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寶蓮燈12
快穿女尊,萬人迷就愛吃軟飯 作者:沽酒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妻主怎麽在看兵書?”
邊關,營地帳篷內,楊禪將磨好的墨放到桌上,有些好奇。
批完奏折後,阿霜一般會看一些農書、工學、水利、營造的書籍,怎麽近來喜歡看兵書了。
阿霜笑了,“我相信秦老將軍的能力,帶兵領將她最在行,邊關戰事由她全權負責,我不會隨意插手,但總不能一無所知。”
她知道自己在朝政上是內行,在兵事上是外行,但總得了解其中關竅,這樣,在調配軍隊和協調後勤才能不掉鏈子。
“秦老將軍……”
“參見秦老將軍……”
帳外傳來聲音。
阿霜起身,掀開簾子迎了出去,她看向秦紅玉,“秦老將軍,您來了。”
秦紅玉一席銀色盔甲,威風凜凜,雖滿頭白發,但精神臒爍,眼神銳利,見了阿霜,她抱拳行禮,“主帥。”
阿霜迴了個禮,側身將她迎入帳中,帶到那個巨大的沙盤前,“老將軍可想好了今晚如何部署?”
秦紅玉顯然心中早有決定,她指了指西北的一個山穀,“這裏是一個大口袋,等胡人進來,我們再收緊。”
“誘敵深入,然後殲滅。”
“有幾成把握?”
“九成。”
這個局在年初的時候就已經布下了,胡人以為自己是獵人,殊不知自己是獵物。
“哦,九成?”阿霜笑了,“那我再為將軍加上最後一成。”
她從袖中取出一封信,遞給秦紅玉。
秦紅玉展開,一驚,仔仔細細看了好幾遍,聲音有些顫抖,“消息屬實嗎?”
這上麵竟是漠南王庭的位置,王庭的位置極難尋找,居然讓她找到了,俗話說,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有了這個,此戰無憂了。
“自然。”
不知想到了什麽,秦紅玉神色變換了好幾次,突然跪下,“末將代全體護國軍謝過您的大恩!”
“老將軍不必。”阿霜下意識去扶,但秦紅玉態度無比堅決,攔都攔不住。
阿霜隻得跪在她的對麵。
秦紅玉穿著甲胄,麵對皇帝都隻需行軍禮,如今卻對著她跪下了,阿霜知道這意味著什麽。
一生從不站隊的秦紅玉在知道阿霜的野心之後,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態度,邊軍不會參與到後續她對大安朝的征伐之中,她甚至會隱隱站在自己這邊。
原因很簡單,因為自己這個亂臣賊子會主動給她提供軍餉、馬匹等需要的一切,大安卻會盤剝那點少得可憐的糧草。
秦紅玉是最忠心的將士,她早已對大安失望透頂。
而且,阿霜明確地感覺到,老將軍在討好自己,與其說是討好,不如說是恐懼,應當是自己輕而易舉得到王庭位置的行為讓她想起了自己在京城的那些事。
老將軍知道她能從波雲詭譎的京城保住性命,曆經兩朝,踩著別人的屍骨上位,肯定極擅權鬥。
她害怕自己上位之後,從鼎力支持邊關戰事變得和那些主和派一樣為了自己的利益一心求和,害怕護國軍的兵強馬壯、裝備精良隻是轉瞬即逝的幻覺。
阿霜的心情變得有些酸澀。
她認真地看著秦老將軍,無比真誠地說,“老將軍,您什麽都不用擔心,這次幹掉了漠南,還有漠北。”
她不但不會在護國軍取得勝利後就讓她們收手,反而會更進一步,挺進漠北,收複全境,一舉掃除蠻夷這個心腹大患。
老將軍是她最崇拜的人,她出生在貧瘠的永州,從小就聽過老將軍的名字,她雖是世家矜貴出身,卻為了百姓願意駐守苦寒邊關五十載,為了籌集軍糧變賣大半家資。
她如今已經七十歲了,滿頭白發的樣子看得人想要落淚。
她就是大安的守護神。
“參見陛下。”聽了阿霜的話,秦紅玉麵色凝重,退開兩步,直接下拜。
“將軍請起。”阿霜鄭重地將她扶起,盡管阿霜從未明說,但她的部下對她的野望全都心知肚明,這還是阿霜第一次如此直接承認。
“將軍先迴去準備吧,我很期待今晚的好消息。”
“是!”
臨走前,秦紅玉最後問了一句,“主帥最後有什麽想交代的嗎?”
“穩妥,穩妥為先。”阿霜頓了一下,又說,“當然,如果可以的話,請快一點。”
送走秦紅玉後,阿霜一個人坐在帳中,等到了暮夜時分。
夜色中,帳前的火把被點燃了,阿霜望著簾子上躍動的火焰影子,心間突然變得有些灼熱。
盡管已經大概預料到了此次戰役的後果,但她還是忍不住熱血沸騰,人總是這樣,臨近成功的時候就會變得緊張。
時間仿佛變得無比漫長,阿霜在帳中踱來踱去,時不時抬頭看一下沙漏。
突然,她的腳步頓住了。
一聲鼓響清晰地傳入她的耳中。
一聲……
兩聲……
三聲……
閆文錦氣喘籲籲地衝了進來,“贏了,我們贏了!”
“大捷!胡虜全軍覆沒!”
阿霜直直看向帳外,她看到了遠處山穀上方升騰而起的火光。
“我知道了。”
真正到了這一刻,阿霜反而變得無比平靜。
她轉身迴帳,“收拾東西,準備迴京。”
一行人帶了好幾批備用的千裏馬,日夜兼程,一刻不停,總算在十餘日後抵達了京城。
陳真已經攻入京城中好幾日,就等她迴來收尾了,起義軍初至那日,城中是發生了小小的騷亂,但起義軍軍紀嚴明,從不侵擾百姓,大家慢慢也知道了傳聞就是真的,不再害怕,漸漸地,城中的秩序又重新變得井然有序,一如過往。
然而,一股濃煙卻自皇城的方向衝天而起,越靠近皇城,阿霜的心就越慌。
到底怎麽了?
等趕到宮門前,阿霜心中的所有僥幸頓時消失得無影無蹤,她抬頭望去,隻見火光染紅了半邊天。
她隨手抓住一個卷著包袱往外奔逃的侍從,問,“這是怎麽了?皇宮怎麽會著火?”
不可能,她的人絕不會動手。
皇城分為外城和內城,侍從正是來自內城,內城一般是落鎖的,今日不知為何開了,她的神色有些驚慌,“陛下自焚了!”
“怎麽可能?”
阿霜錯愕地站在原地,看著一波一波的人往外逃去,侍從掙脫逃走她都沒有絲毫反應。
陛下怎麽會自焚?
她明明特地封鎖了消息,打算一迴來就安排她假死,她怎麽會自焚?
難道她都知道了?
果然,她那麽驕傲的人,怎麽會接受自己淪為階下囚。
她不願苟活,選擇殉國。
阿霜的心一瞬間空了,她不管不顧地往火裏走去。
“不能去啊!”
阿霜甩開部下拉住她的手,“別管我。”
她有寶蓮燈護體,死不了,她要把她帶出來。
阿霜在濃煙中一路摸到了寢殿,看到一抹白色的衣角,她激動地衝了過去,找到了!
然而等到了近前,她才發現那個人毫無血色,散著發躺在地上,頸間有一道洇紅的血跡,她的手邊有一把沾著血的匕首。
怎麽可能……
阿霜爬過去,扶起,讓她的上半身靠在自己身上,她低頭,緩緩用指腹抹去她唇邊的鮮血,一滴熱淚砸在她的臉上。
她早該知道,皇帝那麽怕疼,即使決定了要殉國,她也不會讓自己活活被火燒死,在自焚前,她選擇了自刎。
或者是她怕自己死得不夠徹底,於是自刎後又放了一把火。
一向暴虐的她居然提前打開了大門,將那些在宮中伺候的侍從都放走了,是因為覺得這座皇宮太過冰冷,陪葬的隻有她一個就夠了嗎。
燃燒著的廢墟中,阿霜將皇帝的屍身抱起,緩緩走了出去。
“準備一口上好的棺木,厚葬吧,葬入帝陵。”
她吩咐道,聲音有些悲傷。
一刻鍾後,她將謝飛光的屍體放進棺材裏,合上的最後一刻,她說,“謝飛光,我一定會做個好皇帝的。”
阿霜一開始隻是想當人上人,但皇帝用生命教會了她,怎麽當一個好皇帝。
盡管從前鬥得你死我活,但在謝飛光死後,她覺得自己和謝飛光成為了朋友。
“陛下。”
閆文錦將幾個作平民百姓打扮的宗室押了進來,“陛下,都抓迴來了。”
阿霜的目光驟然變得冰冷,“都殺了陪葬吧。”
不用再往南邊去了,因為她會送他們下去。
寒光閃過,宗室們來不及發出一聲唾罵,溫熱的鮮血就直直濺在了棺木上。
阿霜沿著階梯一步步登上了高高的宮牆,她站在上麵,盡管底下空無一人,沒有百官朝拜,也沒有萬民祝頌,但阿霜仿佛聽到了山唿海嘯的“陛下”,一股深深的孤獨和無邊的寂寞一齊湧了上來。
她展開雙臂,感受著風拂過自己的袖口,隻覺得好冷,整個身子都在顫抖。
登基大典那日,你也是這樣的嗎?
在這無人之巔,阿霜默默發誓,她一定會做一個好皇帝,讓所有人都過上好日子。
邊關,營地帳篷內,楊禪將磨好的墨放到桌上,有些好奇。
批完奏折後,阿霜一般會看一些農書、工學、水利、營造的書籍,怎麽近來喜歡看兵書了。
阿霜笑了,“我相信秦老將軍的能力,帶兵領將她最在行,邊關戰事由她全權負責,我不會隨意插手,但總不能一無所知。”
她知道自己在朝政上是內行,在兵事上是外行,但總得了解其中關竅,這樣,在調配軍隊和協調後勤才能不掉鏈子。
“秦老將軍……”
“參見秦老將軍……”
帳外傳來聲音。
阿霜起身,掀開簾子迎了出去,她看向秦紅玉,“秦老將軍,您來了。”
秦紅玉一席銀色盔甲,威風凜凜,雖滿頭白發,但精神臒爍,眼神銳利,見了阿霜,她抱拳行禮,“主帥。”
阿霜迴了個禮,側身將她迎入帳中,帶到那個巨大的沙盤前,“老將軍可想好了今晚如何部署?”
秦紅玉顯然心中早有決定,她指了指西北的一個山穀,“這裏是一個大口袋,等胡人進來,我們再收緊。”
“誘敵深入,然後殲滅。”
“有幾成把握?”
“九成。”
這個局在年初的時候就已經布下了,胡人以為自己是獵人,殊不知自己是獵物。
“哦,九成?”阿霜笑了,“那我再為將軍加上最後一成。”
她從袖中取出一封信,遞給秦紅玉。
秦紅玉展開,一驚,仔仔細細看了好幾遍,聲音有些顫抖,“消息屬實嗎?”
這上麵竟是漠南王庭的位置,王庭的位置極難尋找,居然讓她找到了,俗話說,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有了這個,此戰無憂了。
“自然。”
不知想到了什麽,秦紅玉神色變換了好幾次,突然跪下,“末將代全體護國軍謝過您的大恩!”
“老將軍不必。”阿霜下意識去扶,但秦紅玉態度無比堅決,攔都攔不住。
阿霜隻得跪在她的對麵。
秦紅玉穿著甲胄,麵對皇帝都隻需行軍禮,如今卻對著她跪下了,阿霜知道這意味著什麽。
一生從不站隊的秦紅玉在知道阿霜的野心之後,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態度,邊軍不會參與到後續她對大安朝的征伐之中,她甚至會隱隱站在自己這邊。
原因很簡單,因為自己這個亂臣賊子會主動給她提供軍餉、馬匹等需要的一切,大安卻會盤剝那點少得可憐的糧草。
秦紅玉是最忠心的將士,她早已對大安失望透頂。
而且,阿霜明確地感覺到,老將軍在討好自己,與其說是討好,不如說是恐懼,應當是自己輕而易舉得到王庭位置的行為讓她想起了自己在京城的那些事。
老將軍知道她能從波雲詭譎的京城保住性命,曆經兩朝,踩著別人的屍骨上位,肯定極擅權鬥。
她害怕自己上位之後,從鼎力支持邊關戰事變得和那些主和派一樣為了自己的利益一心求和,害怕護國軍的兵強馬壯、裝備精良隻是轉瞬即逝的幻覺。
阿霜的心情變得有些酸澀。
她認真地看著秦老將軍,無比真誠地說,“老將軍,您什麽都不用擔心,這次幹掉了漠南,還有漠北。”
她不但不會在護國軍取得勝利後就讓她們收手,反而會更進一步,挺進漠北,收複全境,一舉掃除蠻夷這個心腹大患。
老將軍是她最崇拜的人,她出生在貧瘠的永州,從小就聽過老將軍的名字,她雖是世家矜貴出身,卻為了百姓願意駐守苦寒邊關五十載,為了籌集軍糧變賣大半家資。
她如今已經七十歲了,滿頭白發的樣子看得人想要落淚。
她就是大安的守護神。
“參見陛下。”聽了阿霜的話,秦紅玉麵色凝重,退開兩步,直接下拜。
“將軍請起。”阿霜鄭重地將她扶起,盡管阿霜從未明說,但她的部下對她的野望全都心知肚明,這還是阿霜第一次如此直接承認。
“將軍先迴去準備吧,我很期待今晚的好消息。”
“是!”
臨走前,秦紅玉最後問了一句,“主帥最後有什麽想交代的嗎?”
“穩妥,穩妥為先。”阿霜頓了一下,又說,“當然,如果可以的話,請快一點。”
送走秦紅玉後,阿霜一個人坐在帳中,等到了暮夜時分。
夜色中,帳前的火把被點燃了,阿霜望著簾子上躍動的火焰影子,心間突然變得有些灼熱。
盡管已經大概預料到了此次戰役的後果,但她還是忍不住熱血沸騰,人總是這樣,臨近成功的時候就會變得緊張。
時間仿佛變得無比漫長,阿霜在帳中踱來踱去,時不時抬頭看一下沙漏。
突然,她的腳步頓住了。
一聲鼓響清晰地傳入她的耳中。
一聲……
兩聲……
三聲……
閆文錦氣喘籲籲地衝了進來,“贏了,我們贏了!”
“大捷!胡虜全軍覆沒!”
阿霜直直看向帳外,她看到了遠處山穀上方升騰而起的火光。
“我知道了。”
真正到了這一刻,阿霜反而變得無比平靜。
她轉身迴帳,“收拾東西,準備迴京。”
一行人帶了好幾批備用的千裏馬,日夜兼程,一刻不停,總算在十餘日後抵達了京城。
陳真已經攻入京城中好幾日,就等她迴來收尾了,起義軍初至那日,城中是發生了小小的騷亂,但起義軍軍紀嚴明,從不侵擾百姓,大家慢慢也知道了傳聞就是真的,不再害怕,漸漸地,城中的秩序又重新變得井然有序,一如過往。
然而,一股濃煙卻自皇城的方向衝天而起,越靠近皇城,阿霜的心就越慌。
到底怎麽了?
等趕到宮門前,阿霜心中的所有僥幸頓時消失得無影無蹤,她抬頭望去,隻見火光染紅了半邊天。
她隨手抓住一個卷著包袱往外奔逃的侍從,問,“這是怎麽了?皇宮怎麽會著火?”
不可能,她的人絕不會動手。
皇城分為外城和內城,侍從正是來自內城,內城一般是落鎖的,今日不知為何開了,她的神色有些驚慌,“陛下自焚了!”
“怎麽可能?”
阿霜錯愕地站在原地,看著一波一波的人往外逃去,侍從掙脫逃走她都沒有絲毫反應。
陛下怎麽會自焚?
她明明特地封鎖了消息,打算一迴來就安排她假死,她怎麽會自焚?
難道她都知道了?
果然,她那麽驕傲的人,怎麽會接受自己淪為階下囚。
她不願苟活,選擇殉國。
阿霜的心一瞬間空了,她不管不顧地往火裏走去。
“不能去啊!”
阿霜甩開部下拉住她的手,“別管我。”
她有寶蓮燈護體,死不了,她要把她帶出來。
阿霜在濃煙中一路摸到了寢殿,看到一抹白色的衣角,她激動地衝了過去,找到了!
然而等到了近前,她才發現那個人毫無血色,散著發躺在地上,頸間有一道洇紅的血跡,她的手邊有一把沾著血的匕首。
怎麽可能……
阿霜爬過去,扶起,讓她的上半身靠在自己身上,她低頭,緩緩用指腹抹去她唇邊的鮮血,一滴熱淚砸在她的臉上。
她早該知道,皇帝那麽怕疼,即使決定了要殉國,她也不會讓自己活活被火燒死,在自焚前,她選擇了自刎。
或者是她怕自己死得不夠徹底,於是自刎後又放了一把火。
一向暴虐的她居然提前打開了大門,將那些在宮中伺候的侍從都放走了,是因為覺得這座皇宮太過冰冷,陪葬的隻有她一個就夠了嗎。
燃燒著的廢墟中,阿霜將皇帝的屍身抱起,緩緩走了出去。
“準備一口上好的棺木,厚葬吧,葬入帝陵。”
她吩咐道,聲音有些悲傷。
一刻鍾後,她將謝飛光的屍體放進棺材裏,合上的最後一刻,她說,“謝飛光,我一定會做個好皇帝的。”
阿霜一開始隻是想當人上人,但皇帝用生命教會了她,怎麽當一個好皇帝。
盡管從前鬥得你死我活,但在謝飛光死後,她覺得自己和謝飛光成為了朋友。
“陛下。”
閆文錦將幾個作平民百姓打扮的宗室押了進來,“陛下,都抓迴來了。”
阿霜的目光驟然變得冰冷,“都殺了陪葬吧。”
不用再往南邊去了,因為她會送他們下去。
寒光閃過,宗室們來不及發出一聲唾罵,溫熱的鮮血就直直濺在了棺木上。
阿霜沿著階梯一步步登上了高高的宮牆,她站在上麵,盡管底下空無一人,沒有百官朝拜,也沒有萬民祝頌,但阿霜仿佛聽到了山唿海嘯的“陛下”,一股深深的孤獨和無邊的寂寞一齊湧了上來。
她展開雙臂,感受著風拂過自己的袖口,隻覺得好冷,整個身子都在顫抖。
登基大典那日,你也是這樣的嗎?
在這無人之巔,阿霜默默發誓,她一定會做一個好皇帝,讓所有人都過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