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母後,這事當真和你無關嗎?
獨寵敵國質子,病弱太子顛覆朝堂 作者:滄笙長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翌日清晨,薛清寧剛起身,就聽見殿外傳來沅蓮與他人交談的聲音。
“奴婢參見陛下。時辰尚早,太後娘娘還尚未起身。”
“免禮。朕聽聞,昨夜母後頭疾複發,可曾宣過太醫?”贏承玨淡然的聲音透過重重殿門,隱隱約約傳進慈寧宮內。
“勞陛下掛念。太後娘娘年輕時,和先帝共同處理朝政,多年來為大曆勞心傷神,才染上了這頑疾。娘娘內裏虧損嚴重,太醫院雖開了藥,但陛下也知娘娘性子,效果甚微。太後娘娘應該畢竟年歲已大,精力也不勝從前,但依舊掛牽著陛下。奴婢知道陛下朝務繁重,但也鬥膽請陛下常來看望太後娘娘。”
“沅蓮,請陛下進來吧。”一道淡然的聲音從慈寧宮內傳出,打斷了她的話。
沅蓮應了一聲,又麵向贏承玨,躬身福禮道,“怪奴婢多言了,還望陛下恕罪。”轉身迴了慈寧宮。
贏承玨眸色頗為複雜地看著慈寧宮,微微歎氣後,在外稍等片刻,才踏入慈寧宮。
薛清寧坐在高位上,示意一旁的宮女奉茶,“陛下,這是剛結束早朝?”
“是,母後。兒臣聽聞,昨夜母後頭疾複發,如今感覺如何?”
“不過隻是吹了點涼風,又何必勞陛下親自跑這一趟。”
贏承玨聞言,抿唇不語,眼神複雜地看著頭發早已花白的薛清寧,記憶中鮮妍柔和的麵容上早已爬滿了皺紋,那雙充滿著銳利光芒的眼睛也早已被時光侵蝕,褪去了聰慧,閃爍著渾濁。
他幼時也曾躺在她懷中,聽她神采奕奕講起過大曆的建國曆史。也見過她身為一國之母,厲言訓斥昏庸大臣,大力推行政策的威儀。而母後又出身武將世家,他自然也見過母後一箭射中獵物的英姿。
他身為母後的嫡長子,定遠侯府對他有著厚望,但母後並未過分要求他,他也曾是在母愛中圍繞著長大。
他知曉,母後並不得父皇恩寵,都說深宮中的女人如果得不到皇恩,就會逐漸腐敗、失去鮮妍的姿色。但母後與那些女人不同,即使沒有皇寵,她也在這座深宮中熱烈的活著。
她不喜禦花園那些脆弱的鮮花,比起禦花園,她更喜歡待在臨淵池,看著池中的魚兒歡快地遊動。
母後快意地活在深宮中,深宮高牆並沒有禁錮住她的性情。但隨著年歲漸長,那位名動皇城的定遠侯嫡女,逐漸被這座深宮吞噬了生機。最終,成為了當今手握重權的薛太後。
自那件事過後,他與母後的關係便漸漸疏遠,除了一些重大節日,他都不曾來過慈寧宮。
誰能想到,當年那般鮮妍明亮的淳肅皇後,也早已變成了古稀老人。
贏承玨眸色微動,淡漠的聲音逐漸染上關切,“母後的事,又怎算小事。如今大曆國力安穩,百姓安居樂業,母後不必過於憂思。”
“哀家已至古稀之年,或許過不了幾年,就要下去陪先帝了。”薛清寧手持著一串佛珠,眸色平淡地望著殿外的晨曦。
“母後!此話不可再言。”贏承玨聞言,神色微變。
薛清寧微微迴眸,看著贏承玨眸中不似作假的關切和慌亂,微怔,思緒微微紛亂。
自那件事過後,她與皇帝的關係日漸疏遠。也是從那時起,一直恭順她的皇帝逐漸變得反叛,不再聽從她的建議。
她知道天家裏沒有所謂的親情,看著皇帝已經能獨當一麵,她心中有著欣慰的同時,也蘊含著失落。
但她並未強求與他母子關係緩和,那件事於她而言,不過是製衡權臣的手段,可對他而言,卻是陷他於不仁不義之地。
薛清寧微微歎口氣,避開了他的視線,“哀家聽聞,鎮國將軍已經迴來了?”
贏承玨聽到薛清寧提及好友的名字,神色微僵,前傾的身子微微迴攏,置於桌案上的手微微收緊,沉默片刻,才開口道,“嗯。”
她微微側眸,看著神色一片晦暗的贏承玨,微歎,稍斂了斂神色,語氣帶著嚴肅,“陛下,您為一國天子,應知曉權臣製衡之術。”
“鎮國將軍鎮守邊疆多年,他的威名早已流傳於他國,在百姓中威望更是強盛。雖您與他乃幼年舊友,但出身皇室的您,也該知道這種情感隨時都有可能為了足夠的利益而背叛您。”薛清寧渾濁的眼眸中閃著微痛,端起桌案上的熱茶,呷了一口,微熱的水汽上升,朦朧了她的神色。
贏承玨聽著這多年來一成不變的話語,又想起他和頊離因這個荒誕緣故,香消玉殞於這座深宮的愛人,心頭猛然襲上一股慍怒。
“母後,為了這所謂的皇權,您不惜嫁給了父皇,深宮囚鎖了您一生。而您為了鞏固這皇權,不惜威脅兒臣,迫使兒臣與摯友反目,甚至害死了兒臣和摯友一生摯愛。”
贏承玨微微壓著胸腔裏的怒火,微微抬眸,直視著對麵的薛清寧,壓低聲音,“母後,這皇權害死了多少人,您還能數清嗎?”
“放肆!”
薛清寧被自家兒子這般看著,她心頭也湧上一股怒火,站起身,猛然拍響桌案。熱茶咣當一聲,砸在桌案上,茶盞中的熱茶濺出,而慈寧宮中伺候的宮人皆惶恐地跪了一地,頭深深埋著,屏氣凝息。
“哀家這般做皆是為了你!曆史上,權臣當道,迫殺皇帝的史實不在少數。你為皇室之人,難道還不清楚這樣的隱患一旦爆發,會對你的皇位造成什麽後果!你以為僅憑你那同窗之誼,就能令整個將軍府對你俯首稱臣,簡直癡人說夢!”薛清寧將手中的佛珠放在桌案上,眸中盡是嘲諷。
“母後,我知您謀略過人,但兒臣並非幼年稚童,朕有明辨是非的能力。”麵對薛清寧的咄咄逼人,贏承玨微微垂眸,並未有過激的舉動。
薛清寧沉默地看了他一眼,壓住胸腔的怒火,緩緩坐下,但聲音仍然冷漠,“皇帝,哀家知道您心中怨哀家。淳儀皇後薨世後,您一直認為是哀家做局。”
葉翎月薨世,一直是贏承玨心中的痛,他心裏明白,在這座深宮,過盛的皇寵,會成為罪惡的催化劑。但他那時,過於自負,認為他能保護好摯愛,卻不曾想,深宮還是將她拉入黑暗,吞噬掉了她的生命。
贏承玨心中其實有懷疑的人選,當年暗查這件事,卻並未找到任何蛛絲馬跡,仿佛一切都隻是他的臆想。
他眸色微沉,緊握的大手緩緩張開,抬起頭,直視著薛清寧,帝王的威儀逐漸彌漫在整座慈寧宮,冷聲問道,“母後,月兒這件事,真的與您無關嗎?”
“奴婢參見陛下。時辰尚早,太後娘娘還尚未起身。”
“免禮。朕聽聞,昨夜母後頭疾複發,可曾宣過太醫?”贏承玨淡然的聲音透過重重殿門,隱隱約約傳進慈寧宮內。
“勞陛下掛念。太後娘娘年輕時,和先帝共同處理朝政,多年來為大曆勞心傷神,才染上了這頑疾。娘娘內裏虧損嚴重,太醫院雖開了藥,但陛下也知娘娘性子,效果甚微。太後娘娘應該畢竟年歲已大,精力也不勝從前,但依舊掛牽著陛下。奴婢知道陛下朝務繁重,但也鬥膽請陛下常來看望太後娘娘。”
“沅蓮,請陛下進來吧。”一道淡然的聲音從慈寧宮內傳出,打斷了她的話。
沅蓮應了一聲,又麵向贏承玨,躬身福禮道,“怪奴婢多言了,還望陛下恕罪。”轉身迴了慈寧宮。
贏承玨眸色頗為複雜地看著慈寧宮,微微歎氣後,在外稍等片刻,才踏入慈寧宮。
薛清寧坐在高位上,示意一旁的宮女奉茶,“陛下,這是剛結束早朝?”
“是,母後。兒臣聽聞,昨夜母後頭疾複發,如今感覺如何?”
“不過隻是吹了點涼風,又何必勞陛下親自跑這一趟。”
贏承玨聞言,抿唇不語,眼神複雜地看著頭發早已花白的薛清寧,記憶中鮮妍柔和的麵容上早已爬滿了皺紋,那雙充滿著銳利光芒的眼睛也早已被時光侵蝕,褪去了聰慧,閃爍著渾濁。
他幼時也曾躺在她懷中,聽她神采奕奕講起過大曆的建國曆史。也見過她身為一國之母,厲言訓斥昏庸大臣,大力推行政策的威儀。而母後又出身武將世家,他自然也見過母後一箭射中獵物的英姿。
他身為母後的嫡長子,定遠侯府對他有著厚望,但母後並未過分要求他,他也曾是在母愛中圍繞著長大。
他知曉,母後並不得父皇恩寵,都說深宮中的女人如果得不到皇恩,就會逐漸腐敗、失去鮮妍的姿色。但母後與那些女人不同,即使沒有皇寵,她也在這座深宮中熱烈的活著。
她不喜禦花園那些脆弱的鮮花,比起禦花園,她更喜歡待在臨淵池,看著池中的魚兒歡快地遊動。
母後快意地活在深宮中,深宮高牆並沒有禁錮住她的性情。但隨著年歲漸長,那位名動皇城的定遠侯嫡女,逐漸被這座深宮吞噬了生機。最終,成為了當今手握重權的薛太後。
自那件事過後,他與母後的關係便漸漸疏遠,除了一些重大節日,他都不曾來過慈寧宮。
誰能想到,當年那般鮮妍明亮的淳肅皇後,也早已變成了古稀老人。
贏承玨眸色微動,淡漠的聲音逐漸染上關切,“母後的事,又怎算小事。如今大曆國力安穩,百姓安居樂業,母後不必過於憂思。”
“哀家已至古稀之年,或許過不了幾年,就要下去陪先帝了。”薛清寧手持著一串佛珠,眸色平淡地望著殿外的晨曦。
“母後!此話不可再言。”贏承玨聞言,神色微變。
薛清寧微微迴眸,看著贏承玨眸中不似作假的關切和慌亂,微怔,思緒微微紛亂。
自那件事過後,她與皇帝的關係日漸疏遠。也是從那時起,一直恭順她的皇帝逐漸變得反叛,不再聽從她的建議。
她知道天家裏沒有所謂的親情,看著皇帝已經能獨當一麵,她心中有著欣慰的同時,也蘊含著失落。
但她並未強求與他母子關係緩和,那件事於她而言,不過是製衡權臣的手段,可對他而言,卻是陷他於不仁不義之地。
薛清寧微微歎口氣,避開了他的視線,“哀家聽聞,鎮國將軍已經迴來了?”
贏承玨聽到薛清寧提及好友的名字,神色微僵,前傾的身子微微迴攏,置於桌案上的手微微收緊,沉默片刻,才開口道,“嗯。”
她微微側眸,看著神色一片晦暗的贏承玨,微歎,稍斂了斂神色,語氣帶著嚴肅,“陛下,您為一國天子,應知曉權臣製衡之術。”
“鎮國將軍鎮守邊疆多年,他的威名早已流傳於他國,在百姓中威望更是強盛。雖您與他乃幼年舊友,但出身皇室的您,也該知道這種情感隨時都有可能為了足夠的利益而背叛您。”薛清寧渾濁的眼眸中閃著微痛,端起桌案上的熱茶,呷了一口,微熱的水汽上升,朦朧了她的神色。
贏承玨聽著這多年來一成不變的話語,又想起他和頊離因這個荒誕緣故,香消玉殞於這座深宮的愛人,心頭猛然襲上一股慍怒。
“母後,為了這所謂的皇權,您不惜嫁給了父皇,深宮囚鎖了您一生。而您為了鞏固這皇權,不惜威脅兒臣,迫使兒臣與摯友反目,甚至害死了兒臣和摯友一生摯愛。”
贏承玨微微壓著胸腔裏的怒火,微微抬眸,直視著對麵的薛清寧,壓低聲音,“母後,這皇權害死了多少人,您還能數清嗎?”
“放肆!”
薛清寧被自家兒子這般看著,她心頭也湧上一股怒火,站起身,猛然拍響桌案。熱茶咣當一聲,砸在桌案上,茶盞中的熱茶濺出,而慈寧宮中伺候的宮人皆惶恐地跪了一地,頭深深埋著,屏氣凝息。
“哀家這般做皆是為了你!曆史上,權臣當道,迫殺皇帝的史實不在少數。你為皇室之人,難道還不清楚這樣的隱患一旦爆發,會對你的皇位造成什麽後果!你以為僅憑你那同窗之誼,就能令整個將軍府對你俯首稱臣,簡直癡人說夢!”薛清寧將手中的佛珠放在桌案上,眸中盡是嘲諷。
“母後,我知您謀略過人,但兒臣並非幼年稚童,朕有明辨是非的能力。”麵對薛清寧的咄咄逼人,贏承玨微微垂眸,並未有過激的舉動。
薛清寧沉默地看了他一眼,壓住胸腔的怒火,緩緩坐下,但聲音仍然冷漠,“皇帝,哀家知道您心中怨哀家。淳儀皇後薨世後,您一直認為是哀家做局。”
葉翎月薨世,一直是贏承玨心中的痛,他心裏明白,在這座深宮,過盛的皇寵,會成為罪惡的催化劑。但他那時,過於自負,認為他能保護好摯愛,卻不曾想,深宮還是將她拉入黑暗,吞噬掉了她的生命。
贏承玨心中其實有懷疑的人選,當年暗查這件事,卻並未找到任何蛛絲馬跡,仿佛一切都隻是他的臆想。
他眸色微沉,緊握的大手緩緩張開,抬起頭,直視著薛清寧,帝王的威儀逐漸彌漫在整座慈寧宮,冷聲問道,“母後,月兒這件事,真的與您無關嗎?”