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高盧困境
魔幻雄心:重返日不落帝國 作者:玖九八一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巴黎。
南部戰區在一天內連遭突破,戰略重鎮波爾多失守,讓甘末林愁眉苦臉。
在昨日漢斯軍發起突襲後,尼蘭德和比利國防線連連敗退,特別是比利國,今日丟掉了‘固若金湯’的埃本-埃美爾要塞。
而鷹高聯軍派出兩支集團軍群急速增援尼蘭德,遭到漢斯國空軍阻攔,無法達成目的。
尼蘭德王國岌岌可危,盟軍需要重新建立一條穩固的防線。低地戰場的盟軍兵力和漢斯軍相差不大,在這樣的情況下,甘末林沒有多餘的兵力可用。
甘末林及鷹軍統帥的想法依然是防守,堅決防守,並且吸引漢斯軍在比利國防線打陣地戰。從開戰兩天的勢頭來看,漢斯軍的重兵集團確實在向比利戰線方向。
隻要漢斯軍陷入陣地戰,那鷹國和高盧國就有喘息的機會,等待漢斯國的將是如同上一次大戰的結局。
不過,伊班牙又不能不管。
甘末林準備給新任的鷹國首相邱吉爾發去求援電報,希望鷹國能盡快組織第二遠征軍部隊支援高盧國南部地區,否則伊班牙軍北上,那幾百萬大軍將淪為俘虜。
不過,電報沒發出去,就接到總理雷諾的電話,說邱吉爾明日到訪巴黎,了解戰局情況。
既然如此,甘末林就等一晚上。
羅馬。
墨索尼得到林奇的電報,心中很不爽,堂堂的羅馬王國,竟然隻能當小弟。不過,想到伊班牙海軍在直布羅陀海戰中的表現,墨索尼不得不妥協。
戰後利益分配中,利比亞以東的鷹國和高盧國殖民地屬於羅馬國,他必須配合林奇的行動。其實,墨索尼相信林奇比相信小胡子多一些。
林奇讓羅馬國的軍事實力提升了一個等級,而且,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
墨索尼叫來海軍上將坎皮奧尼,由謹慎的他帶領大部分艦艇前往伊班牙西海岸。
此時的羅馬國海軍實力有所增長,和伊班牙經貿往來讓其財政收入增加不少。墨索尼是一個海權支持者,從1935年至今,新建了兩艘標準維內托級戰列艦、三艘巡洋艦、20艘潛艇。
如今,羅馬國皇家海軍擁有9艘戰列艦、22艘巡洋艦、123艘驅逐艦、67艘魚雷艇、135艘潛艇。
根據林奇的要求,墨索尼派出7艘戰列艦、15艘巡洋艦、80艘驅逐艦、40艘魚雷艇、80艘潛艇加入聯合艦隊。
“首相,真的要賭嗎?”坎皮奧尼不想去麵對鷹國本土艦隊。
“坎皮奧尼上將,我知道你以謹慎著稱,不過,伊班牙海軍是新興勢力,他們的航母很強大,作戰計劃會多一些冒險。”
“我要求你無條件聽從巴斯塔雷切將軍的指揮,他的能力在西地中海海戰中體現得到了認可。”
“何況,我們大概率過去湊數的,伊班牙海軍才是主角,你要做好犧牲戰艦的準備。”
墨索尼有些無奈,他有自己的驕傲,可在對抗大鷹帝國上麵,他目前隻能聽林奇的。
“是,首相,我會的,一切為了複興帝國。”坎皮奧尼何嚐不懂呢。
“好,你能想通那是最好了。”
...
3月11日,巴黎。
邱吉爾在上午趕到巴黎,與高盧國總理雷諾、高盧軍總司令甘末林、鷹國遠征軍司令官戈特上將進行會麵。
會議中,邱吉爾直接問道:“雷諾先生,甘末林將軍,貴國還有多少預備隊?”
甘末林苦笑,“邱吉爾首相,已經沒有了,南部地區兵力緊張,若鷹國再不派兵,伊班牙的裝甲師將直通巴黎。”
雷諾補充道,“邱吉爾首相,您是知道的,如果南部失守,北部的決戰將失去意義,貴國作為盟友,理應盡快派兵,而不是讓高盧人獨自流血。”
雷諾是主戰派,可麵對強大的漢斯國和偷雞的伊班牙,他認為高盧國麵臨的形勢比上次大戰更嚴峻。
“若鷹國不及時救援,高盧國有戰敗的風險。”這是雷諾第一次當眾說出戰敗兩個字。
邱吉爾在兩人的語氣中感受到無望,馬上站起來說道,“我們在1918年一樣遇到了很大的困難!但我們克服了!我們同樣可以克服眼下的困境!”
雷諾搖頭,“邱吉爾首相,在有力的語言不如實際行動,我和甘末林將軍的想法一致,若貴軍無法組織軍力到南高盧,那我軍不得不從馬奇諾和比利國抽調兵力,屆時,若防線出現任何意外,那高盧國有單獨行使外交的權利。”
會議到這裏基本上談不下去,邱吉爾上台後的首次外訪不歡而散。
邱吉爾沒有就糟糕的戰局遷怒於高盧人,因為相對於高盧軍來說,鷹軍的貢獻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到目前為止,鷹國遠征軍的兵力僅僅是13個步兵師和1個坦克旅,以及大量支援部隊。雖然這些軍隊是鷹國的精銳,也有近40萬人,但相對於整個戰局來說,確實太少。
抗線的一直是高盧軍,邱吉爾沒臉指責。
關於增兵南高盧的事情,邱吉爾拿不定主意,他必須迴國召開軍事會議。
從心底上來講,邱吉爾不想增兵,盡管本土有從南非撤退的二十萬經驗豐富的士兵。高盧國的戰局岌岌可危,若高盧國投降,那對鷹軍來說將是災難。
可若不增兵,高盧國在失望中,會做出不利於大鷹帝國的決策。
邱吉爾一陣頭疼。
...
馬德裏。
同樣是上午,林奇看完墨索尼的迴電,心情大好。
老墨出手如此大方,大事麵前不糊塗啊。其實,林奇真擔心墨索尼不願意出力,象征性派一支小艦隊來協助作戰。
林奇小人之心了。
既然對方派來的海軍將領是上將,那巴斯塔雷切的軍銜要提一提。
林奇將巴斯塔雷切叫到馬德裏,在皇宮親自給他授銜。
巴斯塔雷切接到命令,乘坐航母上的小型運輸機直接飛抵馬德裏,僅用一個半小時的時間。
皇宮裏,軍政大臣及一些記者,見證了巴斯塔雷切的授銜儀式。
林奇給巴斯塔雷切帶上象征上將的四星肩章,“巴斯塔雷切上將,你離元帥又近一步了。”
巴斯塔雷切聽到元帥二字,激動萬分,“感謝陛下的栽培,我定當繼續努力,帶領全體海軍將士,為帝國打贏每一場戰爭。”
林奇滿意這樣的態度,不驕不躁,“嗯,很好,這次授銜有些緊迫,等你打完鷹國本土艦隊,我會為你和海軍將士們舉行一場盛大的授銜授勳儀式。”
“戰事緊急,海軍有功將士的晉升和獎賞,就由國防大臣莫拉隨你去主持。”
“是,陛下。”莫拉和巴斯塔雷切行軍禮。
一場莊重而簡單的授銜儀式就此結束,送走巴斯特雷切,林奇繼續關注北線的戰事。
南部戰區在一天內連遭突破,戰略重鎮波爾多失守,讓甘末林愁眉苦臉。
在昨日漢斯軍發起突襲後,尼蘭德和比利國防線連連敗退,特別是比利國,今日丟掉了‘固若金湯’的埃本-埃美爾要塞。
而鷹高聯軍派出兩支集團軍群急速增援尼蘭德,遭到漢斯國空軍阻攔,無法達成目的。
尼蘭德王國岌岌可危,盟軍需要重新建立一條穩固的防線。低地戰場的盟軍兵力和漢斯軍相差不大,在這樣的情況下,甘末林沒有多餘的兵力可用。
甘末林及鷹軍統帥的想法依然是防守,堅決防守,並且吸引漢斯軍在比利國防線打陣地戰。從開戰兩天的勢頭來看,漢斯軍的重兵集團確實在向比利戰線方向。
隻要漢斯軍陷入陣地戰,那鷹國和高盧國就有喘息的機會,等待漢斯國的將是如同上一次大戰的結局。
不過,伊班牙又不能不管。
甘末林準備給新任的鷹國首相邱吉爾發去求援電報,希望鷹國能盡快組織第二遠征軍部隊支援高盧國南部地區,否則伊班牙軍北上,那幾百萬大軍將淪為俘虜。
不過,電報沒發出去,就接到總理雷諾的電話,說邱吉爾明日到訪巴黎,了解戰局情況。
既然如此,甘末林就等一晚上。
羅馬。
墨索尼得到林奇的電報,心中很不爽,堂堂的羅馬王國,竟然隻能當小弟。不過,想到伊班牙海軍在直布羅陀海戰中的表現,墨索尼不得不妥協。
戰後利益分配中,利比亞以東的鷹國和高盧國殖民地屬於羅馬國,他必須配合林奇的行動。其實,墨索尼相信林奇比相信小胡子多一些。
林奇讓羅馬國的軍事實力提升了一個等級,而且,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
墨索尼叫來海軍上將坎皮奧尼,由謹慎的他帶領大部分艦艇前往伊班牙西海岸。
此時的羅馬國海軍實力有所增長,和伊班牙經貿往來讓其財政收入增加不少。墨索尼是一個海權支持者,從1935年至今,新建了兩艘標準維內托級戰列艦、三艘巡洋艦、20艘潛艇。
如今,羅馬國皇家海軍擁有9艘戰列艦、22艘巡洋艦、123艘驅逐艦、67艘魚雷艇、135艘潛艇。
根據林奇的要求,墨索尼派出7艘戰列艦、15艘巡洋艦、80艘驅逐艦、40艘魚雷艇、80艘潛艇加入聯合艦隊。
“首相,真的要賭嗎?”坎皮奧尼不想去麵對鷹國本土艦隊。
“坎皮奧尼上將,我知道你以謹慎著稱,不過,伊班牙海軍是新興勢力,他們的航母很強大,作戰計劃會多一些冒險。”
“我要求你無條件聽從巴斯塔雷切將軍的指揮,他的能力在西地中海海戰中體現得到了認可。”
“何況,我們大概率過去湊數的,伊班牙海軍才是主角,你要做好犧牲戰艦的準備。”
墨索尼有些無奈,他有自己的驕傲,可在對抗大鷹帝國上麵,他目前隻能聽林奇的。
“是,首相,我會的,一切為了複興帝國。”坎皮奧尼何嚐不懂呢。
“好,你能想通那是最好了。”
...
3月11日,巴黎。
邱吉爾在上午趕到巴黎,與高盧國總理雷諾、高盧軍總司令甘末林、鷹國遠征軍司令官戈特上將進行會麵。
會議中,邱吉爾直接問道:“雷諾先生,甘末林將軍,貴國還有多少預備隊?”
甘末林苦笑,“邱吉爾首相,已經沒有了,南部地區兵力緊張,若鷹國再不派兵,伊班牙的裝甲師將直通巴黎。”
雷諾補充道,“邱吉爾首相,您是知道的,如果南部失守,北部的決戰將失去意義,貴國作為盟友,理應盡快派兵,而不是讓高盧人獨自流血。”
雷諾是主戰派,可麵對強大的漢斯國和偷雞的伊班牙,他認為高盧國麵臨的形勢比上次大戰更嚴峻。
“若鷹國不及時救援,高盧國有戰敗的風險。”這是雷諾第一次當眾說出戰敗兩個字。
邱吉爾在兩人的語氣中感受到無望,馬上站起來說道,“我們在1918年一樣遇到了很大的困難!但我們克服了!我們同樣可以克服眼下的困境!”
雷諾搖頭,“邱吉爾首相,在有力的語言不如實際行動,我和甘末林將軍的想法一致,若貴軍無法組織軍力到南高盧,那我軍不得不從馬奇諾和比利國抽調兵力,屆時,若防線出現任何意外,那高盧國有單獨行使外交的權利。”
會議到這裏基本上談不下去,邱吉爾上台後的首次外訪不歡而散。
邱吉爾沒有就糟糕的戰局遷怒於高盧人,因為相對於高盧軍來說,鷹軍的貢獻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到目前為止,鷹國遠征軍的兵力僅僅是13個步兵師和1個坦克旅,以及大量支援部隊。雖然這些軍隊是鷹國的精銳,也有近40萬人,但相對於整個戰局來說,確實太少。
抗線的一直是高盧軍,邱吉爾沒臉指責。
關於增兵南高盧的事情,邱吉爾拿不定主意,他必須迴國召開軍事會議。
從心底上來講,邱吉爾不想增兵,盡管本土有從南非撤退的二十萬經驗豐富的士兵。高盧國的戰局岌岌可危,若高盧國投降,那對鷹軍來說將是災難。
可若不增兵,高盧國在失望中,會做出不利於大鷹帝國的決策。
邱吉爾一陣頭疼。
...
馬德裏。
同樣是上午,林奇看完墨索尼的迴電,心情大好。
老墨出手如此大方,大事麵前不糊塗啊。其實,林奇真擔心墨索尼不願意出力,象征性派一支小艦隊來協助作戰。
林奇小人之心了。
既然對方派來的海軍將領是上將,那巴斯塔雷切的軍銜要提一提。
林奇將巴斯塔雷切叫到馬德裏,在皇宮親自給他授銜。
巴斯塔雷切接到命令,乘坐航母上的小型運輸機直接飛抵馬德裏,僅用一個半小時的時間。
皇宮裏,軍政大臣及一些記者,見證了巴斯塔雷切的授銜儀式。
林奇給巴斯塔雷切帶上象征上將的四星肩章,“巴斯塔雷切上將,你離元帥又近一步了。”
巴斯塔雷切聽到元帥二字,激動萬分,“感謝陛下的栽培,我定當繼續努力,帶領全體海軍將士,為帝國打贏每一場戰爭。”
林奇滿意這樣的態度,不驕不躁,“嗯,很好,這次授銜有些緊迫,等你打完鷹國本土艦隊,我會為你和海軍將士們舉行一場盛大的授銜授勳儀式。”
“戰事緊急,海軍有功將士的晉升和獎賞,就由國防大臣莫拉隨你去主持。”
“是,陛下。”莫拉和巴斯塔雷切行軍禮。
一場莊重而簡單的授銜儀式就此結束,送走巴斯特雷切,林奇繼續關注北線的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