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包圍基府
魔幻雄心:重返日不落帝國 作者:玖九八一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此時的蘇軍黑海艦隊陣容包括1艘戰列艦、2艘新型巡洋艦、3艘老舊巡洋艦、3艘驅逐艦領艦、11艘新型驅逐艦、4艘老舊驅逐艦、44艘潛艇、2艘炮艇\/護航艦艇、18艘布雷\/掃雷艦艇以及84艘魚雷艇。這種配置,守護黑海是足夠的,想要對抗協約國艦隊,那恐怕是以卵擊石。
原時空,在開戰之初,因為羅尼國沒有可對抗的軍艦,這支艦隊主動出擊,轟擊漢斯國和羅尼國在黑海沿岸的陣地和設施,同時還襲擊了敵人海上的運輸船隻。等漢斯國拿下塞瓦斯托波爾,派出小型艦艇後,黑海艦隊就沒在主動攻擊過。
斯塔林這幾年一直在加強工業和陸軍,海軍是苦一苦的角色,沒什麽新戰艦加入黑海艦隊。
“斯塔林同誌,伊班牙-高盧的航母進入黑海,相當於是移動的機場,高加索、克裏米亞、烏蘭沿海的製空權堪憂。”瓦杜丁心憂道。
“就算沒有航母,我們的製空權也不多。”斯塔林自嘲道。不過,這不算假話,蘇軍還有幾千架飛機,可失去了主動作戰的能力,一般是在協約國空軍覆蓋的不到的戰場,蘇盟空軍才敢飛上天。
從開戰到現在,前前後後損失七八千架飛機,誰家空軍扛得住這樣的打擊。在以後的戰役中,凡是撤退的地區,空軍基地一處不留,這樣才能讓空軍能在空白區域遲滯攻擊快速的協約國裝甲部隊。
“斯塔林同誌,我們無法讓高加索方麵軍出兵攻擊土雞國,否則兵力分散,給協約國軍機會。”瓦杜丁很想奇襲土雞國,但打入土雞國,高加索的戰線會擴大,稀釋薄弱的兵力。
“我知道,我知道,可是,情況對我們來說十分嚴峻,協約國海軍進入黑海,高加索仍然要分兵守海岸,防止敵軍登陸。”斯塔林感覺兵力捉襟見肘。
600萬大軍,在第一階段失敗中損失高達200萬,去掉遠東方麵軍100萬、西伯利亞方麵軍30萬、中亞方麵軍20萬,剩下的250萬全在西部戰區。
算上緊急征召的100萬新兵,蘇軍西部戰區紙麵上擁有350萬人軍隊,從數量上來說,已經低於協約國的進攻部隊。
黑海失守,克裏米亞和高加索必危。
斯塔林原本想在克裏米亞打一場阻擊戰,拖住協約國軍隊的。現在來看,條件不允許了。失去製海權,無法從高加索源源不斷地送物資和士兵。
斯塔林第一次十分難受,他除了大規模增兵,已別無他法。可無論怎麽講,克裏米亞不能丟。
“給切列維琴科兩人發電報,他們將要再一次麵臨敖德薩的情況,讓他們做好萬全準備。為了保證克裏米亞的兵力,提前從高加索和頓河地區抽調六個師,加強到51集團軍,讓其兵力增加到20萬左右。”
“是,斯塔林同誌。”瓦杜丁接著下令。
在斯塔林召開軍事會議後,蘇盟的軍事總動員正式開啟,大量的蘇盟男人進入各州訓練營進行訓練,根據戰場需要,就近補充。
蘇盟宣布部門不斷宣導,蘇盟到了最危急的時刻,所有人必須保衛偉大的蘇盟祖國,將侵略者趕出去。
...
1941年3月16日,伊班牙-高盧國第4步兵軍突然出現在切爾尼戈夫的第聶伯河西岸,並發起攻擊,強渡第聶伯河。
從修複的機場派出五百架戰機,搶奪製空權,並實施轟炸。蘇軍戰機起飛迎敵,又碰到了第一階段的難題,性能上的差距,讓蘇軍飛行員力不從心。空戰進行不到半小時,蘇軍戰機沒在重返戰場。他們知道,協約國的機場修得很近。
地麵上,沒有蘇軍戰機騷擾,伊班牙-高盧第4步兵軍突擊團利用小型汽艇、衝鋒艇等渡河,很快攻占一處被炮火覆蓋的蘇軍河防陣地。經過半小時的攻擊,突擊團很快打開局麵,占領了一公裏寬的防線。工兵部隊在炮火中建起四座浮橋,大量的步兵通過浮橋支援突擊團。
在攻擊線擴大後,工兵部隊搭建的坦克浮橋完成,第4步兵師的一百三十輛重坦踏入第聶伯河東岸。在重坦加入後,蘇軍的防線一下子被撕裂了。蘇軍的反坦克火炮根本阻攔不了伊班牙-高盧的重型坦克,這樣的大家夥,立在戰場上,基本上能精準攻擊蘇軍火力點。
一百三十輛坦克,很快打出十公裏的占領區。隨著漢斯軍18集團軍的兩個步兵軍源源不斷地渡河,防守切爾尼戈夫的蘇軍第40集團軍向東撤退。
到了下午,霍特的第3裝甲集群出現在切爾尼戈夫,沿傑斯納河追擊蘇軍40集團軍,而霍特的目標是庫爾斯克。他要在蘇軍來不及反應之前,拿下庫爾斯克。
庫爾斯克有三百五十多公裏,即便再快,也要兩天。霍特向博克元帥要求,空軍必須保持支援,摩托化步兵師和步兵軍要跟上節奏。
渡過第聶伯河,便是深入蘇盟腹地,在情報有不全麵的情況下,有可能會陷入包圍圈。這樣的要求,博克自然是答應。斯摩棱斯克暫時不打,中央集團軍群武力過剩,航空隊可以全麵支持,而且,從國內增援的第2集團軍也劃給了博克,實力壯大了不少。
在切爾尼戈夫突擊戰打響時,南方集團軍群第1裝甲集群在克萊斯特的帶領下,利用同樣的戰術,突破了蘇軍43集團軍防守的克列緬丘格。這支組建沒幾天,人數僅有五萬人的集團軍在坦克和飛機的衝擊下,直接潰散。漢斯第6集團軍跟上,保護裝甲集群的後方。
第1裝甲集群渡河後,兵分兩路,第3、14摩托化軍由克萊斯特親自率領,攻擊波爾塔瓦,然後北上哈爾科夫。第48摩托化軍一直向北進攻,攻占基府東部的洛赫維察,然後繼續向北,直到與第18集團軍會師,形成第一個包圍圈。
當然,若蘇軍抵抗激烈,無法北上,那也能牽製蘇軍向東大量撤退。
布尼瓊通過協約國的作戰方向,大致判斷出對方的計劃,又是一個令人恐懼的包圍圈!
他立即給斯塔林發電報,請求撤退。再不撤,真的走不了了!
他不想成為第一個被俘的元帥!
原時空,在開戰之初,因為羅尼國沒有可對抗的軍艦,這支艦隊主動出擊,轟擊漢斯國和羅尼國在黑海沿岸的陣地和設施,同時還襲擊了敵人海上的運輸船隻。等漢斯國拿下塞瓦斯托波爾,派出小型艦艇後,黑海艦隊就沒在主動攻擊過。
斯塔林這幾年一直在加強工業和陸軍,海軍是苦一苦的角色,沒什麽新戰艦加入黑海艦隊。
“斯塔林同誌,伊班牙-高盧的航母進入黑海,相當於是移動的機場,高加索、克裏米亞、烏蘭沿海的製空權堪憂。”瓦杜丁心憂道。
“就算沒有航母,我們的製空權也不多。”斯塔林自嘲道。不過,這不算假話,蘇軍還有幾千架飛機,可失去了主動作戰的能力,一般是在協約國空軍覆蓋的不到的戰場,蘇盟空軍才敢飛上天。
從開戰到現在,前前後後損失七八千架飛機,誰家空軍扛得住這樣的打擊。在以後的戰役中,凡是撤退的地區,空軍基地一處不留,這樣才能讓空軍能在空白區域遲滯攻擊快速的協約國裝甲部隊。
“斯塔林同誌,我們無法讓高加索方麵軍出兵攻擊土雞國,否則兵力分散,給協約國軍機會。”瓦杜丁很想奇襲土雞國,但打入土雞國,高加索的戰線會擴大,稀釋薄弱的兵力。
“我知道,我知道,可是,情況對我們來說十分嚴峻,協約國海軍進入黑海,高加索仍然要分兵守海岸,防止敵軍登陸。”斯塔林感覺兵力捉襟見肘。
600萬大軍,在第一階段失敗中損失高達200萬,去掉遠東方麵軍100萬、西伯利亞方麵軍30萬、中亞方麵軍20萬,剩下的250萬全在西部戰區。
算上緊急征召的100萬新兵,蘇軍西部戰區紙麵上擁有350萬人軍隊,從數量上來說,已經低於協約國的進攻部隊。
黑海失守,克裏米亞和高加索必危。
斯塔林原本想在克裏米亞打一場阻擊戰,拖住協約國軍隊的。現在來看,條件不允許了。失去製海權,無法從高加索源源不斷地送物資和士兵。
斯塔林第一次十分難受,他除了大規模增兵,已別無他法。可無論怎麽講,克裏米亞不能丟。
“給切列維琴科兩人發電報,他們將要再一次麵臨敖德薩的情況,讓他們做好萬全準備。為了保證克裏米亞的兵力,提前從高加索和頓河地區抽調六個師,加強到51集團軍,讓其兵力增加到20萬左右。”
“是,斯塔林同誌。”瓦杜丁接著下令。
在斯塔林召開軍事會議後,蘇盟的軍事總動員正式開啟,大量的蘇盟男人進入各州訓練營進行訓練,根據戰場需要,就近補充。
蘇盟宣布部門不斷宣導,蘇盟到了最危急的時刻,所有人必須保衛偉大的蘇盟祖國,將侵略者趕出去。
...
1941年3月16日,伊班牙-高盧國第4步兵軍突然出現在切爾尼戈夫的第聶伯河西岸,並發起攻擊,強渡第聶伯河。
從修複的機場派出五百架戰機,搶奪製空權,並實施轟炸。蘇軍戰機起飛迎敵,又碰到了第一階段的難題,性能上的差距,讓蘇軍飛行員力不從心。空戰進行不到半小時,蘇軍戰機沒在重返戰場。他們知道,協約國的機場修得很近。
地麵上,沒有蘇軍戰機騷擾,伊班牙-高盧第4步兵軍突擊團利用小型汽艇、衝鋒艇等渡河,很快攻占一處被炮火覆蓋的蘇軍河防陣地。經過半小時的攻擊,突擊團很快打開局麵,占領了一公裏寬的防線。工兵部隊在炮火中建起四座浮橋,大量的步兵通過浮橋支援突擊團。
在攻擊線擴大後,工兵部隊搭建的坦克浮橋完成,第4步兵師的一百三十輛重坦踏入第聶伯河東岸。在重坦加入後,蘇軍的防線一下子被撕裂了。蘇軍的反坦克火炮根本阻攔不了伊班牙-高盧的重型坦克,這樣的大家夥,立在戰場上,基本上能精準攻擊蘇軍火力點。
一百三十輛坦克,很快打出十公裏的占領區。隨著漢斯軍18集團軍的兩個步兵軍源源不斷地渡河,防守切爾尼戈夫的蘇軍第40集團軍向東撤退。
到了下午,霍特的第3裝甲集群出現在切爾尼戈夫,沿傑斯納河追擊蘇軍40集團軍,而霍特的目標是庫爾斯克。他要在蘇軍來不及反應之前,拿下庫爾斯克。
庫爾斯克有三百五十多公裏,即便再快,也要兩天。霍特向博克元帥要求,空軍必須保持支援,摩托化步兵師和步兵軍要跟上節奏。
渡過第聶伯河,便是深入蘇盟腹地,在情報有不全麵的情況下,有可能會陷入包圍圈。這樣的要求,博克自然是答應。斯摩棱斯克暫時不打,中央集團軍群武力過剩,航空隊可以全麵支持,而且,從國內增援的第2集團軍也劃給了博克,實力壯大了不少。
在切爾尼戈夫突擊戰打響時,南方集團軍群第1裝甲集群在克萊斯特的帶領下,利用同樣的戰術,突破了蘇軍43集團軍防守的克列緬丘格。這支組建沒幾天,人數僅有五萬人的集團軍在坦克和飛機的衝擊下,直接潰散。漢斯第6集團軍跟上,保護裝甲集群的後方。
第1裝甲集群渡河後,兵分兩路,第3、14摩托化軍由克萊斯特親自率領,攻擊波爾塔瓦,然後北上哈爾科夫。第48摩托化軍一直向北進攻,攻占基府東部的洛赫維察,然後繼續向北,直到與第18集團軍會師,形成第一個包圍圈。
當然,若蘇軍抵抗激烈,無法北上,那也能牽製蘇軍向東大量撤退。
布尼瓊通過協約國的作戰方向,大致判斷出對方的計劃,又是一個令人恐懼的包圍圈!
他立即給斯塔林發電報,請求撤退。再不撤,真的走不了了!
他不想成為第一個被俘的元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