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絕對不可不防
三國:結拜關張,開局滅黃巾 作者:黑嶺山脈的薑越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城外發生的一切在極短的時間內便傳入了太傅袁隗的府中。
幾乎是還沒有等到何進迴到他的大將軍府的時候,消息便已經到了袁隗的手中。
此時書房當中的袁隗正在背著手來迴的踱步。
袁術就在書房門前站著。
“張讓這一招高啊,聯合董太後,而如今蹇碩又統領著皇宮禁軍,隻要陛下改口宣布劉協為太子,那麽一切都塵埃落定,那個屠家子恐怕就要被打入深淵。”
一邊踱步當中的袁隗一邊說道。
袁術聽聞之後點了點頭:“是啊叔父,據說那董太後出現在皇城山上的時候,何進嚇得夠嗆,屠戶就是屠戶沒見過什麽大場麵,竟然被一個婦人嚇退了。”
袁隗搖了搖頭。
這可不是一個婦人那麽簡單的事情。
何進忌諱的不是董太後,是天下人。
雖然如今漢室江山搖搖欲墜,但畢竟大漢四百年基業深入人心。
若是何進真敢來硬的,那便是逆罪。
終於漢室的所有人都不會放過何進。
誰是忠於漢室的人?
當然是士族了。
不說發兵攻打,就是口誅筆伐都足以讓何進永世不得翻身,讓何氏滿門盡滅。
所以何進不敢硬來。
“讓本初那裏好好注意何進的動向,看看他究竟想要怎樣挽迴局麵!”袁隗說道。
袁術聽聞之後點頭。
參事中郎府中,陳紀和陳諶兩人坐在一起。
此時兄弟兩人也收到了皇城外發生事情的消息。
“大哥,如今雲青正在返迴洛陽,這個時候洛陽已經是一汪渾水要不要他迴來?或者說是還是暫時不讓雲青迴來以免卷入進來?”
陳諶有些擔憂的說道。
陳紀皺著眉頭思索著。
如今的洛陽城雖然暗流湧動,但是表麵上卻還保持著平靜。
主要是因為現在宦官集團的張讓等人和外戚集團的何進等人都保持著平衡。
隻有在保持平衡之下,所有事情才不至於拿到台麵上來撕破臉。
但危險就危險在現在任何人都不想這樣保持平衡。
何進想要執掌皇宮,將所有一切盡在掌握。
何進的打算所有人都明白。
無非就是等陛下駕崩之後扶持皇子辯上位,然後強大何氏。
而十常侍集團當然是想著讓劉協繼位。
劉協沒有外戚幫助,沒有強大的後援,想要製衡朝臣就隻能是使用宦官集團,這樣張讓等人才得以保全。
這是張讓等十常侍打的算盤。
但何進不會給張讓等人這個機會,他一定會想辦法打破這個平衡。
而陳皓此時正在涼州迴往洛陽。
不要忘記了,陳皓的手中可是有一支超過兩萬人的百戰之兵。
沒錯,不光是兩萬士兵,而是兩萬百戰之兵!
如今陳皓的威名天下皆知,都知道陳皓乃是當朝一等一的能打。
若是何進想要拉陳皓下水呢?
所以陳紀還有陳諶兄弟兩人現在不知道是讓陳皓迴來在關鍵的時刻為士族爭奪一份利益。
還是讓陳盆放緩速度不要趟這一趟渾水呢。
“四弟,這件事兒我想我們應該是多慮了。”陳紀想了半天之後說道。
“大哥,這話怎麽說的?”陳諶連忙問道。
陳紀輕捋了一下下顎的胡須說道:“我們給雲青指的路,他不一定會走。”
“雲青不比咱們陳氏其他子弟,他有自己的想法,我們在這裏幫他決定恐怕沒有這個必要。”
“倒不如這樣,我們將消息送給雲青,至於怎麽決定,那就看他自己的,你覺得這樣如何?”陳紀道。
陳諶聽聞之後覺得有些道理。
沒錯,在他的印象當中,陳皓一直都不是一個任人擺布的人。
“那好大哥,我這就派人將信給雲青送去,至於怎麽決定,咱們就看他的了!”陳諶說道。
陳紀點了點頭:“嗯,可以,不過有些事情我們還是要提前準備,朝廷遲早要變天,陛下的身體早就虧空難補,先讓陳氏一些小輩迴到穎川去避一避吧。”
“砰!”
一聲巨響從大將軍何進的府邸的議政廳當中傳來。
何進一腳踢翻了麵前的桌案氣勢洶洶!
“豈有此理!”
“豈有此理!”
“氣煞我也!”
何進左右來迴踱步手中還拎著寶劍。
一旁的侍女都嚇得不敢抬頭躲得遠遠的。
“十常侍竟然為了自保聯係上了董太後,這下有董太後查收,皇宮我們一時半會也進不去了!”
何進惱怒的說道。
眼看著煮熟的鴨子快要到嘴裏的時候飛了,這種憋屈的感覺誰都受不了。
當然最讓何進擔憂的是如果劉宏現在死了,那麽十常侍掌握宮禁,再加上董太後串聯矯詔立劉協為皇,那麽何氏就完了。
以十常侍和他的關係,定然會將他除之後快。
急得團團亂轉的何進想不到任何破局的辦法。
而一旁的袁紹在見到何進如此的時候,心中有一計正在醞釀。
“大將軍,如今洛陽附近兵力空虛,所有兵馬都在外震懾敵人,大將軍手中勢單力薄,何不招兵馬進入洛陽呢?”
“大將軍就以拱衛京師的理由,這樣一來大將軍手中有兵還擔心十常侍等人不就範?”思量了片刻之後的袁紹終於開口說道。
袁紹的原因剛落,曹操就扭頭看向了袁紹,目光當中滿是不解。
而何進在聽聞袁紹的話音之後站住了腳步:“本初的意思是?”
袁紹上前一步衝著何進拱了拱手說道:“大將軍可召集兵馬進入洛陽,然後震懾十常侍還有太後等人,一旦大將軍手中兵馬足夠,那麽即便是他們想要做什麽,也要考慮大將軍手中的兵馬不是?”
何進猛然的眼前一亮......
是啊。
雖然不能造反,但是沒有說不能嚇唬他們。
若是十常侍還有董太後等人真的要魚死網破,也要掂量掂量不是。
何進忽然覺得袁紹所說的這是一條妙計。
“那本初認為,招何人進京比較合適?”何進再次問道。
“大將軍可還記得前些天有人送來了一批禮物!”袁紹說道。
“你說的是隴西太守董卓?”何進問道。
袁紹連忙點了點頭說道:“大將軍,董卓此人乃是涼州當地豪強,沒有士族身份在朝中也沒有靠山。”
“而且手下有一群誠征善戰的士兵,此人號稱極為勇武,如果大將軍招此人入京,那麽得大將軍關照,此人必將死心塌地。”袁紹說道。
何進聽聞之後連連點頭。
沒錯,袁紹說的很有道理。
隴西太守董卓當地豪強出身,沒有任何背景,前幾天的時候還派人送來了大量的禮品,證明此人是有心投到他的門下來。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還有就是董卓麾下有兵馬。
雖然袁紹的提議得到了何進的讚同和誇讚,但是一旁的曹操在聽聞之後總覺的不對勁。
董卓之人他也聽說過。
之前在張溫麾下效力的時候就和張溫的部下多有衝突。
有傳言說此人極為囂張,跋扈,絲毫沒有將張溫放在眼中。
那時的董卓不過就是一個雜號將軍而已。
這樣一個人進入洛陽是一件好事兒嘛?而且還是領兵而來。
一旦作亂,那便是禍亂天下的大事兒,絕對不可不防。
但曹操知道他這個時候說什麽何進都不會聽。
因為何進現在迫不及待的想要自保。
“本初之計甚得吾心,不過董卓自己手下的兵馬略顯得有些單薄是吧?”何進看著袁紹問道。
袁紹再次點頭:“是的大將軍,不過還有一人大將軍也可以差遣。”
“誰?”何進問道。
“並州刺史丁原丁建陽此人可用,此人常年鎮守邊關,麾下士族多勇猛之輩,手中盡是可戰之兵,大將軍何不招丁原一同入京?”袁紹說道。
在一旁聽著的曹操不禁心底狂跳。
袁紹這推薦的都是什麽人?
怎麽盡是一些虎狼之輩?
那西涼董卓,並州丁原都是常年身處邊關之人,脾氣秉性自然不用多說,萬一發起瘋來誰能治得了?
這裏是京師,天下之重地若是京師亂了,那天下豈不是亂了?
看著袁紹的眼神,曹操目光當中帶有思索之意。
“好,就依本初所言,那就這麽定了,立刻派人給西涼董卓還有並州丁原送信,招兩人帶領手下兵馬即可進京!本將有重用!”
敲定了董卓還有丁原進京的事情之後,何進才算是鬆了一口氣!
在何進的命令之下,快馬當天便朝著西涼還有並州而去。
冬季路難行,等著何進的信送到董卓的手中的時候,已經過了整整十天的時間。
隴西,董卓府邸。
“文優好消息啊,大好的消息啊!哈哈!”
龍行虎步的董卓一邊大笑著一邊走進了議政廳當中。
此時董卓的部將華雄,李榷郭汜,還有牛輔等人已經全部集合了起來。
李儒正和一名同樣是文士打扮的人站在一起。
此人乃是剛剛投靠到董卓麾下不久的一人,名為賈詡,字文和。
“恭喜將軍,賀喜將軍,將軍騰飛之日指日可待了!”
李儒拱手衝著董卓行禮麵帶微笑。
幾乎是還沒有等到何進迴到他的大將軍府的時候,消息便已經到了袁隗的手中。
此時書房當中的袁隗正在背著手來迴的踱步。
袁術就在書房門前站著。
“張讓這一招高啊,聯合董太後,而如今蹇碩又統領著皇宮禁軍,隻要陛下改口宣布劉協為太子,那麽一切都塵埃落定,那個屠家子恐怕就要被打入深淵。”
一邊踱步當中的袁隗一邊說道。
袁術聽聞之後點了點頭:“是啊叔父,據說那董太後出現在皇城山上的時候,何進嚇得夠嗆,屠戶就是屠戶沒見過什麽大場麵,竟然被一個婦人嚇退了。”
袁隗搖了搖頭。
這可不是一個婦人那麽簡單的事情。
何進忌諱的不是董太後,是天下人。
雖然如今漢室江山搖搖欲墜,但畢竟大漢四百年基業深入人心。
若是何進真敢來硬的,那便是逆罪。
終於漢室的所有人都不會放過何進。
誰是忠於漢室的人?
當然是士族了。
不說發兵攻打,就是口誅筆伐都足以讓何進永世不得翻身,讓何氏滿門盡滅。
所以何進不敢硬來。
“讓本初那裏好好注意何進的動向,看看他究竟想要怎樣挽迴局麵!”袁隗說道。
袁術聽聞之後點頭。
參事中郎府中,陳紀和陳諶兩人坐在一起。
此時兄弟兩人也收到了皇城外發生事情的消息。
“大哥,如今雲青正在返迴洛陽,這個時候洛陽已經是一汪渾水要不要他迴來?或者說是還是暫時不讓雲青迴來以免卷入進來?”
陳諶有些擔憂的說道。
陳紀皺著眉頭思索著。
如今的洛陽城雖然暗流湧動,但是表麵上卻還保持著平靜。
主要是因為現在宦官集團的張讓等人和外戚集團的何進等人都保持著平衡。
隻有在保持平衡之下,所有事情才不至於拿到台麵上來撕破臉。
但危險就危險在現在任何人都不想這樣保持平衡。
何進想要執掌皇宮,將所有一切盡在掌握。
何進的打算所有人都明白。
無非就是等陛下駕崩之後扶持皇子辯上位,然後強大何氏。
而十常侍集團當然是想著讓劉協繼位。
劉協沒有外戚幫助,沒有強大的後援,想要製衡朝臣就隻能是使用宦官集團,這樣張讓等人才得以保全。
這是張讓等十常侍打的算盤。
但何進不會給張讓等人這個機會,他一定會想辦法打破這個平衡。
而陳皓此時正在涼州迴往洛陽。
不要忘記了,陳皓的手中可是有一支超過兩萬人的百戰之兵。
沒錯,不光是兩萬士兵,而是兩萬百戰之兵!
如今陳皓的威名天下皆知,都知道陳皓乃是當朝一等一的能打。
若是何進想要拉陳皓下水呢?
所以陳紀還有陳諶兄弟兩人現在不知道是讓陳皓迴來在關鍵的時刻為士族爭奪一份利益。
還是讓陳盆放緩速度不要趟這一趟渾水呢。
“四弟,這件事兒我想我們應該是多慮了。”陳紀想了半天之後說道。
“大哥,這話怎麽說的?”陳諶連忙問道。
陳紀輕捋了一下下顎的胡須說道:“我們給雲青指的路,他不一定會走。”
“雲青不比咱們陳氏其他子弟,他有自己的想法,我們在這裏幫他決定恐怕沒有這個必要。”
“倒不如這樣,我們將消息送給雲青,至於怎麽決定,那就看他自己的,你覺得這樣如何?”陳紀道。
陳諶聽聞之後覺得有些道理。
沒錯,在他的印象當中,陳皓一直都不是一個任人擺布的人。
“那好大哥,我這就派人將信給雲青送去,至於怎麽決定,咱們就看他的了!”陳諶說道。
陳紀點了點頭:“嗯,可以,不過有些事情我們還是要提前準備,朝廷遲早要變天,陛下的身體早就虧空難補,先讓陳氏一些小輩迴到穎川去避一避吧。”
“砰!”
一聲巨響從大將軍何進的府邸的議政廳當中傳來。
何進一腳踢翻了麵前的桌案氣勢洶洶!
“豈有此理!”
“豈有此理!”
“氣煞我也!”
何進左右來迴踱步手中還拎著寶劍。
一旁的侍女都嚇得不敢抬頭躲得遠遠的。
“十常侍竟然為了自保聯係上了董太後,這下有董太後查收,皇宮我們一時半會也進不去了!”
何進惱怒的說道。
眼看著煮熟的鴨子快要到嘴裏的時候飛了,這種憋屈的感覺誰都受不了。
當然最讓何進擔憂的是如果劉宏現在死了,那麽十常侍掌握宮禁,再加上董太後串聯矯詔立劉協為皇,那麽何氏就完了。
以十常侍和他的關係,定然會將他除之後快。
急得團團亂轉的何進想不到任何破局的辦法。
而一旁的袁紹在見到何進如此的時候,心中有一計正在醞釀。
“大將軍,如今洛陽附近兵力空虛,所有兵馬都在外震懾敵人,大將軍手中勢單力薄,何不招兵馬進入洛陽呢?”
“大將軍就以拱衛京師的理由,這樣一來大將軍手中有兵還擔心十常侍等人不就範?”思量了片刻之後的袁紹終於開口說道。
袁紹的原因剛落,曹操就扭頭看向了袁紹,目光當中滿是不解。
而何進在聽聞袁紹的話音之後站住了腳步:“本初的意思是?”
袁紹上前一步衝著何進拱了拱手說道:“大將軍可召集兵馬進入洛陽,然後震懾十常侍還有太後等人,一旦大將軍手中兵馬足夠,那麽即便是他們想要做什麽,也要考慮大將軍手中的兵馬不是?”
何進猛然的眼前一亮......
是啊。
雖然不能造反,但是沒有說不能嚇唬他們。
若是十常侍還有董太後等人真的要魚死網破,也要掂量掂量不是。
何進忽然覺得袁紹所說的這是一條妙計。
“那本初認為,招何人進京比較合適?”何進再次問道。
“大將軍可還記得前些天有人送來了一批禮物!”袁紹說道。
“你說的是隴西太守董卓?”何進問道。
袁紹連忙點了點頭說道:“大將軍,董卓此人乃是涼州當地豪強,沒有士族身份在朝中也沒有靠山。”
“而且手下有一群誠征善戰的士兵,此人號稱極為勇武,如果大將軍招此人入京,那麽得大將軍關照,此人必將死心塌地。”袁紹說道。
何進聽聞之後連連點頭。
沒錯,袁紹說的很有道理。
隴西太守董卓當地豪強出身,沒有任何背景,前幾天的時候還派人送來了大量的禮品,證明此人是有心投到他的門下來。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還有就是董卓麾下有兵馬。
雖然袁紹的提議得到了何進的讚同和誇讚,但是一旁的曹操在聽聞之後總覺的不對勁。
董卓之人他也聽說過。
之前在張溫麾下效力的時候就和張溫的部下多有衝突。
有傳言說此人極為囂張,跋扈,絲毫沒有將張溫放在眼中。
那時的董卓不過就是一個雜號將軍而已。
這樣一個人進入洛陽是一件好事兒嘛?而且還是領兵而來。
一旦作亂,那便是禍亂天下的大事兒,絕對不可不防。
但曹操知道他這個時候說什麽何進都不會聽。
因為何進現在迫不及待的想要自保。
“本初之計甚得吾心,不過董卓自己手下的兵馬略顯得有些單薄是吧?”何進看著袁紹問道。
袁紹再次點頭:“是的大將軍,不過還有一人大將軍也可以差遣。”
“誰?”何進問道。
“並州刺史丁原丁建陽此人可用,此人常年鎮守邊關,麾下士族多勇猛之輩,手中盡是可戰之兵,大將軍何不招丁原一同入京?”袁紹說道。
在一旁聽著的曹操不禁心底狂跳。
袁紹這推薦的都是什麽人?
怎麽盡是一些虎狼之輩?
那西涼董卓,並州丁原都是常年身處邊關之人,脾氣秉性自然不用多說,萬一發起瘋來誰能治得了?
這裏是京師,天下之重地若是京師亂了,那天下豈不是亂了?
看著袁紹的眼神,曹操目光當中帶有思索之意。
“好,就依本初所言,那就這麽定了,立刻派人給西涼董卓還有並州丁原送信,招兩人帶領手下兵馬即可進京!本將有重用!”
敲定了董卓還有丁原進京的事情之後,何進才算是鬆了一口氣!
在何進的命令之下,快馬當天便朝著西涼還有並州而去。
冬季路難行,等著何進的信送到董卓的手中的時候,已經過了整整十天的時間。
隴西,董卓府邸。
“文優好消息啊,大好的消息啊!哈哈!”
龍行虎步的董卓一邊大笑著一邊走進了議政廳當中。
此時董卓的部將華雄,李榷郭汜,還有牛輔等人已經全部集合了起來。
李儒正和一名同樣是文士打扮的人站在一起。
此人乃是剛剛投靠到董卓麾下不久的一人,名為賈詡,字文和。
“恭喜將軍,賀喜將軍,將軍騰飛之日指日可待了!”
李儒拱手衝著董卓行禮麵帶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