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隨著鄭益等人,不斷的點頭附和。 “皇上英明,皇上英明。”


    “如此的教育製度改革,讓我大明億萬百姓享受到教育的福利。” “人人都有讀書識字的資格,人人都有改變命運的機會了。”


    “這樣的教育改革,實在是太偉大了。” “隻不過。”


    “如此一來的話,以往那些苦讀詩書的學子和文人。” “都得老老實實的,重新接受相應的教育。”


    “天下有那麽多的學子,恐怕不會人人都能接受。”


    “如果那些學子和文人反對,這會不會有些不太好。” 人群之中。


    範景文等人的心裏麵,多少都還帶著幾分顧慮。 在朝堂上的他們,忍不住的說了出來。


    教育製度發生變革,對原來的學子影響最大。


    這些學子和文人的反應,範景文一群官員還在考慮著。 隻不過。


    聽到了他們的擔心。


    錦峰、鄭益一群人,臉上都帶著笑容。


    而坐在龍椅上的朱由檢,毫不在乎的開口說道。 “ 無 妨 ! ”


    “這天下是朕的天下!”


    “教育製度的一係列變革,隻會讓大明的教育體係更好 … . … ” “那些學子和文人,真要是效忠於大明帝國。”


    “相信他們都會老老實實的,接受這一次教育改革。” “當然了。”


    “如果有人不願意配合,甚至站出來反抗的話。” “朕就讓他們知道,不配合朝廷的下場!”


    朱由檢巴不得有人能跳出來。


    剛好可以趁著這樣的機會,狠狠的給收拾了。 錦峰、鄭益等人:“!


    範景文一群官員:“……”


    看到了朱由檢臉上的輕鬆。


    剛剛還在擔心的範景文一群人,立刻第一時間反應過來。 是啊。


    眼 前的皇上,貪官汙吏的家族都殺了二十萬了。 還有那些後金人,即將屠殺上百萬。


    隻要是對大明一切不利的因素,皇上可不會仁慈。 但願那些學子們, 一個個都老老實實的配合。


    否則的話,要遭老罪了。


    迴過神來的範景文等人,再也沒有任何的擔心了。 一個個都老老實實的,越發的積極表態。


    “皇上,臣等一群人明白了。”


    “這麽好的教育改革,相信全天下的文人學子都會理解的。”


    “對方將會更加配合,我大明的教育發展。” 範景文等人全都附和著。


    而錦峰作為錦衣衛指揮使,也輕鬆的笑著匯報到。 “ 迴 稟 皇 上 。 ”


    “我們錦衣衛的人,都已經做好了準備。”


    “監視著整個大明,掌控那些學子和文人。”


    “這麽好的政策,為我大明億萬百姓謀福利。” “誰要是敢站出來反對,錦衣衛直接拿下。”


    錦峰都已經開口承諾了。


    站在龍椅旁邊的王承恩,也第一時間表態。 “ 皇 上 ~ ”


    “奴婢的東廠也同樣如此。”


    “誰敢反對朝廷,反對皇上的政策。”


    “那就是想禍亂我大明, 一律通通收拾。” 有了王承恩和錦峰的承諾。


    這就意味著東廠和錦衣衛的人,會全力配合這次行動。 監視著整個大明,錦衣衛和東廠可不是開玩笑的。


    教育改革勢在必行。


    一群官員們也充滿了期待。 官員的隊伍之中。


    聽完了自家皇上一係列的布局。


    已經做好準備的兵部尚書,也趁機站出來匯報。 “ 迴 稟 皇 上 。 ”


    “對於空軍和海軍學院的招生教育規劃。” “微臣帶著兵部的人員,已經做完了。”


    “空軍學院,就選在京城外的機場周邊。”


    “海軍學院,選在天津地區的海軍基地附近。”


    “空軍學院,第一年招收1000人。” “海軍學院,招收5000人。”


    兵部尚書把相應的規劃,全部都說了一番。


    相比於海軍學院的招生,空軍明顯更嚴格、數量更少一些。 不過這些都是正常的。


    按照大明現在的飛機數量,空軍編製。 一年招收1000人就足夠了。


    至於海軍學院,培養的都是海軍軍官。 海軍的編製,比空軍人數多的多。


    招收5000人,也很合理。


    大明皇家海軍學院,第一批5000人。 空軍學院一千人。


    朱由檢聽完了兵部尚書的匯報,認同的點頭說道。 “不錯。”


    “海軍學院,空軍學院,就按照這樣的規模來。” “另外相應的陸軍學院,也招收5000人吧。”


    “陸軍學院的選址,就放到空軍學院隔壁。”


    “至於醫學院,科學院,農學院,也分別招收5000人。”。


    “教育學院的分類較多,總計招收人。” “至於技術學院。”


    “兩京十三省,總共開辦15所。” “一所技術學院,招收1萬人。” “就這麽辦吧。”


    海軍,陸軍,空軍學院,招收人。 四大高等學院,招收3萬人。


    15所技術學院,招收15萬人。


    這一次的大明學院招生,總計要招收19萬1000人。 而這,僅僅隻是各個學院要招收的名額。


    如果算上小學,中學,高中,加起來恐怕得有幾百萬人。 畢竟大明擁有億萬人口,適合上學的兒童並不少。


    以往上不起學,那是因為價錢太貴。 而現在有了九年義務教育。


    輕鬆招收幾百萬學生,完全沒有任何的問題。 朱由檢給眼前的官員們,迅速的安排了一番。


    禮部,兵部,工部的官員,全部都認真的記錄下來。


    “請皇上放心。”


    “微臣一群人, 一定會按照皇 上所說的安排下去。”


    “ 一下子招收了這麽多學生,如果全部都完成學業考核結束。” “那這些也意味著,我大明擁有眾多的人才。”


    信心十足的一群官員們,激動的情緒停不下來。 對於他們來說。


    招收的學生越多,意味著大明的人才也越來越多。 這可關乎到整個大明的興盛,容不得半點馬虎。


    朱由檢看著官員們,記錄完了以後。 他又開始進行最後的叮囑。


    “各個學校的修建規劃工作,都交給我大明建築商行來處理。” “他們都是專業的。”


    “各部門的人,東廠和錦衣衛負責監工。”


    “至於大明皇家銀行,大明皇家報社,以及大明皇家電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朱由檢,消費係統救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登山放風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登山放風箏並收藏大明朱由檢,消費係統救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