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故人來電
從最慘吃播,到億萬資產大佬 作者:文海獨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雖然聽到元朝寶藏的消息,劉潛有些驚訝,也有那麽一點點心動。
對於她的說辭,他又不敢完全相信,畢竟她曾經深深地傷害過他們。
“然後呢?”劉潛依舊平靜地問道。
“我的目的很單純,就是希望能夠幫到你們,以彌補我之前的過錯。我現在已經是自由人,我叔叔有心招攬我到他們寶海文旅集團,所以才透露他們最近得到有關寶藏的線索。”她連忙解釋道。
“寶海文旅集團?就是那個搞海外尋寶的?”劉潛有些詫異地問道。
這下輪到對方驚訝了,不過很快她似乎又想通了:“沒錯,既然大家都是同行,所以你知道它也很正常。我知道你們都是有本事的人,所以我覺得你們去找這個寶藏的話,說不準還真能找到。”
“我先和他們商量一下,聽聽他們的看法怎麽樣。”劉潛沉吟了一瞬。
以前的劉潛,尋寶主要是為了找到親生父母,而這個目標實現起來已經不難了。
現在的他似乎也隻能在尋寶這條路上一直走到黑了,隻有在不停地探尋各類寶藏過程中,才更有可能發現剩下的上古九針。
如今有了送上門的寶藏線索,他自然不會輕易放過。
“好的,我等你的好消息。”她開心地說。
既然劉潛同意跟隊友商量,那就意味著她與他們之間的關係和解已經邁出了重要一步。
劉潛停下來接電話期間,劉燕青和許東浩也在幾步遠的城牆邊緣眺望遠方。
而王淩這家夥則在五朵金花環繞之中高談闊論。
城牆上遊客絡繹不絕,不適合談一些比較隱秘的話題,直到下山吃午餐的時候,劉潛才說起這個事,而且說這個事的時候並沒有避開五朵金花。
“什麽?葉姝玲還敢打電話給你?”王淩剛喝到嘴裏的果汁差點噴了出來。
許東浩也是不解地看向劉潛。
劉燕青雖然沒有參與尋找石達開寶藏,但是對於他們被臥底葉姝玲出賣,而且差點被一鍋端的事情她還是聽說了的。
從感性上來看,葉姝玲肯定是靠不住的。
劉潛伸手壓了一壓,示意王淩不要太過激動,然後說:“坦白講,從內心上我是不喜歡跟曾經出賣過自己的人談任何合作的,所以一開始我是拒絕的。”
“不過,現在她已經辭去了公職,有意向加入她叔叔的寶海文旅集團,她在電話中說的元朝寶藏線索也是她叔叔透露給她的。”
“那我就懂了,說白了就是寶海文旅集團想通過葉姝玲來拉我們入夥尋寶。”王淩很快就捕捉到了關鍵信息。
“沒錯,你這種假設我覺得非常有道理。”
“不過,從葉姝玲她個人來說,她是想著把這個寶藏的線索當做是賠禮,知道我們是幹這行的,給我們送來寶海文旅集團多年精心布局得來的線索算是她的誠意。”劉潛繼續說道。
劉燕青雙手折疊於胸前,秀眉微蹙說:“我們幾個也都是跟寶海文旅集團打過交道的,他們肯定不會將好東西白白送到我們手上。”
“從他們一貫做法來看,我更傾向於他們不是想我們入夥,而是把我們當成開路先鋒。”
王淩向來是快人快語,他馬上接話道:“說得直白一點,就是想讓我們當炮灰!”
講著講著,大家的關注點由葉姝玲慢慢轉移到了該不該入局的問題。
除了五朵金花之外,在場的比較有尋寶的動力的當屬王淩、劉潛和劉燕青了。
許東浩好多時候是為了兄弟義氣和受人之托,承擔了類似保鏢的角色。
王淩的老本行就是搗鼓寶藏的,所以隻要有足夠的誘惑,他肯定是按捺不住的。
劉潛和劉燕青尋寶的目的相對單一些,就是為了在尋找稀世珍寶的過程中,能夠湊齊上古九針。
上古九針這種可謂價值連城的珍寶幾乎沒怎麽現世,很有可能就隱藏在各類寶藏之中,隻有通過不停地探尋,才有可能發現它們的影子。
就像打漁,把網撒下去可能不一定能撈到魚,但是不撒網的話,肯定是撈不到魚。
“那去還是不去?”劉潛雙手一攤,問道。
“去!有寶藏幹嘛不去,更何況是元朝寶藏,萬一那是成吉思汗寶藏,那我們幾輩子都花不完。”王淩連忙說道,而後又嘟囔說,“隻是要跟那葉姝玲合作,總感覺別扭得緊。”
劉潛又將目光轉向了許東浩,問道:“浩哥,你怎麽看?”
“我無所謂,你們決定好就行。”許東浩呷了一口酒之後,風輕雲淡地說道。
“你怎麽想的呢?”劉潛又問起劉燕青。
劉燕青沉吟片刻,看向劉潛,似乎欲言又止。
劉潛見她這副神情,他馬上心領神會,做了個“ok”手勢。
從個人想法的角度,劉燕青是傾向於去的,但是又考慮到葉姝玲曾經傷害過劉潛他們,如果自己明著表態要去,那就顯得過於自私,絲毫不考慮他們的感受。
劉潛內心也是矛盾的。
人在江湖,向來是“屁股”決定“腦袋”,葉姝玲作為警察的時候,抓他們這些企圖私自占有國家文物的團夥,那是再正常不過了。
當自己扮演的是壞人角色的時候,反過來怪代表正義的警察抓自己,有道理不?答案顯而易見。
現在葉姝玲已經不是警察身份了,還放低姿態希望對於當初因公辦事取得原諒,怎麽說都算已經做得比較到位了。
“你們這是打算去尋找元朝寶藏?據我所知,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座元代皇家陵墓被發現。”這時貝利婭開口問道。
劉潛差點忘了還有個“大夏國通”在現場,頗為意外地看向貝利婭:“連這個都知道?不會又是你父親告訴你的吧?”
這種事情就連一般的大夏國人都不一定知道,她作為一個外國人卻顯得有些過於“專業”。
貝利婭笑了笑,不置可否地說:“你可別忘了,我們在波西米亞也是幹尋寶這一行的,而尋寶這個行當可是沒有國界之分的,我們多多學習總是沒錯的。”
“當然,我父親的知識麵也很廣,他也教了我很多東西,加上我在大夏國留學這麽多年,對大夏國的曆史在耳濡目染之下,自然有些了解。”
對於她的說辭,他又不敢完全相信,畢竟她曾經深深地傷害過他們。
“然後呢?”劉潛依舊平靜地問道。
“我的目的很單純,就是希望能夠幫到你們,以彌補我之前的過錯。我現在已經是自由人,我叔叔有心招攬我到他們寶海文旅集團,所以才透露他們最近得到有關寶藏的線索。”她連忙解釋道。
“寶海文旅集團?就是那個搞海外尋寶的?”劉潛有些詫異地問道。
這下輪到對方驚訝了,不過很快她似乎又想通了:“沒錯,既然大家都是同行,所以你知道它也很正常。我知道你們都是有本事的人,所以我覺得你們去找這個寶藏的話,說不準還真能找到。”
“我先和他們商量一下,聽聽他們的看法怎麽樣。”劉潛沉吟了一瞬。
以前的劉潛,尋寶主要是為了找到親生父母,而這個目標實現起來已經不難了。
現在的他似乎也隻能在尋寶這條路上一直走到黑了,隻有在不停地探尋各類寶藏過程中,才更有可能發現剩下的上古九針。
如今有了送上門的寶藏線索,他自然不會輕易放過。
“好的,我等你的好消息。”她開心地說。
既然劉潛同意跟隊友商量,那就意味著她與他們之間的關係和解已經邁出了重要一步。
劉潛停下來接電話期間,劉燕青和許東浩也在幾步遠的城牆邊緣眺望遠方。
而王淩這家夥則在五朵金花環繞之中高談闊論。
城牆上遊客絡繹不絕,不適合談一些比較隱秘的話題,直到下山吃午餐的時候,劉潛才說起這個事,而且說這個事的時候並沒有避開五朵金花。
“什麽?葉姝玲還敢打電話給你?”王淩剛喝到嘴裏的果汁差點噴了出來。
許東浩也是不解地看向劉潛。
劉燕青雖然沒有參與尋找石達開寶藏,但是對於他們被臥底葉姝玲出賣,而且差點被一鍋端的事情她還是聽說了的。
從感性上來看,葉姝玲肯定是靠不住的。
劉潛伸手壓了一壓,示意王淩不要太過激動,然後說:“坦白講,從內心上我是不喜歡跟曾經出賣過自己的人談任何合作的,所以一開始我是拒絕的。”
“不過,現在她已經辭去了公職,有意向加入她叔叔的寶海文旅集團,她在電話中說的元朝寶藏線索也是她叔叔透露給她的。”
“那我就懂了,說白了就是寶海文旅集團想通過葉姝玲來拉我們入夥尋寶。”王淩很快就捕捉到了關鍵信息。
“沒錯,你這種假設我覺得非常有道理。”
“不過,從葉姝玲她個人來說,她是想著把這個寶藏的線索當做是賠禮,知道我們是幹這行的,給我們送來寶海文旅集團多年精心布局得來的線索算是她的誠意。”劉潛繼續說道。
劉燕青雙手折疊於胸前,秀眉微蹙說:“我們幾個也都是跟寶海文旅集團打過交道的,他們肯定不會將好東西白白送到我們手上。”
“從他們一貫做法來看,我更傾向於他們不是想我們入夥,而是把我們當成開路先鋒。”
王淩向來是快人快語,他馬上接話道:“說得直白一點,就是想讓我們當炮灰!”
講著講著,大家的關注點由葉姝玲慢慢轉移到了該不該入局的問題。
除了五朵金花之外,在場的比較有尋寶的動力的當屬王淩、劉潛和劉燕青了。
許東浩好多時候是為了兄弟義氣和受人之托,承擔了類似保鏢的角色。
王淩的老本行就是搗鼓寶藏的,所以隻要有足夠的誘惑,他肯定是按捺不住的。
劉潛和劉燕青尋寶的目的相對單一些,就是為了在尋找稀世珍寶的過程中,能夠湊齊上古九針。
上古九針這種可謂價值連城的珍寶幾乎沒怎麽現世,很有可能就隱藏在各類寶藏之中,隻有通過不停地探尋,才有可能發現它們的影子。
就像打漁,把網撒下去可能不一定能撈到魚,但是不撒網的話,肯定是撈不到魚。
“那去還是不去?”劉潛雙手一攤,問道。
“去!有寶藏幹嘛不去,更何況是元朝寶藏,萬一那是成吉思汗寶藏,那我們幾輩子都花不完。”王淩連忙說道,而後又嘟囔說,“隻是要跟那葉姝玲合作,總感覺別扭得緊。”
劉潛又將目光轉向了許東浩,問道:“浩哥,你怎麽看?”
“我無所謂,你們決定好就行。”許東浩呷了一口酒之後,風輕雲淡地說道。
“你怎麽想的呢?”劉潛又問起劉燕青。
劉燕青沉吟片刻,看向劉潛,似乎欲言又止。
劉潛見她這副神情,他馬上心領神會,做了個“ok”手勢。
從個人想法的角度,劉燕青是傾向於去的,但是又考慮到葉姝玲曾經傷害過劉潛他們,如果自己明著表態要去,那就顯得過於自私,絲毫不考慮他們的感受。
劉潛內心也是矛盾的。
人在江湖,向來是“屁股”決定“腦袋”,葉姝玲作為警察的時候,抓他們這些企圖私自占有國家文物的團夥,那是再正常不過了。
當自己扮演的是壞人角色的時候,反過來怪代表正義的警察抓自己,有道理不?答案顯而易見。
現在葉姝玲已經不是警察身份了,還放低姿態希望對於當初因公辦事取得原諒,怎麽說都算已經做得比較到位了。
“你們這是打算去尋找元朝寶藏?據我所知,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座元代皇家陵墓被發現。”這時貝利婭開口問道。
劉潛差點忘了還有個“大夏國通”在現場,頗為意外地看向貝利婭:“連這個都知道?不會又是你父親告訴你的吧?”
這種事情就連一般的大夏國人都不一定知道,她作為一個外國人卻顯得有些過於“專業”。
貝利婭笑了笑,不置可否地說:“你可別忘了,我們在波西米亞也是幹尋寶這一行的,而尋寶這個行當可是沒有國界之分的,我們多多學習總是沒錯的。”
“當然,我父親的知識麵也很廣,他也教了我很多東西,加上我在大夏國留學這麽多年,對大夏國的曆史在耳濡目染之下,自然有些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