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工部這下子是真的發了
大明朱由檢,消費係統救國 作者:登山放風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由檢一副親民的形象動作,這些百姓們第一次見到。 本以為自己家的皇上, 一定是高高在上的。
身為萬人之上的存在,應該是至高無上,充滿威嚴才對。 可現在。
一切都跟他們這些百姓想的不一樣。 皇上實在太親民了。
讓他們這些百姓,變得更加的熱愛。 熱愛大明帝國。
熱愛大明帝王。 “皇上真偉大!”
歡唿雀躍的百姓們,心裏麵升起了同樣的想法。 朱由檢坐在汽車揮手,向百姓們問好的場麵。
早已經引發了萬人空巷。
但凡是見過的一群百姓, 一輩子都不會忘記這一幕。 哪怕是多年以後,也有人記得這難忘的一幕。
人群之中。 汽車上。
準備好的報社社長和工作人員,接連不斷的拍照。 報紙的頭版頭條又來了。
他們這些報社的工作人員,也同樣無比的激動。 其他的汽車裏。
鄭益、王承恩等人, 一個個的滿臉笑容。 紛紛搖下車窗,跟一群百姓們打招唿..…
自家皇上都如此親民,他們這些朝堂上的文武官員自然也跟隨。 而且看樣子。
整個街道周邊的數萬百姓,更加熱衷大明帝國。 深愛著大明帝國這一片土地。
從皇宮到火車站,汽車開了足足20分鍾。 沿途圍觀的百姓們,至少有十幾萬。
大明京城火車站站點。
同樣有排隊、看熱鬧的百姓,也聚集了數萬人。 火車站周邊。
錦衣衛和軍隊的士兵,全部都警惕的盯著周圍。 牢牢的保證整個火車站的安全。
朱由檢乘坐的汽車,直接開到了火車站站台。
開往盛京地區的火車,早已經準備妥當。 整個火車除了車頭以外,還有十節車廂。
每一個車廂,都有士兵和錦衣衛的人守護安全。 “參見皇上!”
“皇上萬歲。”
朱由檢走下汽車。
守衛的士兵,錦衣衛的人,全部都恭敬的行禮。 在眾人的注視之下。
朱由檢一臉笑容的,踏上了大明運營的第一列火車車廂。 而一群文武百官, 一個個的緊隨其後。
大明第一列火車體驗,正式的開啟。 “迴稟皇上。”
“我大明第一列火車,已經做好發車準備。”
“請皇上指示!” 火車上。
駕駛員一臉激動的看著朱由檢,認真的匯報。
其他的所有官員,注意力也全部都放到朱由檢身上。
每一個都滿懷著激動和期待,準備開始前所未有的火車體驗。 在眾人的注視之下。
朱由檢臉上的笑容不減,直接對汽車駕駛員下令。
“朕命令,火車立刻開動。” 3.9
“出發!”
火車駕駛員:“是!
“皇上下旨,立刻發車。”
駕駛員和身邊的人員,迴到了車頭的位置。 立刻啟動火車。
大量的煤炭,不斷的鏟入到鍋爐之中。 嗚 ~ 嗚 ~ 嗚
煤炭產生的熱能,迅速的轉化為動能。 車頭不斷的噴射出蒸汽。
在一 陣嗚鳴聲之中,整個火車慢慢的開動起來。 “來了來了!”
“開始了,開始了!”
“這就是我大明帝國,親手修建生產的火車!” “這速度可不慢。”
“怪不得隻用四個小時,就能抵達盛京。” “哈哈哈!”
“以後不管是運人還是運物資,有火車方便多了。”
“這一切都得多虧皇上,皇上英明。”
領先大明時代兩百年的火車。
在大明帝國的大地上,以每小時100km 的速度運轉。 火車身旁的風景唰唰而過。。
一切猶如平地一般。
坐在火車上的王承恩,範景文一群人。 一個個的大開眼界。
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就沒有一個不震撼的。 自從了解到了火車的速度和作用。
他們這些官員,每一天都在不斷的期待著火車的運營。 現在終於體驗到了。
一群官員的目光看向朱由檢,語氣之中全是恭維的話。 “皇上。”
“火車汽車的運營,將會改變我大明的運輸格局。”
“僅僅隻是第一條鐵路,第一條水泥路,就已經大獲成功。” “如果第二條,第三條鐵路,徹底修建完成的話。”
“那從京城到大明的任何一個地方, 一兩天的時間就能夠抵達。” “這簡直就是奇跡,大明最偉大的奇跡。”
不斷恭維的一群官員們,見識到了火車的速度以後。
一個個心裏麵隻剩下震撼和佩服。 果然。
隻要自己家皇上下令修建的東西,那都必屬於精品。 官員的隊伍之中。
工部尚書的臉上帶著笑容,得意洋洋的介紹著。 “迴稟皇上。”
“目前從京城到遼東地區的火車,已經開通了四列。”
“上午兩列,下午兩例。” “來迴不斷的運轉。”
“如果全部都滿員的話,四列火車一天就能賺1萬兩銀子。” “與此同時。”
“從京城到遼東地區的汽車,也直接開通了20趟。” “上午十趟,下午十趟。”
“汽車由於速度要快上一些,因此相應的收費要比火車貴。” “20輛汽車跑一個來迴, 一天大概淨收入為5000兩銀子。”
“這不僅僅方便了我大明的百姓,還能夠源源不斷的賺錢。”
不斷匯報的工部尚書,臉上的笑容根本就停不下來。 此時充滿興奮的他,隻感覺整個工部都站起來了。
一天能夠賺兩銀子。
一個月算下來,那就是45萬了。 一年就是500多萬兩銀子。
僅僅隻是京城到遼東的鐵路,汽車,就能夠賺這麽多錢。 如果是第二條,第三條鐵路線開通,賺的銀子將會更多。 按照工部尚書的估計。
三大鐵路線,三大水泥路線。
每年至少能夠為朝廷,帶來超過兩千萬兩銀子的收入。 一聽完兵部尚書所說的。
其他的一群官員們, 一個個也在紛紛的計算著。 稍微的計算出汽車火車的年收入。
一群官員們也有些目瞪口呆。 “發了發了。”
“工部這下子是真的發了。”
“這一年好幾千萬兩銀子的收入,這也太賺錢了。” “運人運貨都能夠收錢,好事全給賺了。”
官員們七嘴八舌的議論著。
目光看著工部尚書,臉上都充滿了羨慕。
除了戶部以外,也就工部能賺這麽多錢了。 迎接著官員們的羨慕。
昂首挺胸的工部尚書,徹徹底底的支棱起來了。 而聽完工部尚書的匯報。
身為萬人之上的存在,應該是至高無上,充滿威嚴才對。 可現在。
一切都跟他們這些百姓想的不一樣。 皇上實在太親民了。
讓他們這些百姓,變得更加的熱愛。 熱愛大明帝國。
熱愛大明帝王。 “皇上真偉大!”
歡唿雀躍的百姓們,心裏麵升起了同樣的想法。 朱由檢坐在汽車揮手,向百姓們問好的場麵。
早已經引發了萬人空巷。
但凡是見過的一群百姓, 一輩子都不會忘記這一幕。 哪怕是多年以後,也有人記得這難忘的一幕。
人群之中。 汽車上。
準備好的報社社長和工作人員,接連不斷的拍照。 報紙的頭版頭條又來了。
他們這些報社的工作人員,也同樣無比的激動。 其他的汽車裏。
鄭益、王承恩等人, 一個個的滿臉笑容。 紛紛搖下車窗,跟一群百姓們打招唿..…
自家皇上都如此親民,他們這些朝堂上的文武官員自然也跟隨。 而且看樣子。
整個街道周邊的數萬百姓,更加熱衷大明帝國。 深愛著大明帝國這一片土地。
從皇宮到火車站,汽車開了足足20分鍾。 沿途圍觀的百姓們,至少有十幾萬。
大明京城火車站站點。
同樣有排隊、看熱鬧的百姓,也聚集了數萬人。 火車站周邊。
錦衣衛和軍隊的士兵,全部都警惕的盯著周圍。 牢牢的保證整個火車站的安全。
朱由檢乘坐的汽車,直接開到了火車站站台。
開往盛京地區的火車,早已經準備妥當。 整個火車除了車頭以外,還有十節車廂。
每一個車廂,都有士兵和錦衣衛的人守護安全。 “參見皇上!”
“皇上萬歲。”
朱由檢走下汽車。
守衛的士兵,錦衣衛的人,全部都恭敬的行禮。 在眾人的注視之下。
朱由檢一臉笑容的,踏上了大明運營的第一列火車車廂。 而一群文武百官, 一個個的緊隨其後。
大明第一列火車體驗,正式的開啟。 “迴稟皇上。”
“我大明第一列火車,已經做好發車準備。”
“請皇上指示!” 火車上。
駕駛員一臉激動的看著朱由檢,認真的匯報。
其他的所有官員,注意力也全部都放到朱由檢身上。
每一個都滿懷著激動和期待,準備開始前所未有的火車體驗。 在眾人的注視之下。
朱由檢臉上的笑容不減,直接對汽車駕駛員下令。
“朕命令,火車立刻開動。” 3.9
“出發!”
火車駕駛員:“是!
“皇上下旨,立刻發車。”
駕駛員和身邊的人員,迴到了車頭的位置。 立刻啟動火車。
大量的煤炭,不斷的鏟入到鍋爐之中。 嗚 ~ 嗚 ~ 嗚
煤炭產生的熱能,迅速的轉化為動能。 車頭不斷的噴射出蒸汽。
在一 陣嗚鳴聲之中,整個火車慢慢的開動起來。 “來了來了!”
“開始了,開始了!”
“這就是我大明帝國,親手修建生產的火車!” “這速度可不慢。”
“怪不得隻用四個小時,就能抵達盛京。” “哈哈哈!”
“以後不管是運人還是運物資,有火車方便多了。”
“這一切都得多虧皇上,皇上英明。”
領先大明時代兩百年的火車。
在大明帝國的大地上,以每小時100km 的速度運轉。 火車身旁的風景唰唰而過。。
一切猶如平地一般。
坐在火車上的王承恩,範景文一群人。 一個個的大開眼界。
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就沒有一個不震撼的。 自從了解到了火車的速度和作用。
他們這些官員,每一天都在不斷的期待著火車的運營。 現在終於體驗到了。
一群官員的目光看向朱由檢,語氣之中全是恭維的話。 “皇上。”
“火車汽車的運營,將會改變我大明的運輸格局。”
“僅僅隻是第一條鐵路,第一條水泥路,就已經大獲成功。” “如果第二條,第三條鐵路,徹底修建完成的話。”
“那從京城到大明的任何一個地方, 一兩天的時間就能夠抵達。” “這簡直就是奇跡,大明最偉大的奇跡。”
不斷恭維的一群官員們,見識到了火車的速度以後。
一個個心裏麵隻剩下震撼和佩服。 果然。
隻要自己家皇上下令修建的東西,那都必屬於精品。 官員的隊伍之中。
工部尚書的臉上帶著笑容,得意洋洋的介紹著。 “迴稟皇上。”
“目前從京城到遼東地區的火車,已經開通了四列。”
“上午兩列,下午兩例。” “來迴不斷的運轉。”
“如果全部都滿員的話,四列火車一天就能賺1萬兩銀子。” “與此同時。”
“從京城到遼東地區的汽車,也直接開通了20趟。” “上午十趟,下午十趟。”
“汽車由於速度要快上一些,因此相應的收費要比火車貴。” “20輛汽車跑一個來迴, 一天大概淨收入為5000兩銀子。”
“這不僅僅方便了我大明的百姓,還能夠源源不斷的賺錢。”
不斷匯報的工部尚書,臉上的笑容根本就停不下來。 此時充滿興奮的他,隻感覺整個工部都站起來了。
一天能夠賺兩銀子。
一個月算下來,那就是45萬了。 一年就是500多萬兩銀子。
僅僅隻是京城到遼東的鐵路,汽車,就能夠賺這麽多錢。 如果是第二條,第三條鐵路線開通,賺的銀子將會更多。 按照工部尚書的估計。
三大鐵路線,三大水泥路線。
每年至少能夠為朝廷,帶來超過兩千萬兩銀子的收入。 一聽完兵部尚書所說的。
其他的一群官員們, 一個個也在紛紛的計算著。 稍微的計算出汽車火車的年收入。
一群官員們也有些目瞪口呆。 “發了發了。”
“工部這下子是真的發了。”
“這一年好幾千萬兩銀子的收入,這也太賺錢了。” “運人運貨都能夠收錢,好事全給賺了。”
官員們七嘴八舌的議論著。
目光看著工部尚書,臉上都充滿了羨慕。
除了戶部以外,也就工部能賺這麽多錢了。 迎接著官員們的羨慕。
昂首挺胸的工部尚書,徹徹底底的支棱起來了。 而聽完工部尚書的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