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稅的推進,比想象中的還要順利。


    朱由檢看著人來人往的稅務衙門, 一臉微笑的帶著身後的太監離開。 果然。


    經曆過一係列的槍斃以~後。


    整個京城的眾多商人們,對朝廷別提有-多麽配合。 當然了。。


    這其中也少不了,百姓們支持-率上漲的原因。 帶著太監的朱由檢,來到了供銷社。


    此時的供銷社。


    不僅有人排隊購買糧食和物資,還有人排隊報名。 此刻的報名地點,錦衣衛的人維持秩序。


    一群排隊的百姓們, 一個個都老老實實的。 迎接著百姓們的目光。


    供銷社的工作人員,迅速的開口安排起來。 “大夥都按照秩序來。”


    “買東西的在左邊,想要進入供銷社工作的在右邊。” “我們供銷社是朝廷認證的商行,需要大量的人手。”


    “身強體壯,能認字的優先。” 沒錯。


    京城之中的供銷社,足足有50個分店。 每一個分店,都需要不少的人員。


    而從係統裏購買的人才,作為分店的店長以及骨幹人員。 至於那些普通的搬運工,售賣人員的崗位。


    在朱由檢的指示之下,直接拿出來招工。 給京城的百姓們, 一個謀福利的機會。


    隻有提高百姓的收入,一群百姓們才會消費。 整個大明的商業和經濟,才會運轉的更好。


    供銷社的工作名額,一半是普通的百姓。


    另外的一半,是那些逃難而來的災民。 此刻的報名地點前。


    張三懷揣著忐忑的心情,來到了登記人員的麵前。 自從前兩天,從供銷社買到便宜的糧食。


    他的一家人,都能夠勉強的填飽肚子。


    現在一群奸商被抓了,朝廷認證的供銷社一家獨大。


    各種物資依舊是那麽便宜,而且還招收相應的工作人員。 這對於張三來說,簡直就是前所未有的福利。


    上過幾年學堂的他,這才迫不及待的前來報名。 沒辦法。


    供銷社給出來的待遇,屬實是有些誘人。


    最基礎的搬運工、售貨員,每個月都能有一兩銀子。 一年那可就是12兩銀子。


    雖然看起來不多,但是供銷社的物價也低呀。


    一兩銀子可以買200斤大米,足夠一個五口之家吃上兩三個月了。 各種豬肉,蔬菜也很便宜。


    關鍵這收入很穩定,絕對是大明朝的高薪工作了。


    以往他張三辛辛苦苦忙活一個月,最多也就賺個三四百文。 再加上高昂的物價,辛苦一個月買的糧食。


    也不過是三四十斤,一家人要省著點吃才夠一個月的。 時不時的還要餓肚子。


    對於張三來說,甚至是對於普通的百姓來說。 供銷社的出現,簡直就是他們生活中的曙光。 必須要應聘上,成為供銷社的一員!


    想到了這裏的張三,如實匯報著自己的情況。


    而負責登記的人員,上下考量了一番。 知道張三讀過幾年書,會識字。


    工作人員的臉上,立刻露出了幾分笑容。 “張三!”


    “24歲,讀過三年書。” “恭喜你。”


    “從現在開始,你就是我們供銷社京城分社1號店鋪售貨員。” “如果沒什麽問題的話,就簽了這一張契書。”


    “馬上投入到工作之中,從今天開始就可以算工錢。” 工作人員的話,傳入到張三的耳朵裏。


    在其他人羨慕的目光之下,恍惚了一陣的張三立刻迴過神來。 中了中了。


    他真的應聘成功了。


    成為京城供銷社一號店鋪售貨員,保底一兩銀子。 另外每個月,還能夠有相應的銷售分成。


    一家人都有盼頭了,都能過上富裕的日子了。


    看著眼前的工作人員,張三興奮的開口。 “沒問題,沒問題。”


    “我這就簽,這就工作。” 簽完了工作契書以後。


    張山立刻行動起來,跟著其他人一起成為售貨員。 與此同時。


    排隊報名的其他百姓們,眼睛裏也冒著光芒。 張三都已經成功了,那麽他們也沒問題。


    想到了這些的百姓們,別提有多麽的期待了。 “李四~”


    “恭喜你,成為3號店鋪的搬運工。”


    “拿著契書,自己前往3號店鋪報道去。”


    一個個應聘成功的人員,被分配到了各個店鋪。 朱由檢看著熱鬧的報名,以及購買場麵。


    他這個當皇帝的,充滿了眾多的欣慰。


    大明的物價降低下來,穩住了百姓的民心。


    讓一群百姓們填飽肚子,大明的江山才會安穩。


    觀察了一番以後,直接走進了供銷社總部的院子。 此刻的供銷社總部之中, 一群人員進進出出。


    供銷社總社長,是係統高級商業人才擔任的。


    眼瞅著朱由檢到來,供銷社社長立刻尊敬開口。


    “參見皇上,皇上萬歲!” 一看到供銷社社長的模樣。


    朱由檢沒有過多的廢話,直接進入正題詢問道。


    “目前咱們供銷社,發展的怎麽樣了!” 麵對自家皇上的詢問。


    供銷社社長早已經熟能生巧,立刻堅定的迴複。 “報告皇上!”


    “目前我們的供銷社,在京城之中已經有50家分店了。” “平均每一個分店,雇傭十個人。”


    “50家分店,提供50個工作崗位。” “除此之外。”


    “之前第一批的大米和糧食,已經全部銷售一空。”


    “再加上今天上午售賣的,營業額已經達到了60萬兩。” “其中的淨利潤,有50萬兩銀子。”


    “目前供銷社,還在繼續擴充。”


    “昨晚到來的眾多商業人才,已經被分配出去。” 一邊說話的供銷社社長, 一邊拿出了地圖。


    “皇上請看。”


    “我們預計在接下來,把京城的店鋪擴充到100家分店。” “整個兩京地區,都已經派出了相應的人員。”


    ………


    “預計在這兩天的時間,把供銷社遍布兩京地區的各個縣城。” “總計將會有500家店鋪,投入到開業之中。”


    “接下來我們供銷社,將會以兩京地區作為中心點。” “向周圍地區進行擴散。”


    “首先是遼東地區,以及各個災區,急需要便宜的糧食和食鹽。” “將會在這些地方,把供銷社的分店開到每一個鄉鎮。”


    “相應的人員,糧食,物資等等,都在運輸之中。”


    “預估計這兩個地方,將會在一個月之內開售1000家分店。” “其次就是富裕的江南地區,也同步進行。”


    “江南的幾個省份,也準備開設1000家分店。”


    “最後就是向整個大明各州,各府,各縣,進行相應的推廣。” “直至把供銷社,開到我大明的每一個地方。”


    “按照我大明朝的數據,以及供銷社的具體計劃。” “目前來說,我大明朝有一千四百個縣。”


    “按照每個縣下麵,至少有十個鄉來估算。” “這就需要家供銷社分店。”


    “再加上各府城,各州城,以及眾多人口多的城市。” “需要設立更多的店鋪!”


    “我大明供銷社,至少需要開設兩萬家分店。” “如此一來的話,就能夠涵蓋整個大明了。”


    供銷社社長說的頭頭是道。 按照他的計劃。


    第一批是兩京地區500架店鋪,兩天之內開業。


    第二批是遼東、災區、以及江南地區兩千家分店, 一個月之內陸續開業。 最後就是整個大明各州,各府,各縣的兩萬家店鋪。


    在未來半年時間之內,全部開業。 邏輯清晰,調理清楚。


    供銷社社長拿出地圖,迅速的講解了一番。


    各個地圖上,已經標記出了一係列的店鋪計劃。 “皇上!”


    “我們供銷社的物價便宜,而且做的還是壟斷生意。” “ 一旦2萬家供銷社全部開業,吸引眾多百姓購買。”


    “與此同時,我們還可以從百姓的手中收購。” “按照供銷社的專業人員計算。”


    “整個供銷社每年的營業額,至少也有三個億。” “由於我們的物資便宜,利潤更高。”


    “所以一年算下來的話,少說也得有兩個億的利潤。” “這都是保守估計。”


    “按照實際情況來說,可能會更高。”


    “畢竟朝廷現在鼓勵經商,還安排了一係列的招工。” “讓一群百姓們手中,都有了不少的銀子。”


    “整個供銷社的營業額,肯定會在三個億的基礎上上漲。” 供銷社社長鬥誌昂揚。


    說著他們供銷社的計劃,以及營業和利潤收入。 他這個當社長的,心裏早已經熱血沸騰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朱由檢,消費係統救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登山放風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登山放風箏並收藏大明朱由檢,消費係統救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