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無涯殿
妖邪請自重!本官隻想摸魚 作者:君尚與玉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無寂微微頷首,指尖輕輕一點,淡金色的禪隱符瞬間融入二人眉心,一層幾不可察的光暈順著肌膚擴散開來。
蘇長安隻覺一股微妙的涼意流淌全身,整個人仿佛被某種氣息籠罩,既非隱形,也非障眼,而是一種徹底融入環境、被世間“忽視”的狀態。
二人施施然走進聖賢堂大門,經過守衛,
守衛仍然站在原地,警覺地掃視四周,但當蘇長安與無寂從他們身旁踏步而過,近在咫尺的距離,竟無人察覺!
蘇長安微微偏頭,看向一名守衛的眼睛——那雙眼睛裏倒映著門前的光影,卻獨獨沒有他的身影。
“有趣。”他輕輕勾了勾嘴角,故意抬手在守衛眼前晃了晃。
毫無反應。
這不是簡單的隱身,而是某種概念性的“存在感抹除”。
這種感覺,讓蘇長安心生幾分玩味,但也讓他警惕——這世上如果有能讓他無聲無息潛入聖賢堂的符篆,那就必然也有能讓敵人悄無聲息接近他的手段。
蘇長安收迴思緒,輕輕頷首,隨即邁步而入。
夜色沉沉,微風拂過簷角,卷起幾片落葉,在青石板上無聲地滑過。
二人穿堂過巷,看到一座座大殿氣勢恢宏,殿頂鑲嵌金漆,門前立著六根石柱,每根石柱皆刻滿聖人手書的經義箴言,曆經風雨,依舊蒼勁有力。
白日裏,這裏是教諭與學子講經論道的地方,承載著無數學子的理想與信念。但此刻,夜幕下的聖賢堂,卻顯得格外幽深靜謐,隱隱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冷寂。
這並非尋常的寧靜,而是一種近乎凝滯的安靜。
——太安靜了。
蘇長安眯了眯眼,打量著大涯殿前的守衛。
按照書院的規矩,大殿平日裏並不會設太多守衛,畢竟這裏是天下最負盛名的學府之一,聖賢氣籠罩之下,本不該有外敵入侵。
可今晚,周圍的守衛竟比白日裏還要森嚴。蘇長安目光微沉,意味深長地道:“書院的大儒們,倒是戒備得很嚴啊……”
無寂微微點頭,低聲道:“比預想的還要謹慎。”
蘇長安嘴角勾起一抹淡笑:“看來我們來對了。”
到了大殿這裏,才真正感受到書院的底蘊與恢弘布局。
這片區域,嚴格來說,並非單獨的建築,而是由十三座大殿按照聖賢陣法排列而成,以無涯殿為核心,眾星拱月。
聖賢氣在這片區域流轉不息,每一座大殿都代表著儒門學術的一部分,分別用於不同的領域,如藏書、辯學、兵道、天文、禮樂、心法、武學等,而其中最為神聖之地,便是供奉承聖玉璧的無涯殿。
——然而,此刻,這片昔日浩瀚磅礴的聖賢堂,卻顯得格外冷寂。
書院真正的核心,立於最中央,一座恢弘的古殿矗立在黑夜之中,牌匾龍飛鳳舞幾個大字“無涯殿”,如沉默的王座。
殿門深閉,殿前石階高聳,夜色下泛著淡淡的光輝。沿途兩側,雕刻著儒門聖賢的浮雕,俯視眾生,目光悠遠。
蘇長安腳步輕緩,來到無涯殿門口。
此地,與外界的肅穆莊嚴不同,反而更像是一座浩瀚的聖賢書閣。
殿內無比寬廣,目光所及,四周矗立著高聳入穹的藏書閣樓,無數古籍整齊排列,泛著淡淡的光輝,仿佛這些書卷中,仍然迴蕩著往昔聖賢之聲。
但最令人矚目的,並非這些聖賢之書,而是大殿正中的講道台。
那是一座以千尺青石雕刻的高台,石台之上,鐫刻著深邃的儒門古篆,流轉著微弱的金光,仿佛承載著書院千年傳承。
——然而,正是這微弱的光輝,讓蘇長安微微眯了眯眼。
聖賢氣,竟然如此稀薄?
他緩步踏上講道台,目光掃過四周,目光最終落在了大殿盡頭的一扇石門上。
這扇石門並非尋常門戶,而是刻滿了儒門古篆,隱約間仍有些許微弱的聖賢氣殘存。正常而言,這裏應當是聖賢氣最為濃鬱的地方,因為——
承聖玉璧,原本供奉於此。
——可如今,這裏卻空空如也。
蘇長安眉梢微挑,目光幽深地看著那扇石門,手掌輕輕摩挲門上的篆文。
觸感……竟然冷硬而幹燥,連聖賢氣的流轉痕跡都幾乎消散了。
無寂站在一旁,神色微沉:“聖賢氣……幾乎已盡。”
空氣微微凝滯。
這句話,意味著這裏並非近期才出現問題,而是長時間以來,聖賢氣正在被抽離,逐漸衰弱!
“嗬……”蘇長安輕笑一聲,輕輕敲了敲石門,語氣意味深長地道:“也就是說,承聖玉璧的消失,不是突發事件,而是書院早有預謀?”
無寂沒有說話,目光深沉地凝視著那扇石門。
——書院高層,到底在隱瞞什麽?
此刻,禪隱術的符力已然衰弱,蘇長安與無寂對視一眼,皆知不能再停留片刻。
聖賢堂夜色沉靜,唯有遠處的守衛偶爾低聲交談,持燈巡邏的身影在青石甬道上拖曳出修長的影子。聖賢氣依舊在大殿群間流淌,然而蘇長安此刻卻隻覺得這裏透著一股令人不安的死寂。
蘇長安與無寂並肩而行,步伐平穩,守衛在遠處巡邏,燈火映照著他們的身影,光影交錯間,二人的腳步卻始終輕若微塵,未在寂靜的夜色中留下絲毫痕跡。
院牆之下,蘇長安微微側目,瞥了眼仍舊明亮的聖賢堂,低聲笑道:“這符倒是有趣,你的庫存多不多”意思不言而喻’。”
好東西啊!
無寂依舊垂眸轉動著佛珠,淡淡道:“佛門法印,以心證道。你心不在此,別人自然也看不到你,否則給你亦是無用!。”
蘇長安笑容玩味:“所以,你的意思是,若我心不寧,就能立刻顯形?”
無寂頓了頓,低聲道:“……你可以試試。”
蘇長安默然了片刻,果斷打消了這個念頭。
他並不打算拿自己來做實驗。
跨過三重階梯,繞開石燈長明的藏書閣,蘇長安帶著無寂穿梭在書院大大小小的學舍之間,沿著來時的路線迅速朝著文思閣而去。
夜風拂麵,吹起蘇長安的衣擺,他的神情卻平靜如水,步履如閑庭信步般悠然,仿佛隻是在夜遊書院,
下一刻,兩人的身影掠過迴廊,順著夜色遁入書院深處,如同微風掠過竹葉,消失無蹤。
二人一路無驚無險地迴到文思閣,當跨過院門踏入熟悉的青磚小院時,蘇長安才終於放鬆了一絲精神。
然而——
他腳步一頓,目光微微一凝。
蘇長安隻覺一股微妙的涼意流淌全身,整個人仿佛被某種氣息籠罩,既非隱形,也非障眼,而是一種徹底融入環境、被世間“忽視”的狀態。
二人施施然走進聖賢堂大門,經過守衛,
守衛仍然站在原地,警覺地掃視四周,但當蘇長安與無寂從他們身旁踏步而過,近在咫尺的距離,竟無人察覺!
蘇長安微微偏頭,看向一名守衛的眼睛——那雙眼睛裏倒映著門前的光影,卻獨獨沒有他的身影。
“有趣。”他輕輕勾了勾嘴角,故意抬手在守衛眼前晃了晃。
毫無反應。
這不是簡單的隱身,而是某種概念性的“存在感抹除”。
這種感覺,讓蘇長安心生幾分玩味,但也讓他警惕——這世上如果有能讓他無聲無息潛入聖賢堂的符篆,那就必然也有能讓敵人悄無聲息接近他的手段。
蘇長安收迴思緒,輕輕頷首,隨即邁步而入。
夜色沉沉,微風拂過簷角,卷起幾片落葉,在青石板上無聲地滑過。
二人穿堂過巷,看到一座座大殿氣勢恢宏,殿頂鑲嵌金漆,門前立著六根石柱,每根石柱皆刻滿聖人手書的經義箴言,曆經風雨,依舊蒼勁有力。
白日裏,這裏是教諭與學子講經論道的地方,承載著無數學子的理想與信念。但此刻,夜幕下的聖賢堂,卻顯得格外幽深靜謐,隱隱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冷寂。
這並非尋常的寧靜,而是一種近乎凝滯的安靜。
——太安靜了。
蘇長安眯了眯眼,打量著大涯殿前的守衛。
按照書院的規矩,大殿平日裏並不會設太多守衛,畢竟這裏是天下最負盛名的學府之一,聖賢氣籠罩之下,本不該有外敵入侵。
可今晚,周圍的守衛竟比白日裏還要森嚴。蘇長安目光微沉,意味深長地道:“書院的大儒們,倒是戒備得很嚴啊……”
無寂微微點頭,低聲道:“比預想的還要謹慎。”
蘇長安嘴角勾起一抹淡笑:“看來我們來對了。”
到了大殿這裏,才真正感受到書院的底蘊與恢弘布局。
這片區域,嚴格來說,並非單獨的建築,而是由十三座大殿按照聖賢陣法排列而成,以無涯殿為核心,眾星拱月。
聖賢氣在這片區域流轉不息,每一座大殿都代表著儒門學術的一部分,分別用於不同的領域,如藏書、辯學、兵道、天文、禮樂、心法、武學等,而其中最為神聖之地,便是供奉承聖玉璧的無涯殿。
——然而,此刻,這片昔日浩瀚磅礴的聖賢堂,卻顯得格外冷寂。
書院真正的核心,立於最中央,一座恢弘的古殿矗立在黑夜之中,牌匾龍飛鳳舞幾個大字“無涯殿”,如沉默的王座。
殿門深閉,殿前石階高聳,夜色下泛著淡淡的光輝。沿途兩側,雕刻著儒門聖賢的浮雕,俯視眾生,目光悠遠。
蘇長安腳步輕緩,來到無涯殿門口。
此地,與外界的肅穆莊嚴不同,反而更像是一座浩瀚的聖賢書閣。
殿內無比寬廣,目光所及,四周矗立著高聳入穹的藏書閣樓,無數古籍整齊排列,泛著淡淡的光輝,仿佛這些書卷中,仍然迴蕩著往昔聖賢之聲。
但最令人矚目的,並非這些聖賢之書,而是大殿正中的講道台。
那是一座以千尺青石雕刻的高台,石台之上,鐫刻著深邃的儒門古篆,流轉著微弱的金光,仿佛承載著書院千年傳承。
——然而,正是這微弱的光輝,讓蘇長安微微眯了眯眼。
聖賢氣,竟然如此稀薄?
他緩步踏上講道台,目光掃過四周,目光最終落在了大殿盡頭的一扇石門上。
這扇石門並非尋常門戶,而是刻滿了儒門古篆,隱約間仍有些許微弱的聖賢氣殘存。正常而言,這裏應當是聖賢氣最為濃鬱的地方,因為——
承聖玉璧,原本供奉於此。
——可如今,這裏卻空空如也。
蘇長安眉梢微挑,目光幽深地看著那扇石門,手掌輕輕摩挲門上的篆文。
觸感……竟然冷硬而幹燥,連聖賢氣的流轉痕跡都幾乎消散了。
無寂站在一旁,神色微沉:“聖賢氣……幾乎已盡。”
空氣微微凝滯。
這句話,意味著這裏並非近期才出現問題,而是長時間以來,聖賢氣正在被抽離,逐漸衰弱!
“嗬……”蘇長安輕笑一聲,輕輕敲了敲石門,語氣意味深長地道:“也就是說,承聖玉璧的消失,不是突發事件,而是書院早有預謀?”
無寂沒有說話,目光深沉地凝視著那扇石門。
——書院高層,到底在隱瞞什麽?
此刻,禪隱術的符力已然衰弱,蘇長安與無寂對視一眼,皆知不能再停留片刻。
聖賢堂夜色沉靜,唯有遠處的守衛偶爾低聲交談,持燈巡邏的身影在青石甬道上拖曳出修長的影子。聖賢氣依舊在大殿群間流淌,然而蘇長安此刻卻隻覺得這裏透著一股令人不安的死寂。
蘇長安與無寂並肩而行,步伐平穩,守衛在遠處巡邏,燈火映照著他們的身影,光影交錯間,二人的腳步卻始終輕若微塵,未在寂靜的夜色中留下絲毫痕跡。
院牆之下,蘇長安微微側目,瞥了眼仍舊明亮的聖賢堂,低聲笑道:“這符倒是有趣,你的庫存多不多”意思不言而喻’。”
好東西啊!
無寂依舊垂眸轉動著佛珠,淡淡道:“佛門法印,以心證道。你心不在此,別人自然也看不到你,否則給你亦是無用!。”
蘇長安笑容玩味:“所以,你的意思是,若我心不寧,就能立刻顯形?”
無寂頓了頓,低聲道:“……你可以試試。”
蘇長安默然了片刻,果斷打消了這個念頭。
他並不打算拿自己來做實驗。
跨過三重階梯,繞開石燈長明的藏書閣,蘇長安帶著無寂穿梭在書院大大小小的學舍之間,沿著來時的路線迅速朝著文思閣而去。
夜風拂麵,吹起蘇長安的衣擺,他的神情卻平靜如水,步履如閑庭信步般悠然,仿佛隻是在夜遊書院,
下一刻,兩人的身影掠過迴廊,順著夜色遁入書院深處,如同微風掠過竹葉,消失無蹤。
二人一路無驚無險地迴到文思閣,當跨過院門踏入熟悉的青磚小院時,蘇長安才終於放鬆了一絲精神。
然而——
他腳步一頓,目光微微一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