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潼關失守!
獨寵敵國質子,病弱太子顛覆朝堂 作者:滄笙長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遂寧三十二年的新元時節,以大金鐵騎為首的三國聯軍踏破了大曆最堅實的一道屏障——潼關。而裴家幼子裴靖川為保大曆最後的兵力,以一己之身攔下聯軍,最終戰死沙場。
大曆潼關城內,薛瑜率領餘下的大曆將士們退百裏,在偏僻的一處縣城中安營紮寨,駐守最後一道防線。
大營中,無數傷殘的將士們紛紛垂著頭,靜立在主帥營帳前。
一陣寒風吹過,刮得那主帥營帳上綁著的白幡嘩嘩作響。立於大軍之前的薛瑜捏緊垂在身側的雙手,抬眸看著那隨風飄舞的白幡。
“跪!”
薛瑜掀開衣袍,半跪在地上,身後的將士們紛紛照做,他們的手臂上皆綁著一條沾血的白布。
你的夙願我知道,我一定會將敵軍擊退,還我大曆一片淨土!
……
灰色的鉛雲蒙上暗黑的天空,遮住那朦朧的月色,點點碎雪穿透那厚重的雲層,紛紛揚揚落下,染白了小道。
“駕!”
黑夜中,一陣急促的馬蹄聲驀然響起,驚擾了這夜晚的寂寥。
一道黑影緊緊攥著韁繩,拐過一條條彎,朝著潼關城的方向而來。
“籲。”
贏衡拉住韁繩,迫使胯下的馬停下,黑沉的眸色順著寒鴉盤旋的地方看去,眸色變得越發陰沉。
借著手中的火把,他瞧見寒鴉盤旋之地,全是橫成在沙地上將士們的屍體。而不遠處的潼關城上,大曆旗幟早已被摘下,換上了大金的戰旗。
難道潼關失守了嗎?!
贏衡眸色微沉,念及到這個結果,捏著韁繩的手不由加重了幾分。
“啊~這天冷的,將軍還讓我們出來巡邏。大曆那群蠻子早就被將軍打怕了,怎麽還敢來啊。”
潼關緊閉的城門傳來一陣動靜,一小隊敵軍慢慢悠悠地走出來。
“你可小點聲吧,真是嫌自己命長,快點巡邏吧。”一個小兵低聲嗬斥道。
早在聽到動靜的那刻,贏衡便躲了起來。
他匿在山坡後麵,眼眸緊緊盯著那群四處巡邏的敵軍,強壓下胸腔裏的衝動,牽著馬小心翼翼地離開了潼關城。
他必須盡快和餘下的大曆將士們匯合,希望情況並沒有他想的那般糟糕!
潼關眼下已失守,按鎮國將軍多年領兵作戰的習慣,他定是帶著餘下的將士們退到了百裏之外的石崖縣。
贏衡眸色微沉,調轉馬頭,朝著百裏開外的石崖縣而去。
……
潼關城開外的石崖縣,主帥營帳內。
薛瑜眸色微沉地看著眼前的沙盤,伸出手,捏起一枚藍旗,暗自思考著從何處突圍更為穩妥。
大金、南越和昭離的聯軍堵在城外,想要從正麵突圍,簡直是天粟馬角。
他眼眸輕轉,看向沙盤上另一條小道,手指微曲,輕輕敲擊著桌案。
眼下潼關失守,大金等三國敵軍將城內外圍堵得水泄不通。而石崖縣地處潼關城中央,想要避開敵軍的耳目,繞到另一邊的小道,也不是一件易事。
他想起城外對大曆虎視眈眈的敵軍,眸中湧動的墨色越來越濃,置於桌案上的雙手不禁狠狠攥起,周身翻騰著澎湃的殺意。
該死!
“太子殿下?殿下迴來了,殿下沒有死!”
驀然,薛瑜聽到帳外傳來一陣動靜,他猛然抬起頭,大步跨出營帳,一眼就瞧見牽著馬的贏衡。
“殿下!”
聽到薛瑜的聲音,贏衡並沒有動靜。他抬起頭,看著主帳上懸掛的白幡,心中湧起不好的猜測。
“侯爺,裴將軍呢?”贏衡聲音放得極輕,但他牽著韁繩的手輕微顫抖,眼眶漸漸泛上紅色。
薛瑜和餘下的將士們聽到贏衡這般問,皆垂下頭,不言語。一時間,隻有寒風刮過上方白幡的聲音。
贏衡緩緩閉眼,斂下眸中的傷痛,掀開衣袍,跪在主帥營帳前。身後的大曆將士們瞧見年輕的儲君這般做,也紛紛跪下,他們一同望著那翻飛的白幡。
裴叔,我一定會為您報仇!
贏衡睜開眼,眸中早已褪去方才的傷感,黑眸中湧動的盡是刻骨的恨意和怒意。
他站起身,掀開主帳,身後的薛瑜跟著起身,跨入營帳中。
“殿下,您……”
薛瑜立在贏衡身後,眸色稍顯複雜地看著贏衡那變白的長發,蠕動嘴唇。
“無礙。裴將軍的屍體安置了嗎?”
贏衡知曉他憂心自己的身體狀況,他輕聲開口,打斷他的話,微微側眸,問到他最關心的事情。
聞言,薛瑜凝重的眸色浮現出悲痛,他狠狠攥緊垂在身側的手,垂首,聲音沙啞地迴答。
“裴將軍拚死攔下聯軍後,屍體被懸掛在潼關城外。末將本想帶人去營救裴將軍的屍體,但不慎被敵軍發現,隻撿迴了裴將軍的一些遺物。”
薛瑜紅著眼眶,從衣襟裏掏出一封帶著血跡的信和裴靖川從不離身的袖箭,遞給贏衡。
贏衡轉過身,微垂下眼眸,信箋上沾滿了血跡,而最引人注目的還是信封上寫著“殿下親啟”四字。
軍中一向有一條不成文的習俗,凡是上戰場之時,軍中將士們皆會親手寫下一封絕筆信,怕得便是上了戰場後,再也迴不來。
若大軍凱旋而歸,這封絕筆信便會被同行之人送去家中,以慰家人之心。
裴靖川乃裴氏最後的血脈,贏衡原以為他不會寫絕筆信,卻不曾想他竟然給自己留下了這封絕筆信。
贏衡紅著眼眶,伸出手輕輕接過遞來的東西,揮了揮手,示意薛瑜退下。
待薛瑜退出營帳後,他拆掉那封帶著血跡的信箋,抖開,一支枯萎的海棠花從裏麵掉落。
贏衡彎腰,將那支海棠花撿起,眼神逐漸從枯萎的花上落到他手中的信箋上,龍飛鳳舞的字跡躍然紙上。
‘殿下親啟,提筆驚覺這世上早已無臣掛念之人,若說臣唯一放心不下的便是殿下您。殿下為大曆儲君,謀略過人,有經天緯地之才,日後定也是一代聖君。此次戰役,或許是臣最後一次為大曆而戰,為殿下而戰,若臣不慎戰死沙場,願殿下勿傷懷,為國戰死,是臣為武將最大的榮耀。’
信紙單薄,隻能書寫下寥寥幾言,但簡短的言語中盡是他身為武將的風骨。
贏衡捏緊手中單薄的信紙,信上言語本言至於此,但在其背後卻還有一段未盡之言。
‘殿下,臣提筆所念皆為您的生母,您的母親並未葬入皇陵,她被臣葬在了寒山寺的桃林中。臣本想永遠帶著這個秘密死去,但臣知月兒最大的心願,便是希望殿下平安成長。若臣不幸戰死,臣懇求殿下去看看淳儀皇後,她很想您。’
贏衡緩緩閉眼,凝結在眼眶中的清淚終還是落下,砸在手中的信箋上,暈染開信箋上的血跡。
他將手中的信箋折好,妥帖地放入衣襟中,垂下眼,輕輕摩挲著手中沾滿血跡的袖箭,摸到袖箭底部時,輕輕描摹著鐫刻在袖箭上的“月”字。
裴叔,母後,願你們能夠再度相逢。祈安定會不負裴叔期待,斬盡來敵!
————
有人還記得戰國將軍從不離身的袖箭嗎~
裴家滿門忠烈,皆是武將風骨。
大曆潼關城內,薛瑜率領餘下的大曆將士們退百裏,在偏僻的一處縣城中安營紮寨,駐守最後一道防線。
大營中,無數傷殘的將士們紛紛垂著頭,靜立在主帥營帳前。
一陣寒風吹過,刮得那主帥營帳上綁著的白幡嘩嘩作響。立於大軍之前的薛瑜捏緊垂在身側的雙手,抬眸看著那隨風飄舞的白幡。
“跪!”
薛瑜掀開衣袍,半跪在地上,身後的將士們紛紛照做,他們的手臂上皆綁著一條沾血的白布。
你的夙願我知道,我一定會將敵軍擊退,還我大曆一片淨土!
……
灰色的鉛雲蒙上暗黑的天空,遮住那朦朧的月色,點點碎雪穿透那厚重的雲層,紛紛揚揚落下,染白了小道。
“駕!”
黑夜中,一陣急促的馬蹄聲驀然響起,驚擾了這夜晚的寂寥。
一道黑影緊緊攥著韁繩,拐過一條條彎,朝著潼關城的方向而來。
“籲。”
贏衡拉住韁繩,迫使胯下的馬停下,黑沉的眸色順著寒鴉盤旋的地方看去,眸色變得越發陰沉。
借著手中的火把,他瞧見寒鴉盤旋之地,全是橫成在沙地上將士們的屍體。而不遠處的潼關城上,大曆旗幟早已被摘下,換上了大金的戰旗。
難道潼關失守了嗎?!
贏衡眸色微沉,念及到這個結果,捏著韁繩的手不由加重了幾分。
“啊~這天冷的,將軍還讓我們出來巡邏。大曆那群蠻子早就被將軍打怕了,怎麽還敢來啊。”
潼關緊閉的城門傳來一陣動靜,一小隊敵軍慢慢悠悠地走出來。
“你可小點聲吧,真是嫌自己命長,快點巡邏吧。”一個小兵低聲嗬斥道。
早在聽到動靜的那刻,贏衡便躲了起來。
他匿在山坡後麵,眼眸緊緊盯著那群四處巡邏的敵軍,強壓下胸腔裏的衝動,牽著馬小心翼翼地離開了潼關城。
他必須盡快和餘下的大曆將士們匯合,希望情況並沒有他想的那般糟糕!
潼關眼下已失守,按鎮國將軍多年領兵作戰的習慣,他定是帶著餘下的將士們退到了百裏之外的石崖縣。
贏衡眸色微沉,調轉馬頭,朝著百裏開外的石崖縣而去。
……
潼關城開外的石崖縣,主帥營帳內。
薛瑜眸色微沉地看著眼前的沙盤,伸出手,捏起一枚藍旗,暗自思考著從何處突圍更為穩妥。
大金、南越和昭離的聯軍堵在城外,想要從正麵突圍,簡直是天粟馬角。
他眼眸輕轉,看向沙盤上另一條小道,手指微曲,輕輕敲擊著桌案。
眼下潼關失守,大金等三國敵軍將城內外圍堵得水泄不通。而石崖縣地處潼關城中央,想要避開敵軍的耳目,繞到另一邊的小道,也不是一件易事。
他想起城外對大曆虎視眈眈的敵軍,眸中湧動的墨色越來越濃,置於桌案上的雙手不禁狠狠攥起,周身翻騰著澎湃的殺意。
該死!
“太子殿下?殿下迴來了,殿下沒有死!”
驀然,薛瑜聽到帳外傳來一陣動靜,他猛然抬起頭,大步跨出營帳,一眼就瞧見牽著馬的贏衡。
“殿下!”
聽到薛瑜的聲音,贏衡並沒有動靜。他抬起頭,看著主帳上懸掛的白幡,心中湧起不好的猜測。
“侯爺,裴將軍呢?”贏衡聲音放得極輕,但他牽著韁繩的手輕微顫抖,眼眶漸漸泛上紅色。
薛瑜和餘下的將士們聽到贏衡這般問,皆垂下頭,不言語。一時間,隻有寒風刮過上方白幡的聲音。
贏衡緩緩閉眼,斂下眸中的傷痛,掀開衣袍,跪在主帥營帳前。身後的大曆將士們瞧見年輕的儲君這般做,也紛紛跪下,他們一同望著那翻飛的白幡。
裴叔,我一定會為您報仇!
贏衡睜開眼,眸中早已褪去方才的傷感,黑眸中湧動的盡是刻骨的恨意和怒意。
他站起身,掀開主帳,身後的薛瑜跟著起身,跨入營帳中。
“殿下,您……”
薛瑜立在贏衡身後,眸色稍顯複雜地看著贏衡那變白的長發,蠕動嘴唇。
“無礙。裴將軍的屍體安置了嗎?”
贏衡知曉他憂心自己的身體狀況,他輕聲開口,打斷他的話,微微側眸,問到他最關心的事情。
聞言,薛瑜凝重的眸色浮現出悲痛,他狠狠攥緊垂在身側的手,垂首,聲音沙啞地迴答。
“裴將軍拚死攔下聯軍後,屍體被懸掛在潼關城外。末將本想帶人去營救裴將軍的屍體,但不慎被敵軍發現,隻撿迴了裴將軍的一些遺物。”
薛瑜紅著眼眶,從衣襟裏掏出一封帶著血跡的信和裴靖川從不離身的袖箭,遞給贏衡。
贏衡轉過身,微垂下眼眸,信箋上沾滿了血跡,而最引人注目的還是信封上寫著“殿下親啟”四字。
軍中一向有一條不成文的習俗,凡是上戰場之時,軍中將士們皆會親手寫下一封絕筆信,怕得便是上了戰場後,再也迴不來。
若大軍凱旋而歸,這封絕筆信便會被同行之人送去家中,以慰家人之心。
裴靖川乃裴氏最後的血脈,贏衡原以為他不會寫絕筆信,卻不曾想他竟然給自己留下了這封絕筆信。
贏衡紅著眼眶,伸出手輕輕接過遞來的東西,揮了揮手,示意薛瑜退下。
待薛瑜退出營帳後,他拆掉那封帶著血跡的信箋,抖開,一支枯萎的海棠花從裏麵掉落。
贏衡彎腰,將那支海棠花撿起,眼神逐漸從枯萎的花上落到他手中的信箋上,龍飛鳳舞的字跡躍然紙上。
‘殿下親啟,提筆驚覺這世上早已無臣掛念之人,若說臣唯一放心不下的便是殿下您。殿下為大曆儲君,謀略過人,有經天緯地之才,日後定也是一代聖君。此次戰役,或許是臣最後一次為大曆而戰,為殿下而戰,若臣不慎戰死沙場,願殿下勿傷懷,為國戰死,是臣為武將最大的榮耀。’
信紙單薄,隻能書寫下寥寥幾言,但簡短的言語中盡是他身為武將的風骨。
贏衡捏緊手中單薄的信紙,信上言語本言至於此,但在其背後卻還有一段未盡之言。
‘殿下,臣提筆所念皆為您的生母,您的母親並未葬入皇陵,她被臣葬在了寒山寺的桃林中。臣本想永遠帶著這個秘密死去,但臣知月兒最大的心願,便是希望殿下平安成長。若臣不幸戰死,臣懇求殿下去看看淳儀皇後,她很想您。’
贏衡緩緩閉眼,凝結在眼眶中的清淚終還是落下,砸在手中的信箋上,暈染開信箋上的血跡。
他將手中的信箋折好,妥帖地放入衣襟中,垂下眼,輕輕摩挲著手中沾滿血跡的袖箭,摸到袖箭底部時,輕輕描摹著鐫刻在袖箭上的“月”字。
裴叔,母後,願你們能夠再度相逢。祈安定會不負裴叔期待,斬盡來敵!
————
有人還記得戰國將軍從不離身的袖箭嗎~
裴家滿門忠烈,皆是武將風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