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忠於大隋的重臣,虞世基心裏明白,陛下這樣做是對的。


    反正大隋現在已被世家門閥把持,天子的旨意出不了皇宮。


    既然這樣,不如打破這個平衡,由大明和大隋世家門閥對壘。


    以此為大隋皇室緩解世家門閥和宗門帶來的壓力。


    作為截取大隋氣運的佛門,現已損失慘重,被大明打的老慘了。


    已無力對抗大明力量。


    想要轉移壓力,讓大隋承擔部分力量,以此麵對大明。


    讓大明退卻,宗門和世家門閥力量才有精力廢掉大隋,另立新朝。


    世家門閥和宗門單獨應對楊廣,都顯得非常輕鬆。


    麵對明皇後,才知道皇權力量的可怕。


    魔門如今選擇觀望,不願為佛門利益而犧牲自己的利益。


    其他勢力同樣需要他們領頭,才會跟隨。


    倘若犧牲自身利益,滿足這些勢力的胃口,人家未必會跟著你幹。


    現在大隋所有勢力都忌憚大明力量。


    尤其嘉祥吉藏的死,讓佛門生出了退意。


    神通境大名也有,並且有斬殺的能力。


    因為嘉祥吉藏是死於神通境強者之手,非武王境強者。


    可以說,大明已具備斬殺神通境強者的實力和底蘊。


    大隋不具備這個實力底蘊,隻能退而求其次,先解決內部問題。


    對大明采取徐徐圖之的策略。


    朝堂上滿朝文武都在為淨念禪宗和慈航淨齋抱不平,想要通過大隋天子要迴和氏璧。


    楊廣會願意把這鎮國神器再次還給慈航淨齋?


    這些臣子有些過分和違規了。


    恨不得現在大隋就滅了,他們好分配利益,乃至扶持哪一個世家門閥上位,取代大隋。


    聽著一眾臣子說得大義凜然,實則就是在出賣大隋利益。


    楊廣心裏寒意頓生,恨不得把這群人殺個幹淨。


    “亂臣賊子啊 … … … .


    虞世基同樣氣得臉色發白,這是大隋臣子說的話麽?


    我大隋就該犧牲,就該亡國?


    大隋走到今天的絕境,難道世家門閥不該出來承擔應有的責任?


    以前不明白楊廣的苦,現在虞世基是參與者,已有切身體會。


    “這些世家門閥就該堅決消滅。”


    虞世基心裏一陣痛苦,陛下把大隋元氣已經消耗殆盡,沒有多少力量支撐大隋運轉。


    如今已是世家門閥把持朝政,天子就是個傀儡。


    借外力鎮壓內部反對勢力,這是天子唯一可以走的路。


    反正大隋都快要亡國,什麽時候亡,是在等待世家門閥和宗門的利益分配結束後的事。


    分贓不均,世家門閥各勢力還要進行一番較量和角逐,才能決定大隋由一方利益集團取代。


    想到這裏,虞世基心裏覺得很累。


    嘴上喊著為國為民,都是為了天下蒼生。


    事實上都是為了他們自身利益,天下蒼生的死活,與他們有個屁的關係。


    人性如此,利益集團如此!


    就是天子的利益也是如此。


    迴頭一瞧,反而覺得大明天子真心了不起。


    真正地為民請命,為真正的草根謀福祉。


    這樣的皇帝才有資格稱為天子。


    其餘的天子都是假的,全是冒牌貨。


    以前虞世基覺得楊廣把人才外推,這是對大隋的不負責任。


    現在才知道,寒門人才去大明,對大隋反而是一件好事。


    至少不會成為世家用來對付大隋啊………


    大明完成內部改革和內部問題,走的是攘外必先安內的戰略。


    當年楊廣直接和世家門閥以及宗門硬撼,而不是借外族力量進行消耗。


    那事情的發展絕不會有現在的艱難。


    畢竟大隋才是隋州正統,世家門閥自立都無法在大義上站住腳。


    可惜戰略決策出錯,後果也必須由陛下承擔。


    朱由校的新政和解決突出矛盾,均已圓滿完成,徹底根除王朝弊病。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天子裏麵朱由校才是真正的厲害人物。


    自家陛下似乎不如朱由校,隨即把這個不該有的念頭驅除掉。


    作為大隋的臣子,如今卻在想著天子行不行的問題。


    這是一個臣子該想的麽地?


    改變大隋現狀,強大大隋,強化皇室力量,這才是一個臣子的本分。


    單憑靠山王一人支撐大隋皇室力量,根本不足以支撐大隋的改革。


    除非有絕對的實力碾壓世家門閥和宗門的力量才行。


    如果朱由校全力扶持大隋,支持大隋。


    降低丹藥的價格交易,減輕大隋皇室經濟負擔,大隋解決自身問題,仍有一絲希望.


    朱由校在船上,便已製定了奪取大隋的計劃。


    現在是經濟侵略,打壓大隋世家門閥和宗門的經濟體係。


    隨後便是大明的武力進駐大隋。


    沒有強有力的強者坐鎮大隋,朱由校不會相信大隋那些既得利益體會甘心丟掉自身利益。


    反正大明和大隋貿易,那是兩國首腦製定下來的。


    大義上站得住腳,楊廣有大義,朱由校有實力。


    雙方合作,是合作共贏。


    朱由校需要拉升大明經濟,楊廣需要朱由校的外力解決自身內部衝突。


    自己解決不了,直接打包讓朱由校來幫忙。


    楊廣要求簽訂一份屬於兩國皇室間的合作協議或者戰略聯盟。


    這個要求被朱由校直接拒絕,現在的大隋已是一條破船,隨時都要沉。


    大明吃多了才會這樣做,何必給自己增加負擔。


    沒有大隋皇室和世家門閥以及宗門對抗,就無法實現大明消耗大隋內部元氣的目的。


    大明將來隻需要一個進入大隋的借口,站得住腳即可。


    是未來三十年乃至五十年左右徹底吞並隋州之目的。


    可不是讓大隋徹底強盛起來,這不是朱由校想要的結果。


    “我們應該相信楊廣能為我們鋪好路。”


    左千戶不解地看著朱由校道:“為什麽?”


    朱由校冷笑道:“楊廣已經沒有選擇,除了朕能幫忙,其餘的鄰國都不會這樣做。”


    現在朱由校就是吃定了楊廣隻能選擇他。


    這是朱由校的信心,也是大隋國情決定楊廣的態度。


    除非楊廣不願雄起,不願大隋延續下去。


    明知前麵有毒藥,楊廣都要上前拿起來喝了。


    大明是諸國中表現最為出色。


    國力一年勝過一年。


    以前強者是大明最大的弱點,如今大明已有斬殺神通境的底蘊。


    放在唐州、隋州、宋州和明州,都已是非常強的存在。


    金州、蠻州和荒州屬於異族地盤。


    裏麵的強者更不好判斷,沒有誰能猜到其他國家真正底蘊。


    都隻是一個表現,都在互相試探。


    大明是被後金和瓦剌試探出來,大明底蘊更是在土木堡之變中損失殆盡。


    倘非朱由校強勢崛起,大明現在的日子不會比大隋好過,都是難兄難弟。


    顯然楊廣也有這方麵的考慮,覺得大明都能在快要死的階段崛起。


    大隋也有拯救的價值。


    大隋要是不賭一把,連活命的機會都沒有。


    作為一個帝王,楊廣不可能卑躬屈膝的活著,死是一定的。


    既然都看到了自己的未來,已經是個光腳的人了。


    還有什麽不敢賭的呢?


    大隋的世家門閥和宗門高估了自己,低估了楊廣。


    想到這裏,朱由校不由幸災樂禍道:“現在宗門和世家門閥都後悔出手早了。”


    “尤其佛門過於自負,以為拿捏大明輕而易舉。”


    “如今她們都在為自己的選擇買單。”


    “白道領袖地位的動搖,才是佛門最大的危機。”


    佛門現在丟了和氏璧,等於斷了掌控大隋的命運。


    沒有和氏璧作為大義,扶持起來的世家門閥, 一樣屬於亂臣賊子。


    當然,楊廣要給力,重塑大隋在百姓心目中的正統地位。


    必須改善民生,發展自身禦林軍的培養。


    方有扭轉大隋頹勢。


    左千戶聽著心裏倒吸了口冷氣,心裏為陛下的深謀遠慮佩服得很。


    反正他想不到這些深層次的東西。


    難怪天子在大明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三兩下就把大明所有阻礙踢出去。


    主要是明皇的手段高明,都是以大義名分在做。


    報複大隋和大明佛門, 一樣有大義, 一樣有充分的理由。


    這一次來大隋,打著的就是報複了盡背叛大明,佛門背叛大明。


    並且大隋佛門和大明佛門沆瀣一氣,把皇室強者全部坑死。


    作為皇室現在的當家人,報仇雪恨有錯麽?


    誰敢站出來說朱由校錯了?


    如果這是錯的話,那朱由校是不是可以複製他們的玩法。


    反製佛門一切行事原則?


    朱由校站在船上的護欄邊,遠眺茫茫大海。


    “可惜了大隋江湖和世家門閥都是些軟蛋。”


    “沒有前來攔截朕迴歸大明。”


    左千戶道:“大隋沒有出現,但到了大宋海疆,是不是……”


    朱由校冷笑道:“別把那些儒家士大夫看得厲害,實際上大宋沒有道門支持。”


    “大宋儒家勢力就是個屁。”


    “要是儒家有這個心思和決心,趙佶會給朕通風報信的。”


    “除非趙佶不想脫離士大夫和道門的掌控。”


    現在趙佶正在秘密地發展禦林軍,砸鍋賣鐵地籌集資金,打造一支屬於大宋皇室的力量。


    這可是所有帝國皇帝都夢寐以求的事。


    誰敢得罪大明,得罪他這個明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大明:帝王的雕刻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酸菜魚111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酸菜魚1111並收藏重生大明:帝王的雕刻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