他反而看開了。
統帥部給他來電,要求他堅持下去,因為基府的存在,協約國軍一直沒有發起新的進攻,這說明統帥部的計劃是對。
基府,必須給莫斯科爭取更多的時間。
可基爾波諾斯心知肚明,協約國投入了大量的飛機,不代表對方是擔心打不下基府。既然抱著必死的決心,基爾波諾斯用廣播鼓舞軍心,要讓敵軍每一步推進都付出巨大的代價。
4月15日,在基府地麵成為一片廢墟後,協約國軍隊發起總攻。為了防止蘇軍打巷戰和肉搏戰,協約國作戰單位每前進幾百米,都要利用燃燒彈和炮彈清理一遍,將那些沒有倒下的牆體摧毀,將那些可疑的下水道或地道口堵死。
伊班牙-高盧軍第4步兵軍,一支參加過倫敦戰役的主力部隊,對巷戰自然熟悉。打巷戰,不能急,越急越出事。
蘇軍沒有任何補給,消耗得越大,抵抗力度越小。漢斯國第4集團軍司令官克盧格元帥一樣是參加過倫敦戰役的,打得比較穩。
從戰略上講,基府會戰不會影響蘇盟戰場大局。協約國軍隊的困打局,讓蘇軍十分難受,他們想拚命都找不到發起點。
不過,基輔的守軍還是展現出令人驚歎的勇氣,他們利用城市的每一棟建築、每一條街道作為防禦陣地,血肉之軀阻擋著協約國軍隊的推進,死了一批補充一批,根本不怕犧牲。
這樣的打法,讓蘇軍消耗很快,因為他們擋不住坦克和大炮。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蘇軍的處境越來越糟糕。彈藥和食物開始短缺,傷員無法得到及時救治。更糟糕的是,由於通信線路被切斷,基爾波諾斯無法與莫斯科取得聯係,也無法快速協調各部隊的行動。
從4月15日到4月18日,基府每天的戰鬥都很激烈,然而,隨著彈盡糧絕,士氣下降,基府軍民的抵抗意誌潰散了。
隨著基爾波諾斯在戰鬥中身負重傷,被伊班牙-高盧軍連隊俘虜,這場大戰接近了尾聲。
4月19日,基府陷落,圍殲戰結束。蘇軍被俘40多萬人,近10萬人戰死。
這場戰役結束後,協約國軍隊開啟了新的征程。
...
十幾天裏,弗朗哥率領的黑海集團軍與土雞陸軍配合,重創蘇軍45集團軍,將其圍在山上,切斷了一切交通路線。
第6裝甲軍在羅馬15步兵軍、兩個山地師的配合下,沿第比利斯向阿塞拜疆進軍,與漢斯國在亞美尼亞會師,圍殲蘇軍一個步兵軍。
防禦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的蘇軍44集團軍僅剩下兩個步兵軍和26機械化軍。從作戰人數來講,蘇軍44集團軍在前期與漢斯軍作戰中損失兩萬多人,真正的作戰人員僅有不到一個軍的兵力。
從土雞國高原和波斯高原飛來的戰鬥機,將會大大助力協約國陸軍擊潰蘇軍44集團軍。在庫班河一帶的蘇軍46集團軍在司令員丘列涅夫的命令下,向南馳援,一定要保住巴庫油田。
丘列涅夫手裏的兵力不多了,52集團軍要盯著頓河,47集團軍要防禦黑海沿岸。丘列涅夫向統帥部請求更多的武器,他至少還要組建三個集團軍,才能擋住協約國在高加索方麵的進攻。
隻是,他的電報發出去,一直沒有迴複。
此時,蘇軍統帥部正在思考協約國的下一步進攻方向。
克宮。
基府失陷、塞瓦斯托波爾被圍、高加索戰局不利,每一件事,都讓斯塔林十分頭疼。明明不缺武器,明明冬天才結束,可蘇盟已經失去了近6000萬人口,失去了烏蘭產糧區,失去了基府、哈爾科夫、布良斯克等工業區。
這些工業區可以提供1000多萬噸鋼材,相當於蘇盟鋼產量的三分之一多。盡管蘇盟家大業大,可協約國的腳步並未停止,他們的重兵集團正在準備,發起第三階段攻擊。
如參謀長沙波什尼科夫所說,基府失陷,並未給協約國軍隊造成很大的損失。如此一來,協約國便能騰出六七十萬人,加入到其他戰場,有可能是斯摩棱斯克,有可能是斯大林格勒方向,也有可能是列寧格勒。
在失去三分之一人口的情況下,蘇軍的動員能力也下降,麵對協約國的重兵,斯塔林和統帥部要更加謹慎。
“高加索地區還是要支援的,伏爾加河還在,武器就不能斷。至於援兵問題,讓丘列涅夫自己想辦法。高加索地區人口基數大,兵員還是很充足的。”
連續的擴軍和損失,蘇盟的武器快要堅持不住了。一直沒有迴複丘列涅夫,是統帥部優先考慮重要戰略方向。
“明白,斯塔林同誌。”沙波什尼科夫叫來助手,讓助手去安排。
然而,進來的助手神情凝重,將一份電報遞給沙波什尼科夫。沙波什尼科夫簡單掃一眼,將電報呈遞給斯塔林。
“斯塔林同誌,協約國向斯大林格勒進攻了。”
伊班牙-高盧的第4步兵軍和第15步兵軍從切爾尼戈夫向南進攻;羅尼第3、4集團軍利用裝甲部隊,從洛赫維察向西進攻;漢斯軍五個軍從基府正麵進攻,壓縮蘇軍基府河西的外圍防線。
協約國的攻勢鋪天蓋地,蘇軍士兵根本擋不住。
到了4月12日,協約國軍隊基本上清除掉蘇軍外圍陣地,殲敵15萬,迫使蘇軍退入基府城內。
在基府城內,情況同樣十分嚴峻。協約國軍隊的飛機和火炮日夜不停地轟擊著城市,大量建築被摧毀,平民傷亡慘重。
地下指揮部,基爾波諾斯看著損失數字,心驚肉跳。隨著協約國軍隊包圍基府城,他知道最後的決戰來臨了。
軍人半生,生涯即將結束,以軍人榮耀的方式結束。基爾波諾斯努力過,不斷組織小規模的突擊行動,試圖打破協約國軍的包圍,可每次突擊,均傷亡慘重。
到了此時,他反而看開了。
統帥部給他來電,要求他堅持下去,因為基府的存在,協約國軍一直沒有發起新的進攻,這說明統帥部的計劃是對。
基府,必須給莫斯科爭取更多的時間。
可基爾波諾斯心知肚明,協約國投入了大量的飛機,不代表對方是擔心打不下基府。既然抱著必死的決心,基爾波諾斯用廣播鼓舞軍心,要讓敵軍每一步推進都付出巨大的代價。
4月15日,在基府地麵成為一片廢墟後,協約國軍隊發起總攻。為了防止蘇軍打巷戰和肉搏戰,協約國作戰單位每前進幾百米,都要利用燃燒彈和炮彈清理一遍,將那些沒有倒下的牆體摧毀,將那些可疑的下水道或地道口堵死。
伊班牙-高盧軍第4步兵軍,一支參加過倫敦戰役的主力部隊,對巷戰自然熟悉。打巷戰,不能急,越急越出事。
蘇軍沒有任何補給,消耗得越大,抵抗力度越小。漢斯國第4集團軍司令官克盧格元帥一樣是參加過倫敦戰役的,打得比較穩。
從戰略上講,基府會戰不會影響蘇盟戰場大局。協約國軍隊的困打局,讓蘇軍十分難受,他們想拚命都找不到發起點。
不過,基輔的守軍還是展現出令人驚歎的勇氣,他們利用城市的每一棟建築、每一條街道作為防禦陣地,血肉之軀阻擋著協約國軍隊的推進,死了一批補充一批,根本不怕犧牲。
這樣的打法,讓蘇軍消耗很快,因為他們擋不住坦克和大炮。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蘇軍的處境越來越糟糕。彈藥和食物開始短缺,傷員無法得到及時救治。更糟糕的是,由於通信線路被切斷,基爾波諾斯無法與莫斯科取得聯係,也無法快速協調各部隊的行動。
從4月15日到4月18日,基府每天的戰鬥都很激烈,然而,隨著彈盡糧絕,士氣下降,基府軍民的抵抗意誌潰散了。
隨著基爾波諾斯在戰鬥中身負重傷,被伊班牙-高盧軍連隊俘虜,這場大戰接近了尾聲。
4月19日,基府陷落,圍殲戰結束。蘇軍被俘40多萬人,近10萬人戰死。
這場戰役結束後,協約國軍隊開啟了新的征程。
...
十幾天裏,弗朗哥率領的黑海集團軍與土雞陸軍配合,重創蘇軍45集團軍,將其圍在山上,切斷了一切交通路線。
第6裝甲軍在羅馬15步兵軍、兩個山地師的配合下,沿第比利斯向阿塞拜疆進軍,與漢斯國在亞美尼亞會師,圍殲蘇軍一個步兵軍。
防禦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的蘇軍44集團軍僅剩下兩個步兵軍和26機械化軍。從作戰人數來講,蘇軍44集團軍在前期與漢斯軍作戰中損失兩萬多人,真正的作戰人員僅有不到一個軍的兵力。
從土雞國高原和波斯高原飛來的戰鬥機,將會大大助力協約國陸軍擊潰蘇軍44集團軍。在庫班河一帶的蘇軍46集團軍在司令員丘列涅夫的命令下,向南馳援,一定要保住巴庫油田。
丘列涅夫手裏的兵力不多了,52集團軍要盯著頓河,47集團軍要防禦黑海沿岸。丘列涅夫向統帥部請求更多的武器,他至少還要組建三個集團軍,才能擋住協約國在高加索方麵的進攻。
隻是,他的電報發出去,一直沒有迴複。
此時,蘇軍統帥部正在思考協約國的下一步進攻方向。
克宮。
基府失陷、塞瓦斯托波爾被圍、高加索戰局不利,每一件事,都讓斯塔林十分頭疼。明明不缺武器,明明冬天才結束,可蘇盟已經失去了近6000萬人口,失去了烏蘭產糧區,失去了基府、哈爾科夫、布良斯克等工業區。
這些工業區可以提供1000多萬噸鋼材,相當於蘇盟鋼產量的三分之一多。盡管蘇盟家大業大,可協約國的腳步並未停止,他們的重兵集團正在準備,發起第三階段攻擊。
如參謀長沙波什尼科夫所說,基府失陷,並未給協約國軍隊造成很大的損失。如此一來,協約國便能騰出六七十萬人,加入到其他戰場,有可能是斯摩棱斯克,有可能是斯大林格勒方向,也有可能是列寧格勒。
在失去三分之一人口的情況下,蘇軍的動員能力也下降,麵對協約國的重兵,斯塔林和統帥部要更加謹慎。
“高加索地區還是要支援的,伏爾加河還在,武器就不能斷。至於援兵問題,讓丘列涅夫自己想辦法。高加索地區人口基數大,兵員還是很充足的。”
連續的擴軍和損失,蘇盟的武器快要堅持不住了。一直沒有迴複丘列涅夫,是統帥部優先考慮重要戰略方向。
“明白,斯塔林同誌。”沙波什尼科夫叫來助手,讓助手去安排。
然而,進來的助手神情凝重,將一份電報遞給沙波什尼科夫。沙波什尼科夫簡單掃一眼,將電報呈遞給斯塔林。
“斯塔林同誌,協約國向斯大林格勒進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