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套娃棺槨
從最慘吃播,到億萬資產大佬 作者:文海獨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過,大家也不敢貿然上前,而是各自手握武器,形成一個包圍圈慢慢地朝那具石棺槨靠近。
那具青灰色石棺槨外形被打造成古代宮殿的樣式,雖然體積不算太大,但是看起來非常氣派、非常精美。
“居然是重簷廡殿頂!”靠近石棺槨之後,劉燕青脫口而出。
王淩一楞,馬上問道:“啥?啥頂?”
劉燕青迴答道:“古代建築屋頂除功能性外,還是地位等級的象征。這重簷廡殿頂是古代大夏國宮殿建築的一種屋頂樣式,而且是所有殿頂中的最高等級,一般來說隻有帝王才有資格用這種屋頂式樣。比如,故宮太和殿就是采用這種屋頂式樣。”
作為老北都人,故宮對她來說是再熟悉不過了。
“那豈不是可以確定裏麵的主人就是成吉思汗?”王淩已經笑得合不攏嘴了。
劉潛搖了搖頭,給他潑冷水道:“那可未必,蒙元帝國先後也有十幾位皇帝,如果帝王都有資格用這種屋頂式樣,很顯然這還是一個多選題。”
在沒打開之前,誰也沒法確定裏麵主人的身份。
當然,即使打開了,如果沒有能夠標明其身份的文字或者物件,那也很難確定其真正身份。
不過,打開那具石棺槨肯定是勢在必行的。
近距離觀察就能明顯地看到石棺上雕刻了精美的龍和鹿的圖案。
他們沒有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研究這些圖案,他們的心思在於棺槨裏麵。
正式動手前,劉潛仔細觀察了石棺表麵。
隻要不是一體成型的,那它肯定就會存在連接縫隙。
不出所料,很快他就發現了縫隙的位置,不過這道縫隙非常小,而且還用白膏泥填充,時間久了很難分辨出來。
既然有接口,那就更好辦多了,不然就隻能鑽孔上炸藥了。
為了防止石棺槨裏有類似一觸即發的暗器,在正式開棺前,劉潛等4人分別站在石棺槨4個角,其餘人則先躲起來。
他們4人用各自手上的武器使勁敲擊石棺槨的蓋板,試圖提前觸發裏麵的暗器。
可使勁敲擊了幾下,除了幾聲悶響在墓室裏迴蕩之外,並沒有什麽暗器之類的出現。
這下,他們也就放心地去開棺了。
因為是石棺槨,而且蓋板上麵還有重簷廡殿頂這樣的點綴,不用看都知道蓋板會非常重,所以石棺槨周圍站滿了人,準備大家一起將其抬起。
“3、2、1”隨著一聲令下,眾人一起用力往上抬,可無論他們怎麽用力,石棺槨就是紋絲不動。
“沒道理啊,即使是高密度的石材也不可能一點動靜都沒有啊。”王淩甩了甩發酸的手,非常不解地說道。
劉潛一時也沒想通究竟是怎麽迴事,這麽多人怎麽會抬不起一塊蓋板。
除非是蓋板與下麵的部分成為了一體,這麽多人要將整個石棺槨都抬起來估計是不太現實。
順著個思路,劉潛拿起匕首在連接縫隙裏刮了起來,刮完縫隙中的白膏泥後,再將匕首往裏插進去。
用力插了幾下,發現匕首插進去的深度不超過10厘米,再往裏就根本插不進去了。
他心想眼前這具石棺槨的厚度怎麽看都不像隻有10厘米,而且理論上是匕首能夠完全插進棺槨內部,而不應該還會遇到硬物的阻礙。
聯想到之前牆壁上的石榫卯結構,劉潛懷疑石棺槨可能也使用了類似的結構。
他拿著匕首並插進白膏泥中,然後沿著縫隙一直用力往前刮,直到邊緣的地方他發現另一麵的縫隙位置發生了直角拐彎。
從這一麵刮開白膏泥才看得出來上麵的蓋板和下部的棺槨嵌套在了一起,其實這也算是榫卯結構,難怪無法直接將蓋板往上抬起。
於是,他又拿著匕首並插進白膏泥中,沿著縫隙一直往前刮,直到繞整個棺槨一周,這樣算是解決了棺槨上下部分黏連的問題。
隨後說道:“現在應該沒問題了,不過它得橫向推開,而不是縱向抬開。”
說完,他同許東浩他們幾個身強力壯的人站在棺槨側麵,一起使勁將蓋板往對麵方向推去。
隨著他們一同發力,蓋板逐漸往另一側移動,同時摩擦發出“轟隆隆”的聲音,就是像是從遠處傳來的滾滾雷聲。
慢慢地棺槨裏麵的景象也呈現在眾人麵前,當手電光照進裏麵之後,居然反射出一陣陣銀光,裏麵居然裝滿了銀白色閃亮的液體。
秋紅月看見後眼神一凜,連忙說道:“是水銀!大家小心!”
水銀是常溫常壓下以液態存在的金屬,而且它在常溫下即可蒸發。
但是,現在墓室裏的溫度感覺應該是在0度以下,在這種低溫並且空氣不怎麽流動的情況下,其蒸發是非常緩慢的。
加上有了之前應對“毒煙”的經曆,大家口鼻已經戴上了防風麵罩或者是其他遮蔽物。
按理說隻要不主動徒手去觸碰裏麵的水銀,而且不在墓室裏久待的情況下,對身體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
曆史上有不少用水銀進行屍體防腐的古墓,也有用水銀防盜墓賊的。
其中,最著名的當屬秦始皇的地宮當中,可能存在水銀河的說法。
擺在他們眼前的是,棺槨裏隻能看到滿滿當當的水銀,讓眾人覺得匪夷所思。
不過,這很明顯是一種障眼法,水銀之中肯定還存在其他墓主人希望保存的東西。
浸泡在水銀之中,能夠起到隔絕空氣的作用,也是一種很好的防腐、防盜措施。
想要知道水銀池之中究竟隱藏了什麽東西,直接用手伸進去肯定是不行的,最好的方法是就像排水一樣將排幹。
不過在這之前,霍德華拿著套馬杆往水銀池裏捅了捅,剛探入一小截就觸碰到了硬物,而且這個物體還不小。
於是,他馬上叫手下抓緊時間用打鑽機在石棺槨的外立麵打孔。
與此同時其他人則把墓室裏的箱子、水缸、水桶等可以當做容器的物品搬了過來,到時水銀就可以直接流進這些容器之中。
很快,伴隨著水銀的流出,一具體積更小的石棺槨顯露了出來。
它在大棺槨裏,沒辦法進行橫推。
那具青灰色石棺槨外形被打造成古代宮殿的樣式,雖然體積不算太大,但是看起來非常氣派、非常精美。
“居然是重簷廡殿頂!”靠近石棺槨之後,劉燕青脫口而出。
王淩一楞,馬上問道:“啥?啥頂?”
劉燕青迴答道:“古代建築屋頂除功能性外,還是地位等級的象征。這重簷廡殿頂是古代大夏國宮殿建築的一種屋頂樣式,而且是所有殿頂中的最高等級,一般來說隻有帝王才有資格用這種屋頂式樣。比如,故宮太和殿就是采用這種屋頂式樣。”
作為老北都人,故宮對她來說是再熟悉不過了。
“那豈不是可以確定裏麵的主人就是成吉思汗?”王淩已經笑得合不攏嘴了。
劉潛搖了搖頭,給他潑冷水道:“那可未必,蒙元帝國先後也有十幾位皇帝,如果帝王都有資格用這種屋頂式樣,很顯然這還是一個多選題。”
在沒打開之前,誰也沒法確定裏麵主人的身份。
當然,即使打開了,如果沒有能夠標明其身份的文字或者物件,那也很難確定其真正身份。
不過,打開那具石棺槨肯定是勢在必行的。
近距離觀察就能明顯地看到石棺上雕刻了精美的龍和鹿的圖案。
他們沒有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研究這些圖案,他們的心思在於棺槨裏麵。
正式動手前,劉潛仔細觀察了石棺表麵。
隻要不是一體成型的,那它肯定就會存在連接縫隙。
不出所料,很快他就發現了縫隙的位置,不過這道縫隙非常小,而且還用白膏泥填充,時間久了很難分辨出來。
既然有接口,那就更好辦多了,不然就隻能鑽孔上炸藥了。
為了防止石棺槨裏有類似一觸即發的暗器,在正式開棺前,劉潛等4人分別站在石棺槨4個角,其餘人則先躲起來。
他們4人用各自手上的武器使勁敲擊石棺槨的蓋板,試圖提前觸發裏麵的暗器。
可使勁敲擊了幾下,除了幾聲悶響在墓室裏迴蕩之外,並沒有什麽暗器之類的出現。
這下,他們也就放心地去開棺了。
因為是石棺槨,而且蓋板上麵還有重簷廡殿頂這樣的點綴,不用看都知道蓋板會非常重,所以石棺槨周圍站滿了人,準備大家一起將其抬起。
“3、2、1”隨著一聲令下,眾人一起用力往上抬,可無論他們怎麽用力,石棺槨就是紋絲不動。
“沒道理啊,即使是高密度的石材也不可能一點動靜都沒有啊。”王淩甩了甩發酸的手,非常不解地說道。
劉潛一時也沒想通究竟是怎麽迴事,這麽多人怎麽會抬不起一塊蓋板。
除非是蓋板與下麵的部分成為了一體,這麽多人要將整個石棺槨都抬起來估計是不太現實。
順著個思路,劉潛拿起匕首在連接縫隙裏刮了起來,刮完縫隙中的白膏泥後,再將匕首往裏插進去。
用力插了幾下,發現匕首插進去的深度不超過10厘米,再往裏就根本插不進去了。
他心想眼前這具石棺槨的厚度怎麽看都不像隻有10厘米,而且理論上是匕首能夠完全插進棺槨內部,而不應該還會遇到硬物的阻礙。
聯想到之前牆壁上的石榫卯結構,劉潛懷疑石棺槨可能也使用了類似的結構。
他拿著匕首並插進白膏泥中,然後沿著縫隙一直用力往前刮,直到邊緣的地方他發現另一麵的縫隙位置發生了直角拐彎。
從這一麵刮開白膏泥才看得出來上麵的蓋板和下部的棺槨嵌套在了一起,其實這也算是榫卯結構,難怪無法直接將蓋板往上抬起。
於是,他又拿著匕首並插進白膏泥中,沿著縫隙一直往前刮,直到繞整個棺槨一周,這樣算是解決了棺槨上下部分黏連的問題。
隨後說道:“現在應該沒問題了,不過它得橫向推開,而不是縱向抬開。”
說完,他同許東浩他們幾個身強力壯的人站在棺槨側麵,一起使勁將蓋板往對麵方向推去。
隨著他們一同發力,蓋板逐漸往另一側移動,同時摩擦發出“轟隆隆”的聲音,就是像是從遠處傳來的滾滾雷聲。
慢慢地棺槨裏麵的景象也呈現在眾人麵前,當手電光照進裏麵之後,居然反射出一陣陣銀光,裏麵居然裝滿了銀白色閃亮的液體。
秋紅月看見後眼神一凜,連忙說道:“是水銀!大家小心!”
水銀是常溫常壓下以液態存在的金屬,而且它在常溫下即可蒸發。
但是,現在墓室裏的溫度感覺應該是在0度以下,在這種低溫並且空氣不怎麽流動的情況下,其蒸發是非常緩慢的。
加上有了之前應對“毒煙”的經曆,大家口鼻已經戴上了防風麵罩或者是其他遮蔽物。
按理說隻要不主動徒手去觸碰裏麵的水銀,而且不在墓室裏久待的情況下,對身體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
曆史上有不少用水銀進行屍體防腐的古墓,也有用水銀防盜墓賊的。
其中,最著名的當屬秦始皇的地宮當中,可能存在水銀河的說法。
擺在他們眼前的是,棺槨裏隻能看到滿滿當當的水銀,讓眾人覺得匪夷所思。
不過,這很明顯是一種障眼法,水銀之中肯定還存在其他墓主人希望保存的東西。
浸泡在水銀之中,能夠起到隔絕空氣的作用,也是一種很好的防腐、防盜措施。
想要知道水銀池之中究竟隱藏了什麽東西,直接用手伸進去肯定是不行的,最好的方法是就像排水一樣將排幹。
不過在這之前,霍德華拿著套馬杆往水銀池裏捅了捅,剛探入一小截就觸碰到了硬物,而且這個物體還不小。
於是,他馬上叫手下抓緊時間用打鑽機在石棺槨的外立麵打孔。
與此同時其他人則把墓室裏的箱子、水缸、水桶等可以當做容器的物品搬了過來,到時水銀就可以直接流進這些容器之中。
很快,伴隨著水銀的流出,一具體積更小的石棺槨顯露了出來。
它在大棺槨裏,沒辦法進行橫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