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直抵裏加
魔幻雄心:重返日不落帝國 作者:玖九八一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盧茨克戰役激戰正酣的時候,北線的伊班牙-高盧第1裝甲軍在北上裏加的過程中遇到了南下的蘇軍27集團軍前鋒部隊。
兩軍在立陶宛和拉脫維亞邊界相遇,大戰不可避免。
不過,這場握有空中優勢的遭遇戰,對第1裝甲軍來說毫無懸念。當六百多輛坦克高速衝鋒,讓蘇軍部隊猝不及防,在驚恐中慌亂撤退。
27集團軍又是一支新組建的部隊,本來是駐防在裏加地區的,在急匆匆南下過程中遭到突然打擊,匆忙之間,能組織防禦和反擊的指揮官太少。
其實,在大清洗之後,蘇盟快速提拔一批中上層軍官,但作戰經驗和能力欠缺太多。
在空坦配合下,蘇軍前鋒直接奔潰,一路向北或向東西兩麵逃離。蒙科見狀,帶著主力向北攻擊,讓下轄的1機動師驅趕潰兵。
坦克一路向北,沿途的蘇軍來不及抵抗,隻能選擇投降或者逃跑。27集團軍司令員別爾紮林少將來不及多想,立即讓後衛師組織防禦,掩護大部隊迴撤。
不過,這一切都逃脫不了伊班牙-高盧偵察機的法眼。深入蘇盟境內作戰,在情報受限的情況,偵察機是必須要使用的。偵察機不一定能觀察到小股部隊的移動,但大部隊在平原上活動,那還是能看得清的,更何況,空軍配備的是最先進的高空望遠鏡。
當戰鬥機掩護轟炸機和支援機抵達奧佐爾涅基南部上空時,在開闊地活動的蘇軍連忙朝樹林裏躲。
轟轟轟。
轟炸機不會節省炸彈,凡是蘇軍躲入的樹林,都要用炸彈犁一遍。在冬季中,飛機不穩定,投彈有時候會偏離。這種非主動的偏離,效果往往是最好的。
在飛機打亂蘇軍組織防禦節奏的時,蒙科的三個裝甲師奔襲而來,開始了新的殺戮。27集團軍大部分是新兵,意誌力沒那麽堅強。泥濘的公路上,蘇軍無法擋住這支鋼鐵洪流,他們嚐試挖了很多坑道,都被伊班牙-高盧的工兵輕鬆解決了。
到了下午三點,27集團軍完全崩潰,向北逃往裏加。而逃亡的蘇軍,被當地的遊擊隊和反抗組織襲擊,又損失慘重。
當地的拉脫維亞遊擊隊主動給伊班牙-高盧軍提供情報,並願意協助蒙科收複裏加。下午4點半,蒙科率領的第1、2裝甲師抵達裏加外圍,鼓勵士兵發起攻擊,到裏加去過夜。這糟糕的東歐天氣,越往北走越冷,若非一直戰鬥,恐怕就得生火取暖。
至於漢斯軍的軍艦,根本無法進入裏加灣,一切都要靠自己。
下午五點,蒙科不管不顧,命令部隊進攻裏加,同時,他命令緊隨其後的第8裝甲師借助遊擊隊的幫助,向西繞過西德維納河,截斷裏加蘇軍的退路。
在蒙科發起進攻前,裏加周圍的遊擊隊也趕來,協助攻擊。
遠在梅梅爾的阿科斯塔命令第1裝甲集團軍司令官迪亞斯親自帶領第3裝甲軍、第12、13機動師快速向北增援,其中,第12、13機動師抵達希奧利艾後,替換第2裝甲軍包圍蘇軍,讓第2裝甲軍北上加入戰鬥。
第1航空軍分批支援,即便260公裏的航程,也要保證裏加的支援力度。
...
蘇盟波羅的海方麵軍司令部,庫茲涅佐夫看著潰敗的27集團軍,心如刀割。短短兩天時間,第8集團軍被包圍,27集團軍被打散,11集團軍被突破。
整個波羅的海戰區亂成一鍋粥,他現在無法集合地區內的其他部隊,連裏加此時也僅有不到10萬人,還包括潰兵。
別看對麵的敵軍人少,可人家是裝甲部隊。庫茲涅佐夫在裏加的火炮、反坦克炮少得可憐,107毫米以上火炮不足一百門。27集團軍敗光了大量的重型武器,迴到裏加毫無用處,隻能填線。
想要在裏加擋住敵軍,十分困難。最令人無奈的是,裏加失守後,向北再無主力部隊。
庫茲涅佐夫連忙向參謀部求援,並希望能後撤。他在電報中提到,協約國的目標一定是列寧格勒,蘇盟必須做好準備。
從戰場局勢來看,波羅的海失守是必然的,蘇軍要重新調整戰略,集合兵力。
在他的電報發出去後,就聽到隆隆的聲音從南邊傳來。在警衛的提醒下,他才躲到防空樓。幾分鍾後,三百多架轟炸機光臨裏加上空,在天黑前進行狂轟亂炸。當然,主要轟炸的是城市外圍的陣地和一些高樓防空炮防禦點。
“司令員,敵軍的坦克發起攻擊。”參謀長匯報道。
庫茲涅佐夫連忙問道,“前線戰況如何?”
“司令員,在敵機的轟炸下,大部分陣地輕鬆被敵軍坦克突破,而且,有大量的拉脫維亞人幫助敵軍攻擊,他們對城市相當熟悉。”參謀長有些難受,仗打成這樣子,任誰都受不了。
“命令部隊,堅持到天黑,我們就能緩一緩。”庫茲涅佐夫深知晚上的寒冷,他不相信,對麵的伊班牙-高盧軍指揮官是一個瘋子。
不得不說,庫茲涅佐夫猜對了。
蒙科很想進城取暖,可寒冷的黑夜中,非戰受傷太多,讓他不得不停下來。
“該死的冷天氣。”
伊班牙-高盧軍占領不少房子,卻不敢生火取暖,隻能靠厚厚的棉衣渡過黑夜。
“副司令官,集團軍司令部來電,司令官正帶著主力北上,預計明日上午便能抵擋,讓我部不要急於一時,能戰則戰,沒條件便等。”參謀長給蒙科念迪亞斯的命令。
“嗯,給司令官迴電,第1裝甲軍停止進攻,不過,第8裝甲師會繼續渡河,到達指定地點才停下。”
“是!”
...
兩軍在立陶宛和拉脫維亞邊界相遇,大戰不可避免。
不過,這場握有空中優勢的遭遇戰,對第1裝甲軍來說毫無懸念。當六百多輛坦克高速衝鋒,讓蘇軍部隊猝不及防,在驚恐中慌亂撤退。
27集團軍又是一支新組建的部隊,本來是駐防在裏加地區的,在急匆匆南下過程中遭到突然打擊,匆忙之間,能組織防禦和反擊的指揮官太少。
其實,在大清洗之後,蘇盟快速提拔一批中上層軍官,但作戰經驗和能力欠缺太多。
在空坦配合下,蘇軍前鋒直接奔潰,一路向北或向東西兩麵逃離。蒙科見狀,帶著主力向北攻擊,讓下轄的1機動師驅趕潰兵。
坦克一路向北,沿途的蘇軍來不及抵抗,隻能選擇投降或者逃跑。27集團軍司令員別爾紮林少將來不及多想,立即讓後衛師組織防禦,掩護大部隊迴撤。
不過,這一切都逃脫不了伊班牙-高盧偵察機的法眼。深入蘇盟境內作戰,在情報受限的情況,偵察機是必須要使用的。偵察機不一定能觀察到小股部隊的移動,但大部隊在平原上活動,那還是能看得清的,更何況,空軍配備的是最先進的高空望遠鏡。
當戰鬥機掩護轟炸機和支援機抵達奧佐爾涅基南部上空時,在開闊地活動的蘇軍連忙朝樹林裏躲。
轟轟轟。
轟炸機不會節省炸彈,凡是蘇軍躲入的樹林,都要用炸彈犁一遍。在冬季中,飛機不穩定,投彈有時候會偏離。這種非主動的偏離,效果往往是最好的。
在飛機打亂蘇軍組織防禦節奏的時,蒙科的三個裝甲師奔襲而來,開始了新的殺戮。27集團軍大部分是新兵,意誌力沒那麽堅強。泥濘的公路上,蘇軍無法擋住這支鋼鐵洪流,他們嚐試挖了很多坑道,都被伊班牙-高盧的工兵輕鬆解決了。
到了下午三點,27集團軍完全崩潰,向北逃往裏加。而逃亡的蘇軍,被當地的遊擊隊和反抗組織襲擊,又損失慘重。
當地的拉脫維亞遊擊隊主動給伊班牙-高盧軍提供情報,並願意協助蒙科收複裏加。下午4點半,蒙科率領的第1、2裝甲師抵達裏加外圍,鼓勵士兵發起攻擊,到裏加去過夜。這糟糕的東歐天氣,越往北走越冷,若非一直戰鬥,恐怕就得生火取暖。
至於漢斯軍的軍艦,根本無法進入裏加灣,一切都要靠自己。
下午五點,蒙科不管不顧,命令部隊進攻裏加,同時,他命令緊隨其後的第8裝甲師借助遊擊隊的幫助,向西繞過西德維納河,截斷裏加蘇軍的退路。
在蒙科發起進攻前,裏加周圍的遊擊隊也趕來,協助攻擊。
遠在梅梅爾的阿科斯塔命令第1裝甲集團軍司令官迪亞斯親自帶領第3裝甲軍、第12、13機動師快速向北增援,其中,第12、13機動師抵達希奧利艾後,替換第2裝甲軍包圍蘇軍,讓第2裝甲軍北上加入戰鬥。
第1航空軍分批支援,即便260公裏的航程,也要保證裏加的支援力度。
...
蘇盟波羅的海方麵軍司令部,庫茲涅佐夫看著潰敗的27集團軍,心如刀割。短短兩天時間,第8集團軍被包圍,27集團軍被打散,11集團軍被突破。
整個波羅的海戰區亂成一鍋粥,他現在無法集合地區內的其他部隊,連裏加此時也僅有不到10萬人,還包括潰兵。
別看對麵的敵軍人少,可人家是裝甲部隊。庫茲涅佐夫在裏加的火炮、反坦克炮少得可憐,107毫米以上火炮不足一百門。27集團軍敗光了大量的重型武器,迴到裏加毫無用處,隻能填線。
想要在裏加擋住敵軍,十分困難。最令人無奈的是,裏加失守後,向北再無主力部隊。
庫茲涅佐夫連忙向參謀部求援,並希望能後撤。他在電報中提到,協約國的目標一定是列寧格勒,蘇盟必須做好準備。
從戰場局勢來看,波羅的海失守是必然的,蘇軍要重新調整戰略,集合兵力。
在他的電報發出去後,就聽到隆隆的聲音從南邊傳來。在警衛的提醒下,他才躲到防空樓。幾分鍾後,三百多架轟炸機光臨裏加上空,在天黑前進行狂轟亂炸。當然,主要轟炸的是城市外圍的陣地和一些高樓防空炮防禦點。
“司令員,敵軍的坦克發起攻擊。”參謀長匯報道。
庫茲涅佐夫連忙問道,“前線戰況如何?”
“司令員,在敵機的轟炸下,大部分陣地輕鬆被敵軍坦克突破,而且,有大量的拉脫維亞人幫助敵軍攻擊,他們對城市相當熟悉。”參謀長有些難受,仗打成這樣子,任誰都受不了。
“命令部隊,堅持到天黑,我們就能緩一緩。”庫茲涅佐夫深知晚上的寒冷,他不相信,對麵的伊班牙-高盧軍指揮官是一個瘋子。
不得不說,庫茲涅佐夫猜對了。
蒙科很想進城取暖,可寒冷的黑夜中,非戰受傷太多,讓他不得不停下來。
“該死的冷天氣。”
伊班牙-高盧軍占領不少房子,卻不敢生火取暖,隻能靠厚厚的棉衣渡過黑夜。
“副司令官,集團軍司令部來電,司令官正帶著主力北上,預計明日上午便能抵擋,讓我部不要急於一時,能戰則戰,沒條件便等。”參謀長給蒙科念迪亞斯的命令。
“嗯,給司令官迴電,第1裝甲軍停止進攻,不過,第8裝甲師會繼續渡河,到達指定地點才停下。”
“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