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對開掛一無所知
大明朱由檢,消費係統救國 作者:登山放風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由檢隻覺眼前一陣天旋地轉,仿若被卷入了時空的漩渦。
待他悠悠轉醒,再迴神時,已然穿越到了明末,成了這風雨飄搖王朝的最後一任皇帝。
他環顧四周,雕梁畫棟依舊,卻難掩宮廷內的衰敗之氣。
陽光透過雕花窗欞灑下,映出空氣中漂浮的塵埃,仿佛在訴說著王朝的落寞。
朱由檢望著這熟悉又陌生的皇宮,心中五味雜陳,往昔從史書典籍中了解到的崇禎命運如走馬燈般在腦海浮現,深知前路艱難險阻重重,卻未曾料到,此時竟激活了一個消費係統。
這係統宛如一道曙光,劃破他心頭的陰霾,為他絕境求生之路點亮了一絲希望。
“啟奏皇上。”
尖銳的聲音打破了朱由檢的思緒,他抬眸望去,隻見東廠和錦衣衛的人齊齊跪地。
領頭的東廠千戶身著飛魚服,腰挎繡春刀,麵容冷峻,眼神中透著幹練與狠辣;一旁的錦衣衛指揮使同樣氣勢不凡,身姿挺拔如鬆,黑袍上的金色紋飾在微光下閃爍,彰顯著皇家親軍的威嚴。
“被關到大牢裏的陳演一群人,全部都交代了。這是他們寫下來的事情,請皇上過目。”
千戶說著,雙手呈上一本厚厚的冊子,紙張泛黃,上麵密密麻麻寫滿了蠅頭小楷,“對方的家族人員,也通通被關入到大牢之中,等候皇上的發落。至於各種銀子、古董字畫,正統計著送到宮裏來。”
皇宮之中,氣氛凝重得仿若能滴出水來。朱由檢接過那厚厚的罪證,目光冷峻地翻閱著。
陳演一夥,平日裏在朝堂上道貌岸然,實則貪贓枉法、官商勾結,大肆收取銀子,欺上瞞下、胡作非為。
他們操縱鹽稅,私設關卡,對過往商旅橫征暴斂,中飽私囊;與地方豪紳勾結,強占民田,逼得無數百姓流離失所;在賑災款上動手腳,致使餓殍遍野,民不聊生。一條條罪證觸目驚心,猶如一把把利刃,刺痛著朱由檢的心。
看著這些,朱由檢滿意地點了點頭,此次行動,一舉拿下 20 個趴在大明身上吸血的蛀蟲,他們家族之人亦難辭其咎。
這些家族倚仗官員權勢,在鄉裏橫行霸道,魚肉百姓,為非作歹之事數不勝數。
“既然都被抄家了,證據也已經擺明了。陳演一群人,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這些年我大明帝國,就是一點點被他們給掏空的。明日早朝之前,推到午門外槍斃。
所有人一個不留!朕會帶著文武百官,好好地觀摩。” 朱由檢的聲音冰冷徹骨,仿佛裹挾著塞外的寒風,吹透了在場每一個人的衣衫,不容置疑。
“是!請皇上放心!微臣等人明白,絕對會安排的妥妥當當。這一個個的貪官汙吏,以及禍害百姓的家族人員,也確實是時候,把對方清理幹淨了。”
東廠和錦衣衛的人領命而去,腳步聲在空曠的宮殿廊道裏迴響,帶著決絕與肅殺。
朱由檢看著他們離去的背影,又繼續說道:“聽說這些人,把東廠和錦衣衛的大牢都給占滿了。
明天通通槍斃了,也好騰出位置來,給下一批。我大明朝的貪官汙吏,可不僅僅隻有這些。朕要逐一殺光,肅清整個朝廷。” 語氣之中,滿是殺氣,仿若一隻即將捕獵的猛虎,周身散發著危險的氣息。
此時,站在朱由檢麵前的錦衣衛再次開口:“啟奏皇上。我們錦衣衛的人,已經遍布了整個京城。
按照相應的名單,監視住了眾多官員、商人。正如皇上預料的那樣,一群官員,商人等等,全部都不是好東西。
皇上今日早朝,發布了征收商業稅的命令,還要讓平價供銷社商行,繼續做大做強。但是那些官員,卻要陽奉陰違,準備跟商人勾結,征收商業稅的事情裝裝樣子。”
那錦衣衛指揮使微微皺眉,眼中滿是憤慨,繼續說道:“除此之外,那些商人還商量著,大肆購買我們供銷社的糧食和食鹽,從而讓整個供銷社,沒有糧食和食鹽可賣,這樣一來的話,隻要把供銷社弄垮了,他們就可以借著這樣的機會,狠狠的繼續漲價。
哦,對了,有人把陳演等人,被抓的消息散布出去,我們錦衣衛的人,暗中發現了有不少學子憤憤不平,通通都把陳演一群人當成清官,當成大明朝的忠臣了。這些學子,似乎對朝廷有些不滿。”
朱由檢眼神中透露出更多的兇狠,仿若燃燒的怒火即將噴薄而出:“朕知道了!一群人都見不得大明帝國好。一個個的官商勾結,還想對抗商業稅和平價供銷社。還有那些學子,書都讀到狗肚子上了。簡直是愚蠢至極。
把那些官員,商人和學子的情報,通通都整理下來。朕明日早朝,又可以狠狠的處理了。”
匯報完的東廠和錦衣衛人員,迅速地離開了宮殿。不一會兒的功夫,大批的銀子黃金、古董字畫,被源源不斷地送到宮裏。抬箱子的太監們腳步匆匆,額頭上豆大的汗珠滾落,卻不敢有絲毫懈怠。
一箱箱財物在宮殿前的廣場上堆積如山,在日光下閃爍著誘人的光芒。
“啟奏皇上。按照皇上的旨意,微臣一群人把陳演等人徹底抄家。一個個的貪官汙吏,這些年搜刮了不少的銀子。光是從他們各個家族家中,收到的銀子和黃金就價值 400 萬兩。
其中陳演家中搜出 150 萬兩,另外還有土地 10 萬畝,房產 30 處,商產 20 處,文玩珠寶古董字畫不計其數。馬士英家中搜出 100 萬兩,土地 12 萬畝,房產 50 萬畝……” 負責抄家的官員一一匯報,聲音因興奮而微微顫抖。
朱由檢聽著匯報,看著堆滿院子的箱子,腦海裏隻有一個念頭:“發了!” 白銀,黃金 400 萬兩,這是何等巨額的財富,足以支撐一支強軍許久;
土地幾十萬畝,若合理耕種,每年能產出海量糧食,養活萬千子民;房產 100 多處,分布京城各處,可作官署、倉儲或賞賜功臣;還有各種商鋪,金銀珠寶等等。
這些貪官汙吏,富得流油,百姓卻苦不堪言,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如今,都成了他的囊中之物。
“銀子和黃金留下。其他的東西,送入到庫房之中。
幾十萬畝的土地,讓人迅速的接管。光是這些土地,每年都能貢獻不少的糧食了。
還有那些房產和商產,交給供銷社的人去接收。以後供銷社擴大,都有地方了。” 朱由檢一頓安排,有條不紊,盡顯帝王風範。
院子裏,400 萬兩的銀子和黃金,就這樣擺放在麵前。朱由檢按捺不住興奮,立刻和係統溝通起來:“係統,把眼前的所有銀子和黃金,通通都充值。”
係統立馬迴應:“好的,宿主。所有的銀子和黃金,加起來總價值 400 萬兩。充值成功。請宿主注意查看餘額。”
“係統餘額:404 萬兩 + 32”
“係統等級:lv6 (57 萬 5000 \/ 1000 萬)”
“係統商城權限 lv1 (168 萬 6100 \/ 10 億 \")”
看著前所未有的餘額,朱由檢搞錢的決心更加堅定。
不過現在,還得在係統商城裏麵,狠狠的消費一波才行。
這麽多銀子一旦消費,將會讓他這個皇上,手中掌控的部隊更多,也將會讓接下來的行動,變得更加的順利。槍杆子裏出政權!沒有足夠的軍隊,也挽救不了大明。消費,必須消費。
係統商城迅速打開,朱由檢直接找到了士兵選項,開始購買起來。
他目光堅定,手指輕點,仿若一位指揮千軍萬馬的統帥。
“消費 100 萬兩銀子,購買 1 萬名普通步兵士兵。” 瞬間,腦海中浮現出一萬名身姿矯健、麵容堅毅的步兵形象,他們身著樸素卻結實的軍服,手持長槍,隊列整齊,隨時待命出征。“
消費 100 萬兩銀子,購買 1 萬名普通騎兵士兵。” 緊接著,一萬名剽悍的騎兵映入眼簾,他們跨下駿馬神駿非凡,騎手們身披輕甲,彎刀在腰間閃耀,機動性十足,能在戰場上衝鋒陷陣,撕裂敵軍防線。
“消費 100 萬兩銀子,購買 1 萬名普通火器士兵。” 隻見火器士兵們裝備著火繩槍,黑洞洞的槍口透著致命的威懾,身旁背著彈藥袋,訓練有素,一旦開火,硝煙彌漫間,定能給敵軍造成巨大殺傷。
300 萬兩銀子,直接讓部隊增加 3 萬人。餘額還剩下 104 萬,朱由檢繼續消費,眼神愈發專注。“花費 3 萬兩銀子,購買三萬支後膛槍。” 這後膛槍相較於火繩槍,裝填更快,射速更高,將大大提升火器部隊的戰鬥力。“
花費兩千兩銀子,購買兩百把鋼刀。” 精鋼鍛造的鋼刀,刀刃鋒利無比,在日光下寒光閃爍,是近戰肉搏的利器。“花費 3000 兩銀子,購買三千副長弓。”
傳統的長弓,射程遠,威力大,配上技藝精湛的射手,能在戰場上發揮意想不到的作用。
“花費兩千兩銀子,購買二十萬支箭羽。” 密密麻麻的箭羽,如同烏雲蔽日,一旦齊射,可對敵軍造成大麵積殺傷。“花費 3000 兩銀子,購買 30 萬發後膛槍子彈。”
充足的彈藥,是火器發揮威力的保障,有了它們,火器士兵才能持續輸出火力。
零頭的四萬兩銀子,被用來購買鋼刀,長弓、後膛槍和相應的彈藥,確保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餘額還剩下 100 萬,朱由檢消費的動作,一直沒有停下來。“花費 3 萬兩銀子,購買三萬副鐵甲。”
堅實的鐵甲,能為士兵抵禦刀劍箭矢,提升他們在戰場上的生存幾率。“花費 6 萬兩銀子,購買 6 萬匹戰馬。” 優良的戰馬,是騎兵的根基,有了它們,騎兵才能風馳電掣,縱橫沙場。
“花費
兩銀子,購買馬鞍、馬甲各 6 萬副。” 精致的馬鞍、馬甲,既能保護戰馬,又能讓騎手更加舒適地駕馭,提升騎兵整體戰鬥力。“花費 1 萬兩銀子,購買 10 萬套大明軍服。”
統一的軍服,彰顯軍隊的威嚴,也便於識別管理。“花費 1 萬兩銀子,購買 10 萬雙大明作戰軍鞋。” 舒適耐用的軍鞋,讓士兵行軍作戰更加便捷,減少腳部傷病。“花費兩萬兩銀子,購買紅衣大炮 200 門。”
巨大的紅衣大炮,炮管黝黑發亮,一旦開火,地動山搖,是攻城略地、震懾敵軍的大殺器。
“花費 3000 兩銀子,購買紅衣大炮炮彈 30 萬發。”
充足的炮彈,讓紅衣大炮能持續發揮威力,轟開敵軍的城池防線。
又消費了 14 萬 5000 兩銀子,把騎兵裝備、軍服和大炮通通購買齊全。
這一下子三萬名士兵,已經全副武裝起來了。無論是騎兵,步兵還是火器兵,火力都是相當強大的。
餘額還剩下 85 萬 5000 兩銀子。朱由檢思考了一番過後,決定購買情報人才,商業人才和政務人才。
京城之中的所有錦衣衛,已經全部被掌控。在一番大清洗過後,將會留下不少的空缺。
這些都需要情報人才去補充。整個大明的所有錦衣衛,都需要好好的整頓一番。沒有足夠的人才可不行。
至於商業人才,那就更簡單了。現在的平價供銷社商行,已經火爆了整個京城。接下來將會以京城為中心,向周圍不斷的擴充。沒有足夠的商業人才,平價供銷社商行還怎麽繼續擴充。
除此之外,朝堂上清理了不少的官員,也已經空出了位置。購買相應的政務人才,可比那些貪官汙吏強多了。將會保持朝廷的運轉,推行他這個皇上的一係列政策。
對於現階段的情況來說,還是係統裏麵購買的人才,用起來最放心。
那些商人,官員等等,朱由檢全部都信不過。一個個在他這個皇上的眼皮底下,還敢肆無忌憚的搞小動作。
真當他這個皇上,不敢把所有的官員都殺光嗎?真以為整個大明朝,離了這些讀書人就轉不了嗎?
天真,實在是太天真了。一群官員對開掛一無所知。
係統裏眾多的商業人才,將會做的比周延儒一群人還要好。放著忠心耿耿,有能力的係統人才不用,除非腦袋抽風了。
85 萬 5000 兩銀子,朱由檢直接梭哈了。
“花費 30 萬兩銀子,分別購買步兵,騎兵、火器兵高級指揮人才各一人。” 這些高級指揮人才,均有著豐富的作戰經驗,深諳兵法謀略,能輕鬆指揮十萬士兵,在戰場上決勝千裏。
“花費 30 萬兩銀子,分別購買情報、商業、政務高級人才各一人。” 情報高級人才,精通各種情報收集、分析手段,能在錯綜複雜的局勢中洞察先機;
商業高級人才,善於經營管理,可讓供銷社等商業機構蓬勃發展;政務高級人才,心懷天下,有經世治國之才,能輔佐朱由檢處理朝政,推行新政。
60 萬兩銀子砸下去,購買了六名高級人才。
軍隊之中的高級人才,每一個都能輕鬆指揮十萬士兵。與此同時,情報,商業,政務高級人才,能力也大大的提升。
對現階段的擴充和政務來說,完全可以輕鬆應對。盡管每一個高級人才,需要花費 10 萬兩銀子。可這些對於朱由檢,完全是相當值得的。
餘額還剩下 24 萬 5000 了。朱由檢繼續消費。“花費 10 萬兩銀子,購買 100 名初級情報人才。”
這些初級情報人才,雖不及高級人才那般精通謀略,但他們遍布各地,能收集民間、官場、商界等各方信息,為決策提供依據。“花費 10 萬兩銀子,購買 100 名初級商業人才。”
初級商業人才可協助高級人才,在各地拓展供銷社業務,管理商鋪日常運營。“花費 4 萬 5000 兩銀子,購買 45 名初級政務人才。”
初級政務人才可承擔一些基礎政務工作,如文案處理、賦稅征收等,減輕朝廷負擔。
一番采購下來,朱由檢心中稍安。他深知,這隻是重振大明的第一步,前路漫漫,困難重重。但有了係統助力,手中有兵、有才、有錢,他堅信,定能扭轉乾坤,讓大明重新煥發生機,再現昔日輝煌。
他望向遠方,紫禁城的宮牆在夕陽下勾勒出威嚴的輪廓,仿佛在見證著他的決心,也預示著一場波瀾壯闊的變革即將在這古老的王朝拉開帷幕。
待他悠悠轉醒,再迴神時,已然穿越到了明末,成了這風雨飄搖王朝的最後一任皇帝。
他環顧四周,雕梁畫棟依舊,卻難掩宮廷內的衰敗之氣。
陽光透過雕花窗欞灑下,映出空氣中漂浮的塵埃,仿佛在訴說著王朝的落寞。
朱由檢望著這熟悉又陌生的皇宮,心中五味雜陳,往昔從史書典籍中了解到的崇禎命運如走馬燈般在腦海浮現,深知前路艱難險阻重重,卻未曾料到,此時竟激活了一個消費係統。
這係統宛如一道曙光,劃破他心頭的陰霾,為他絕境求生之路點亮了一絲希望。
“啟奏皇上。”
尖銳的聲音打破了朱由檢的思緒,他抬眸望去,隻見東廠和錦衣衛的人齊齊跪地。
領頭的東廠千戶身著飛魚服,腰挎繡春刀,麵容冷峻,眼神中透著幹練與狠辣;一旁的錦衣衛指揮使同樣氣勢不凡,身姿挺拔如鬆,黑袍上的金色紋飾在微光下閃爍,彰顯著皇家親軍的威嚴。
“被關到大牢裏的陳演一群人,全部都交代了。這是他們寫下來的事情,請皇上過目。”
千戶說著,雙手呈上一本厚厚的冊子,紙張泛黃,上麵密密麻麻寫滿了蠅頭小楷,“對方的家族人員,也通通被關入到大牢之中,等候皇上的發落。至於各種銀子、古董字畫,正統計著送到宮裏來。”
皇宮之中,氣氛凝重得仿若能滴出水來。朱由檢接過那厚厚的罪證,目光冷峻地翻閱著。
陳演一夥,平日裏在朝堂上道貌岸然,實則貪贓枉法、官商勾結,大肆收取銀子,欺上瞞下、胡作非為。
他們操縱鹽稅,私設關卡,對過往商旅橫征暴斂,中飽私囊;與地方豪紳勾結,強占民田,逼得無數百姓流離失所;在賑災款上動手腳,致使餓殍遍野,民不聊生。一條條罪證觸目驚心,猶如一把把利刃,刺痛著朱由檢的心。
看著這些,朱由檢滿意地點了點頭,此次行動,一舉拿下 20 個趴在大明身上吸血的蛀蟲,他們家族之人亦難辭其咎。
這些家族倚仗官員權勢,在鄉裏橫行霸道,魚肉百姓,為非作歹之事數不勝數。
“既然都被抄家了,證據也已經擺明了。陳演一群人,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這些年我大明帝國,就是一點點被他們給掏空的。明日早朝之前,推到午門外槍斃。
所有人一個不留!朕會帶著文武百官,好好地觀摩。” 朱由檢的聲音冰冷徹骨,仿佛裹挾著塞外的寒風,吹透了在場每一個人的衣衫,不容置疑。
“是!請皇上放心!微臣等人明白,絕對會安排的妥妥當當。這一個個的貪官汙吏,以及禍害百姓的家族人員,也確實是時候,把對方清理幹淨了。”
東廠和錦衣衛的人領命而去,腳步聲在空曠的宮殿廊道裏迴響,帶著決絕與肅殺。
朱由檢看著他們離去的背影,又繼續說道:“聽說這些人,把東廠和錦衣衛的大牢都給占滿了。
明天通通槍斃了,也好騰出位置來,給下一批。我大明朝的貪官汙吏,可不僅僅隻有這些。朕要逐一殺光,肅清整個朝廷。” 語氣之中,滿是殺氣,仿若一隻即將捕獵的猛虎,周身散發著危險的氣息。
此時,站在朱由檢麵前的錦衣衛再次開口:“啟奏皇上。我們錦衣衛的人,已經遍布了整個京城。
按照相應的名單,監視住了眾多官員、商人。正如皇上預料的那樣,一群官員,商人等等,全部都不是好東西。
皇上今日早朝,發布了征收商業稅的命令,還要讓平價供銷社商行,繼續做大做強。但是那些官員,卻要陽奉陰違,準備跟商人勾結,征收商業稅的事情裝裝樣子。”
那錦衣衛指揮使微微皺眉,眼中滿是憤慨,繼續說道:“除此之外,那些商人還商量著,大肆購買我們供銷社的糧食和食鹽,從而讓整個供銷社,沒有糧食和食鹽可賣,這樣一來的話,隻要把供銷社弄垮了,他們就可以借著這樣的機會,狠狠的繼續漲價。
哦,對了,有人把陳演等人,被抓的消息散布出去,我們錦衣衛的人,暗中發現了有不少學子憤憤不平,通通都把陳演一群人當成清官,當成大明朝的忠臣了。這些學子,似乎對朝廷有些不滿。”
朱由檢眼神中透露出更多的兇狠,仿若燃燒的怒火即將噴薄而出:“朕知道了!一群人都見不得大明帝國好。一個個的官商勾結,還想對抗商業稅和平價供銷社。還有那些學子,書都讀到狗肚子上了。簡直是愚蠢至極。
把那些官員,商人和學子的情報,通通都整理下來。朕明日早朝,又可以狠狠的處理了。”
匯報完的東廠和錦衣衛人員,迅速地離開了宮殿。不一會兒的功夫,大批的銀子黃金、古董字畫,被源源不斷地送到宮裏。抬箱子的太監們腳步匆匆,額頭上豆大的汗珠滾落,卻不敢有絲毫懈怠。
一箱箱財物在宮殿前的廣場上堆積如山,在日光下閃爍著誘人的光芒。
“啟奏皇上。按照皇上的旨意,微臣一群人把陳演等人徹底抄家。一個個的貪官汙吏,這些年搜刮了不少的銀子。光是從他們各個家族家中,收到的銀子和黃金就價值 400 萬兩。
其中陳演家中搜出 150 萬兩,另外還有土地 10 萬畝,房產 30 處,商產 20 處,文玩珠寶古董字畫不計其數。馬士英家中搜出 100 萬兩,土地 12 萬畝,房產 50 萬畝……” 負責抄家的官員一一匯報,聲音因興奮而微微顫抖。
朱由檢聽著匯報,看著堆滿院子的箱子,腦海裏隻有一個念頭:“發了!” 白銀,黃金 400 萬兩,這是何等巨額的財富,足以支撐一支強軍許久;
土地幾十萬畝,若合理耕種,每年能產出海量糧食,養活萬千子民;房產 100 多處,分布京城各處,可作官署、倉儲或賞賜功臣;還有各種商鋪,金銀珠寶等等。
這些貪官汙吏,富得流油,百姓卻苦不堪言,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如今,都成了他的囊中之物。
“銀子和黃金留下。其他的東西,送入到庫房之中。
幾十萬畝的土地,讓人迅速的接管。光是這些土地,每年都能貢獻不少的糧食了。
還有那些房產和商產,交給供銷社的人去接收。以後供銷社擴大,都有地方了。” 朱由檢一頓安排,有條不紊,盡顯帝王風範。
院子裏,400 萬兩的銀子和黃金,就這樣擺放在麵前。朱由檢按捺不住興奮,立刻和係統溝通起來:“係統,把眼前的所有銀子和黃金,通通都充值。”
係統立馬迴應:“好的,宿主。所有的銀子和黃金,加起來總價值 400 萬兩。充值成功。請宿主注意查看餘額。”
“係統餘額:404 萬兩 + 32”
“係統等級:lv6 (57 萬 5000 \/ 1000 萬)”
“係統商城權限 lv1 (168 萬 6100 \/ 10 億 \")”
看著前所未有的餘額,朱由檢搞錢的決心更加堅定。
不過現在,還得在係統商城裏麵,狠狠的消費一波才行。
這麽多銀子一旦消費,將會讓他這個皇上,手中掌控的部隊更多,也將會讓接下來的行動,變得更加的順利。槍杆子裏出政權!沒有足夠的軍隊,也挽救不了大明。消費,必須消費。
係統商城迅速打開,朱由檢直接找到了士兵選項,開始購買起來。
他目光堅定,手指輕點,仿若一位指揮千軍萬馬的統帥。
“消費 100 萬兩銀子,購買 1 萬名普通步兵士兵。” 瞬間,腦海中浮現出一萬名身姿矯健、麵容堅毅的步兵形象,他們身著樸素卻結實的軍服,手持長槍,隊列整齊,隨時待命出征。“
消費 100 萬兩銀子,購買 1 萬名普通騎兵士兵。” 緊接著,一萬名剽悍的騎兵映入眼簾,他們跨下駿馬神駿非凡,騎手們身披輕甲,彎刀在腰間閃耀,機動性十足,能在戰場上衝鋒陷陣,撕裂敵軍防線。
“消費 100 萬兩銀子,購買 1 萬名普通火器士兵。” 隻見火器士兵們裝備著火繩槍,黑洞洞的槍口透著致命的威懾,身旁背著彈藥袋,訓練有素,一旦開火,硝煙彌漫間,定能給敵軍造成巨大殺傷。
300 萬兩銀子,直接讓部隊增加 3 萬人。餘額還剩下 104 萬,朱由檢繼續消費,眼神愈發專注。“花費 3 萬兩銀子,購買三萬支後膛槍。” 這後膛槍相較於火繩槍,裝填更快,射速更高,將大大提升火器部隊的戰鬥力。“
花費兩千兩銀子,購買兩百把鋼刀。” 精鋼鍛造的鋼刀,刀刃鋒利無比,在日光下寒光閃爍,是近戰肉搏的利器。“花費 3000 兩銀子,購買三千副長弓。”
傳統的長弓,射程遠,威力大,配上技藝精湛的射手,能在戰場上發揮意想不到的作用。
“花費兩千兩銀子,購買二十萬支箭羽。” 密密麻麻的箭羽,如同烏雲蔽日,一旦齊射,可對敵軍造成大麵積殺傷。“花費 3000 兩銀子,購買 30 萬發後膛槍子彈。”
充足的彈藥,是火器發揮威力的保障,有了它們,火器士兵才能持續輸出火力。
零頭的四萬兩銀子,被用來購買鋼刀,長弓、後膛槍和相應的彈藥,確保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餘額還剩下 100 萬,朱由檢消費的動作,一直沒有停下來。“花費 3 萬兩銀子,購買三萬副鐵甲。”
堅實的鐵甲,能為士兵抵禦刀劍箭矢,提升他們在戰場上的生存幾率。“花費 6 萬兩銀子,購買 6 萬匹戰馬。” 優良的戰馬,是騎兵的根基,有了它們,騎兵才能風馳電掣,縱橫沙場。
“花費
兩銀子,購買馬鞍、馬甲各 6 萬副。” 精致的馬鞍、馬甲,既能保護戰馬,又能讓騎手更加舒適地駕馭,提升騎兵整體戰鬥力。“花費 1 萬兩銀子,購買 10 萬套大明軍服。”
統一的軍服,彰顯軍隊的威嚴,也便於識別管理。“花費 1 萬兩銀子,購買 10 萬雙大明作戰軍鞋。” 舒適耐用的軍鞋,讓士兵行軍作戰更加便捷,減少腳部傷病。“花費兩萬兩銀子,購買紅衣大炮 200 門。”
巨大的紅衣大炮,炮管黝黑發亮,一旦開火,地動山搖,是攻城略地、震懾敵軍的大殺器。
“花費 3000 兩銀子,購買紅衣大炮炮彈 30 萬發。”
充足的炮彈,讓紅衣大炮能持續發揮威力,轟開敵軍的城池防線。
又消費了 14 萬 5000 兩銀子,把騎兵裝備、軍服和大炮通通購買齊全。
這一下子三萬名士兵,已經全副武裝起來了。無論是騎兵,步兵還是火器兵,火力都是相當強大的。
餘額還剩下 85 萬 5000 兩銀子。朱由檢思考了一番過後,決定購買情報人才,商業人才和政務人才。
京城之中的所有錦衣衛,已經全部被掌控。在一番大清洗過後,將會留下不少的空缺。
這些都需要情報人才去補充。整個大明的所有錦衣衛,都需要好好的整頓一番。沒有足夠的人才可不行。
至於商業人才,那就更簡單了。現在的平價供銷社商行,已經火爆了整個京城。接下來將會以京城為中心,向周圍不斷的擴充。沒有足夠的商業人才,平價供銷社商行還怎麽繼續擴充。
除此之外,朝堂上清理了不少的官員,也已經空出了位置。購買相應的政務人才,可比那些貪官汙吏強多了。將會保持朝廷的運轉,推行他這個皇上的一係列政策。
對於現階段的情況來說,還是係統裏麵購買的人才,用起來最放心。
那些商人,官員等等,朱由檢全部都信不過。一個個在他這個皇上的眼皮底下,還敢肆無忌憚的搞小動作。
真當他這個皇上,不敢把所有的官員都殺光嗎?真以為整個大明朝,離了這些讀書人就轉不了嗎?
天真,實在是太天真了。一群官員對開掛一無所知。
係統裏眾多的商業人才,將會做的比周延儒一群人還要好。放著忠心耿耿,有能力的係統人才不用,除非腦袋抽風了。
85 萬 5000 兩銀子,朱由檢直接梭哈了。
“花費 30 萬兩銀子,分別購買步兵,騎兵、火器兵高級指揮人才各一人。” 這些高級指揮人才,均有著豐富的作戰經驗,深諳兵法謀略,能輕鬆指揮十萬士兵,在戰場上決勝千裏。
“花費 30 萬兩銀子,分別購買情報、商業、政務高級人才各一人。” 情報高級人才,精通各種情報收集、分析手段,能在錯綜複雜的局勢中洞察先機;
商業高級人才,善於經營管理,可讓供銷社等商業機構蓬勃發展;政務高級人才,心懷天下,有經世治國之才,能輔佐朱由檢處理朝政,推行新政。
60 萬兩銀子砸下去,購買了六名高級人才。
軍隊之中的高級人才,每一個都能輕鬆指揮十萬士兵。與此同時,情報,商業,政務高級人才,能力也大大的提升。
對現階段的擴充和政務來說,完全可以輕鬆應對。盡管每一個高級人才,需要花費 10 萬兩銀子。可這些對於朱由檢,完全是相當值得的。
餘額還剩下 24 萬 5000 了。朱由檢繼續消費。“花費 10 萬兩銀子,購買 100 名初級情報人才。”
這些初級情報人才,雖不及高級人才那般精通謀略,但他們遍布各地,能收集民間、官場、商界等各方信息,為決策提供依據。“花費 10 萬兩銀子,購買 100 名初級商業人才。”
初級商業人才可協助高級人才,在各地拓展供銷社業務,管理商鋪日常運營。“花費 4 萬 5000 兩銀子,購買 45 名初級政務人才。”
初級政務人才可承擔一些基礎政務工作,如文案處理、賦稅征收等,減輕朝廷負擔。
一番采購下來,朱由檢心中稍安。他深知,這隻是重振大明的第一步,前路漫漫,困難重重。但有了係統助力,手中有兵、有才、有錢,他堅信,定能扭轉乾坤,讓大明重新煥發生機,再現昔日輝煌。
他望向遠方,紫禁城的宮牆在夕陽下勾勒出威嚴的輪廓,仿佛在見證著他的決心,也預示著一場波瀾壯闊的變革即將在這古老的王朝拉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