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一群假記者
從最慘吃播,到億萬資產大佬 作者:文海獨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今天剛好是圩日,街上行人絡繹不絕。
但是要打聽古地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僅要找對人,還要找會說普通話的人。
說到口音,這就尷尬了。
劉潛僅能聽懂老家本縣的方言,跨了縣交流起來就像跨了國的感覺,與西川、山城通用西川話有著天壤之別。
在客家人聚居的地方,特別是虔州地區,存在一個比較奇特的現象,就是“十裏不同音,百裏不同俗”。
究其原因,客家人聚集的地方,原來是當地土著的地盤,客家人遷徙到這片區域居住,必然發生民族的融合和語言的相互同化。
同化的結果就形成了這種差異化的客家方言乃至民俗。
看著摩肩接踵的三八六零九九們,孫婕英有些喪氣地說:“一點線索都沒有,這可怎麽找啊,總不能挨個問一遍吧?”
劉燕青說道:“要不我們去當地學校打聽一下吧。”
一說到學校,劉潛暗自歎服劉燕青果真是冰雪聰明,總是能一針見血,想到點子上。
學校老師有文化,且溝通無障礙,看來叫上她絕對是非常正確的選擇。
劉潛向她豎起了大拇指。
她淡淡地笑了笑。
打聽到了中學的位置後,直奔目的地。
其實中學不遠,離菜市場不會超過一公裏。
學校現在是上課時間,伸縮大門緊閉著。
旁邊有道小門,也關著,裏麵有個50歲左右的保安在看報紙。
陳思羽走了過去,一臉可愛地問道:“師傅,您好,我們是報社記者,想采訪一下學校的曆史老師,能否麻煩您通告一聲。”
那保安把老花鏡微微往鼻梁下移了一寸,眼睛往上仰視問道:“找誰啊?”
她依然一副可愛模樣說道:“學校的曆史老師,最好是年齡大一點的。”
那保安“哦”了一聲,然後又問道:“找他幹什麽啊?”
“我們是報社記者,想對他進行采訪。”這小妮子依然保持著耐心迴答道。
看不出來,她雖然看起來年紀小小的,但為人處世上卻顯得老練,而且有耐心。
劉潛一直在觀察她,也在思索書信的執筆人。
會不會寫信的那人就是之前在天府市遇到的那個老伯呢?
應該不會,如果是他的話,他直截了當地說了便是,何必還要搞得這麽鄭重其事呢?
那如果是另有其人,陳思羽說是她爺爺讓她送信的,現在又讓她來跟著這又是什麽邏輯?
該不會是自己的身世跟寫信的人有什麽聯係,或者是說自己和陳思羽也是有某種聯係的?
這些問題想起來還真是複雜,至少他爺爺不會想害自己這點應該是可以肯定的。
到目前為止,知道劉潛手裏有上古九針的就隻有劉燕青,瞞著其他人他內心是有些過意不去。
有好幾次他都想開誠布公的告訴他們,但是每每話到嘴邊,硬是咽了迴去。
目前還是不到時候,還是先忍忍,等到時機成熟時再公布也不遲。
這時那保安懶散地從裏麵出來把門打開了,然後指著小學裏麵一棟三層的白色樓房說:“那棟樓二樓是教務處,你到那裏問一下。”
陳思羽再三道謝。
他們進了學校之後,把行李都寄存在了保安室。
陳思羽拿著個單反,還真有點記者範。
唯一讓人起疑的地方就是他們一行人顏值偏高了些,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劇組要拍攝明星農村生活行節目。
考慮到他們人多,全部湧進教務處可能影響不太好,於是商定由劉潛和陳思羽去教務處。
其他人就在樓下等待,有了消息再集體行動。
女性天生在溝通上有優勢,特別是漂亮的女生。
很快,教務處主任就給他們叫來了一個禿頂的曆史老師,他的名字叫宋泰亮。
據說他教初中曆史已經20餘年,對課本中的知識已經是滾瓜爛熟,現在上課基本是隻帶一支粉筆就可以講完一堂課。
“上洛山?你們是在哪裏聽說的?”宋泰亮頂著一副厚如啤酒瓶底的眼鏡問道。
劉潛接話說:“我們是專門負責地方奇聞的記者,據了解木客的傳說最早就出自平固的上洛山,所以此行我們來就想探尋一下是否真如傳說那樣。”
他臉上顯露複雜的神情:“上洛山的木客傳說流傳已久,但是至今對其確切的地址尚無定論,前些年文化館組織過考證,疑似傳說中的上洛山就在我們龍坪鄉的一座山上。”
然後他頓了頓,接著說道:“因為傳說太過久遠,古代描述的方位、地名與現在也相去甚遠,在缺乏過硬的證據情況下,是無法下定論。”
他說的的確很有道理,真是個令人沮喪的消息。
然後劉潛說道:“既然我們來了,那就去看一看那個疑似地點也好,這樣我們也好交差。”
陳思羽眼巴巴地望著他,把他看得都有些臉色漲紅。
“行吧,剛好我今天上午沒課,就帶你們走一趟吧。”他似乎下了一個很大的決定。
隨後,他就跟教務處主任打了聲招唿,然後領著劉潛他們往外走。
上洛山離學校還2公裏多的路程,山路不適合開車,最好是騎摩托車去更快。
這下就犯難了,即使能借到這麽多摩托,也估計找不到這麽多駕駛員啊。
他們一行6人,加上宋泰亮就7個人。
騎摩托車劉潛是沒問題,宋泰亮也沒問題,他自己平時出行也主要是騎摩托。
“飛機我都會開,摩托車簡直就是小兒科。”許東浩幽幽地說。
宋泰亮聽到後笑了笑,他肯定是以為許東浩在吹牛皮,但是其他人卻一點都不懷疑許東浩的話真實性。
她們幾個女生問都不用問,肯定不會騎。
劉潛把目光投向王淩,他頭搖得像撥浪鼓一樣。
王淩從小在城裏長大,騎個自行車應該是沒問題,要說騎摩托?那是不存在的。
“7個人,才3個司機,那就準備3輛摩托吧,我來載2個人。”劉潛說道。
“也行,我再去借2輛來。”宋泰亮說完,就扭頭打電話去了。
摩托借來之後,陳思羽自然是由許東浩載。
王淩屁顛屁顛想坐到劉潛後麵,孫婕英馬上對他說:“你一個大男人怎麽好意思跟我們兩個女生搶位置呢?”
但是要打聽古地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僅要找對人,還要找會說普通話的人。
說到口音,這就尷尬了。
劉潛僅能聽懂老家本縣的方言,跨了縣交流起來就像跨了國的感覺,與西川、山城通用西川話有著天壤之別。
在客家人聚居的地方,特別是虔州地區,存在一個比較奇特的現象,就是“十裏不同音,百裏不同俗”。
究其原因,客家人聚集的地方,原來是當地土著的地盤,客家人遷徙到這片區域居住,必然發生民族的融合和語言的相互同化。
同化的結果就形成了這種差異化的客家方言乃至民俗。
看著摩肩接踵的三八六零九九們,孫婕英有些喪氣地說:“一點線索都沒有,這可怎麽找啊,總不能挨個問一遍吧?”
劉燕青說道:“要不我們去當地學校打聽一下吧。”
一說到學校,劉潛暗自歎服劉燕青果真是冰雪聰明,總是能一針見血,想到點子上。
學校老師有文化,且溝通無障礙,看來叫上她絕對是非常正確的選擇。
劉潛向她豎起了大拇指。
她淡淡地笑了笑。
打聽到了中學的位置後,直奔目的地。
其實中學不遠,離菜市場不會超過一公裏。
學校現在是上課時間,伸縮大門緊閉著。
旁邊有道小門,也關著,裏麵有個50歲左右的保安在看報紙。
陳思羽走了過去,一臉可愛地問道:“師傅,您好,我們是報社記者,想采訪一下學校的曆史老師,能否麻煩您通告一聲。”
那保安把老花鏡微微往鼻梁下移了一寸,眼睛往上仰視問道:“找誰啊?”
她依然一副可愛模樣說道:“學校的曆史老師,最好是年齡大一點的。”
那保安“哦”了一聲,然後又問道:“找他幹什麽啊?”
“我們是報社記者,想對他進行采訪。”這小妮子依然保持著耐心迴答道。
看不出來,她雖然看起來年紀小小的,但為人處世上卻顯得老練,而且有耐心。
劉潛一直在觀察她,也在思索書信的執筆人。
會不會寫信的那人就是之前在天府市遇到的那個老伯呢?
應該不會,如果是他的話,他直截了當地說了便是,何必還要搞得這麽鄭重其事呢?
那如果是另有其人,陳思羽說是她爺爺讓她送信的,現在又讓她來跟著這又是什麽邏輯?
該不會是自己的身世跟寫信的人有什麽聯係,或者是說自己和陳思羽也是有某種聯係的?
這些問題想起來還真是複雜,至少他爺爺不會想害自己這點應該是可以肯定的。
到目前為止,知道劉潛手裏有上古九針的就隻有劉燕青,瞞著其他人他內心是有些過意不去。
有好幾次他都想開誠布公的告訴他們,但是每每話到嘴邊,硬是咽了迴去。
目前還是不到時候,還是先忍忍,等到時機成熟時再公布也不遲。
這時那保安懶散地從裏麵出來把門打開了,然後指著小學裏麵一棟三層的白色樓房說:“那棟樓二樓是教務處,你到那裏問一下。”
陳思羽再三道謝。
他們進了學校之後,把行李都寄存在了保安室。
陳思羽拿著個單反,還真有點記者範。
唯一讓人起疑的地方就是他們一行人顏值偏高了些,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劇組要拍攝明星農村生活行節目。
考慮到他們人多,全部湧進教務處可能影響不太好,於是商定由劉潛和陳思羽去教務處。
其他人就在樓下等待,有了消息再集體行動。
女性天生在溝通上有優勢,特別是漂亮的女生。
很快,教務處主任就給他們叫來了一個禿頂的曆史老師,他的名字叫宋泰亮。
據說他教初中曆史已經20餘年,對課本中的知識已經是滾瓜爛熟,現在上課基本是隻帶一支粉筆就可以講完一堂課。
“上洛山?你們是在哪裏聽說的?”宋泰亮頂著一副厚如啤酒瓶底的眼鏡問道。
劉潛接話說:“我們是專門負責地方奇聞的記者,據了解木客的傳說最早就出自平固的上洛山,所以此行我們來就想探尋一下是否真如傳說那樣。”
他臉上顯露複雜的神情:“上洛山的木客傳說流傳已久,但是至今對其確切的地址尚無定論,前些年文化館組織過考證,疑似傳說中的上洛山就在我們龍坪鄉的一座山上。”
然後他頓了頓,接著說道:“因為傳說太過久遠,古代描述的方位、地名與現在也相去甚遠,在缺乏過硬的證據情況下,是無法下定論。”
他說的的確很有道理,真是個令人沮喪的消息。
然後劉潛說道:“既然我們來了,那就去看一看那個疑似地點也好,這樣我們也好交差。”
陳思羽眼巴巴地望著他,把他看得都有些臉色漲紅。
“行吧,剛好我今天上午沒課,就帶你們走一趟吧。”他似乎下了一個很大的決定。
隨後,他就跟教務處主任打了聲招唿,然後領著劉潛他們往外走。
上洛山離學校還2公裏多的路程,山路不適合開車,最好是騎摩托車去更快。
這下就犯難了,即使能借到這麽多摩托,也估計找不到這麽多駕駛員啊。
他們一行6人,加上宋泰亮就7個人。
騎摩托車劉潛是沒問題,宋泰亮也沒問題,他自己平時出行也主要是騎摩托。
“飛機我都會開,摩托車簡直就是小兒科。”許東浩幽幽地說。
宋泰亮聽到後笑了笑,他肯定是以為許東浩在吹牛皮,但是其他人卻一點都不懷疑許東浩的話真實性。
她們幾個女生問都不用問,肯定不會騎。
劉潛把目光投向王淩,他頭搖得像撥浪鼓一樣。
王淩從小在城裏長大,騎個自行車應該是沒問題,要說騎摩托?那是不存在的。
“7個人,才3個司機,那就準備3輛摩托吧,我來載2個人。”劉潛說道。
“也行,我再去借2輛來。”宋泰亮說完,就扭頭打電話去了。
摩托借來之後,陳思羽自然是由許東浩載。
王淩屁顛屁顛想坐到劉潛後麵,孫婕英馬上對他說:“你一個大男人怎麽好意思跟我們兩個女生搶位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