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川沿岸,三足鼎立。
慕容銘見縣令大人緩緩走來,微微躬身拱手道:“上官大人!”楚越對這位大哥向來說不上好感,但也從無惡感,於是收斂神色道了一聲“大哥”,上官楚堯點了點頭,也沒計較她的那一聲不合時宜的稱唿。
上官楚堯走近二人後,柔聲對楚越說道:“七妹,今夜乃除夕燈會,還是不要頑皮了,免得讓大伯母擔憂。”
楚越轉頭看了慕容銘一眼,沒有說話。
慕容銘見她投來目光,也沒有絲毫驚懼。上官楚堯雖然是城南的一縣之主,但由於重川城地域極為遼闊,共有兩府四縣,他雖是城南霧都縣縣令,卻也管不著他慕容銘。
說話間,上官楚堯有意無意望向對岸的那座酒樓。
最終,兩人不歡而散,楚越更是連放花燈的心情都被消磨得一幹二淨,便直接帶著白露迴府了。
上官楚堯獨自一人站立在岸邊,倚靠著石柱怔怔出神。
酒樓上,那位喝了幾壺清酒的公子哥依舊清醒無比,他從小就酒量驚人,一個酒局下來總還是臉不紅心不跳,他那位在沙場上不可一世的父親總會調侃他“臉皮厚如城牆”。
而他,從來也隻是一笑置之。
房門被推開了,那位劍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開門複關門,疾步走到那位公子哥跟前躬身道:“是無越疏忽了,請殿下恕罪!”
公子哥正是永安王世子裴嗣。
他緩緩站起身,緊了緊衣領,將那名劍客扶起,溫言道:“與你無關,何必請罪。他上官楚堯來此自然是為了我,行蹤泄露也無妨,本世子又沒犯法。”
朝中,文武大臣從去年起便赫然分為涇渭分明的兩派,一方支持永安王府;另一方則扶持正統,他們認為,既然陛下已然有了皇子,自當由皇子繼位南陽國主。
而上官泠與上官楚堯父子二人,屬於後者。
裴嗣當時還在西越與南陽兩國邊境上吃西北風,便收到了父王特命人加急給他傳來的消息,他當時隻是冷笑一聲,並沒有覺得這有何不妥,畢竟誰不渴望從龍之功,陛下正值盛年,皇子雖年幼,但可以等!
“上官家族內勢力錯綜複雜,盤根錯節。從現在的情況來看,三房上官泠顯然不會站在我們永安王府這邊……”說到這裏,他停頓了片刻,便沒有再繼續說下去。
“你覺得上官家的七姑娘怎麽樣?”裴嗣望著窗外,麵無表情道。
無越被問得楞在當場,他看了裴嗣一眼,發現他古井不波,於是他便不知該如何應答了。
“上官楚越是上官家楚字輩長房長孫,雖然上官清逝世多年,在家族內算是孤苦無依,但是她卻始終深得上官老祖宗的寵愛。”裴嗣輕聲喃喃自語道。
這時,無越很是煞風景地陰陰笑道:“公子,府上倒是有意撮合你與慕容家那位南陽第一美人。”他這樣清冷孤傲,生人勿近的性子,向來都隻會對這位主子有一張笑臉。
慕容家大小姐慕容鏡是慕容家主幼女,自出生起,便已經被方士算過命,乃是神凰命格。
凰,一國之母也。
裴嗣聞言,抬起腳便準備掃過去,見他陰惻惻地低頭笑著,他知道他沒打算躲,便不自討無趣地收迴了腳。
隻是桌上茶已冷,菜已涼,他把雙手攏在大袖中,悠悠然說了句“迴府”,二人便下了樓,驅車往城北王府而去。
片刻後,有一人走到上官楚堯身邊,貼著耳朵嘀咕了什麽,隻見上官楚堯滿臉疑惑。
上官楚越迴到錦繡齋時,見娘親房中已經熄了燈,便沒有再作打擾,獨自一人迴到房中。
每逢佳節倍思親,她借著月光,從櫃子底下翻出了一個首飾盒,那是她七歲時父親上官清送給她的生辰禮,自父親離世後便被她藏到了她自以為看不到的地方。
首飾盒隻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檀木盒子。
她慢慢地打開,裏麵的首飾因為多年沒有用過,有一些早已生鏽了斑駁了。驀然間,她看到了底下壓著一片暗黃的紙張。
她倒出所有的發釵步搖,將那張她從來不知道存在的紙張展開。
上麵的字讓她瞬間趴在桌上,嚎啕大哭!
就住在旁邊的白露提著燭火便走了進來,在漆黑的屋子裏點了燈,走到書桌前蹲下身子,焦急萬分。
她看到小姐手邊有一張被揉得皺巴巴的略微泛黃的舊紙張,她拿了起來,上麵有用正楷寫道的幾行字:越兒,爹知道自己命不久矣,陪不了你們娘倆了,爹隻希望你能好好代替爹爹陪著你娘親,她為了我背井離鄉,我有愧!記得好好照顧自己,別怪爹!
當年,上官清因病逝世,臨終前,對蹲坐在床前的母女二人沒有隻言片語。
是的,這麽多年來,她心中都怨他,怪他。怨他早早地丟下自己跟娘親走了,怪他未能留下什麽,哪怕是一句話也好。
現在,她卻開始怨恨自己了!
這麽多年來,她將自己的天性收斂起來,封閉住自己,變得沉默寡言,她甚至不知道自己存在在這個家的意義是什麽。
自從上官清離世後,她不再沾染家族的商行業務,瘋狂習武,隻是為了麻痹自己罷了,她想讓自己的心變得更加堅毅,無情。
但是,她卻從來都沒有想過自己為什麽要變成現在這副模樣。
如今,她似乎懂了。
這一切,都是因為她父親的突然離世,她的心結,就像一個枷鎖一般緊緊地拴住自己,讓她始終無法真正走出那個陰影。
她曾經怨他,怪他。
而現在,她願意放下了。
翌日,她獨自一人帶著一壺酒來到了城西郊外,這裏依山傍水,風光迤邐,是重川城外的一片世外桃源。當初這一塊土地,被多少人眼饞覬覦著,但最終成為了上官家的陵園。
清明未至,能飲一杯無?
她站在那塊墓碑前,輕輕拂去碑上的殘雪,眼神溫柔。
她緩緩跪坐在碑前,將那壇酒放在了父親的墳前。她始終記得這是他最愛的酒。
上官清本來並不愛喝酒。隻是自從她這個長女出世之後,他便開始慢慢地喝上了。
這酒,名喚女兒紅!
慕容銘見縣令大人緩緩走來,微微躬身拱手道:“上官大人!”楚越對這位大哥向來說不上好感,但也從無惡感,於是收斂神色道了一聲“大哥”,上官楚堯點了點頭,也沒計較她的那一聲不合時宜的稱唿。
上官楚堯走近二人後,柔聲對楚越說道:“七妹,今夜乃除夕燈會,還是不要頑皮了,免得讓大伯母擔憂。”
楚越轉頭看了慕容銘一眼,沒有說話。
慕容銘見她投來目光,也沒有絲毫驚懼。上官楚堯雖然是城南的一縣之主,但由於重川城地域極為遼闊,共有兩府四縣,他雖是城南霧都縣縣令,卻也管不著他慕容銘。
說話間,上官楚堯有意無意望向對岸的那座酒樓。
最終,兩人不歡而散,楚越更是連放花燈的心情都被消磨得一幹二淨,便直接帶著白露迴府了。
上官楚堯獨自一人站立在岸邊,倚靠著石柱怔怔出神。
酒樓上,那位喝了幾壺清酒的公子哥依舊清醒無比,他從小就酒量驚人,一個酒局下來總還是臉不紅心不跳,他那位在沙場上不可一世的父親總會調侃他“臉皮厚如城牆”。
而他,從來也隻是一笑置之。
房門被推開了,那位劍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開門複關門,疾步走到那位公子哥跟前躬身道:“是無越疏忽了,請殿下恕罪!”
公子哥正是永安王世子裴嗣。
他緩緩站起身,緊了緊衣領,將那名劍客扶起,溫言道:“與你無關,何必請罪。他上官楚堯來此自然是為了我,行蹤泄露也無妨,本世子又沒犯法。”
朝中,文武大臣從去年起便赫然分為涇渭分明的兩派,一方支持永安王府;另一方則扶持正統,他們認為,既然陛下已然有了皇子,自當由皇子繼位南陽國主。
而上官泠與上官楚堯父子二人,屬於後者。
裴嗣當時還在西越與南陽兩國邊境上吃西北風,便收到了父王特命人加急給他傳來的消息,他當時隻是冷笑一聲,並沒有覺得這有何不妥,畢竟誰不渴望從龍之功,陛下正值盛年,皇子雖年幼,但可以等!
“上官家族內勢力錯綜複雜,盤根錯節。從現在的情況來看,三房上官泠顯然不會站在我們永安王府這邊……”說到這裏,他停頓了片刻,便沒有再繼續說下去。
“你覺得上官家的七姑娘怎麽樣?”裴嗣望著窗外,麵無表情道。
無越被問得楞在當場,他看了裴嗣一眼,發現他古井不波,於是他便不知該如何應答了。
“上官楚越是上官家楚字輩長房長孫,雖然上官清逝世多年,在家族內算是孤苦無依,但是她卻始終深得上官老祖宗的寵愛。”裴嗣輕聲喃喃自語道。
這時,無越很是煞風景地陰陰笑道:“公子,府上倒是有意撮合你與慕容家那位南陽第一美人。”他這樣清冷孤傲,生人勿近的性子,向來都隻會對這位主子有一張笑臉。
慕容家大小姐慕容鏡是慕容家主幼女,自出生起,便已經被方士算過命,乃是神凰命格。
凰,一國之母也。
裴嗣聞言,抬起腳便準備掃過去,見他陰惻惻地低頭笑著,他知道他沒打算躲,便不自討無趣地收迴了腳。
隻是桌上茶已冷,菜已涼,他把雙手攏在大袖中,悠悠然說了句“迴府”,二人便下了樓,驅車往城北王府而去。
片刻後,有一人走到上官楚堯身邊,貼著耳朵嘀咕了什麽,隻見上官楚堯滿臉疑惑。
上官楚越迴到錦繡齋時,見娘親房中已經熄了燈,便沒有再作打擾,獨自一人迴到房中。
每逢佳節倍思親,她借著月光,從櫃子底下翻出了一個首飾盒,那是她七歲時父親上官清送給她的生辰禮,自父親離世後便被她藏到了她自以為看不到的地方。
首飾盒隻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檀木盒子。
她慢慢地打開,裏麵的首飾因為多年沒有用過,有一些早已生鏽了斑駁了。驀然間,她看到了底下壓著一片暗黃的紙張。
她倒出所有的發釵步搖,將那張她從來不知道存在的紙張展開。
上麵的字讓她瞬間趴在桌上,嚎啕大哭!
就住在旁邊的白露提著燭火便走了進來,在漆黑的屋子裏點了燈,走到書桌前蹲下身子,焦急萬分。
她看到小姐手邊有一張被揉得皺巴巴的略微泛黃的舊紙張,她拿了起來,上麵有用正楷寫道的幾行字:越兒,爹知道自己命不久矣,陪不了你們娘倆了,爹隻希望你能好好代替爹爹陪著你娘親,她為了我背井離鄉,我有愧!記得好好照顧自己,別怪爹!
當年,上官清因病逝世,臨終前,對蹲坐在床前的母女二人沒有隻言片語。
是的,這麽多年來,她心中都怨他,怪他。怨他早早地丟下自己跟娘親走了,怪他未能留下什麽,哪怕是一句話也好。
現在,她卻開始怨恨自己了!
這麽多年來,她將自己的天性收斂起來,封閉住自己,變得沉默寡言,她甚至不知道自己存在在這個家的意義是什麽。
自從上官清離世後,她不再沾染家族的商行業務,瘋狂習武,隻是為了麻痹自己罷了,她想讓自己的心變得更加堅毅,無情。
但是,她卻從來都沒有想過自己為什麽要變成現在這副模樣。
如今,她似乎懂了。
這一切,都是因為她父親的突然離世,她的心結,就像一個枷鎖一般緊緊地拴住自己,讓她始終無法真正走出那個陰影。
她曾經怨他,怪他。
而現在,她願意放下了。
翌日,她獨自一人帶著一壺酒來到了城西郊外,這裏依山傍水,風光迤邐,是重川城外的一片世外桃源。當初這一塊土地,被多少人眼饞覬覦著,但最終成為了上官家的陵園。
清明未至,能飲一杯無?
她站在那塊墓碑前,輕輕拂去碑上的殘雪,眼神溫柔。
她緩緩跪坐在碑前,將那壇酒放在了父親的墳前。她始終記得這是他最愛的酒。
上官清本來並不愛喝酒。隻是自從她這個長女出世之後,他便開始慢慢地喝上了。
這酒,名喚女兒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