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生辰
女扮男裝,成了書中最大反派 作者:開市大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宮
這些日子裏,悅嬪可謂是風頭無兩、受盡恩寵。
自從悅嬪踏入宮門那一刻起,薛懷宇便對其傾心不已,夜夜留宿於悅嬪寢宮之中。
“皇後娘娘,今日皇上……已經在悅嬪宮中歇息了。”那位宮女戰戰兢兢地向陳羨琳稟報著,聲音輕如蚊蠅,唯恐一個不小心說錯了話,觸怒這位脾氣不好的主,招來殺身之禍。
隻是這次,陳羨琳並未如往常那般大發雷霆或者麵露不悅之色。
陳羨琳隻是淡淡地應了一聲:“嗯,知道了,退下吧。”
明日,便是陳羨琳的生辰,整個皇宮內彌漫著喜慶的氛圍,宮女太監都在為陳羨琳的生辰忙前忙後、精心籌備。
明明,明天便是陳羨琳的生辰,但她的內心卻絲毫感受不到喜悅之情。
此刻的外麵夜色正濃,陳羨琳獨自一人靜靜地端坐在梳妝台前,借著燭光,透過麵前的銅鏡,仔仔細細地端詳起自己的容顏來。
看著這張與母親有幾分相似的臉,陳羨琳凝視著鏡中的自己,情不自禁地迴想起母親離世時的情景。
那時的她尚年幼無知,對於母親臨終前所說的那些話一知半解。
可隨著歲月流逝、年歲漸長,如今的她終於領悟到其中深意。
陳羨琳坐在鏡子前,目光凝視著鏡中那個女子,她微微皺起眉頭,嘴唇輕啟,開始喃喃自語地和自己對話起來。
“母親……女兒一定會銘記您的遭遇,絕不會重蹈覆轍,踏上您曾經走過的那條老路。”
說罷,她深吸一口氣,眼神逐漸變得銳利起來,接著說道:“我知道,這世上沒有不勞而獲的東西。”
“與其滿心期待著他人的恩賜,倒不如憑借自身的努力去爭取!不是嗎?”
.........
次日
清晨,皇宮內朱紅的宮牆在微光中肅立,內侍們靜立在禦道兩側,衣袂在晨風中輕拂。
禮部尚書趙崇,身著一品仙鶴補服,袍身緙絲金線繡紋在日光下熠熠生輝,頭戴官帽,帽正鑲嵌的紅寶石幽光流轉。
年逾五十的他,鬢角霜白,卻絲毫不減久居高位的氣度,狹長眼眸透著曆經宦海的沉穩與練達。
此刻,他帶領著一眾禮部官員,手捧賀禮,徐徐步入後宮。(注:禮部尚書和禮部侍郎不是同一個人,禮部侍郎是張元慶,是趙崇麾下之人)
趙崇武穩步拾級而上,邁入殿內,目光一瞬的低垂,旋即抬首,望向鳳座之上的皇後。
此時殿內的所有官員已經落座,靜等皇後生辰宴會的開始。
今日陳羨琳身著蹙金繡鳳翟褘衣,頭戴九龍四鳳冠,明珠垂旒搖曳生光,端坐在鳳椅上,散發著母儀天下的威嚴。
趙崇武上前一步,身後禮部司官將禮單呈上,他親自接過,展開宣讀:“臣,禮部尚書趙崇,率僚屬叩賀皇後娘娘芳誕。”聲音醇厚,在殿內悠悠迴蕩。
趙崇側身示意,侍從們依次進獻禮物。
“羊脂白玉如意一方,點翠鑲寶頭麵一套,紅珊瑚盆景一對......... ”
每呈一物,殿內便響起內侍悠長的唱喏。
待禮畢,趙崇武率眾人跪地,齊聲道:“願娘娘歲歲歡愉,韶華永駐,鳳體康泰,恩澤四海。”
“平身!”
這是陳羨琳當上皇後的第一個生辰,其宴會規格也是極高,除了朝廷文武百官,還有五品以上的朝廷命官家屬都有受邀,隻是參宴地方不在同一處,殿內是朝廷命官,官員家屬在殿外,男女分席。
殿內,歌舞升平,觥籌交錯。
陳羨琳和薛懷宇坐在殿內上方,看著殿內歌姬翩翩起舞。
薛懷宇的一側是陳羨琳,另一側則是最近甚是得寵的悅嬪。
一般來說,在這種宴會上,皇帝旁邊的位置還輪不到悅嬪坐。
這次是薛懷宇破格讓她坐在旁邊的,此時有點眼力見的人都能看出來皇帝非常喜歡這個新來的寵妃。
悅嬪也確實如傳聞那般美麗動人,膚若凝脂,身材高挑,尤其是她那一雙丹鳳眼水汪汪的,像極了一隻狐狸。
鄭珞琪看了幾眼悅嬪,心中不禁感歎道:“好高超的易容技術!”
如果不是鄭珞琪知道悅嬪的身份,一時半會還真看不出來,這悅嬪是易容的。
或許是鄭珞琪的視線太過直白,以至於坐在遠處的悅嬪竟似有所感應般,下意識地抬起頭來,朝著鄭珞琪所在的方向望去。
就在這一瞬間,兩人的目光毫無征兆地交匯在了一起。
然而僅僅過了一小會兒,悅嬪就開始覺得渾身上下都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別扭感。
這種感覺就像是有無數隻螞蟻在她的皮膚上爬動一般,讓她坐立不安。
於是,她匆忙地將自己的視線移開,不敢再與鄭珞琪對視下去。
此時的悅嬪心中充滿了疑惑和不安,她實在想不通為什麽鄭珞琪會這樣直直地盯著自己看。
難道說……自己已經暴露了嗎?可是緊接著,她又立刻搖了搖頭,暗自否定了這個念頭。
畢竟,給自己易容的人是山堰,他的易容術可謂是登峰造極,就連自己對著鏡子仔細端詳都難以找出絲毫破綻,更別說是其他人了!
想到這裏,悅嬪的心才稍微安定了一些,但那種隱隱約約的擔憂卻始終縈繞在心頭,揮之不去。
此時在場地另一邊的家屬席位之上,於逸飛與他父親一同前來參加皇後娘娘的生辰盛宴。
這宴會場麵盛大,但對於那些養尊處優的公子哥們來說,眼前這千篇一律的歌舞表演卻顯得有些無趣。
於是沒過多久,便有不少公子哥紛紛起身離席。
但這畢竟是皇宮之內,不能隨意亂走,他們隻好尋思著找一個僻靜的亭子稍作歇息,打發這段無聊的時間。
於逸飛心裏也是這般盤算著,沒想到當他來到一處亭子時,竟發現已有好些同樣想法的公子哥先一步抵達此處。
這些日子裏,悅嬪可謂是風頭無兩、受盡恩寵。
自從悅嬪踏入宮門那一刻起,薛懷宇便對其傾心不已,夜夜留宿於悅嬪寢宮之中。
“皇後娘娘,今日皇上……已經在悅嬪宮中歇息了。”那位宮女戰戰兢兢地向陳羨琳稟報著,聲音輕如蚊蠅,唯恐一個不小心說錯了話,觸怒這位脾氣不好的主,招來殺身之禍。
隻是這次,陳羨琳並未如往常那般大發雷霆或者麵露不悅之色。
陳羨琳隻是淡淡地應了一聲:“嗯,知道了,退下吧。”
明日,便是陳羨琳的生辰,整個皇宮內彌漫著喜慶的氛圍,宮女太監都在為陳羨琳的生辰忙前忙後、精心籌備。
明明,明天便是陳羨琳的生辰,但她的內心卻絲毫感受不到喜悅之情。
此刻的外麵夜色正濃,陳羨琳獨自一人靜靜地端坐在梳妝台前,借著燭光,透過麵前的銅鏡,仔仔細細地端詳起自己的容顏來。
看著這張與母親有幾分相似的臉,陳羨琳凝視著鏡中的自己,情不自禁地迴想起母親離世時的情景。
那時的她尚年幼無知,對於母親臨終前所說的那些話一知半解。
可隨著歲月流逝、年歲漸長,如今的她終於領悟到其中深意。
陳羨琳坐在鏡子前,目光凝視著鏡中那個女子,她微微皺起眉頭,嘴唇輕啟,開始喃喃自語地和自己對話起來。
“母親……女兒一定會銘記您的遭遇,絕不會重蹈覆轍,踏上您曾經走過的那條老路。”
說罷,她深吸一口氣,眼神逐漸變得銳利起來,接著說道:“我知道,這世上沒有不勞而獲的東西。”
“與其滿心期待著他人的恩賜,倒不如憑借自身的努力去爭取!不是嗎?”
.........
次日
清晨,皇宮內朱紅的宮牆在微光中肅立,內侍們靜立在禦道兩側,衣袂在晨風中輕拂。
禮部尚書趙崇,身著一品仙鶴補服,袍身緙絲金線繡紋在日光下熠熠生輝,頭戴官帽,帽正鑲嵌的紅寶石幽光流轉。
年逾五十的他,鬢角霜白,卻絲毫不減久居高位的氣度,狹長眼眸透著曆經宦海的沉穩與練達。
此刻,他帶領著一眾禮部官員,手捧賀禮,徐徐步入後宮。(注:禮部尚書和禮部侍郎不是同一個人,禮部侍郎是張元慶,是趙崇麾下之人)
趙崇武穩步拾級而上,邁入殿內,目光一瞬的低垂,旋即抬首,望向鳳座之上的皇後。
此時殿內的所有官員已經落座,靜等皇後生辰宴會的開始。
今日陳羨琳身著蹙金繡鳳翟褘衣,頭戴九龍四鳳冠,明珠垂旒搖曳生光,端坐在鳳椅上,散發著母儀天下的威嚴。
趙崇武上前一步,身後禮部司官將禮單呈上,他親自接過,展開宣讀:“臣,禮部尚書趙崇,率僚屬叩賀皇後娘娘芳誕。”聲音醇厚,在殿內悠悠迴蕩。
趙崇側身示意,侍從們依次進獻禮物。
“羊脂白玉如意一方,點翠鑲寶頭麵一套,紅珊瑚盆景一對......... ”
每呈一物,殿內便響起內侍悠長的唱喏。
待禮畢,趙崇武率眾人跪地,齊聲道:“願娘娘歲歲歡愉,韶華永駐,鳳體康泰,恩澤四海。”
“平身!”
這是陳羨琳當上皇後的第一個生辰,其宴會規格也是極高,除了朝廷文武百官,還有五品以上的朝廷命官家屬都有受邀,隻是參宴地方不在同一處,殿內是朝廷命官,官員家屬在殿外,男女分席。
殿內,歌舞升平,觥籌交錯。
陳羨琳和薛懷宇坐在殿內上方,看著殿內歌姬翩翩起舞。
薛懷宇的一側是陳羨琳,另一側則是最近甚是得寵的悅嬪。
一般來說,在這種宴會上,皇帝旁邊的位置還輪不到悅嬪坐。
這次是薛懷宇破格讓她坐在旁邊的,此時有點眼力見的人都能看出來皇帝非常喜歡這個新來的寵妃。
悅嬪也確實如傳聞那般美麗動人,膚若凝脂,身材高挑,尤其是她那一雙丹鳳眼水汪汪的,像極了一隻狐狸。
鄭珞琪看了幾眼悅嬪,心中不禁感歎道:“好高超的易容技術!”
如果不是鄭珞琪知道悅嬪的身份,一時半會還真看不出來,這悅嬪是易容的。
或許是鄭珞琪的視線太過直白,以至於坐在遠處的悅嬪竟似有所感應般,下意識地抬起頭來,朝著鄭珞琪所在的方向望去。
就在這一瞬間,兩人的目光毫無征兆地交匯在了一起。
然而僅僅過了一小會兒,悅嬪就開始覺得渾身上下都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別扭感。
這種感覺就像是有無數隻螞蟻在她的皮膚上爬動一般,讓她坐立不安。
於是,她匆忙地將自己的視線移開,不敢再與鄭珞琪對視下去。
此時的悅嬪心中充滿了疑惑和不安,她實在想不通為什麽鄭珞琪會這樣直直地盯著自己看。
難道說……自己已經暴露了嗎?可是緊接著,她又立刻搖了搖頭,暗自否定了這個念頭。
畢竟,給自己易容的人是山堰,他的易容術可謂是登峰造極,就連自己對著鏡子仔細端詳都難以找出絲毫破綻,更別說是其他人了!
想到這裏,悅嬪的心才稍微安定了一些,但那種隱隱約約的擔憂卻始終縈繞在心頭,揮之不去。
此時在場地另一邊的家屬席位之上,於逸飛與他父親一同前來參加皇後娘娘的生辰盛宴。
這宴會場麵盛大,但對於那些養尊處優的公子哥們來說,眼前這千篇一律的歌舞表演卻顯得有些無趣。
於是沒過多久,便有不少公子哥紛紛起身離席。
但這畢竟是皇宮之內,不能隨意亂走,他們隻好尋思著找一個僻靜的亭子稍作歇息,打發這段無聊的時間。
於逸飛心裏也是這般盤算著,沒想到當他來到一處亭子時,竟發現已有好些同樣想法的公子哥先一步抵達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