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玄淩-完
綜影視:不許說她壞!都是朕教的 作者:月落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小狸提出收複邊境的事成功轉移了朝堂大臣們的注意,看著年紀雖小,卻已經嶄露鋒芒的太子殿下,他們紛紛考慮起了此事的可行性。
司空蘇遂信:“封後大典一事確實生了諸多波折,邊境蠻夷怕是正打算趁著我大周內亂之時生事,若是此時先行一步,的確能打得他們措手不及。”
“可帶兵之人…”
司空說著看了一眼此時的朝堂,因著最近玄淩連連肅清,朝堂上送了女兒進宮的基本都被清洗的差不多了。
小狸卻笑笑:“司空盡管點兵,此事孤有人選。”
司空眼中閃過喜色,對著還小的太子殿下便是敬佩一拜。
再看玄淩,狐疑地看了一眼勝券在握的小狸,沒說什麽便放了權:“太子的意思是…?”
“所有有爵位的親王,王公都跟著一同去,每人負責一個方位。”
正好清清他們各自的勢力。
若是還有心懷不軌的,正好趁機肅清。
禦書房裏,小狸在玄淩懷裏圈出地圖上的一角,開口提議:“我們隻要守住這個方位,剩下的,讓他們自相殘殺就是。”
玄淩盯著地圖一角若有所思:“所有親王都要殺?”
“都殺。”小狸擲地有聲,眼中是對大周版圖完整性的渴望。
抬眸看了一眼玄淩方才繼續說:“皇權隻能掌握在核心人手裏,一家獨大不是好事,群狼環伺更不是。”
“瑾承果然是朕最好的繼承人。”玄淩讚賞地看了一眼懷裏的兒子,抬手捏了捏他胖乎乎的小臉,其實他早就想那麽做了,但他更喜歡天要欲其亡必先欲其狂。
小狸則更喜歡,把所有狼圈在一起,坐擁高台看他們互相廝殺卻始終逃不出自己的掌心。
果然,出兵收複邊境的第三個月,擁兵自重此前已經被清理過一迴的汝南王反了,他撈出之前被流放的清河王玄清,打算勸說對方同自己一起反了大周。
清河王一席粗布麻衣並不能掩蓋其溫潤如玉的絕世風華,他沉默許久方才點頭:“要清順著王兄也非難事,隻是事成後,清要一人,還望王兄能夠成全。”
汝南王不解:“是何人竟勞賢弟如此掛念?”
玄清唇角微揚:“王兄知道的,隻有那一人。”
汝南王後知後覺,瞬間了然:“原來是那妖妃…不對,現在應該是妖後,那妖後與其妖子罔顧朝綱,插手朝政,早就該死,若是賢弟想要親手報當日之仇,那給了賢弟便是。”
“妖後?”玄清身處邊關不知封後之事,問清緣由方才感歎一句。
“原以為皇兄對她多是利用,未曾想,皇兄竟為她做到如此地步。”
玄清話中的惋惜讓汝南王一愣,而後便後知後覺想起清河王被貶的緣由,疑惑地問了一句:“賢弟莫不是真喜歡那妖後?當日之事也非誤會?”
玄清不置可否,輕輕點頭,他的確喜歡那女子,盡管他連那人的名字都不知道。
“王兄的意思是不給嘍?”
“不不不,既然賢弟喜歡那給了賢弟就是。”汝南王大手一拍當即允諾,而後想起了什麽:“不過醜話先說在前頭,賢弟要那妖後王兄沒意見,那妖子可萬萬留不得,那妖子尚且不足一歲,在朝堂上偶爾的提議便已經讓人不敢小覷,此子得除。”
玄清若有所思,當日離開時,她的肚子並不像有孕的樣子,即便有孕一個多月也斷然生不出兒子來,如此,玄清便放下心來:“那小兒隨王兄處置就是。”
汝南王與玄清一拍即合,當即決定了造反之事。
遠在皇宮,玄淩已經知道了汝南王去找玄清的事,聽著探子傳出來的對話內容氣得當場摔了桌上的瓷器:“他還敢肖想阿昭!!”
“父皇莫急,既然這清河王始終記掛著娘親,我們不如換個好玩的。”小狸立即提議,雖還是奶聲奶氣,遇到有些字時吐字並不清晰,但因為他的發言大多新奇,每次隻要他開口,周圍人都默契地給出時間讓他慢慢說。
就見小狸小肉手拿起一封空白書信:“讓娘親給他去信,要他殺了汝南王,看他會不會照做。”
玄淩接過那張信紙,隻和小狸對視一眼就明白了小狸的意思,玄清又沒見過阿昭的字,他用左手也不是不能送出這封信。無論玄清會選什麽,他和汝南王的聯盟都會因此瓦解。
這麽想著,玄淩吩咐宮人研墨,抬起左手在紙上依次寫出:【玄清救我!!】
【我原以為他是真心待我,卻不想竟是把我推向了眾矢之地。聽著他們對我的怨恨,我好怕。】
【這封書信是我好不容易才找到從前你身邊的人送過來的,你幫幫我,好不好。】
寫完後,玄淩將書信封好遞給了跪在那的探子,那探子拿著書信眼中全是敬佩,又抬頭看著禦書房內如出一轍兩個唇角噙著壞笑的一大一小,默默歎息:“攤上這滿是謀略心又髒的父子倆,這誰能贏。”
探子離去,玄淩才嗔怪地捏了一把小狸的胖臉,”又拿你娘親作筏子,小心你娘親知道了打你屁股。
小狸昂起小腦袋滿臉不忿:“那信還不是父皇親筆寫的,瑾承隻是提了個建議。下筆執行的可是父皇自己。”
果不其然,玄清在收到書信後便愣住了,來迴踱步猶豫了好幾天才鄭重決定要殺掉汝南王。
沒有兵權的救誰又能說得準呢,萬一汝南王卸磨殺驢,不肯把鬆昭昭給他,他還不如先一步搶了兵權,而後再無後顧之憂地迴去找她。
小狸不費一兵一卒的利用玄清殺了汝南王,而鬆昭昭這裏卻還在桃樹下捏泥娃娃,司淵始終未離去,隱了身形始終在她身旁不遠,偶爾會在她和玄淩歡好時,封閉五感六識,或者去看看小狸。
每當司淵和小狸相處越久,他就越覺得小狸熟悉,可細追究下去又找不到根源。
小狸三歲時,已然親政,他握著鬆昭昭的手看著底下臣服的文武百官,開口問她:“娘親,我會繼承父皇的一切吧。”
“當然。”
“也包括你,是嗎。”
司空蘇遂信:“封後大典一事確實生了諸多波折,邊境蠻夷怕是正打算趁著我大周內亂之時生事,若是此時先行一步,的確能打得他們措手不及。”
“可帶兵之人…”
司空說著看了一眼此時的朝堂,因著最近玄淩連連肅清,朝堂上送了女兒進宮的基本都被清洗的差不多了。
小狸卻笑笑:“司空盡管點兵,此事孤有人選。”
司空眼中閃過喜色,對著還小的太子殿下便是敬佩一拜。
再看玄淩,狐疑地看了一眼勝券在握的小狸,沒說什麽便放了權:“太子的意思是…?”
“所有有爵位的親王,王公都跟著一同去,每人負責一個方位。”
正好清清他們各自的勢力。
若是還有心懷不軌的,正好趁機肅清。
禦書房裏,小狸在玄淩懷裏圈出地圖上的一角,開口提議:“我們隻要守住這個方位,剩下的,讓他們自相殘殺就是。”
玄淩盯著地圖一角若有所思:“所有親王都要殺?”
“都殺。”小狸擲地有聲,眼中是對大周版圖完整性的渴望。
抬眸看了一眼玄淩方才繼續說:“皇權隻能掌握在核心人手裏,一家獨大不是好事,群狼環伺更不是。”
“瑾承果然是朕最好的繼承人。”玄淩讚賞地看了一眼懷裏的兒子,抬手捏了捏他胖乎乎的小臉,其實他早就想那麽做了,但他更喜歡天要欲其亡必先欲其狂。
小狸則更喜歡,把所有狼圈在一起,坐擁高台看他們互相廝殺卻始終逃不出自己的掌心。
果然,出兵收複邊境的第三個月,擁兵自重此前已經被清理過一迴的汝南王反了,他撈出之前被流放的清河王玄清,打算勸說對方同自己一起反了大周。
清河王一席粗布麻衣並不能掩蓋其溫潤如玉的絕世風華,他沉默許久方才點頭:“要清順著王兄也非難事,隻是事成後,清要一人,還望王兄能夠成全。”
汝南王不解:“是何人竟勞賢弟如此掛念?”
玄清唇角微揚:“王兄知道的,隻有那一人。”
汝南王後知後覺,瞬間了然:“原來是那妖妃…不對,現在應該是妖後,那妖後與其妖子罔顧朝綱,插手朝政,早就該死,若是賢弟想要親手報當日之仇,那給了賢弟便是。”
“妖後?”玄清身處邊關不知封後之事,問清緣由方才感歎一句。
“原以為皇兄對她多是利用,未曾想,皇兄竟為她做到如此地步。”
玄清話中的惋惜讓汝南王一愣,而後便後知後覺想起清河王被貶的緣由,疑惑地問了一句:“賢弟莫不是真喜歡那妖後?當日之事也非誤會?”
玄清不置可否,輕輕點頭,他的確喜歡那女子,盡管他連那人的名字都不知道。
“王兄的意思是不給嘍?”
“不不不,既然賢弟喜歡那給了賢弟就是。”汝南王大手一拍當即允諾,而後想起了什麽:“不過醜話先說在前頭,賢弟要那妖後王兄沒意見,那妖子可萬萬留不得,那妖子尚且不足一歲,在朝堂上偶爾的提議便已經讓人不敢小覷,此子得除。”
玄清若有所思,當日離開時,她的肚子並不像有孕的樣子,即便有孕一個多月也斷然生不出兒子來,如此,玄清便放下心來:“那小兒隨王兄處置就是。”
汝南王與玄清一拍即合,當即決定了造反之事。
遠在皇宮,玄淩已經知道了汝南王去找玄清的事,聽著探子傳出來的對話內容氣得當場摔了桌上的瓷器:“他還敢肖想阿昭!!”
“父皇莫急,既然這清河王始終記掛著娘親,我們不如換個好玩的。”小狸立即提議,雖還是奶聲奶氣,遇到有些字時吐字並不清晰,但因為他的發言大多新奇,每次隻要他開口,周圍人都默契地給出時間讓他慢慢說。
就見小狸小肉手拿起一封空白書信:“讓娘親給他去信,要他殺了汝南王,看他會不會照做。”
玄淩接過那張信紙,隻和小狸對視一眼就明白了小狸的意思,玄清又沒見過阿昭的字,他用左手也不是不能送出這封信。無論玄清會選什麽,他和汝南王的聯盟都會因此瓦解。
這麽想著,玄淩吩咐宮人研墨,抬起左手在紙上依次寫出:【玄清救我!!】
【我原以為他是真心待我,卻不想竟是把我推向了眾矢之地。聽著他們對我的怨恨,我好怕。】
【這封書信是我好不容易才找到從前你身邊的人送過來的,你幫幫我,好不好。】
寫完後,玄淩將書信封好遞給了跪在那的探子,那探子拿著書信眼中全是敬佩,又抬頭看著禦書房內如出一轍兩個唇角噙著壞笑的一大一小,默默歎息:“攤上這滿是謀略心又髒的父子倆,這誰能贏。”
探子離去,玄淩才嗔怪地捏了一把小狸的胖臉,”又拿你娘親作筏子,小心你娘親知道了打你屁股。
小狸昂起小腦袋滿臉不忿:“那信還不是父皇親筆寫的,瑾承隻是提了個建議。下筆執行的可是父皇自己。”
果不其然,玄清在收到書信後便愣住了,來迴踱步猶豫了好幾天才鄭重決定要殺掉汝南王。
沒有兵權的救誰又能說得準呢,萬一汝南王卸磨殺驢,不肯把鬆昭昭給他,他還不如先一步搶了兵權,而後再無後顧之憂地迴去找她。
小狸不費一兵一卒的利用玄清殺了汝南王,而鬆昭昭這裏卻還在桃樹下捏泥娃娃,司淵始終未離去,隱了身形始終在她身旁不遠,偶爾會在她和玄淩歡好時,封閉五感六識,或者去看看小狸。
每當司淵和小狸相處越久,他就越覺得小狸熟悉,可細追究下去又找不到根源。
小狸三歲時,已然親政,他握著鬆昭昭的手看著底下臣服的文武百官,開口問她:“娘親,我會繼承父皇的一切吧。”
“當然。”
“也包括你,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