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孫老夫人的心在滴血
重生歸來開大,這一家子我不留了 作者:我家潑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顧庭容與孫若謙和離的事在市井傳的很廣,大家都知道他們和離了,但少有人議論。這得益於和離那日在孫府門前胖虎的輿論引導,就算有人心裏是看不起顧庭容的,也不敢明目張膽地說出來,怕犯眾怒。
如此一來,顧庭容和離的事,還真發生的風平浪靜。
過了幾日,聽棠將新打聽來的消息告訴顧庭容。
“周大人已經有所鬆動了,隻是要真同意這門親事,還是有所猶豫。”
“應該的,隻怪孫若謙太不爭氣,我們和孟將軍這麽幫他,還沒法完全打消周大人的疑慮。”顧庭容好笑地搖搖頭,“這樣吧,我們再推一把,孫若謙和周小姐的事,還是早點定下為好。”
於是很快,孫府突然來了很多媒婆登門,接踵而至,無縫銜接,忙的孫老夫人一整天都在應付這些媒婆。
媒婆說的天花亂墜,她們口中的姑娘自是千般好萬般好,但隻有門第遠不及周毓秀。
隻要不是出身好過周尚書府的,孫若謙不會改變目標。
但孫若謙受京城待嫁女子歡迎的消息很快傳到了周尚書夫婦和周毓秀耳中,最急的當屬周毓秀。
她現在一心隻想嫁孫若謙,而且自己好不容易等來孫若謙能再娶了,難道要便宜別的女人去做孫夫人嗎?
周毓秀當即對周夫人哭求起來,沒想到閉門思過幾日仍是沒能打消她對孫若謙的愛意。且這幾日周毓秀茶飯不思,神情憔悴,周夫人心軟的不行。
於是周夫人就來做周寬的思想工作。
“秀兒是我們精心教養大的,她看人的眼光自來不差。或許那孫若謙真是有不少優點呢?我看他相貌堂堂,光這一點就能在京中男子裏排在前幾名了。你說他沒什麽本事,可近來辦的事又很得臉,連皇上都讚許了。咱們也不是非要他多出眾,能力差些才能受你壓製,日後他才不敢欺負秀兒啊。”
周寬心裏也正煎熬呢,最近也不知怎麽了,年關在即,戶部事務繁多,孫若謙不僅順利完成,甚至還做的比較出彩,連皇上都讚許了。
他問過胡知衡,最近他並沒提點幫助孫若謙。那麽就是他靠自己辦好的差事?難道是他眼拙,看走眼了?
還有二皇子,自從二皇子納了孫若謙的妹妹為妾後,有意提拔孫若謙,在他麵前也暗示要幫孫若謙一把。聽說孫若謙的妹妹很得二皇子喜愛,這孫若謙,倒是有個好妹妹。
夫妻幾十年,周夫人很了解周寬的神色變化。她知道自己夫君早就鬆動了,能令他從嚴厲反對到鬆動,可見那孫若謙並非沒有可取之處。
可憐自己的女兒為此事憔悴成這樣,幸虧秀兒心儀孫若謙的事她死死壓住了,沒在府裏傳出一星半點,不然後院幾個姨娘還不知道如何嘲笑她。
但老爺動怒,秀兒禁足卻是不爭的事實,已經讓那些姨娘得意一陣了。
老爺不止秀兒一個女兒,他豈會全心心疼秀兒。可她卻隻有秀兒一個女兒啊,誰都沒她來的心疼。
周夫人繼續勸說:“聽說孫府門庭若市,很多媒婆登門做媒。要是孫家覺得我們拒絕的心意堅定,難保不會另尋親家。老爺若是再不答應,恐怕那邊就要定親事了。”
這也正是周寬煎熬之處,本來女兒的親事不急著定,可現在孫若謙突然成了京中女子的香餑餑,那他就不能緩著來了。
孟良逸那邊他們做了那麽多功夫,卻是一點油煙都不進,十足的沒戲了。拋開孟良逸這個人選的話,孫若謙便有了競爭的資格。
他是打定主意輔佐二皇子的,二皇子又明顯要提拔孫若謙,若日後二皇子登基,孫若謙的地位就不可同日而語。
周寬定了主意,那就應了女兒所求吧。左右他不止這一個女兒,要是日後孫若謙不成器,他再給其他女兒物色好夫婿就是,這個女兒就當棄子吧。
“你讓秀兒給孫若謙通個氣吧,提親的事總該讓孫家主動的。”
這就是應了。
周夫人臉上浮現歡喜:“我這就去告訴秀兒。”
孫若謙很快收到了消息,將周家同意他娶周毓秀的事告訴孫老夫人,孫老夫人喜不自勝。
“母親快些置辦聘禮,趁著周大人如今同意,我們抓緊把這事做的鐵板釘釘,省的他們反悔。”
“自然是要抓緊辦的,可是謙兒啊,如今家中的情況……我拿什麽置辦聘禮去?當初娶顧氏時,就沒給聘禮,那周家家大業大的,應該不差這點聘禮吧?”
孫若謙太了解自己母親的摳門了,這意思就是不想給周家聘禮了。
孫若謙嚴肅道:“母親,我們不僅要置辦聘禮,而且要準備的盡可能多。周家與顧家不同,那可是尚書府。周大人本就嫌我配不上周小姐,這是好不容易才同意的,要是我們聘禮再寒酸了,說不定當場又反悔了!這事母親可千萬別省錢,咱們得從長遠看,不能在這個節骨眼上辦砸了!”
孫老夫人雖然心裏不舍,但也知道周家的門第很高,不能怠慢,那是對謙兒未來很有助力的嶽丈。
“如今公中所剩不多,咱們府裏還需銀錢維持。我這頭才把顧氏的嫁妝全還迴去了,哪有多餘的錢。你說這錢該怎麽辦?”
孫若謙略一想,說:“府裏下人的月例先欠著,過幾日我就能發俸祿了,聽說每年年底還會多發一筆獎勵的,到時自然有錢給下人補足月例。我手頭還有幾百兩,先全用在聘禮上吧。”幸好顧庭容手下留情沒讓他再多補錢,隻拿了臨江老宅抵消了所有,不然真是連聘禮都準備不起了。
“之前我還給過母親一些銀兩和首飾,母親先拿出來應急吧。紅綾那邊我也去清點下,我之前送她的一些首飾也都拿來置辦彩禮。總之給周家的聘禮價值,絕不能少於一千兩。”
孫老夫人心頭一抖,要這麽多?她的心仿佛在滴血……
如此一來,顧庭容和離的事,還真發生的風平浪靜。
過了幾日,聽棠將新打聽來的消息告訴顧庭容。
“周大人已經有所鬆動了,隻是要真同意這門親事,還是有所猶豫。”
“應該的,隻怪孫若謙太不爭氣,我們和孟將軍這麽幫他,還沒法完全打消周大人的疑慮。”顧庭容好笑地搖搖頭,“這樣吧,我們再推一把,孫若謙和周小姐的事,還是早點定下為好。”
於是很快,孫府突然來了很多媒婆登門,接踵而至,無縫銜接,忙的孫老夫人一整天都在應付這些媒婆。
媒婆說的天花亂墜,她們口中的姑娘自是千般好萬般好,但隻有門第遠不及周毓秀。
隻要不是出身好過周尚書府的,孫若謙不會改變目標。
但孫若謙受京城待嫁女子歡迎的消息很快傳到了周尚書夫婦和周毓秀耳中,最急的當屬周毓秀。
她現在一心隻想嫁孫若謙,而且自己好不容易等來孫若謙能再娶了,難道要便宜別的女人去做孫夫人嗎?
周毓秀當即對周夫人哭求起來,沒想到閉門思過幾日仍是沒能打消她對孫若謙的愛意。且這幾日周毓秀茶飯不思,神情憔悴,周夫人心軟的不行。
於是周夫人就來做周寬的思想工作。
“秀兒是我們精心教養大的,她看人的眼光自來不差。或許那孫若謙真是有不少優點呢?我看他相貌堂堂,光這一點就能在京中男子裏排在前幾名了。你說他沒什麽本事,可近來辦的事又很得臉,連皇上都讚許了。咱們也不是非要他多出眾,能力差些才能受你壓製,日後他才不敢欺負秀兒啊。”
周寬心裏也正煎熬呢,最近也不知怎麽了,年關在即,戶部事務繁多,孫若謙不僅順利完成,甚至還做的比較出彩,連皇上都讚許了。
他問過胡知衡,最近他並沒提點幫助孫若謙。那麽就是他靠自己辦好的差事?難道是他眼拙,看走眼了?
還有二皇子,自從二皇子納了孫若謙的妹妹為妾後,有意提拔孫若謙,在他麵前也暗示要幫孫若謙一把。聽說孫若謙的妹妹很得二皇子喜愛,這孫若謙,倒是有個好妹妹。
夫妻幾十年,周夫人很了解周寬的神色變化。她知道自己夫君早就鬆動了,能令他從嚴厲反對到鬆動,可見那孫若謙並非沒有可取之處。
可憐自己的女兒為此事憔悴成這樣,幸虧秀兒心儀孫若謙的事她死死壓住了,沒在府裏傳出一星半點,不然後院幾個姨娘還不知道如何嘲笑她。
但老爺動怒,秀兒禁足卻是不爭的事實,已經讓那些姨娘得意一陣了。
老爺不止秀兒一個女兒,他豈會全心心疼秀兒。可她卻隻有秀兒一個女兒啊,誰都沒她來的心疼。
周夫人繼續勸說:“聽說孫府門庭若市,很多媒婆登門做媒。要是孫家覺得我們拒絕的心意堅定,難保不會另尋親家。老爺若是再不答應,恐怕那邊就要定親事了。”
這也正是周寬煎熬之處,本來女兒的親事不急著定,可現在孫若謙突然成了京中女子的香餑餑,那他就不能緩著來了。
孟良逸那邊他們做了那麽多功夫,卻是一點油煙都不進,十足的沒戲了。拋開孟良逸這個人選的話,孫若謙便有了競爭的資格。
他是打定主意輔佐二皇子的,二皇子又明顯要提拔孫若謙,若日後二皇子登基,孫若謙的地位就不可同日而語。
周寬定了主意,那就應了女兒所求吧。左右他不止這一個女兒,要是日後孫若謙不成器,他再給其他女兒物色好夫婿就是,這個女兒就當棄子吧。
“你讓秀兒給孫若謙通個氣吧,提親的事總該讓孫家主動的。”
這就是應了。
周夫人臉上浮現歡喜:“我這就去告訴秀兒。”
孫若謙很快收到了消息,將周家同意他娶周毓秀的事告訴孫老夫人,孫老夫人喜不自勝。
“母親快些置辦聘禮,趁著周大人如今同意,我們抓緊把這事做的鐵板釘釘,省的他們反悔。”
“自然是要抓緊辦的,可是謙兒啊,如今家中的情況……我拿什麽置辦聘禮去?當初娶顧氏時,就沒給聘禮,那周家家大業大的,應該不差這點聘禮吧?”
孫若謙太了解自己母親的摳門了,這意思就是不想給周家聘禮了。
孫若謙嚴肅道:“母親,我們不僅要置辦聘禮,而且要準備的盡可能多。周家與顧家不同,那可是尚書府。周大人本就嫌我配不上周小姐,這是好不容易才同意的,要是我們聘禮再寒酸了,說不定當場又反悔了!這事母親可千萬別省錢,咱們得從長遠看,不能在這個節骨眼上辦砸了!”
孫老夫人雖然心裏不舍,但也知道周家的門第很高,不能怠慢,那是對謙兒未來很有助力的嶽丈。
“如今公中所剩不多,咱們府裏還需銀錢維持。我這頭才把顧氏的嫁妝全還迴去了,哪有多餘的錢。你說這錢該怎麽辦?”
孫若謙略一想,說:“府裏下人的月例先欠著,過幾日我就能發俸祿了,聽說每年年底還會多發一筆獎勵的,到時自然有錢給下人補足月例。我手頭還有幾百兩,先全用在聘禮上吧。”幸好顧庭容手下留情沒讓他再多補錢,隻拿了臨江老宅抵消了所有,不然真是連聘禮都準備不起了。
“之前我還給過母親一些銀兩和首飾,母親先拿出來應急吧。紅綾那邊我也去清點下,我之前送她的一些首飾也都拿來置辦彩禮。總之給周家的聘禮價值,絕不能少於一千兩。”
孫老夫人心頭一抖,要這麽多?她的心仿佛在滴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