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王望瑾態度認真,劉叔隨即便說道:“你小子,這是不是管得太寬了?“
“自己這一畝三分地都還沒弄好,現在就開始論天下了?”
王望瑾也知道,現在自己需要整頓山寨,預防官軍,但是他壓根沒將這些家夥放在心上。
他唯一關心的隻有之後的黃巾起義和三國亂世。
想了想後,王望瑾再度開口道:“劉叔,你覺得太平道如何?“
一聽到“太平道“這三個字,劉叔的神情變得很是嚴肅,同時傳達出的還有藏於內裏的殺氣。
可以看得出來,劉叔對於太平道很是不友好。
見此情況,王望瑾也就知道自己這次的勸說算是穩了。
劉叔對於太平道的不喜正好就是自己勸說劉叔的突破口,而這更是劉叔砥礪支持自己的關鍵所在。
基於之前自家那個便宜老爹的死亡,再加上劉叔是自己老爹的鐵杆兄弟。
王望瑾就已經有了猜測。
但是這裏是冀州,張角兄弟的大本營,所以王望瑾還不敢完全確定,害怕劉叔也是黃巾死黨。
但是現在的他就已經是有了斷言。
劉叔沒有說話,等待王望瑾接下來的話。
“太平道的勢力太大了,而且遍布九州,再者現在朝堂上閹黨受寵,皇帝昏庸無能,天下黎明苦不堪言,若是有人起兵謀反,天下當如何?“
劉叔陷入了沉默,臉上閃過思索之色。
王望瑾沒有說話,等著劉叔思考。
“他們真的敢嗎,朝廷的部隊還是很厲害的,而且朝廷武器更加先進,僅憑那些鋤頭又如何是朝廷的對手?“
王望瑾笑了笑,對於自己的這個叔叔的見解有了判斷。
“那要是這些人有了朝廷中人的支持呢?“
劉叔再度沉寂下來,有些迷茫,他將目光投向了王望瑾,想要聽聽他的見解。
王望瑾沒在提問,而是直接說道:“若是有朝中之人參與反賊的行動,那此人必定身居高位,可以讓人發現不了自己,而其次,那就是反賊中有此人需要的東西。“
“而今天下,若是反賊出現,最大的獲益者是誰?“
“而今天下,被人人唾棄的又是誰?“
“自然是十常侍。”
“若是十常侍借助討伐反賊的借口將他的敵人推上風口浪尖,並借機鏟除之,那麽他便能夠完全左右朝堂,這裏再不會有反對自己的聲音,而帝王也不會去理會。“
”畢竟十常侍必須借助皇家才能夠存活,而外戚和其他臣子則不同,所以這個倒黴蛋便會被革職,亦或者直接被誅殺。“
“至於株連九族,這還不至於。”
“因為能被推上風口浪尖之人,必定也知道此次危機,若非其名聲顯赫,又或是家世卓著,否則他必定對此退避三尺。”
“要麽他就是個傻子,但這種人也絕不可能出現在朝堂之上。“
喝了一口茶,王望瑾繼續說道:“這隻是其一,圖的是什麽,圖的是地位穩固。“
“其二,那就是財。“
“現在這個時期,誰不知道想要做官需要準備豐厚的禮物,否則誰會搭理你,而十常侍便是其中主謀。“
“反賊若是勢大,那麽他便可以快速攻占郡縣,收繳財物於自身。”
“但他自己又沒有足夠的甲胄和武器來抵擋官軍,自然隻能向最為貪財的十常侍賄賂,以求謀得所需。”
“而十常侍必定會漫天要價,這樣才能達到利益最大化,反賊自然不敢拒絕。”
“那麽財物便會流往十常侍,而嚐到甜頭的十常侍也就會拿出對方所需。”
“至於被追查,那也不在話下。”
“他們的寵最甚,何況,在朝堂官員看來,反賊隻不過是土雞瓦狗,所以如此斂財良機,若是錯過,豈不可惜。”
“再者,當今皇帝也是個愛財的主,他也必定參與其中,而這也就導致沒人敢去追查,否則人頭不保。“
“所以不會有人去查案,而反賊的勢力也不會第一時間被清除,那麽也就會讓天下陷入戰亂之中。”
“百姓流離失所,大漢震蕩,為數不多的大漢氣運消耗一空,天下蠢蠢欲動之人自是群起而出,這世間再無寧靜之日,陷入混亂之中。“
“而若是反賊的勢力又非常龐大,那麽席卷的就不止一個州,就可能是九州震動。”
“你是說太平道?”
說出這話的劉叔後背不由滲出冷汗。
這完全可能,而且這幾年太平道的蹤跡遍布天下,根本不符合一個教派該有的作風,除非他們在下一盤大棋。
劉叔很是詫異與驚歎,自家這個後輩不一般啊,竟有如此見解。
“那,瑾兒,又該如何破局呢?”
劉叔有些急切,但其中的語氣又有些緩和。
畢竟自家這個小子都分析的頭頭是道,不該沒有解決之法的才是。
王望瑾苦澀的笑了笑,自己這隻是就事論事,他可不敢和那些著名謀士相提並論。
他隻是總結其中利害,還沒有那些謀士的謀略。
但他也知道劉叔需要一個答案,同時他自己也需要劉叔按照自己的答案迴去安排。
王望瑾想了想,繼續說道:“我們若想在這亂世存活,隻有等待如同漢光武帝那般明主降世,可投效於他,方為良策。”
劉叔自然知道這就是最好的選項,但他可並不愚鈍。
等到明主降世,那是什麽時候,幾年過後,還是十幾年,又或者是幾十年之後。
沒有一個定數,那這期間,他們又該如何自處,如何存世。
知道劉叔心中的擔憂,王望瑾立馬就給劉叔一劑強心劑。
“接下來,我們就做好屯糧準備,並且我們要招兵買馬,我看這不久便會亂了。“
“隻有收納更多的人,有更多的軍隊,我們才能在接下來的叛亂中存活下去,而這些也算是我們投靠的資本了。“
王望瑾說著興奮之處,不由得站起了身,走到了窗前。
此時已經下起了雨,淅淅瀝瀝的。
看著王望瑾的背影,劉叔有了自己的看法,但卻和王望瑾略有不同。
想到以後,他也更有了底氣.
未來也更會不顧一切的支持自己這個後輩,而這也是他們唯一的出路。
“自己這一畝三分地都還沒弄好,現在就開始論天下了?”
王望瑾也知道,現在自己需要整頓山寨,預防官軍,但是他壓根沒將這些家夥放在心上。
他唯一關心的隻有之後的黃巾起義和三國亂世。
想了想後,王望瑾再度開口道:“劉叔,你覺得太平道如何?“
一聽到“太平道“這三個字,劉叔的神情變得很是嚴肅,同時傳達出的還有藏於內裏的殺氣。
可以看得出來,劉叔對於太平道很是不友好。
見此情況,王望瑾也就知道自己這次的勸說算是穩了。
劉叔對於太平道的不喜正好就是自己勸說劉叔的突破口,而這更是劉叔砥礪支持自己的關鍵所在。
基於之前自家那個便宜老爹的死亡,再加上劉叔是自己老爹的鐵杆兄弟。
王望瑾就已經有了猜測。
但是這裏是冀州,張角兄弟的大本營,所以王望瑾還不敢完全確定,害怕劉叔也是黃巾死黨。
但是現在的他就已經是有了斷言。
劉叔沒有說話,等待王望瑾接下來的話。
“太平道的勢力太大了,而且遍布九州,再者現在朝堂上閹黨受寵,皇帝昏庸無能,天下黎明苦不堪言,若是有人起兵謀反,天下當如何?“
劉叔陷入了沉默,臉上閃過思索之色。
王望瑾沒有說話,等著劉叔思考。
“他們真的敢嗎,朝廷的部隊還是很厲害的,而且朝廷武器更加先進,僅憑那些鋤頭又如何是朝廷的對手?“
王望瑾笑了笑,對於自己的這個叔叔的見解有了判斷。
“那要是這些人有了朝廷中人的支持呢?“
劉叔再度沉寂下來,有些迷茫,他將目光投向了王望瑾,想要聽聽他的見解。
王望瑾沒在提問,而是直接說道:“若是有朝中之人參與反賊的行動,那此人必定身居高位,可以讓人發現不了自己,而其次,那就是反賊中有此人需要的東西。“
“而今天下,若是反賊出現,最大的獲益者是誰?“
“而今天下,被人人唾棄的又是誰?“
“自然是十常侍。”
“若是十常侍借助討伐反賊的借口將他的敵人推上風口浪尖,並借機鏟除之,那麽他便能夠完全左右朝堂,這裏再不會有反對自己的聲音,而帝王也不會去理會。“
”畢竟十常侍必須借助皇家才能夠存活,而外戚和其他臣子則不同,所以這個倒黴蛋便會被革職,亦或者直接被誅殺。“
“至於株連九族,這還不至於。”
“因為能被推上風口浪尖之人,必定也知道此次危機,若非其名聲顯赫,又或是家世卓著,否則他必定對此退避三尺。”
“要麽他就是個傻子,但這種人也絕不可能出現在朝堂之上。“
喝了一口茶,王望瑾繼續說道:“這隻是其一,圖的是什麽,圖的是地位穩固。“
“其二,那就是財。“
“現在這個時期,誰不知道想要做官需要準備豐厚的禮物,否則誰會搭理你,而十常侍便是其中主謀。“
“反賊若是勢大,那麽他便可以快速攻占郡縣,收繳財物於自身。”
“但他自己又沒有足夠的甲胄和武器來抵擋官軍,自然隻能向最為貪財的十常侍賄賂,以求謀得所需。”
“而十常侍必定會漫天要價,這樣才能達到利益最大化,反賊自然不敢拒絕。”
“那麽財物便會流往十常侍,而嚐到甜頭的十常侍也就會拿出對方所需。”
“至於被追查,那也不在話下。”
“他們的寵最甚,何況,在朝堂官員看來,反賊隻不過是土雞瓦狗,所以如此斂財良機,若是錯過,豈不可惜。”
“再者,當今皇帝也是個愛財的主,他也必定參與其中,而這也就導致沒人敢去追查,否則人頭不保。“
“所以不會有人去查案,而反賊的勢力也不會第一時間被清除,那麽也就會讓天下陷入戰亂之中。”
“百姓流離失所,大漢震蕩,為數不多的大漢氣運消耗一空,天下蠢蠢欲動之人自是群起而出,這世間再無寧靜之日,陷入混亂之中。“
“而若是反賊的勢力又非常龐大,那麽席卷的就不止一個州,就可能是九州震動。”
“你是說太平道?”
說出這話的劉叔後背不由滲出冷汗。
這完全可能,而且這幾年太平道的蹤跡遍布天下,根本不符合一個教派該有的作風,除非他們在下一盤大棋。
劉叔很是詫異與驚歎,自家這個後輩不一般啊,竟有如此見解。
“那,瑾兒,又該如何破局呢?”
劉叔有些急切,但其中的語氣又有些緩和。
畢竟自家這個小子都分析的頭頭是道,不該沒有解決之法的才是。
王望瑾苦澀的笑了笑,自己這隻是就事論事,他可不敢和那些著名謀士相提並論。
他隻是總結其中利害,還沒有那些謀士的謀略。
但他也知道劉叔需要一個答案,同時他自己也需要劉叔按照自己的答案迴去安排。
王望瑾想了想,繼續說道:“我們若想在這亂世存活,隻有等待如同漢光武帝那般明主降世,可投效於他,方為良策。”
劉叔自然知道這就是最好的選項,但他可並不愚鈍。
等到明主降世,那是什麽時候,幾年過後,還是十幾年,又或者是幾十年之後。
沒有一個定數,那這期間,他們又該如何自處,如何存世。
知道劉叔心中的擔憂,王望瑾立馬就給劉叔一劑強心劑。
“接下來,我們就做好屯糧準備,並且我們要招兵買馬,我看這不久便會亂了。“
“隻有收納更多的人,有更多的軍隊,我們才能在接下來的叛亂中存活下去,而這些也算是我們投靠的資本了。“
王望瑾說著興奮之處,不由得站起了身,走到了窗前。
此時已經下起了雨,淅淅瀝瀝的。
看著王望瑾的背影,劉叔有了自己的看法,但卻和王望瑾略有不同。
想到以後,他也更有了底氣.
未來也更會不顧一切的支持自己這個後輩,而這也是他們唯一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