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占領政策探討
魔幻雄心:重返日不落帝國 作者:玖九八一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馬德裏,皇宮。
“嘖嘖嘖,真是厲害。”第一階段的戰果大大超乎林奇的預料,短短幾天的時間,讓蘇軍損失西部一半以上的兵力。
原版的巴巴羅薩,蘇軍還突圍出去20萬人。這一次,由於協約國的作戰計劃不像原版那樣將包圍圈擴大到斯摩棱斯克,加上伊班牙-高盧軍強勢入局,使協約國的作戰力量大大加強,導致蘇軍無法集中突破。
這一次,協約國的空軍很強,坦克數量比原版也多很多。蘇軍也在加強,可‘大清洗’導致大量的軍事人才消失,中堅力量不足,火線提拔的將領經驗不足,比如巴甫洛夫這類的,隻會以傳統的視角打仗。
當然,蘇軍的加強,讓斯塔林和一眾高層將領獲得了自信。據前線戰報,從開戰以來,除了對抗協約國的裝甲線,一直在找機會主動進攻,就算是被包圍,主動突擊打得十分勇猛。
可惜,蘇軍遇到的不是一般對手,而一般對手,蘇軍照樣慘勝。
蘇軍將領不太會打順風局。
遊戲裏麵也是,除非運營良好,提前上坦克,否則會成片成片地被擊潰,連逃跑都沒有漢斯軍快。
除了兩個包圍圈,伊班牙-高盧軍負責的北線,殲滅蘇軍四十萬,其中包括蘇軍第8集團軍、27集團軍大部、十幾個防衛師。
相比明斯克和日托米爾包圍圈,北線的殲滅戰沒那麽精彩。
蘇軍第8集團軍在伊班牙-高盧第1集團軍和兩個裝甲軍的攻擊下,連一天也沒堅持住。希奧利艾的圍殲戰更是輕鬆,得知第8集團軍投降、第11集團軍遠遁、裏加失守,該堡壘區聚集的10萬人守軍選擇投降。
“陛下,我軍第一階段兩線傷亡僅1萬5000人,是參戰三國中最少的。羅尼軍陣亡3萬人,受傷2萬人,打得最辛苦。漢斯軍是攻堅主力,但傷亡也稍大,8萬多人。總的來說,協約國軍隊碾壓了蘇軍。”布蘭科毫不掩飾自己的興奮。
“哈哈哈,是的,碾壓一詞用得比較準確。不過,協約國損失的飛機近700架,包括我們的一百架;漢斯國坦克損失五分之一,還是比較大的。”
這個損失還算可以承受,畢竟加強工業後的蘇軍坦克數量和質量提升很大,不是吃素的。這一次,空軍的支援效率很高,讓坦克部隊跑起來順暢。另一個原因則是蘇軍的機械化部隊往往用來協助步兵防守或攻擊,真正正麵對戰的僅有盧茨克會戰和瓦爾尼艾會戰,均戰敗了。
“給軍工部和後勤部說一下,消耗的武器彈藥、物資要加快送到前線,支持聯軍下一階段的作戰任務。”
布蘭科立正,“請陛下放心,包括補充人員在內,我會盡快安排。”
“好,你去忙吧,我給浠特樂先生打個電話。”林奇揮手讓布蘭科出去,吩咐艾麗薩撥通柏林專線。
幾分鍾後,林奇聽到了小胡子興奮的聲音。
“國王陛下,我現在十分開心,這樣的勝利,我們要多打幾個,這樣蘇盟就會垮掉了。”
“是的,浠特樂先生,戰爭有利於協約國,我們要相信前線將領,他們會給我們帶來更大的驚喜。”林奇在不掃興的情況下,提醒浠特樂不要激動到衝動,又提出各種高難度的計劃。
當然,有林奇在,這種情況不會發生。
“是的,我們的軍隊是最厲害的。”小胡子聽出了林奇的話外音,一笑而過,“國王陛下,您給我電話,應該還有其他的建議吧?”
“閣下和我心意相通啊,我確實有些想法,那便是關於蘇盟俘虜和占領區的事情。蘇盟是一個地大物博,民族眾多的國家,之前我應該和閣下談過這種事情。”林奇故意停頓。
“國王陛下,您是我最親密的戰友,您有什麽建議可以直接說。”
“我建議貴國在對待俘虜和占領區的政策上,能溫和一點,除了猶人,其他民族在蘇盟過得並不好,如貴國能實行溫和政策,會瓦解蘇軍的人心,對我們作戰是大大有利的。蘇盟有1億8千萬人口,有二十分之一變成遊擊隊,對我們來說都是十分龐大的。”
林奇的話,讓小胡子短暫沉默。
“國王陛下,您說的情況,我十分了解,在鷹倫島,我軍的鎮壓人員吃盡了苦頭,過去兩年,我國在鷹倫島陣亡的士兵超過兩萬人。若不是我下決心殺戮,是震懾不了鷹倫人的。”
“可是,我並不想讓低劣的民族成為漢斯帝國的一部分,但漢斯帝國又需要生存空間,對此您有什麽好方法,還有一點,蘇盟境內的猶人,我不會放過。”
小胡子很多時候聽取林奇的意見,但在這個問題上,小胡子好像很固執,堅持自己的種族理念。小胡子對待西歐人比東歐人寬容,甚至南歐人的地位都要高於東歐人。
“浠特樂閣下,整個蘇盟有那麽多人,你想通過軍事強壓,會適得其反。你不會想看到未來幾十年,領土上到處是反抗組織,不斷消耗貴國的人力吧?”林奇覺得小胡子真的心大。
治理方法有很多,而且漢斯國人才濟濟,不需要林奇指點,這隻是小胡子拒絕的一種方式。
“國王陛下,您不用擔心這個問題,在控製地區方麵,我國是專業的。”小胡子有意避開話題。
“那好吧,希望不要影響戰爭進度。”林奇勸也勸過了,未來怎樣,就看漢斯國自己的造化了。
林奇早已決定打完就撤,東歐的爛攤子留給小胡子頭疼去。
在米國沒有倒下前,還需要漢斯國的軍力相助。
掛掉電話後,林奇讓艾麗薩通知國防大臣莫拉,宣布前線勝利的消息。林奇特意交代,重點說說高盧族第9裝甲軍、第9步兵軍和北非族第14、15步兵軍的戰場事跡。
英雄事跡,是激勵全民的,是凝結全民的。
“嘖嘖嘖,真是厲害。”第一階段的戰果大大超乎林奇的預料,短短幾天的時間,讓蘇軍損失西部一半以上的兵力。
原版的巴巴羅薩,蘇軍還突圍出去20萬人。這一次,由於協約國的作戰計劃不像原版那樣將包圍圈擴大到斯摩棱斯克,加上伊班牙-高盧軍強勢入局,使協約國的作戰力量大大加強,導致蘇軍無法集中突破。
這一次,協約國的空軍很強,坦克數量比原版也多很多。蘇軍也在加強,可‘大清洗’導致大量的軍事人才消失,中堅力量不足,火線提拔的將領經驗不足,比如巴甫洛夫這類的,隻會以傳統的視角打仗。
當然,蘇軍的加強,讓斯塔林和一眾高層將領獲得了自信。據前線戰報,從開戰以來,除了對抗協約國的裝甲線,一直在找機會主動進攻,就算是被包圍,主動突擊打得十分勇猛。
可惜,蘇軍遇到的不是一般對手,而一般對手,蘇軍照樣慘勝。
蘇軍將領不太會打順風局。
遊戲裏麵也是,除非運營良好,提前上坦克,否則會成片成片地被擊潰,連逃跑都沒有漢斯軍快。
除了兩個包圍圈,伊班牙-高盧軍負責的北線,殲滅蘇軍四十萬,其中包括蘇軍第8集團軍、27集團軍大部、十幾個防衛師。
相比明斯克和日托米爾包圍圈,北線的殲滅戰沒那麽精彩。
蘇軍第8集團軍在伊班牙-高盧第1集團軍和兩個裝甲軍的攻擊下,連一天也沒堅持住。希奧利艾的圍殲戰更是輕鬆,得知第8集團軍投降、第11集團軍遠遁、裏加失守,該堡壘區聚集的10萬人守軍選擇投降。
“陛下,我軍第一階段兩線傷亡僅1萬5000人,是參戰三國中最少的。羅尼軍陣亡3萬人,受傷2萬人,打得最辛苦。漢斯軍是攻堅主力,但傷亡也稍大,8萬多人。總的來說,協約國軍隊碾壓了蘇軍。”布蘭科毫不掩飾自己的興奮。
“哈哈哈,是的,碾壓一詞用得比較準確。不過,協約國損失的飛機近700架,包括我們的一百架;漢斯國坦克損失五分之一,還是比較大的。”
這個損失還算可以承受,畢竟加強工業後的蘇軍坦克數量和質量提升很大,不是吃素的。這一次,空軍的支援效率很高,讓坦克部隊跑起來順暢。另一個原因則是蘇軍的機械化部隊往往用來協助步兵防守或攻擊,真正正麵對戰的僅有盧茨克會戰和瓦爾尼艾會戰,均戰敗了。
“給軍工部和後勤部說一下,消耗的武器彈藥、物資要加快送到前線,支持聯軍下一階段的作戰任務。”
布蘭科立正,“請陛下放心,包括補充人員在內,我會盡快安排。”
“好,你去忙吧,我給浠特樂先生打個電話。”林奇揮手讓布蘭科出去,吩咐艾麗薩撥通柏林專線。
幾分鍾後,林奇聽到了小胡子興奮的聲音。
“國王陛下,我現在十分開心,這樣的勝利,我們要多打幾個,這樣蘇盟就會垮掉了。”
“是的,浠特樂先生,戰爭有利於協約國,我們要相信前線將領,他們會給我們帶來更大的驚喜。”林奇在不掃興的情況下,提醒浠特樂不要激動到衝動,又提出各種高難度的計劃。
當然,有林奇在,這種情況不會發生。
“是的,我們的軍隊是最厲害的。”小胡子聽出了林奇的話外音,一笑而過,“國王陛下,您給我電話,應該還有其他的建議吧?”
“閣下和我心意相通啊,我確實有些想法,那便是關於蘇盟俘虜和占領區的事情。蘇盟是一個地大物博,民族眾多的國家,之前我應該和閣下談過這種事情。”林奇故意停頓。
“國王陛下,您是我最親密的戰友,您有什麽建議可以直接說。”
“我建議貴國在對待俘虜和占領區的政策上,能溫和一點,除了猶人,其他民族在蘇盟過得並不好,如貴國能實行溫和政策,會瓦解蘇軍的人心,對我們作戰是大大有利的。蘇盟有1億8千萬人口,有二十分之一變成遊擊隊,對我們來說都是十分龐大的。”
林奇的話,讓小胡子短暫沉默。
“國王陛下,您說的情況,我十分了解,在鷹倫島,我軍的鎮壓人員吃盡了苦頭,過去兩年,我國在鷹倫島陣亡的士兵超過兩萬人。若不是我下決心殺戮,是震懾不了鷹倫人的。”
“可是,我並不想讓低劣的民族成為漢斯帝國的一部分,但漢斯帝國又需要生存空間,對此您有什麽好方法,還有一點,蘇盟境內的猶人,我不會放過。”
小胡子很多時候聽取林奇的意見,但在這個問題上,小胡子好像很固執,堅持自己的種族理念。小胡子對待西歐人比東歐人寬容,甚至南歐人的地位都要高於東歐人。
“浠特樂閣下,整個蘇盟有那麽多人,你想通過軍事強壓,會適得其反。你不會想看到未來幾十年,領土上到處是反抗組織,不斷消耗貴國的人力吧?”林奇覺得小胡子真的心大。
治理方法有很多,而且漢斯國人才濟濟,不需要林奇指點,這隻是小胡子拒絕的一種方式。
“國王陛下,您不用擔心這個問題,在控製地區方麵,我國是專業的。”小胡子有意避開話題。
“那好吧,希望不要影響戰爭進度。”林奇勸也勸過了,未來怎樣,就看漢斯國自己的造化了。
林奇早已決定打完就撤,東歐的爛攤子留給小胡子頭疼去。
在米國沒有倒下前,還需要漢斯國的軍力相助。
掛掉電話後,林奇讓艾麗薩通知國防大臣莫拉,宣布前線勝利的消息。林奇特意交代,重點說說高盧族第9裝甲軍、第9步兵軍和北非族第14、15步兵軍的戰場事跡。
英雄事跡,是激勵全民的,是凝結全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